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哗过后,再观语文核心素养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i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讯 2017年9月15日晚8点至9点,《中学语文》读者群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国内合作办学优秀管理人才——“本真语文”发起人朱蒙老师,就“语文核心素养”这一主题开展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研活动,活动主持人为莫羽和李欣荣二位老师。
  朱蒙老师说“核心素养”本身是北师大一个团队研究的初级成果,是一个很好的概念,但对其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不过,朱老师所提的“核心素养”与教育部公布的核心素养并无关系,他认为后者的“核心素养”不是核心,只是一个“范围”。诸如“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些只是范围,内在的专业逻辑是混乱的。对此,浙江臺州邓维策老师也持相同看法。依朱老师的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是汉语文化,目标是中华文化的复兴,而汉语言文化有自己极大的特殊性,我们就存在于这种特殊性之中,因其博大精深,所以需要解决其基本定位问题。其中的复杂性不言而喻,毕竟汉语言文化决定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以至生活和发展方式。
  谈起语文素养,朱老师指出“其基础是对语言的感知和对思维的构建”“对语言系统的感知存在正确与错误,而正确又存在境界深浅的问题”“语文学科的思维是基础性和根本性的,从对汉语言的掌握发散出来,我们可以笼统地说,中华文化有一个境界问题”。质言之,“语文教育存在自身的特殊性”。这一看法,引起很多群友的共鸣。“由于语文与我们自身文化的紧密关系,文化其实又是涉及生存的根本问题,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表现,所以,语文教育最有条件直接关注、研究和陪伴学生的精神成长,即生命发展。所以,才会有所谓的生命教育。这也是语文教师的天然使命所在。”从朱老师的阐释中我们不难看出,他认为“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教育的特殊性”。朱老师说的“具有新文化精神”的“新人”,具体而言就是“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这四个要点“三个偏重人文,一个偏重文化的工具性”。这是建立在对中华文化发展理解的基础上的。“新人”怎么教化出来?邓维策老师说“肯定不是儒家文化”,朱老师也说靠的是一个“伟大的未完成”的五四新文化。由此,朱老师得出两个结论:①我们的语文教育,真正高深的不是所谓的课本知识和考试内容,而是对教育的理解和热爱,对自己使命感的期许。②在理解语文与新文化关系基础上去理解“语文思维”。
  正是第二个结论,引发了群友的高度关注和激烈的交锋。针对“语文思维”这一概念,有人说是“思考的建模”,有人说是“辨别判断力”,有人说“现在的语文思维其实等同于思维”……但朱老师认为鲁迅先生所说的“有辨别”属于思维能力,而不是语文学科的专业思维,“语文思维既与文化相关,又与生命发展相关,解决了语文思维问题,就把握住语文学科专业建构的核心”。河南董飞龙老师质疑:“思辨能力为什么不是语文思维?和生活、语文都密切联系呀?”浙江台州邓维策老师从逻辑学角度强调:“没有一个特殊的属于‘语文’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的语言能力,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的责任就尽到了。如果跨越汉语,直接上升到学生的生命,试问,其他学科不是陪伴学生的生命吗?把别人的饭碗还给别人,不要增加我们的负担。”
  思想的交锋,是产生新知的前提;激烈的碰撞,迸射的都是思想的火花。最后,朱蒙老师用一句话概括了其“语文核心素养”概念,即“在热爱并传承中华文化基础上,有良好的语文思维”。
  [作者通联:湖北安陆市安陆二中]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在梳理核心概念基础上,整体把握全书的论述框架;  2.尝试用书中的概念来解释当下生活现象。  教学过程:  导入  师:我们用近两周的时间通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并反馈了一些阅读成果。就昨天作业而言,大家在14篇论文内容概述上基本达成共识,但在14篇论文的分组问题上,有很多不同意见。也就是说大家对于整本书的逻辑脉络还是比较不清晰的,今天我们在这方面做更多的交流。  活动一
期刊
《父母的心》是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说(苏教版语文八年级)。这个发生在轮船上“送子换子索女”的故事,情节曲折,感情真挚,打动过无数读者的心,也使该作品成为现代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文中穷夫妇家有四个孩子,当家里无孩的贵妇人与多子的穷夫妇磋商,送一个孩子给她家时,于是就有了送长子、用次子换回长子、用女儿换回次子,最后要回女儿的故事。穷夫妇家四个孩子由大到小送了三次,文章为什么没接着写用第四个——“
期刊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学生说起话来头头是道,争论起来面红耳赤,谈起事来眉飞色舞,但一到写文章则搜肠刮肚、抓耳挠腮,最后“不知所写”。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这主要归因于学生的写作不是为了对话,不是为了交流,不是为了生活本身,而是为了应试。若想让学生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教师可以采取交际语境写作这一写作范式,以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写什么、为何写、怎么写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却并不喜欢完成语文作业。究其原因,无非是语文作业的刻板统一特点,使得学生丧失兴趣。笔者曾经做过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80%的学生认为语文课最有趣,同样,认为语文作业枯燥无味的学生,同样高达70%。这种鲜明的对比充分说明了个性赋予在高中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是何等重要!为此,笔者建议从层次、独立、共生三个方面接近这一目标。  一、作业
期刊
“意识流”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于19世纪提出的。詹姆斯认为人的意识不是片段的拼凑与连缀,而是斩不断、理还乱的混沌不堪的洪流,他称其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①。詹姆斯虽然提出这个问题,但他未能做进一步深入的阐述。要深入探究“意识流”这一心理学现象,就不能不借助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无意识”状态类似于睡眠前的自由联想,随意自
期刊
长期的实践与观察表明,初中经典小说教学失去应有的魅力,原因往往有两点。一是课堂教学与生活绝缘,二是课堂教学重复学生在独立状态下能够感知理解的内容。关于第一点,前人的研究已经很充分了。关于第二点,学界也达成了一些共识:阅读教学要教学生在独立状态下感知理解不了的内容,通俗地说就是“教学生不会的”。我们把学生在独立状态下能感知理解的内容称为学生的阅读“初感”。阅读教学的目的正是要学生超越自己的 “初感”
期刊
苏教版必修二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精选了不少散文与小说经典作品,其中包括节选了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第三到第六章,所选内容主要讲了风光秀丽的湘西边城端午节的风俗赛龙舟活动与翠翠心中悄悄滋长的爱情故事。遗憾的是翠翠的爱情故事是以悲劇收场的,这在文本的所选内容中也可看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
期刊
《扬州慢》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代表作,以其凄清低回的旋律,唱出了哀时伤乱之悲慨,反映了深广的社会现实。在教学中如何脱离那种“一解题二作者三释词四手法五思想”的程式化教学,如课程标准所言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深处,去发现作品意蕴,领悟作品的魅力,并获得新的阅读体验,无论是对高中生的鉴赏水平还是对老师的教学水平,都是极大的挑战。  (教学片断)  师:清角吹寒,第四悲。(板书:四悲黄昏清角 虚写见悲)这个悲,
期刊
语文“学力发展”课堂“过程”呈现出从“线性程序结构”组合到“要素行动解释系统”建构的转化。“线性程序结构”组合的课堂注重学科知识的线性传授和学科学习行为形态的程序设计;“要素行动解释系统”构建的课堂则不仅追求通过学习行为学得学科知识,更强调的是通过课堂实践着的各要素(学科本体内容和教与学之间)的互动过程培育学科能力和素养。  本文从“组织层面”和“发展地带”两个方面来阐述语文“学力发展”课堂“要素
期刊
上语文课是语文教师的天职,上好语文课是语文教师的职责。然而将语文课上好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目前的语文课堂,前卫的教学理念被挂在嘴上,先进的教学技术也正粉墨登场,但这华丽的背后,许多语文课其实已没有了语文的“真味”。  客观地扫描当前的语文课堂,这些现象并不少见:1.海阔天空式。课堂花样很多,随心所欲。作为阅读教学根本立足点的文本、文本语言,被有意无意地弱化。2.空中楼阁式。教师本人对文本的理解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