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裤裆藏雷”的真实桥段?那些打鬼子的手榴弹,又是谁造的呢?
大尺度、重口味,一出抗日“神剧”逐渐成为一场闹剧。日前,刘翔夫人葛天在电视剧《一起打鬼子》里饰演“银妹”,其“裤裆里藏了枚手榴弹”,引起各方热议。在《一起打鬼子》中,银妹去日军牢房探视被严刑拷打的老相好“莫大棒子”,当着日军的面,她先是让莫大棒子摸她的胸脯,继而又让对方将手伸进自己裤裆,随之掏出手榴弹,大喊“再爽一次”,引爆了手榴弹。
5月20日,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传出消息称,总局已就此剧事件展开研究调查处理工作。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亦称正对此进行认真核查,认为该段情节确实存在问题,正在抓紧组织重审全剧,将依法依规作出进一步处理。据了解,《一起打鬼子》原系58集电视连续剧《来势凶猛》,由山东电视台、北京完美影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摄制。2014年12月颁发许可证。四川地面频道在播放时改名《一起打鬼子》。
于此同时,葛天也回应说:“我是一个演员,那场戏我很满意,很开心得到了导演的认可和编剧的认可。诠释角色是我的工作,是我分内的事情。我接到一个角色,在创作的时候没觉得她是什么样的,而且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这样的事情。我相信抗战期间比这艰难的事情或者更不容易的事情都出现过。”那么,历史上是否有类似的桥段真实发生呢?那些打鬼子的手榴弹,又是谁造的呢?
源自德国的长柄手榴弹
虽然《一起打鬼子》反映的是抗战时期的故事,可银妹裤裆里掏出的手榴弹,却是解放军67式手榴弹!该款手榴弹于1960年代中期研制,于1967年完成定型。之所以要研发67式手榴弹,是因为之前的63式木柄手榴弹存在使用不安全、投掷时早炸和易受潮瞎火等严重问题。
如此雷人穿越,在抗日神剧中倒是屡见不鲜、稀松平常。比如反映1938年日军攻占上海的《孤岛飞鹰》中,剧中人抱着美制M3冲锋枪到处搂火,而实际上M3是美军于欧洲战场吃了德国人苦头后,根据战场缴获德制冲锋枪琢磨出来的,在美军的服役时间是1942年到1952年。M3冲锋枪还曾出现在抗战剧《平原烽火》等中——如果那时候中国人当真有这么多先进装备,恐怕早就“富士山头扬汉旗”了。抗战,哪还需要在1945年大片国土仍沦丧之际惨胜?抗战早期,无论国军、共军,大多数战士能够扛上一支国产中正式步枪,已经算是高级装备了。抗战早期,国军少量德国产MP18冲锋枪,也仅仅装备了极少数伞兵部队、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等。八路军方面,朱德的警卫班曾经装备之。电影《金陵十三钗》中出现此款枪的镜头,倒也中规中矩。
别说八路是“小米加步枪”,日军大部队的装备也无非“三八大盖”,此款步枪从1905年服役,直至1985年才全部退出现役。中国方面,早期曾向日本购买过一批,以后张学良和阎锡山的兵工厂也先后仿造过。在抗日战争中以至抗战胜利,中国军民曾缴获了大量的“三八大盖”。因弹药不足,弃之又实在可惜,当时国民党当局曾经指定军政部第60兵工厂将6.5毫米口径的“三八大盖”改为7.92毫米口径,以同国民党军队7.92毫米口径弹药体制一致。凡被改扩口径的“三八大盖”,其弹膛上方均刻有“改七九”字样。抗战胜利之初,国民党沈阳第九十兵工厂曾仿造“三八大盖”,但口径改为7.92毫米,同时把瞄准镜座去掉。因该产品未列入制式,故称其为“临时式步枪”,并在机匣正上方刻“临七九”三字。解放军亦曾大量使用缴获的“三八大盖”,并有一批此类枪支参加抗美援朝。我国民兵直到1970年代还曾使用之。
至于抗战时期中国使用的手榴弹,则应该是63式的前身——德国M24柄式手榴弹。从外在造型上看,M24式全长365毫米。后来中国人自产的“山寨”品——蒋介石、阎锡山或者中共兵工厂仿制品,大小尺寸各异,大多比原版缩短10毫米,其长度也达到355毫米;而67式全长仅204毫米。再比较两种手榴弹直径,M24直径70毫米;67式直径48毫米。显然,抗战时期真实用的手榴弹比神剧中的更长更粗。
《一起打鬼子》编剧石小克倒是仍在为“裤裆里掏出手榴弹”的情节喊冤,他解释称银花之所以做出如此大胆的举动,且出现种种挑逗的言语,首先是为了转移日军的注意力,其次也符合两个人物分别为土匪和小偷的身份设置,“这是根据情境为他们设计的暗语,符合他们的身份,单独看的话,可能会引起观众的误会。”石小克强调,“当年的东北女性的裤子有很深很厚的兜,可以用来藏手榴弹,不可能放到裤裆,那里也放不住啊!”至于是否放得住,今日里如需实践证明,其實很简单,常见的一瓶600毫升可乐,长度在22厘米左右,直径约6厘米左右,重量1斤,与M24大小尺寸重量仿若。
回看二战战场,比如日军使用的九七式手榴弹,从外形看就是一颗圆形炸弹外加很短的手柄,称之为“手雷”似乎更合适。美苏等国也很少见长柄手榴弹。唯有德国和中国军队大量使用长柄手榴弹。而中国战场上的M24,追根溯源来自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与德国的军事合作。从早期与魏玛共和国军事合作,到与希特勒德国合作,国民政府聘请了好几位德国高级军事顾问。比如法肯豪森上将,直到南京沦陷仍留在中国,曾到保定前敌总指挥部视察战事,台儿庄战役时,法肯豪森也参与了战场指挥。全部使用德式装备和经由德国军事顾问训练的87师、88师、36师等军队参与了淞沪会战。直到德、日、意轴心确立,法肯豪森回国。可他为中国留下一些制式装备,以及其生产加工能力。后来担任德国比利时总督的法肯豪森,不仅暗中帮助犹太人,还差曾因牵连进刺杀希特勒事件而被捕,二战结束后法肯豪森被盟军逮捕移交比利时政府被判12年徒刑,因其非纳粹分子,不久释放归德。 敌后兵工厂造弹不容易
“小米加步枪”,是人们对抗战、国共内战时期中共军队装备的一种认识。即使在解放战争时期被解放军战士谑称为“运输大队长”的蒋介石,也并非单纯依靠美援,毕竟,在抗战最艰难的岁月中,连滇缅公路都被掐断,美军援华物资单靠“驼峰航线”,美国的“租借法案”大部分援助都落在了苏联和英国头上。在英国人拉纳·米特所著《中国,被遗忘的盟友》一书中透露,“租借法案”给予中国的物资总共8亿美元左右,而美国战时对外租借援助总额502.44亿美元,其中英国获得270亿美元,苏联所获也在百亿美元左右。
中国在1937年到1941年期间,更是几无外援独立支持抗战。
抗战期间,中国的兵工厂又是如何運作的呢?最近,《新民周刊》记者寻访到一位老人——1982年从海军4805工厂副厂长任上离休的尤政老人,抗战期间,他恰恰在新四军某兵工厂工作。如今,年逾九旬的尤老和老伴,住在上海东安一村一幢高层老公房的一室半单元里,回忆往昔时,不时需要老伴在侧提醒。
尤政回忆,自己的老家在江苏无锡南门外运河边。由于日寇怕游击队袭击,把那一带的房子全部烧光。他经亲戚提携到了上海,学徒师满后,他已经成为泰利机器厂一位不错的技术工人了。1944年,经同事孙万康介绍,包括尤政在内的两名车工、三名钳工前往苏北。当时地下党介绍称,苏北工厂的工资比上海高出许多。于是,几人打扮成商人模样前往苏北。在苏北二分区角斜解放区军工科,尤政得到了崭新的新四军军装、皮带、皮鞋、草鞋、单人薄被、背米袋,同时每人根据当地肉价发一斤肉标准的零花钱。尤政告诉记者,当时可以选择——供给制或者薪给制。选择薪给制,不用加入军籍,根据技术高低,可以得到每月3至4担大米的待遇,收入确实比在上海工厂还要高,且随时可以辞职。选择供给制者,则拥有军籍。国仇家恨,加之尤政到达苏北后所见所闻“保家卫国”、“当新四军”等标语,导致年方20的他毅然选择了供给制。
“当时苏北新四军的机床设备很不错,保养得比上海工厂还要好。主要是老式车床,因为没有牙表,要车螺丝,比如必须车出11个牙来,就得全靠手工和经验判断,很难。”尤政老人告诉《新民周刊》记者,“车床转动不用电,靠八个民工,轮流用脚踏甩水盘,甩水盘上安装一个铁块,利用助力,一踏一助转动天轴,带动车床。抗战胜利前夕,才从上海买来柴油机和马达,靠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电工安装发电机,提高了生产效率。”他早年撰写的《回忆抗战时期军工生产》一文中有这么一段:“生产情况——生产60毫米和80毫米迫击炮弹和手榴弹,以及修枪任务,组织机构小而全,有车工、钳工、刨工、电工、翻砂工、锻工、装配工、试验员等,有检验制度和完成指标评功资料等。工作场地是老百姓家,或寺庙里,没有电灯,用手榴弹壳放柴油用棉线点灯照明。”
无论是炮弹还是手榴弹,其外壳都需要翻砂铸模。尤政亲眼所见的是——翻砂组用小冲天炉,靠六个民工轮流拉动大风箱拉出风来燃烧生铁水进行浇铸。“那时没有焦炭,有也不够用。我们就收购小树枝,烧成木炭然后再用来烧铁水,浇铸出来的铸件大都是‘白口铁’,车床车不动,我们不得不日思夜想,最后想出办法来,在白口铁铸件外套一层熟铁,再用白钢刀车。缺乏制造雷管的材料,我们就收购铜钱,自制一些小的冲床,将铜钱烧红,压铸成型。”尤政如此回忆。正是这些日夜琢磨出来的土法,使得炮弹、手榴弹能供应到抗战前线。当时的军工生产流动性也相当大,经常要转移。“有一次,我和战友周国卫携带物资转移,中途遇到敌机,我们马上隐藏,用草盖上设备,人也躲起来。哪知道雇来的车夫吓得逃跑了,待飞机过后,我和周国卫勉强把牛车赶到目的地,为此评到了荣誉三等功。”至于对青少年的国防教育和国防知识宣传,尤政离休前所在的海军4805工厂也有所涉及,比如东方绿舟的那艘“航母”即为该厂出品。
67式和M24手榴弹参数比较
67式木柄手榴弹
采用铸铁弹体,全弹质量600克,弹径48毫米,全弹长204毫米,主装药为38克TNT炸药,可产生70~110个破片,杀伤半径7米,破片离炸点80米以外。
M24型柄式手榴弹
弹重610克,战斗部重170克,全长365毫米,直径70毫米,装药类型TNT,引爆时长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