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二届孤独症家长论坛”上,蔡春猪作为嘉宾发言,现场有一些自闭症儿童家长拿着老蔡的书找他签名。下午,他似乎有些倦怠了,可是见了面,还是不改他幽默的天性。已过40岁的蔡春猪有些拘谨地坐在一把椅子上,阳光从他背后的旧式老窗照射进来,他身上的小格子衬衣十分干净、利落,眉宇间有两道深深的皱纹。
1992年,蔡春猪成了一名“北漂”,打拼了一些年后,进入一家杂志社担任记者。
认识他媳妇之前,蔡春猪没有想到过结婚。他觉得结婚这样“靠谱”的事情和自己似乎没多大关系。后来,妻子怀了孕,孩子顺理成章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他给孩子取名叫“喜禾”,意思是希望他能够做一个欢喜的农家人。喜禾出生前,蔡春猪对于孩子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是希望他能和其他平常、普通的小孩子一样。对于孩子,蔡春猪打趣说,唯一的期待就是这孩子一定要是自己的。
直到孩子降临人世,蔡春猪才发现,命运实在是跟他开了一个不算小的玩笑。
另一个玩笑
喜禾的世界和普通的孩子不一样!蔡春猪是慢慢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不太一样的。“叫他名字他不知道,刚开始怀疑,这孩子是不是聋子,可是他又能听见声音。他不知道认东西,如果他想要苹果,他也不会说苹果。就连玩具也不会玩。”当时,蔡春猪和媳妇没有认为孩子有问题,随着喜禾一天天长大,他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就越来越明显了。于是,蔡春猪和媳妇决定带孩子去医院看一下。
蔡春猪永远无法忘记儿子喜禾被宣判为自闭症的那一天。2011年农历新年刚过,蔡春猪和媳妇带着喜禾来到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这里同时也是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通俗地说就是精神病医院。这一天,喜禾两岁零六天,被专家确诊为自闭症。
蔡春猪脑子里一片茫然。在他的头脑中,对于自闭症的印象来自于小时候同村的一个“怪人”。当时,在蔡春猪出生的县城,有一个怪人每天只做一件事,就是每天早晨5点多从县里步行到几十公里外的城里一家小餐馆吃剩饭,他从来不和任何人说话,就这样风雨无阻地一直走。当时,蔡春猪和其他小朋友还朝他扔石头、嘲笑他。蔡春猪说现在回想起来,那个人就是他人生中遇见的第一个自闭症人。现在,喜禾、自闭症这两个词语成了一体。
“吾儿,知道那天你父亲是怎么从医院回的家吗?——对,开车。你说对了。你父亲失态了,一边开车一边哭,30多年树立的形象,不容易啊,那一天全给毁了。你父亲一边开车一边重复这几句话:老天爷你为什么这么对我?我做错什么了?”
对于一个悲伤的故事,最好的方式就是用玩笑来化解它。蔡春猪就是那个挣扎着试图扭转乾坤的孙悟空,他始终在努力跳出如来佛的五行山。从喜禾被宣判为自闭症的那一天起,蔡春猪也和大多数自闭症患儿的家长一样过起了自怨自艾、以泪洗面的生活,可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
儿子喜禾早晨6点起床,中间午睡2个小时,一直折腾到晚上9点才睡。但儿子睡下后,偶尔深夜,忧伤如巨浪袭来,悲观、绝望让蔡春猪老泪纵横。写博客的过程就是蔡春猪从刚开始不能接受事实,到慢慢地接受了事实的心路历程。
自嘲,是蔡春猪对待命运安排的独特方式。写博客其实是一种心理自愈过程,心理上自愈了之后,蔡春猪又开始下一个宏伟的“计划”——知道儿子究竟在想些什么?“喜禾是谁?谁是喜禾?”喜禾经常这样问蔡春猪。而蔡春猪也会经常话痨一样问喜禾:“喜禾,我是谁?”“喜禾,这是什么?”喜禾总是给蔡春猪抛出太多的哲学问题。比如那句“我是谁?”喜禾看见爸爸会喊:“公共汽车。”蔡春猪说:“叫爸爸!”喜禾还是会喊“公共汽车”。喜禾总是给爸爸很多灵感,这些灵感都被喜禾爸“偷”去了写在了博客里。
与儿子交流这件事的渴望是如此巨大。这个孩子究竟在想什么呢?他不叫自己和妻子“爸爸、妈妈”,甚至都没有关注到他们的存在。他有很多话想和儿子说,怎么办呢?憋得难受,那就写信吧!没想到,就是这封感人至深的信,让蔡春猪的命运开始了剧烈的转折。
2011年5月28日,蔡春猪在其新浪博客发表的这篇《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令他一夜成名。当年7月,蔡春猪出版图书《爸爸爱喜禾》。社会各界对于这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著名作家周国平评价说:“悲痛的极限是哭着笑,笑对人生最悲惨的苦难,人因此而成了半神。成为半神已经是苦难之子的最高成就了。”从此,蔡春猪进入了“喜禾爸爸”时代。
我是喜禾爸
写博客出书当然是好事,但是做作家、写书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照顾和教育喜禾。成了喜禾爸,老蔡开始了全面的学习阶段。从上网搜罗资料,了解自闭症到去专业的治疗机构咨询、治疗,蔡春猪和媳妇开始了对于喜禾的全面“培养”。
学习和了解自闭症的过程,就是蔡春猪与喜禾相互了解的过程。蔡春猪说,自闭症小孩的教育就是反反复复的耐心。“喜禾,你看这是水杯、水杯,如果你要喝水呢,你要先打开它。打开它,你看,喜禾,这就是水杯。如果你渴了呢,你就要喝水,说喝水、喝水。”蔡春猪反反复复和喜禾一起重新学习每一样事物。
喜禾在大海边,千言万语没有办法表达,喜禾就说,喝水。蔡春猪落了泪。蔡春猪说:儿子一直不知道什么是“爸爸”。对于喜禾来说,爸爸这个词和桌子、椅子一样难以理解。你跟他说:“叫爸爸。”他就说:“叫爸爸。”他不知道“叫”跟“爸爸”是两个词。面对“哲学家”喜禾,蔡春猪总是显得很“无知”,他会问喜禾各种问题,见喜禾不回答,蔡春猪会自顾自地回答起来。“然而喜禾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孩子。他对于我们感兴趣的东西都不太感兴趣。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喜欢吃饼干,喜欢壶盖、杯盖,喜欢洗衣机,喜欢冲到马路中,喜欢下坡,喜欢撕纸然后吃下去……”
很多人以为蔡春猪可能会天天以泪洗面,可是蔡春猪却说悲伤只是偶尔的。喜禾的一举一动经常让蔡春猪陷入幸福之中。哪一天喜禾学会了一个词语,哪一天喜禾叫了一声爸爸,都令蔡春猪高兴得欢呼雀跃、手舞足蹈。
“他的一举一动我都觉得很开心。他吃苹果很专注,嘎吱响,我都觉得很美,声音比舒伯特的小夜曲还好听;他拉屎我都觉得屎很不一样,线条很美,像黄河九道弯。”
去年,蔡春猪、妻子和喜禾搬到了青岛,因为那里有一家很好的自闭症康复中心。现在,蔡春猪和妻子的全部精力就是让喜禾尽早康复。蔡春猪说,喜禾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让他们夫妻俩乐开花。现在,喜禾会主动地亲吻他们。“他拉完尿,有时有提裤子的意思,虽然能力还不够,这也是进步。”而且,喜禾认得的东西也多了些,会说“出去玩、放开我、喝水”之类的话了。
蔡春猪自己说,喜禾教会他很多,他们实际上是在一起长大,接受这个世界。读《爸爸爱喜禾》时,很多人都被蔡春猪的父爱深深感动了。那是一种“别别扭扭、遮遮掩掩”的父爱,他的展现方式总是含蓄、诙谐的和幽默的,可是,人们在这些“不着四六”的话语背后,看到的却是一个寂寞、孤独的喜禾和一个爱与悲伤并存的喜禾爸。那里反反复复、字字句句都是在说一个字,那就是——爱。
编辑/麻 雯
1992年,蔡春猪成了一名“北漂”,打拼了一些年后,进入一家杂志社担任记者。
认识他媳妇之前,蔡春猪没有想到过结婚。他觉得结婚这样“靠谱”的事情和自己似乎没多大关系。后来,妻子怀了孕,孩子顺理成章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他给孩子取名叫“喜禾”,意思是希望他能够做一个欢喜的农家人。喜禾出生前,蔡春猪对于孩子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是希望他能和其他平常、普通的小孩子一样。对于孩子,蔡春猪打趣说,唯一的期待就是这孩子一定要是自己的。
直到孩子降临人世,蔡春猪才发现,命运实在是跟他开了一个不算小的玩笑。
另一个玩笑
喜禾的世界和普通的孩子不一样!蔡春猪是慢慢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不太一样的。“叫他名字他不知道,刚开始怀疑,这孩子是不是聋子,可是他又能听见声音。他不知道认东西,如果他想要苹果,他也不会说苹果。就连玩具也不会玩。”当时,蔡春猪和媳妇没有认为孩子有问题,随着喜禾一天天长大,他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就越来越明显了。于是,蔡春猪和媳妇决定带孩子去医院看一下。
蔡春猪永远无法忘记儿子喜禾被宣判为自闭症的那一天。2011年农历新年刚过,蔡春猪和媳妇带着喜禾来到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这里同时也是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通俗地说就是精神病医院。这一天,喜禾两岁零六天,被专家确诊为自闭症。
蔡春猪脑子里一片茫然。在他的头脑中,对于自闭症的印象来自于小时候同村的一个“怪人”。当时,在蔡春猪出生的县城,有一个怪人每天只做一件事,就是每天早晨5点多从县里步行到几十公里外的城里一家小餐馆吃剩饭,他从来不和任何人说话,就这样风雨无阻地一直走。当时,蔡春猪和其他小朋友还朝他扔石头、嘲笑他。蔡春猪说现在回想起来,那个人就是他人生中遇见的第一个自闭症人。现在,喜禾、自闭症这两个词语成了一体。
“吾儿,知道那天你父亲是怎么从医院回的家吗?——对,开车。你说对了。你父亲失态了,一边开车一边哭,30多年树立的形象,不容易啊,那一天全给毁了。你父亲一边开车一边重复这几句话:老天爷你为什么这么对我?我做错什么了?”
对于一个悲伤的故事,最好的方式就是用玩笑来化解它。蔡春猪就是那个挣扎着试图扭转乾坤的孙悟空,他始终在努力跳出如来佛的五行山。从喜禾被宣判为自闭症的那一天起,蔡春猪也和大多数自闭症患儿的家长一样过起了自怨自艾、以泪洗面的生活,可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
儿子喜禾早晨6点起床,中间午睡2个小时,一直折腾到晚上9点才睡。但儿子睡下后,偶尔深夜,忧伤如巨浪袭来,悲观、绝望让蔡春猪老泪纵横。写博客的过程就是蔡春猪从刚开始不能接受事实,到慢慢地接受了事实的心路历程。
自嘲,是蔡春猪对待命运安排的独特方式。写博客其实是一种心理自愈过程,心理上自愈了之后,蔡春猪又开始下一个宏伟的“计划”——知道儿子究竟在想些什么?“喜禾是谁?谁是喜禾?”喜禾经常这样问蔡春猪。而蔡春猪也会经常话痨一样问喜禾:“喜禾,我是谁?”“喜禾,这是什么?”喜禾总是给蔡春猪抛出太多的哲学问题。比如那句“我是谁?”喜禾看见爸爸会喊:“公共汽车。”蔡春猪说:“叫爸爸!”喜禾还是会喊“公共汽车”。喜禾总是给爸爸很多灵感,这些灵感都被喜禾爸“偷”去了写在了博客里。
与儿子交流这件事的渴望是如此巨大。这个孩子究竟在想什么呢?他不叫自己和妻子“爸爸、妈妈”,甚至都没有关注到他们的存在。他有很多话想和儿子说,怎么办呢?憋得难受,那就写信吧!没想到,就是这封感人至深的信,让蔡春猪的命运开始了剧烈的转折。
2011年5月28日,蔡春猪在其新浪博客发表的这篇《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令他一夜成名。当年7月,蔡春猪出版图书《爸爸爱喜禾》。社会各界对于这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著名作家周国平评价说:“悲痛的极限是哭着笑,笑对人生最悲惨的苦难,人因此而成了半神。成为半神已经是苦难之子的最高成就了。”从此,蔡春猪进入了“喜禾爸爸”时代。
我是喜禾爸
写博客出书当然是好事,但是做作家、写书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照顾和教育喜禾。成了喜禾爸,老蔡开始了全面的学习阶段。从上网搜罗资料,了解自闭症到去专业的治疗机构咨询、治疗,蔡春猪和媳妇开始了对于喜禾的全面“培养”。
学习和了解自闭症的过程,就是蔡春猪与喜禾相互了解的过程。蔡春猪说,自闭症小孩的教育就是反反复复的耐心。“喜禾,你看这是水杯、水杯,如果你要喝水呢,你要先打开它。打开它,你看,喜禾,这就是水杯。如果你渴了呢,你就要喝水,说喝水、喝水。”蔡春猪反反复复和喜禾一起重新学习每一样事物。
喜禾在大海边,千言万语没有办法表达,喜禾就说,喝水。蔡春猪落了泪。蔡春猪说:儿子一直不知道什么是“爸爸”。对于喜禾来说,爸爸这个词和桌子、椅子一样难以理解。你跟他说:“叫爸爸。”他就说:“叫爸爸。”他不知道“叫”跟“爸爸”是两个词。面对“哲学家”喜禾,蔡春猪总是显得很“无知”,他会问喜禾各种问题,见喜禾不回答,蔡春猪会自顾自地回答起来。“然而喜禾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孩子。他对于我们感兴趣的东西都不太感兴趣。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喜欢吃饼干,喜欢壶盖、杯盖,喜欢洗衣机,喜欢冲到马路中,喜欢下坡,喜欢撕纸然后吃下去……”
很多人以为蔡春猪可能会天天以泪洗面,可是蔡春猪却说悲伤只是偶尔的。喜禾的一举一动经常让蔡春猪陷入幸福之中。哪一天喜禾学会了一个词语,哪一天喜禾叫了一声爸爸,都令蔡春猪高兴得欢呼雀跃、手舞足蹈。
“他的一举一动我都觉得很开心。他吃苹果很专注,嘎吱响,我都觉得很美,声音比舒伯特的小夜曲还好听;他拉屎我都觉得屎很不一样,线条很美,像黄河九道弯。”
去年,蔡春猪、妻子和喜禾搬到了青岛,因为那里有一家很好的自闭症康复中心。现在,蔡春猪和妻子的全部精力就是让喜禾尽早康复。蔡春猪说,喜禾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让他们夫妻俩乐开花。现在,喜禾会主动地亲吻他们。“他拉完尿,有时有提裤子的意思,虽然能力还不够,这也是进步。”而且,喜禾认得的东西也多了些,会说“出去玩、放开我、喝水”之类的话了。
蔡春猪自己说,喜禾教会他很多,他们实际上是在一起长大,接受这个世界。读《爸爸爱喜禾》时,很多人都被蔡春猪的父爱深深感动了。那是一种“别别扭扭、遮遮掩掩”的父爱,他的展现方式总是含蓄、诙谐的和幽默的,可是,人们在这些“不着四六”的话语背后,看到的却是一个寂寞、孤独的喜禾和一个爱与悲伤并存的喜禾爸。那里反反复复、字字句句都是在说一个字,那就是——爱。
编辑/麻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