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学与乐学
吴冠中先生喜欢引用凡·高的话“苦难永远没有终结”来描述自己的创作人生。他说,画了一幅画,就像生了一个娃娃,当然很喜欢;但是没过几天,就遇到新的困难:下一张怎样画?我不愿重复自己,于是又开始痛苦。一幅幅作品,就是在不断出现的新痛苦中诞生的,“苦难永远没有终结”。创作的苦难、创作的快感,就这样循环往复,陪伴着杰出的创造者,不只是艺术家,还有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吴冠中的故事,提出了一个普遍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读书是苦还是乐,做事是苦还是乐?
读书求学,做事创业,当然要下苦工夫。苦学,是一种学习态度。古人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提倡的就是这种刻苦学习的态度。
“勤为径,苦作舟”,这话说得不错,但是不够深刻。读书、求学,做事、创业,只有“路”和“舟”还不行。走路要有力气,行舟要有动力。这力气、这动力从哪里来?具体说就来自快乐的学习情感、快感的学习兴趣,大体说就来自“成就动机”。读书求学、做事创业,快乐在于过程中的趣味感,在于过程后的成就感。这快乐参与,一旦建构了意义,还会产生幸福感。乐学,是一种情感或一种感受。有了这积极的情感和感受,“苦学”才能坚持下去,持续一生。有了这积极的情感和感受,学习就会成为相伴终身的情人。反之,如果一想到学习,就是“勤”(“勤”往往会与“累”相联系)、就是“苦”,谁还愿意继续学习?
偶尔做农事,城里人总觉得腰酸背痛;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也老是腰酸背痛,他们的劳作岂不都成了痛苦?一想到读书,不爱读书的人,就觉得苦不堪言。学者读书,而且读出了味道、读出了成就,他觉得读书很快乐,甚至很甜蜜。有人说:“选择一种生活,就什么都能忍受。”这“忍受”二字的背面就写着“快乐”:“选择一种生活,就什么都很快乐。”
智慧越高,极端越少。境界越高,极端越少。苦学与乐学,我们不该只强调它们当中的某一个。我们需要将对立的它们统一起来。对立的统一,便是“圆融”;苦学加乐学,是谓“圆学”。圆学是科学,圆学是艺术,圆学是境界。我们是圆学之人,幸福,幸福!
需要苦乐圆融的,不仅是为学,做事、做人,都要有这个境界。
学会速读
《培根论说文集》是商务印书馆长盛不衰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里的一本。我很早就爱读这本书,后来怎么也找不到了。这是我最心痛的“丢失事件”。后来又购得一本,是1995年2月北京第11次印刷的,这才“抚平”了“伤痕”。书里有一篇《论学问》,说“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底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实际上,培根已经把读书的方式大体上分成了两类:速读和细读。读一部分(尝读)、跑马观花地全读(吞读),都是速读。
中国古人就强调,为了学会写文章,必须有丰厚的积累,要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厚积薄发”,“博观约取”,说的都是这个道理。但是,每个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涉猎范围有限,不可能什么书都读、都全读、都细读。除了少数的书(比如,占二成)需要“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以外,大多数书(占八成)必须速读,这可能是“二八律”的又一个例子吧。
速读有许多特点:好奇强烈,注意集中;目标明确,选择迅速;效率极高,倍感满足;乐趣盎然,游戏好玩。“速读”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一种不可或缺的学习方法。学会“速读”,可以事半功倍的。
有人说:“所谓摄影家,就是在1万张照片中,挑选100张举办个展的人。”1万张照片是怎么拍摄的?不可能每张都是在那里等十天半个月,等待光影条件满意才拍一张。其中必定也有“速拍”,就是所谓“猎取摄影”。可见,生活里许多事情都有“速”“细”之分。把握好分寸,是生活的艺术。
默识是境界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孔子语录。遗憾的是,人们熟悉的这八个字,却是“断章”。
读书,最好是读原著。那八个字出自《论语·述而第七》的第二章。这一章,全文也仅有17个字,即:“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在这里,孔子说出了他时常“自查”的三件事:一,默而识之;二,学而不厌;三,诲人不倦。看来,仅仅“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不够的,还要“默而识之”。
“默而识之”,最值得玩味的是那个“默”字。大声朗读是学习,默不作声的学习也是学习。读书是学习,不读书的学习也是学习。老子认为:“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又指出:“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不用空谈的教化,在老子看来,天下很少人能做到。“默而识之”,就是行“不言之学”。
古人讲究“从无字句处读书,与有肝胆人共事”。有字句的书要读,无字句的“书”也要学。朱熹说,无时不可学,无处不可学,无人不可学。朱熹所说之“学”,许多都是“无字句处”的“默而识之”。默而识之,方可做到“无时不学,无处不学,无人不学”。默而识之,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显学更默学,叫做“圆学”。著名物理学家狄拉克在散步时都在思考。可见,“默而识之、默而思之”是普适的问学之道,不仅孔子这样做;一切有志于学的人,都这样做。
人与人的差距,往往不在显学,而在默学。经历过系统学习之后,谁能坚持随机学习,谁将取得进步。经历过学校里的学习,谁能坚持学校外的学习,谁将取得进步。有哲人说,人与人的差别在业余时间,也是这个道理。
王国维说过,有境界自成高格。“默而识之”成就了孔子。“默而识之”成就了狄拉克、爱因斯坦、齐奥尔科夫斯基,还成就了千千万万有志者。
习惯是第二自然。一旦学习成了我们的习惯,成了我们的生活方式,“默而识之”也便成了“自然”。养成“默而识之”习惯的人,“自然”会不断“默而进之”。
吴冠中先生喜欢引用凡·高的话“苦难永远没有终结”来描述自己的创作人生。他说,画了一幅画,就像生了一个娃娃,当然很喜欢;但是没过几天,就遇到新的困难:下一张怎样画?我不愿重复自己,于是又开始痛苦。一幅幅作品,就是在不断出现的新痛苦中诞生的,“苦难永远没有终结”。创作的苦难、创作的快感,就这样循环往复,陪伴着杰出的创造者,不只是艺术家,还有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吴冠中的故事,提出了一个普遍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读书是苦还是乐,做事是苦还是乐?
读书求学,做事创业,当然要下苦工夫。苦学,是一种学习态度。古人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提倡的就是这种刻苦学习的态度。
“勤为径,苦作舟”,这话说得不错,但是不够深刻。读书、求学,做事、创业,只有“路”和“舟”还不行。走路要有力气,行舟要有动力。这力气、这动力从哪里来?具体说就来自快乐的学习情感、快感的学习兴趣,大体说就来自“成就动机”。读书求学、做事创业,快乐在于过程中的趣味感,在于过程后的成就感。这快乐参与,一旦建构了意义,还会产生幸福感。乐学,是一种情感或一种感受。有了这积极的情感和感受,“苦学”才能坚持下去,持续一生。有了这积极的情感和感受,学习就会成为相伴终身的情人。反之,如果一想到学习,就是“勤”(“勤”往往会与“累”相联系)、就是“苦”,谁还愿意继续学习?
偶尔做农事,城里人总觉得腰酸背痛;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也老是腰酸背痛,他们的劳作岂不都成了痛苦?一想到读书,不爱读书的人,就觉得苦不堪言。学者读书,而且读出了味道、读出了成就,他觉得读书很快乐,甚至很甜蜜。有人说:“选择一种生活,就什么都能忍受。”这“忍受”二字的背面就写着“快乐”:“选择一种生活,就什么都很快乐。”
智慧越高,极端越少。境界越高,极端越少。苦学与乐学,我们不该只强调它们当中的某一个。我们需要将对立的它们统一起来。对立的统一,便是“圆融”;苦学加乐学,是谓“圆学”。圆学是科学,圆学是艺术,圆学是境界。我们是圆学之人,幸福,幸福!
需要苦乐圆融的,不仅是为学,做事、做人,都要有这个境界。
学会速读
《培根论说文集》是商务印书馆长盛不衰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里的一本。我很早就爱读这本书,后来怎么也找不到了。这是我最心痛的“丢失事件”。后来又购得一本,是1995年2月北京第11次印刷的,这才“抚平”了“伤痕”。书里有一篇《论学问》,说“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底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实际上,培根已经把读书的方式大体上分成了两类:速读和细读。读一部分(尝读)、跑马观花地全读(吞读),都是速读。
中国古人就强调,为了学会写文章,必须有丰厚的积累,要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厚积薄发”,“博观约取”,说的都是这个道理。但是,每个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涉猎范围有限,不可能什么书都读、都全读、都细读。除了少数的书(比如,占二成)需要“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以外,大多数书(占八成)必须速读,这可能是“二八律”的又一个例子吧。
速读有许多特点:好奇强烈,注意集中;目标明确,选择迅速;效率极高,倍感满足;乐趣盎然,游戏好玩。“速读”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一种不可或缺的学习方法。学会“速读”,可以事半功倍的。
有人说:“所谓摄影家,就是在1万张照片中,挑选100张举办个展的人。”1万张照片是怎么拍摄的?不可能每张都是在那里等十天半个月,等待光影条件满意才拍一张。其中必定也有“速拍”,就是所谓“猎取摄影”。可见,生活里许多事情都有“速”“细”之分。把握好分寸,是生活的艺术。
默识是境界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孔子语录。遗憾的是,人们熟悉的这八个字,却是“断章”。
读书,最好是读原著。那八个字出自《论语·述而第七》的第二章。这一章,全文也仅有17个字,即:“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在这里,孔子说出了他时常“自查”的三件事:一,默而识之;二,学而不厌;三,诲人不倦。看来,仅仅“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不够的,还要“默而识之”。
“默而识之”,最值得玩味的是那个“默”字。大声朗读是学习,默不作声的学习也是学习。读书是学习,不读书的学习也是学习。老子认为:“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又指出:“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不用空谈的教化,在老子看来,天下很少人能做到。“默而识之”,就是行“不言之学”。
古人讲究“从无字句处读书,与有肝胆人共事”。有字句的书要读,无字句的“书”也要学。朱熹说,无时不可学,无处不可学,无人不可学。朱熹所说之“学”,许多都是“无字句处”的“默而识之”。默而识之,方可做到“无时不学,无处不学,无人不学”。默而识之,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显学更默学,叫做“圆学”。著名物理学家狄拉克在散步时都在思考。可见,“默而识之、默而思之”是普适的问学之道,不仅孔子这样做;一切有志于学的人,都这样做。
人与人的差距,往往不在显学,而在默学。经历过系统学习之后,谁能坚持随机学习,谁将取得进步。经历过学校里的学习,谁能坚持学校外的学习,谁将取得进步。有哲人说,人与人的差别在业余时间,也是这个道理。
王国维说过,有境界自成高格。“默而识之”成就了孔子。“默而识之”成就了狄拉克、爱因斯坦、齐奥尔科夫斯基,还成就了千千万万有志者。
习惯是第二自然。一旦学习成了我们的习惯,成了我们的生活方式,“默而识之”也便成了“自然”。养成“默而识之”习惯的人,“自然”会不断“默而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