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为何选择农业立国?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中国历史,农业一直是历代王朝的立国之本,面对这样的历史,一个问题呈现在我们面前——为什么中国历史选择了农业立国?
  从历代王朝的治国政策来看,推动中国走向农业立国之路,战国时期执掌秦国军政大权的商鞅发挥过重要作用。进入秦国后的商鞅,向秦孝公提出强国之策——重农抑商。“兴兵而伐,则武爵武任,必胜 ;按兵而农,粟爵粟任,则国富”是商鞅论点的核心。农是实现强国的物质保证,战是迈向强国的克敌措施。依照商鞅鼓励农、战的政策,商业受到严重的压抑。
  商鞅认为,国家一旦有难,由于农民的土地是不动产,既不可以移动,也不可能变换,为了保家,必定会与国家共生死 ;商人就不同了,由于商人的经营行为以流动性为主,并非固定在一地,且商业盈利获得的多为金银细软,一旦国家面临危机,包裹细软即可逃离战火是非,于国于民均无利。站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家利益上,农为本,商为末,崇本抑末的思想即已形成。
  事實上,崇本抑末并非中国古人一贯的思想。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治理齐国的管仲,就与商鞅有着不同的治国思想,即重农而不抑末。管仲将国家的经济之本投放在粮食生产的同时,也提倡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并强调“农夫不失其时,百工不失其功,商无废利,民无游日,财无砥滞”的重农不抑商思想。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迈向了霸主的地位,不但拥有了强大的国力,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如果说秦代开启了重农抑商的治国道路,那么最终的强化则完成于西汉时期。汉武帝时期的各种制度多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其中董仲舒主张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桑弘羊提出的盐铁官营,在思想与政策两方面强化了“崇本抑末”,并成为后世之本。
  “崇本抑末”的真正效力在于政策和法律措施给予的保障。朝廷对官员政绩考察的主要内容在于“农”而不在于“商”,比如耕地的拓展、人口的增殖和其他与农业相关的指标。但事实上,对商业发展造成更大影响的,要数桑弘羊提出的盐铁官营制度。在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下,衣食之需几乎完全可以依靠农业生产自身而获得,因此商人经营获利在于盐、铁、矾等农业不能生产之物。但后来,朝廷实施盐铁官营制度,将那些非农业所产,又是民生不可缺少的物品实行官营,目的就是将这些利润率最高的物品掌控在朝廷手中,并通过国家垄断,阻断商人的利润。实行盐铁官营制度之后,商人能够经销的物品,除日常针头线等小商品之外,就是面对社会上层需求的奢侈品,而所有这一切均不足以将商业推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样的情况延续到明代,长城沿线蒙古人的南下,成为商人崛起的机会。在面对蒙古骑兵屡屡南下的危机时,朝廷为了保障军粮的需求,实行了“开中法”,即要求商人将粮食运送至长城地带,依据运粮数额发放贩盐通行证。正是利用“开中法”,后世盛极一时的晋商、徽商等商帮获取了第一桶金,并在此基础上崛起,成为明清时期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
  尽管如此,“农为本”的思想也没有被削弱。农业始终是中国古代的支柱性产业,依托农业而诞生的文化也植根在这片土壤之上。它不仅养活了我们,还造就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辉煌历史。深厚的黄土与土地上生产的粮食,既孕育了中华文明之光,也让中华民族在年复一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事活动中,形成一种平和求安的性格。
其他文献
艺术的审美原则是塑造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舞台人物形象。审美价值是衡量艺术作品价值的重要因素,而这种审美价值,需要表演艺术创作者树立具有贯穿艺术创作整个过程的真、善、美
同事拿来一份试卷的电子文档要求帮他编辑美化。试卷如图1所示,问题主要集中在选择题部分,包括:选项所在的行没有空格,与题干混在一起不易区分;选项没有对齐,不美观;试卷的题
随着Internet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校园网建设日趋成熟,其中无线网络可以应用于区域覆盖和点对点传输,相对于传统的有线网络,具有其特有的优势。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
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社会的发展培育诸多人才。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全新要求,与传统教育相比,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已然发生很大变化,在软件开发技术
通过研究外源uidA基因在体内表达的时空特异性,利用PCR、GUS组织化学检测等技术,从以tritordeum为受体、经无启动子uidA转化策略得到的转基因供试材料中成功筛选出了外源uidA
通过分析目前电子政务自助服务系统所面临的应用层安全问题,设计出应用安全技术解决方案,并在实际中进行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