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有“课标意识”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99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教材,课标,教学方式,同课异构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4)09-0050-04
  《课程标准》对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教师们的课标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在2013年9月28、29日召开的“新疆自治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研讨会”上,历史学科由来自乌苏市第五中学的尹强和克拉玛依市第三中学的郭世富两位老师,对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第二单元12课《美国的诞生》进行了同课异构。虽然这次活动是以课例、研讨为主,但因教学环境的不同和教师对《课程标准》理解上的差异,使这两节课又具有一定意义的对比性和可借鉴性,也突出反映了初中历史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重视程度和理解上的差异。
  《美国的诞生》这节课的课标要求是:简述《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讲述华盛顿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尹老师和郭老师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了自己的教学目标。
  尹强老师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美国独立战争的概况。分析独立战争取胜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美国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
  (二)教学重点: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及经过。
  教学难点: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
  郭世富老师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来克星顿之战;第二届大陆会议;华盛顿;《独立宣言》;萨拉托加战役;1787年宪法;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
  2.过程方法:
  (1)在美国的独立战争中,北美人民的斗争是正义的。英国的殖民统治是非正义的。
  (2)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弱胜强的战争。通过作战双方力量的对比,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认识问题的能力。
  3.情感价值观:通过评价华盛顿,了解其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重点:美国独立战争历史影响
  教学难点: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和1787年宪法
  从总体上看,笔者认为,尹老师制定的学习目标宽泛、笼统、模糊,只有美国独立战争的基本要素(原因、经过、性质),没有突出课标中的具体细目和能力要求,忽视了本课中的核心人物华盛顿的贡献,学习目标指向性不明确,对课标的理解有一些偏差,在课堂教学环节上,尽管使用了导学案和多媒体教学来提高教学效果,但重难点把握不准,教学立意平淡。而郭老师的教学目标就相对具体,有内容,针对性强,有具体的知识目标,有过程方法中能力的培养,有通过核心人物来认识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对课标的要求基本把握的较好。
  在课堂教学环节,尹老师以“渴望自由”“追求自由”“保障自由”为线索,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讲述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重点强调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背景,课堂教学从导入到背景的讲述用时20分钟,从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上看,占比重较大。讲过程用时10分钟,其中重点的内容《独立宣言》只用了2分钟,出示了书中的一则材料和一幅图片,要求学生找出其意义。在“保障自由”中重点解释了1787年宪法和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而对于为美国的诞生做出卓越贡献的华盛顿,课堂上基本上忽略,只是在课后小结中略提到一二,并布置成回家的作业。笔者认为,这就是对《课程标准》把握存在偏差,导致的教学重难点的偏离。
  郭老师的课,以克拉玛依市三中推行的1:1教学模式为主,把课堂分为五个环节,“展示目标、自学检测、合作解疑、激励引导、总结检测”。教师讲述没有超过20分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郭老师的课在教学设计上也是突出一条主线“自由”。按照“渴望自由”讲解战争原因;“追求自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北美独立战争过程;“宣布自由”了解课标《独立宣言》内容及影响;“保障自由”理解1787年宪法,建立美国联邦政体,推动世界近代历史进程。最后,通过两则材料评价华盛顿,了解华盛顿对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的民主进程和近代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贡献,体会华盛顿身上以国家利益为先的精神和优秀的个人品质。他按照课标的要求,把落脚点放在了《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独立战争影响和华盛顿的贡献上。
  这两节课给笔者感触最大的是两位老师都有课标意识,但重视课本的程度更高,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课堂教学的关系及教学设计该如何体现课标精神还都有欠缺。所以,仅仅把《课程标准》写在教案的首页作为装饰是不行的,一定要紧扣课标的内涵和文字表述。
  如何去进行教学设计?这是每个教师每天都要面对的,但要上出一节有质量的公开课实属不易。一节好课不仅是教师与教材文本的交流,还有与自己的思想交流,但更多的是与学生的交流。在得知郭老师上报的课题是《美国的诞生》一课时,笔者为了更好地和郭老师一起把握这节课的主旨,上网看和这节课相关的各种优秀教学案例(课件、视频和教学设计),翻阅高中教材中有关美国独立战争的章节(必修和选修),查阅《历史教学》中曾经介绍这部分内容的文章,重新回顾《大国崛起》中关于美国的介绍以及相关的影视片如《爱国者》等,通过反复的研习这一课的课标要求,笔者也尝试寻找这节课的教学突破口。从教材的表述看,就是讲美国诞生的背景、过程、结果和意义。但课标上却从要求掌握《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入手,难道美国诞生的背景就不要求掌握吗?后来忽然想起,有一次听了上海李惠军老师的专题讲座,说一节课重要的是要有教学立意和教学灵魂。那么,这节课的教学立意该放在哪?在翻阅他编著的《笃学行思录》中笔者找到了这节课的教学灵感。《美国的诞生》是第二单元的主题“步入近代”的组成部分,是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迈向近代的标志。于是,笔者感到这节课的教学立意应打破从背景、过程、意义入手的教学常规,而应该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角度来看美国的近代化历程。宏观上,注重对单元标题的理解,把美国的诞生放在17、18世纪世界变化的大背景之下,来看待美利坚民族所创造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具体到这节课,可以对教材文本进行整合,以人物(华盛顿)为线索或是在串讲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时,重点突出分析《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战争的影响和华盛顿的历史作用,使学生明白这些重点内容是美国近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代表事件,对美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也和课标上的要求是相一致的。   带着对美国诞生的思考和理解,第一次去听郭世富老师的试讲,多少有点失望。课堂教学平铺直叙,讲背景,讲战争过程中的几件大事,讲意义等,战争的过程就讲了23分钟,更多的是描述了“爆发、建军、建国、阶段、独立”等,对《独立宣言》匆匆带过,没有分析。对于战后颁布的《1787年宪法》更是惜墨如金,用时2分钟。可以说重点不突出,亦没有特色,虽然体现了学校的1:1教学模式,但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是模糊的,更看不到教师匠心独具的设计,在“展示课标”环节中还存在遗漏课标内容的现象,也没有严谨的板书设计。课后我与郭老师和学校的骨干教师及教研组长等进行多次交流和沟通,具体谈了谈自己对这节课教学立意的思考。
  经过反复的研讨,和对课标的研读,郭老师也认为从整个美国历史、世界近代史和人类文明史的角度来理解这节课是一个比较好的教学立意,能更好地达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也能更好地达到学生对本课的理解。经过几次磨课研课,当再一次试讲的时候,虽然说在细节上还有一些问题,但在对课标和教学立意的理解上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以下是郭老师备课上课的心路历程:
  本节课,在第一遍的备课当中,我是完全按照课本的顺序:原因—过程——结果——影响——评价华盛顿,教学设计过于程式化,面面俱到,导致每个方面浅尝辄止。
  第一次试讲后,大家提了很多意见,一是对课标理解有偏差,二是教学立意不高,给我的触动很大。综合大家的意见,结合本课的课标,我先对本课内容进行了疏理:
  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课标无要求)
  2.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属华盛顿活动,课标要求内容)
  3.美国打败英国,取得战争胜利的原因(课标无要求,但华盛顿的作用属于课标内容)
  4.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性质(课标要求内容)
  5.评价华盛顿(属于课标要求内容)
  在本课的设计当中,1、3属于在课标当中并不需要学生掌握,如果在设计当中,能够适当减少这两个环节的设置,突出其他方面内容,以“自由”为主线,突出美国的诞生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作用,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内容和实现重点难点的突破。
  这节课后,针对课中出现的问题,郭老师也进行了反思:
  1.《独立宣言》是否做到理解?
  在讲课当中,我引述了书中阅读卡关于《独立宣言》的原文,设置了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份宣言的意义和所宣传的思想。
  学生达成度:通过学生举手发言来看学生基本能够理解独立宣言标志美国诞生,但还不能意识到,此时的独立并非真正意义的独立(因为还没有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宣传思想能够回答出“独立、自主、人权”等关键词,但与启蒙思想的联系仍需教师引导。
  2.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学生是否能够了解?
  在这一部分,我主要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完成来完成的。由于课文当中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在课文的最后一段,很容易找到。进而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消化。
  学生达成度:本部分留给学生的时间较少,没有给学生预留反馈的时间。且意义内容较多,仅仅通过课堂讲解,显然不够。
  3.能否结合华盛顿的事迹使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
  本部分的处理,主要是通过展示两段材料:清朝赠送的纪念石和美国老兵三个“第一人”来讲解,学生对华盛顿的事迹基本能概括出领导独立战争、主持1787年宪法。但开创民主政治先河还不能够完成,这也跟自己在讲课当中缺乏引导和提升有很大关系。
  和第一次试讲相比,这次教学基本做到了对课标的理解,但给学生合作讨论的时间较少,在过程方法和情感价值观上也还有欠缺。
  课标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应该仔细领会课标要求,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确立教学立意,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课堂资源和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以“美国的诞生”一课为例,可以设置情景以“美国近代化的起步”融会贯通最基本的知识点的要求,也可以用“华盛顿”这一人物串起美国独立的全过程和对美国历史的影响。
  又如,前一段时间在全市进行的初中教学课例研讨中,两位老师对八年级(上)《洋务运动》一课进行了讲授。教材文本上同样也是以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评价来陈述的,课标上的要求是:列举洋务运动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评课研讨环节中,有的教师就提出,如果按照课标的要求,洋务派的海防建设和创办的教育是否就可以忽略?洋务运动的背景也可以不讲?这实际上是对课标理解上的偏差。因为课标上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要求“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要求对洋务运动有个全方位的认识,包括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笔者认为,初中历史课和高中历史课有很大的不同,对初中历史课的讲授不应是越多越好,越难越好,也不是面面俱到,教师可以对教材和其他资源进行整合,独创新意,但对课标的理解一定要精准到位,应该先从课标入手,通过对课标的研读,再依据具体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对本课有更好的理解和学习。
  【作者简介】许新梅,女,中学高级教师,新疆克拉玛依市教研所历史教研员,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全骜颉】
其他文献
作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重要内容之一的宗教改革,修道院改革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修道院关闭、教产被用作济贫、僧侣结婚和还俗运动的开始,让长期幽禁在围墙内的修女再度回归世俗世界。对她们而言,16世纪的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不仅是一件宗教事件,同时还是改变了她们一生命运的社会事件。在这场变动中,一个出身名门的26岁修女成为了修女还俗的典范和榜样。她的名字叫做卡塔琳娜·冯·波拉(Katharina von Bor
[关键词]简释题,历史活动课,核心素养,目标层级,唐诗史实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 2019 )15-0050-06  历史活动课是通过探究活动来培育学生学科素养和创新思维的教学形式。我国现行中学历史课程设置了很多活动课课时,以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式、体验式为基本方法,深度融合了认知目标、过程目标、史学理论与方法,以及情意目标,具有一定的课程文化目标
关键词 马丁·路德,因信称义,人文主义,《圣经》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5-0061-12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6世纪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反封建斗争。具有尚古之风的文艺复兴传到德国后,其突出特征是对《圣经》的历史研究,人文主义者开始对天主教会的正统性产生了质疑,这份质疑结果就是宗教改革。在德
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后楼市逐步放量回暖,北京市二手房成交价自3月后呈上升趋势。随着二手房房价的不断上扬,北京二手房交易“卖方毁约”的情形日益增多。一位地产经纪公司业务员就告诉记者,随着楼市反弹,一度罕见的跳价以及卖方毁约现象重现江湖。有地产经纪公司粗略统计,近几个月以来,卖方跳价以及毁约数量约占北京二手房成交量的5%。  可要求卖方继续履约  实际上,在卖方占据主导地位的二手房市场,房价上涨预期较强
“零一族”是目前国外的新兴族,他们对物质的需求几乎为零,衣橱是常人的三分之一,一台电脑、一部手机、一双运动鞋、一条牛仔裤便可以日复一日地快乐生活。可他们也很懂得享受生活,旅游可能是他们最大的消费。同时,在对待生活的其他事情上,他们也比常人更加低欲求、易满足。  物质篇  @零一族:“我们是哪怕骑着自行车还遇上倾盆大雨,也依然会对世界感恩的人。”  Kelly是我见过的最像安妮宝贝小说里走出来的女孩
当前,我国历史比较教育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研究对象主要是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历史教育,而对于世界大国之一的俄罗斯历史教育缺乏应有的关注。我国历史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期间,基本上以苏联为样板。而苏联解体后,其原有主体俄罗斯的历史教育虽然发生了一系列变革,但依然受到苏联历史教育的影响。从这一历史渊源来说,两国历史教育的发展必定有更多的地方值得互相借鉴。因此,要发展我
某公司效益很好,员工却因压力过大,大多家庭生活不美满,婚姻坎坷。这天,公司请来一位专家,给大家做心理疏导。  心理学专家在讲座前,说要做个测试,他从在座的员工中随机请出三个男人,让他们给妻子发一条短信,短信的内容一样,只是一句简单的话——“老婆,我爱你!”  其中两个年轻点的男人很快发完了短信,那个40岁左右的男人扭捏了半天也没有行动,专家说:“这可关系到这次讲座是否成功。”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他
有时候我无法理解婆婆对她儿子的爱,即便我现在也有一个儿子。  比如,她会把放在你面前的一碗肉换到她儿子面前。这种事情在某一段时间内频频发生,那时我刚刚结婚两年。我安慰自己说这其实无所谓,可失落感日复一日地加重。婆婆的举动告诉我,她和她的儿子有共同生活亲密无间的30年。我是外来者,在餐桌上看着他们相亲相爱,却无法逃避。  可是,我的爱情在这里开花结果,我为什么要那么自觉地让开?  有段时间我非常想回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第12课,基于对教材和课标的认识,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呈现中国军民反抗侵略斗争的事迹,让学生感受到反侵略斗争在维护民族独立中的积极意义。一节课要讲述两场战争,涉及的史实和线索繁杂,对很多教师来说是一大挑战。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作为思维的主体,去理解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笔者认为,学生是
人生几十年,不论怎样折腾,搞出多少花样,说到底,其实都是在为了一些纸、围绕一些纸而打转转。这些纸,说轻可以轻如鸿毛,说重也可重如泰山;你可以看透,也可淡化,但却无论如何离不开这些纸。  “出生一张纸”,这是我们的出生证,从这一张纸开始,每个人便有了或长或短、或平淡或伟大的一生。最后,根据我们的人生成就大小、贡献如何,这张纸或被送进废品站里废物利用,或放在历史博物馆里供人瞻仰纪念。  “文凭一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