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盗窃案多以内盗出现,也有不少内外勾结的情形,外盗时有发生。主要是少数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法律意识淡薄,追求超能力消费,从而导致没有钱花就去偷。这是高校盗窃案件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为了构建和谐校园,应当加强高校盗窃案件的研究,提高预防和打击盗窃犯罪行为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切实保护广大学生的财产安全。
关键词:高校盗窃 防盗措施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确保学生生命财产安全是安保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我国高校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具有面积大,人口集中,家属宿舍区、学生宿舍区、服务机构与教学科研场所混在一起的特点,校园就是小社会,治安问题复杂,尤其是盗窃更为突出,已成为校园一大公害。
1 盗窃案件多发的原因
①高校环境变化。现代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人员结构日趋复杂。高校周边通常是当地的一块繁荣之地,商业、娱乐业等发展迅速;学校也开始在校内或周边办企业、搞培训等;内部服务性单位逐渐转为社会化、企业化管理,致使高校已由原来单一的封闭型教学场地转变为开放型社区。②防范意识较差。学生一是初入社会,对复杂的社会认识不足,提防意识缺失,二是盲目认为校园还像以前一样比较单纯,没有警惕性,没有好好保管钱财和贵重物品。③法制观念淡薄。现在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学生不学法,不懂法,道德水准低下,没有法律意识,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④校园人群复杂。学校规模越来越大,招生人数越来越多,建设工程不断,致使人群多样化,一些犯罪分子也混杂其中。但学校治安管理机制不健全,防范措施不到位,也为犯罪分子预留了空间。⑤治安防范薄弱。有些师生员工认为学校治安工作与自己无关,群防群治意识差;门岗管理不严密,缺乏车辆和人员进出校门制度;校卫队员素质偏低,多数队员存在临时观念;校园面积大,技术防范措施跟不上。⑥破案力度不大。高校盗窃案件多属于小偷小摸,破案难度大;一旦发生盗窃的案件,保卫部门并没有侦查的权利,加大了破案的难度,导致盗窃者逍遥法外,震慑不够,案件一再发生。
2 盗窃案件的特点
高校盗窃案件由于客观场所和作案主体的特殊性,具有以下特点:
2.1 作案时间。作案人为了减少违法犯罪风险,在作案时间上往往精心策划。一是上课时间,尤其是上午一、二节课,此时一般没有人在宿舍,盗窃分子抓紧这一时间作案,所以这一期间是外盗作案的高峰期。二是课间,内盗分子一般会利用那课间休息的十分钟,在盗窃得手后继续回教室上课,给人以没有作案时间的假象。三是夜间熄灯后,学生大都上床很快入睡,加之学生人多,为了便于通风,不爱关门窗,盗窃分子趁夜深人静行窃。此外,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时宿舍区人员复杂,犯罪分子易混入其中实施盗窃;军训、学校举办大型活动等期间,学生宿舍人员少,也易被盗;校园发生和处置突发事件时,往往人们注意力集中到某一点上而无暇它顾,盗窃分子往往乘虚而入。
2.2 作案手段。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盗窃分子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自己有利的作案手段。校园中的盗窃案件多是采用乘虚而入、翻窗入室、撬门扭锁、偷配钥匙、盗取密码或窗外“钓鱼”等手段,呈现出作案手段上的多样化。
2.3 作案动机。当前校园盗窃案件的动机也是十分复杂的,尤其是内盗,主要表现为:少数学生受“金钱至上”等价值观的影响,以至见钱眼开,见利忘义,贪图虚荣,追求享乐摆阔气;有少数是经济透支无来源;也有寻求报复泄私愤,出于对他人或对集体的一种报复,从中获得快意;还有心理扭曲变态狂的,盗窃只为了心理上的满足。
3 防止盗窃的对策
3.1 加强学生教育。仅仅靠打击和防范那些道德品质低下,法律意识淡薄的学生是治标不治本,根本仍然要落实到育人上来。一要加强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从根本上防止盗窃。二是让法制教育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使学生真正的提高法制观念,做到学法、知法、守法。
3.2 提高防范意识。针对学院的实际情况,要对师生员工采用多种形式的防范意识教育,尤其是防范意识薄弱的环节,让师生自觉的做好防范工作。此外,在特殊时期,比如新生入学期间和寒暑假期间,更要提高防范意识。
3.3 发挥群防群治。我国社会治安的独创优势是群防群治,针对我国高校人员密集和繁杂的特点,可以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让广大师生都参与进来,一定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3.4 强化管理措施。防止盗窃必不可少的一项对策就是强化管理措施,加强对重点部位的防范,实行人防与技防的结合。为了防止犯罪分子进校作案,要充分利用门岗监控系统,实行凭证进出校门。加强校内流动人员管理,对外来人员要按章登记注册,严格管理;加强校内各工程队的管理,与负责人签订《治安目标责任书》;对来校民工实行办证出入。
3.5 加大破案力度。可以采取组织精干力量在案发率高的地点蹲守抓现行的方法,也可以采取经常深入校园周边有目的地了解、掌握和熟悉一些情况,并通过调查走访,搜集一些与校园案件有关的信息的方法。
总而言之,为了保护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必须防止高校盗窃案件的发生,这是高校保卫工作者需要研究的课题,也是对在校学生加强治安安全警示教育和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芦克功.高校盗窃案件的特点、发生原因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05-21.
[2]郝眉劳.高校公寓盗窃案件的成因及对策[N].太原大学学报,2007-09-15.
[3]杨连顺.高校公寓盗窃现象与防范对策[J].华章,2012-03-10.
关键词:高校盗窃 防盗措施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确保学生生命财产安全是安保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我国高校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具有面积大,人口集中,家属宿舍区、学生宿舍区、服务机构与教学科研场所混在一起的特点,校园就是小社会,治安问题复杂,尤其是盗窃更为突出,已成为校园一大公害。
1 盗窃案件多发的原因
①高校环境变化。现代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人员结构日趋复杂。高校周边通常是当地的一块繁荣之地,商业、娱乐业等发展迅速;学校也开始在校内或周边办企业、搞培训等;内部服务性单位逐渐转为社会化、企业化管理,致使高校已由原来单一的封闭型教学场地转变为开放型社区。②防范意识较差。学生一是初入社会,对复杂的社会认识不足,提防意识缺失,二是盲目认为校园还像以前一样比较单纯,没有警惕性,没有好好保管钱财和贵重物品。③法制观念淡薄。现在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学生不学法,不懂法,道德水准低下,没有法律意识,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④校园人群复杂。学校规模越来越大,招生人数越来越多,建设工程不断,致使人群多样化,一些犯罪分子也混杂其中。但学校治安管理机制不健全,防范措施不到位,也为犯罪分子预留了空间。⑤治安防范薄弱。有些师生员工认为学校治安工作与自己无关,群防群治意识差;门岗管理不严密,缺乏车辆和人员进出校门制度;校卫队员素质偏低,多数队员存在临时观念;校园面积大,技术防范措施跟不上。⑥破案力度不大。高校盗窃案件多属于小偷小摸,破案难度大;一旦发生盗窃的案件,保卫部门并没有侦查的权利,加大了破案的难度,导致盗窃者逍遥法外,震慑不够,案件一再发生。
2 盗窃案件的特点
高校盗窃案件由于客观场所和作案主体的特殊性,具有以下特点:
2.1 作案时间。作案人为了减少违法犯罪风险,在作案时间上往往精心策划。一是上课时间,尤其是上午一、二节课,此时一般没有人在宿舍,盗窃分子抓紧这一时间作案,所以这一期间是外盗作案的高峰期。二是课间,内盗分子一般会利用那课间休息的十分钟,在盗窃得手后继续回教室上课,给人以没有作案时间的假象。三是夜间熄灯后,学生大都上床很快入睡,加之学生人多,为了便于通风,不爱关门窗,盗窃分子趁夜深人静行窃。此外,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时宿舍区人员复杂,犯罪分子易混入其中实施盗窃;军训、学校举办大型活动等期间,学生宿舍人员少,也易被盗;校园发生和处置突发事件时,往往人们注意力集中到某一点上而无暇它顾,盗窃分子往往乘虚而入。
2.2 作案手段。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盗窃分子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自己有利的作案手段。校园中的盗窃案件多是采用乘虚而入、翻窗入室、撬门扭锁、偷配钥匙、盗取密码或窗外“钓鱼”等手段,呈现出作案手段上的多样化。
2.3 作案动机。当前校园盗窃案件的动机也是十分复杂的,尤其是内盗,主要表现为:少数学生受“金钱至上”等价值观的影响,以至见钱眼开,见利忘义,贪图虚荣,追求享乐摆阔气;有少数是经济透支无来源;也有寻求报复泄私愤,出于对他人或对集体的一种报复,从中获得快意;还有心理扭曲变态狂的,盗窃只为了心理上的满足。
3 防止盗窃的对策
3.1 加强学生教育。仅仅靠打击和防范那些道德品质低下,法律意识淡薄的学生是治标不治本,根本仍然要落实到育人上来。一要加强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从根本上防止盗窃。二是让法制教育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使学生真正的提高法制观念,做到学法、知法、守法。
3.2 提高防范意识。针对学院的实际情况,要对师生员工采用多种形式的防范意识教育,尤其是防范意识薄弱的环节,让师生自觉的做好防范工作。此外,在特殊时期,比如新生入学期间和寒暑假期间,更要提高防范意识。
3.3 发挥群防群治。我国社会治安的独创优势是群防群治,针对我国高校人员密集和繁杂的特点,可以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让广大师生都参与进来,一定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3.4 强化管理措施。防止盗窃必不可少的一项对策就是强化管理措施,加强对重点部位的防范,实行人防与技防的结合。为了防止犯罪分子进校作案,要充分利用门岗监控系统,实行凭证进出校门。加强校内流动人员管理,对外来人员要按章登记注册,严格管理;加强校内各工程队的管理,与负责人签订《治安目标责任书》;对来校民工实行办证出入。
3.5 加大破案力度。可以采取组织精干力量在案发率高的地点蹲守抓现行的方法,也可以采取经常深入校园周边有目的地了解、掌握和熟悉一些情况,并通过调查走访,搜集一些与校园案件有关的信息的方法。
总而言之,为了保护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必须防止高校盗窃案件的发生,这是高校保卫工作者需要研究的课题,也是对在校学生加强治安安全警示教育和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芦克功.高校盗窃案件的特点、发生原因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05-21.
[2]郝眉劳.高校公寓盗窃案件的成因及对策[N].太原大学学报,2007-09-15.
[3]杨连顺.高校公寓盗窃现象与防范对策[J].华章,201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