法国的罢工和游行抗议

来源 :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dxie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人腰了法国大餐、法国时尚和法国浪漫有名,法国人还有一件事很有名,那就是出了名的爱罢工和游行抗议。
  法国人除了法国大餐、法国时尚和法国浪漫有名,法国人还有一件事很有名,那就是出了名的爱罢工和游行抗议。你也许知道法国最近发生的一系列针对一项劳工改革的抗议事件,不过今天我不是来介绍那项改革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不喜欢它、以及带来什么后果等等。这方面已经有了大量的文章,那些文章的作者比我更有资格探讨这个问题。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我作为一位大学教授有直接经验的、有关那些大学生抗议者在抗议期间的日常生活。就像你将要看到的那样,这个主题既可以很严肃,但是也可以很有趣。在我转入法国学生是如何将大学翻了个底朝天这个有趣的故事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更正一些你们可能有的有关法国游行示威的错误观念。我知道这方面的报道是由那些不责任的、嫉妒的外国记者干的。比如,有些外国记者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是,法国所有的人都可以罢工,连救火员、急诊医生都可以。医生怎么罢222多么不可思议?难道他们不管病人的死活吗?
  当然不是。就像所有的人一样,医生也有权罢工,可是他们并不笨:他们不会让病人受罪,所以他们不会停止工作。也许你要问,罢工不就是不干了吗,如果你不停止工作,那怎么罢227 看看这些法国天才,他们是怎么干的:他们继续工作,但是他们在白大褂外面贴上一个大大的“罢工”两个字的标志。这样人人都知道他们在抗议,但是大家也知道他们是负责任的人,他们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病人的死活。这样做的美妙之处是能够吸引媒体的注意,电视新闻里照样出现他们罢工的新闻,只是由于他们的情况特殊,常常会出现有趣的局面。比如,你能想象一个电视主持人去采访医生,问他们为什么罢工,医生回答说,对不起,我现在正忙着不能给你解释。你理解吗?人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方式,觉得它很法国。
  还有一个错误说法我想更正,那是你们一个中国人说法国人喜欢抗议超过喜欢投票。那个中国人也许只是开玩笑,但是别人会把它当真,他们会真的以为法国人不关心投票,他们更喜欢走上街头表达意见。法国人不至于愚蠢到连投票要比抗议更有效都不知道的地步。如果在法国,真的上街的人要比投票的人多,那我要为法国感到羞耻了。
  要反驳这种说法很容易,只要看一看统计数字就可以了。法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游行示威,大约有250万人走上街头;而一般的投票我们通常有3000万投票者。只有人们认为投票还不够时才走上街头,但是在任何情况下,人们还是投票的。
  另外,你必须要注意到抗议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高中学生,他们还只有十六七岁,不到18岁的投票最低年限。所以,对他们而言,抗议示威是他们表达对某项政策不满的唯一途径。当然,他们组织松散,也不把游行示威当成正儿八经的事情。
  但是大学生则完全不同,他们组织严密。相信我,因为我刚刚亲眼看见他们占领、控制大学整整两个月。在这两个月时间,他们不允许大学里上一节课。所有的教学楼都被他们设置了路障和链子阻挡了起来,任何人,教师、学生、工作人员都不得入内。当然,许多教授的办公室就在教学楼里,这意味着他们也没法顺利地拿办公室里的东西。教授们只得和学生谈判以便能允许他们在某些特定的时间进入办公室,拿好工作所需要的东西立即出来。
  你也许要问,这些学生为什么要阻拦教室。毕竟,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他们最终不是损害自己吗?那么,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我用一分钟来解释。但是在我解释这一点之前,你需要先理解在法国学生们搞抗议活动是没什么风险的。比如,警察是不能进入校园的,除非校长正式邀请警察介入。但是,大学校长们不敢这么做,因为,邀请警察介入学生的抗议活动等于校长向学生宣战,同时也是承认他自己没有能力处理好这件事,这是很丢人的一件事,而且来年大学选举中他一准要丢了职。我也无法想象他这样做对他的声誉有什么好处,将几个学生关进监狱,要比让学生控制学校几个星期糟糕得多得多。
  好了,我听见你在说,尽管他们可以没有风险搞学生运动,可那也无法解释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做。学生游行的目的不是为了从政府那里获得什么吗,他们把教室封起来对政府施加什么压力?
  实际上,是可以的,尽管是通过间接的途径。首先,这些学生都是有父母的,他们的父母都很关心他们孩子的教育和学业。当学生们把教室堵起来,父母们就开始着急了。父母开始向政府施压,要求政府解决问题以便学生能够回到教室。其次,堵塞教室可以将街上的游行搞大。这个逻辑是这样的:许多学生想上街,但是他们又担心错过了上课从而考试成绩不好。这样如果教室被堵了,他们就不用再担心上课的事情了,可以一门心思上街了。我找不到统计数字来证实这种观点的正确,但是基于我自己的经验(自从我在大学里工作以来我已经历了好几次学生运动)这种做法还是很管用的。
  你大概能想到,还是有些学生很是为不能上课生气。比如有些学生住得离学校很远,感觉这样跑了一趟而上不了课很是浪费时间。有些学生担心几个月这样下去最终会耽搁自己的学业的。还有些人来学校总共只有一两个学期的课,这些学生甚至可能是国外来的,他们非常生气要把时间花在等待教室重新开放上,他们更担心游行要持续到他们学期最后才结束,那他们就是空手而归。
  这些担心当然完全是正当的,也因此在学生之间引发非常激烈的争论,尤其是在教室门口。那些堵教室的学生和那些想上课的学生经常吵起来,有时候吵得甚至非常非常凶。不过幸运的是,迄今为止倒是很少见到他们最后以拳相交。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我听到很多这样的争论,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在电视新闻里看到的:一位女学生想上课,她非常恼火那些学生把教室堵起来。她说,“你们有权利和自由不上课,可是我也有权利和自由上课。我今天走了多远你知道吗?上不了课我今后有多糟糕你知道吗?……”一开始,那个堵教室的学生不吭声,突然他激动地说:“你注意到了吗?你刚才说的20分钟里,你一直都是关心‘我’,‘我’怎么怎么样,‘我’怎么怎么样,你怎么不关心‘我们’呢?要是这个法规得到落实,我们会怎么样?你不管吗?”那个女同学立即不说话了。
  不过,你也许会问,如果大部分学生想上课,只有少部分学生想继续抗议活动怎么办?或者说,一个更具普遍意义的问题是,他们是怎样决定停止抗议重新上课的?你想不到吧,很简单,他们到学校的大礼堂里决定。大礼堂是学生抗议期间每天最重要的场所,通常早晨(我是指每天早晨)学生会到大礼堂总结昨天的工作,然后就今天是否继续堵塞教室进行投票。投票是公开进行的,举手表决。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快速,如果采用其他方法,比如, 无记名投票,那要花几个世纪先投票、再唱票、再统计投票的结果。
  当然,这种做法也有个缺点(至少有一个),那就是,那个大礼堂尽管是学校里最大的房间,但是也容不下全校20000学生,最多只能进去1000个(如果大家自备氧气瓶也许可以挤进去1500个),那么怎样决定哪!000个学生享受这种投票权,而其他学生就得等在外面等待里面的决定并服从呢?
  有一句老话叫“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不知您听说过没有。您还记得吗?大礼堂一共只有lOOO个座位,这意味着只有最先来的1000个学生可以有座位,有座位才有投票权。实际上,从某个意义上说,真正的决策者就是那些最积极的学生。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只有积极的学生才会早起去抢位子;其次,投票总是在大礼堂的聚会讨论的最后进行,这就意味着你必须在一个极其拥挤、吵闹、闷热、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呆上四五个小时,还不能上厕所(因为你一走,你的位子就会被别人抢去)。所以,如果这个学生不积极,他怎么会坚持这么久呢?
  当然,光积极还不够。实际上,组织才是关键。那些去堵塞教室的学生通常有组织的,他们往往是学联的,他们有代表,他们拥有有效地散发信息的通道(现在更方便了,一个电子邮件就搞定了),通常也是他们组织投票(也就是,决定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做决定)。而那些想上课的学生往往是没有组织的、零散的,他们通常不属于某一学生组织,他们也没有方便的渠道传播信息,他们也不知道大礼堂聚会里的道道。结果就很简单。当一个重大决定到来之前,学联就提前通知那些想堵教室的学生,叫他们早一点到大礼堂里来,以便成为投票中的大多数。那些想上课的学生也许也得知了消息,或许他们也在学校、大街上散发传单,或者开一个网站,叫那些想上课的同学早一点到大礼堂去投票。结果,也有可能他们的人占到大多数。
  这是指投票的情况,有时候,学联的人一看大礼堂的架势不对,主席就突然宣布说今天不投票了,因为今天的情况太复杂,我们最好等到明天继续讨论,然后再投票。我不是说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但也确实有过。不过,我还不愿意你们以为大礼堂里发生的一切是残酷的、可笑的、充满谎言和欺骗的。
  它们也可以是很好玩的。比如,有些大学今年开始采用一种新方式,这种方式我个人就觉得非常搞笑。这个新方式的目的是为了让大礼堂的聚会安静一点。您想,把一两千个年轻的、精力充沛的学生放在一个房间里,台上群情激昂地说,台下热血沸腾地喊,那可是一件对耳朵极其不利的事。学生们喝彩、跺脚、鼓掌,这样折腾了几个小时,脑袋都要爆炸。这时,大家通常已经听不清台上说什么了,这就意味着台上为了让大家听清楚不得不将任何话都重复两次,这反过来又制造了更多的噪音,等等。所以,今年有些大学决定来点新东西。这个新玩意儿的宗旨是要求大家做反应时要安静。如果表示同意,就把手伸过头顶,不发声音如果表示反对,伸出手手掌朝下,也不要发声音。当然这是理论上的,在实际中是很难让学生们完全一声不吭。不过总的来讲,这种做法是要比以前的方式安静多了。
  但是真要做到完全鸦雀无声,也很奇怪。您想象一下,台上一个人正在群情激昂地做着演讲,他扯着嗓门,挥舞着拳头,等待下面的观众的喝彩。可是等到的却是1000个人把手伸过头顶,好像……好像……反正,我自己想象了一下,我在上课,学生觉得我讲得不错,什么也不说,全部把手伸过头顶,那还真怪吓人的。这会是我下星期上课将出现的情景吗?不过,我还是先关心下个星期是否会上课吧。
其他文献
周末傍晚,突发奇想去一家旧书局。一拐上两广路,才发现,路已修得面目全非,十五分钟的路程,竟然堵了整一小时。但是,对于那些有着足够忍耐力的人,上天总是有些眷顾——跟倪姓司机师傅聊天,发现了一个苦大仇深的人:非常苦大,非常仇深。  在这一个小时的堵车路上,他没有停止过说话——与其说是说话,不如说是牢骚。—个小时的牢骚,其关键词是“辛”和“命”:他出生于东四十二条的辛寺胡同(他念作“辛寺儿胡同”),初中
期刊
脂研与笔山  一位衣着素朴面有菜色的老者,走进入文社古典部办公室,并作自我介绍,说是北京政法学院吴恩裕。按出版社的传统,作者是“衣食父母”,自然不敢怠慢。当时我正受命选编《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吴先生的到来,应由我来接待。于是我就招呼他坐到我的办公桌边上,给他倒了杯开水。  “我带来一些有关曹雪芹的材料,你看看。”吴先生边说边从包里掏出一叠照片,一张张摊开来,摆了一桌子,“这些材料,我正在写文章,
期刊
这里要向各位坦白,我写《俗语歪考》的目的本来只是以之自娱,没有其他目的。要不是我那青梅竹马的同学,《粉刺露与脚气灵》的主编孔庆西多事,也不至于拿出来污各位的明眸的。没有想到的是,本来以为骗得几个稿酬也就万事大吉,却不料引起了几个认真的读者的注意。有一位读者就给我写来过两封信。在第一封信里说他的妻子在读了我的文章之后忧郁症病情大有好转。这使我甚感欣慰。在第二封信里他却告诉我由于喜欢我的文章,他妻子坚
期刊
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开始了一轮长达28年的快速增长。中国坚持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全面开放,在体制效率不断释放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的前提下,出现持续高速增长的局面,令世人瞩目。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人均GDP也首次超过了1000美元。1978-2004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9.4%,实际GDP增长了1
期刊
  
期刊
改革开放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经是25年了,我们的经济发展成就是全国人民都予以肯定的,没有疑议。在国际上对中国的发展也是肯定的,也没有问题。但中国在25年当中的环境保护到底怎么来看?  前不久,我在北京跟一些经济学家讨论这个问题,发生了分歧,他们把问题说得过于严重,他们好像完全没有看到我们的进展。对这25年我们到底怎么来评价?我们讨论一下,哪些我们做得对?哪些不对?今天应该怎么办?  25
期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为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这一战略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胡锦涛同志和温家宝同志在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又在中
期刊
人类历史充满了政治的故事,政治的故事又是国家兴衰的故事。  塞缪尔·芬诺(Samuel E.Finer)里程碑式的杰作《早期时代政府的历史》是一部编年体的大国政治百科全书:从亚述王朝、波斯帝国、罗马共和国,到中国的汉王朝,从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哈里发帝国、中国的唐和宋王朝,到奥斯曼帝国。古代的帝国之星殒落后,谁又塑造了近现代政治历史?《人类简史》一书的作者麦克尔·库克(MichaelCook)说
期刊
在中国画坛,尽管假画和赝品已经是千年沉重的话题,但却鲜有理直气壮的打假行为。主要原因除了打假的成本太高和画家的维权意识淡漠外,中国传统的临摹学画的方式也让很多造假者有了心理基础。对假画、赝品保持沉默和宽容的画坛潜规则最近受到了上海著名旅美抽象画家赵渭凉的挑战。赵渭凉是和陈逸飞同辈的画家,当年曾活跃于上海画坛,留美二十年后,从严谨的新写实画家转型为纯粹的抽象画家。半年前他回国发现自己的抽象画被某艺术
期刊
近年来,山西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从实际出发,努力探索欠发达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子,在和谐社会建设上力度很大、亮点很多,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预计2006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750亿元,增长11.5%;财政总收入达1048亿元,增长3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突破万元大关,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90元,增长10%。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