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语文教学优势 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zqzq7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格塑造在各学科都有体现,而语文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格塑造;审美陶冶;健康人格
  人格塑造在各学科都有体现,而语文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既是发展人的个性需要,也是语文教学自身的需要。从语文学科自身来看,促进学生人格发展既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也是其真正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发挥语文教学优势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途径有以下几点:
  1. 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
  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而后二者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乃至社会意识形态的树立影响至深。这主要根源于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而且是政治教材无法替代、比拟的。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人格素质的目的。
  2. 利用初中语文教材,塑造榜样
  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形象、生动,涵盖的内容广泛,既有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也有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能够陶冶情操、启迪人生,从而达到寓心理健康于其中,塑造健康人格的目的。
  语文教材中大多数是名篇名家,通过学习,联系学生实际,树立榜样进行心理教育。比如: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告诉人们的是人应该有理想、有信念,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终将会实现;张之路的《羚羊木雕》,引发人们的思考,家人、朋友之间如何相互体谅、处理矛盾;莫怀戚的《散步》一文中体会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都德的《最后一课》中感受的爱国情怀;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体现的“出淤泥而不染”的情绪;此外还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情怀。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崇高的道德品质都影响和激励着广大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意学生自私自利、逆反、胆怯、意志薄弱等不良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顽强毅力,净化学生心灵,完善学生人格。
  3. 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和谐的课堂气氛感染学生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教师本身具备健全的人格显得很关键。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体现人格的感染力量。教师端庄大方的仪表,全身心投入的工作态度,丰富、文明、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公平待人的印象等,这些看似平淡的细微之处都会影响和感化学生,学生在无声、平淡中感受教师的品质,长此以往,便会转化为自觉的行为,终身受益。
  文明、向上、和谐的课堂气氛,互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师生关系紧张会伤害学生自尊,影响他们自由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发展。 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最大限度的发扬民主,创设宽松、自如、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以课堂为基本点,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语文教师也只有不断地完善自身的人格,才能长久地在对学生的人格培养过程中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只要我们教育者抓住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期,利用我们的学科优势,为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做出我们应尽的义务。将来会“桃李满天下”,为家庭、为整个社会创造更多的有用人才!
  4. 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为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情感,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给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宜通过表情范读或指导朗读、生动描述或指导创造性复述、指导课本剧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以富含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开启学生形象思维,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体会文章中寄寓的喜怒哀乐爱恨等丰富而深刻的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披文入情”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并运用于教学实践。我在讲《背影》一课时,怀着对父爱的深刻体验去动情地讲授,学生们情绪受到冲撞,好几个学生不能自抑,不止一次地流下了滚烫的泪。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想,不用说教,把孝心献给父母的观念早已深刻在每个人心底。“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对美是追求的,教师则要引导他们寻求真正的美-人性美。大量的写人记事文章正是很好的美育教材。《一件小事》里车夫勇于自责,正直无私;《窗》中临床病友忍痛给他人带来快慰和享受;《散步》中“我”作为中年人扶老携幼,表现出承前启后的庄严的使命感;《魂》中小姑娘牺牲自己利益制止了一场野蛮的冲突,让人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事迹进行审美注意,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净化心灵,汲取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养料。
  5. 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教学不应单是课本知识的传阅,还应与生活接轨,多开展丰富多彩集体课外活动,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让学生亲身去感受,去体会,去思考。 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新《大纲》也明确地将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教师要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以往的教师节,学校都要求学生向老师献一点爱心,亲自制作个小礼品什么的。今年,我们组织教师节演讲会。学生为了写好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文章,利用课余、假期时间进行采访。在这一过程中,增进了对老师的感情和理解,磨练了意志,锻炼了思维能力,这对弘扬尊师重教精神不能不说是一种实际的做法。值得强调的是,语文教学中重视健康人格的塑造,绝不是说可以忽视常规训练和学习习惯的作用。认真书写、保持书面整洁、高质量地按时完成作业等看似琐屑的小事,同样能塑造学生严谨、求实、勤奋等良好性格。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教育,要借助语文教材中丰厚的知识资源,借助一幅幅动人的语言画面,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熏陶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爱周围的人以及积极向上的真挚感情,明确人生职责,达到对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目的,让健康而理性的光辉映射每一位学生情感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3-05-16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今社会,对技工人才的需求,已从过去的单一技能型人才逐一转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技校毕业生必须具备足以保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相关的法律、人文知识高度统一。技工学校语文教学目前处于一种教学两难境地:学生不愿意学,教师没信心教,教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针对这种现状,学校应采取得力措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语文教师的积极性,使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早日跃上新台阶。
期刊
【摘 要】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一切方法的总和。本文从探索中等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的角度,论述了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现代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中等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必须紧密围绕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的现代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的时代性和职业性。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
期刊
【摘 要】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主体。通过先进的,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主动。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学生;主体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就强调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重视实践活动和学习环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有几点体会:  1. 深入钻研课本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实施几年了,但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中总觉有些困惑,无所适从。虽然我们对中学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明确了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的突出特点,一是教学内容的问题化,即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二是教学过程的探索化,即教师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解决问题的依据材料,让学生独立地探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总是摆脱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还是不能很
期刊
【摘 要】本文认真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原因,提出了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感恩教育;感恩意识;独生子女  感恩是指感谢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它要求人们要常怀一颗宽容与回报之心,记得周围人对自己的帮助而忘记不快乐的事。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感恩被表述为仁、义、孝等,是社会成员都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是社会文明发展和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重要因素。今天
期刊
钳工是机械行业的一门重要专业,钳工实训是培养学生实践和操作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但长期以来钳工的传统教学模式总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机械单调的训练、缺乏新意的课题,难免存在一些教学弊端,总让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没有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  在职教课程改革的新形式下,结合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钳工实训教学课题的拓展,丰富教学内容,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手段,并用训练实例加以说明,对教学内容、方法进
期刊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1.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
期刊
数学教师如果能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样做,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利用生活现象,导入新知  在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
期刊
综合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确定研究专题,并在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设置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要求。  目前,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许多不足亟待改进。针对诸多不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