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动态监测对细菌性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p2050z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动态监测对细菌性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ICU收治的72例细菌性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n=20)、严重脓毒症组(n=30)、脓毒性休克组(n=22);根据28 d的死亡情况分为存活组(n=47)、死亡组(n=25)。比较不同分组患者0 h NLR、48 h NLR及NLR变化率,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

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机械通气时间逐渐递减[(8.8±1.9)、(4.6±0.6)、(3.9±0.4) d],PLT[(146.4±45.8)、(110.6±41.3)、(102.5±38.6)×109/L]、NLR变化率(0.61±0.26、0.26±0.11、0.22±0.09)逐渐降低,APACHEⅡ评分、CRP、PCT及0 h NLR、48 h NLR逐渐升高[(18.5±2.3)、(20.4±3.6)、(23.1±3.9)分,(72.6±10.4)、(78.2±11.6)、(85.2±12.5) mg/L,(1.5±0.4)、(2.3±0.6)、(2.7±0.9) μg/L,11.3±2.6、14.2±3.4、15.7±3.5,3.4±0.9、9.7±2.4、11.2±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延长[(4.1±0.3)、(8.7±1.4) d],APACHEⅡ评分、CRP、PCT、0 h NLR、48 h NLR明显降低[(21.4±3.5)、(18.3±2.6)分,(78.2±11.6)、(71.5±10.8) mg/L,(2.5±0.7)、(1.4±0.6) μg/L,15.0±3.3、11.6±2.4,10.5±2.8、3.2±0.8],PLT及NLR变化率明显升高[(106.5±41.5)、(148.4±50.8)×109/L,0.24±0.10、0.65±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18、4.26、2.44、6.99、5.01、16.73、3.54、8.15,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0 h NLR均是细菌性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99、3.01,95%CI分别为1.65~2.38、1.99~4.54,P均<0.05),而NLR变化率是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OR=0.95,95%CI为0.91~0.97,P<0.05)。

结论

外周血NLR动态监测有助于判断细菌性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治疗前NLR及NLR变化率是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在短节段(≤2节段)腰椎后路开放手术中应用稀释聚维酮碘溶液冲洗术野对于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治疗的所有腰椎后路短节段(≤2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患者16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其中术中单独应用生理盐水冲洗87例(生理盐水组);术中应用稀释聚维酮碘溶液冲洗77例(聚维酮碘组),通过随访记录术后3个月不同时间段内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并对相关数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联合手法推拿及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8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0.5 mg口服,3次/d,同时接受手法推拿、颈椎牵引及理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仙灵骨葆胶囊1.5 g口服,2次/d,两组疗程均为21 d。采用简易McGill疼痛评分表作为评价指标,
目的探讨外周血miR-208和miR-133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斑块及血管病变的关系,评价其对AC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循环内科确诊为ACS患者32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16例(SAP组),选取我院体检中心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6名为健康对照组(NC组),采用qRT-PCR检测miR-208及miR-133在3组研究对象中的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出血情况和输血效果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采用氨甲环酸进行止血的患者为观察组,未采用氨甲环酸止血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Hct、Hb及Harris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总失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
目的探讨美金刚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将70例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美金刚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组(观察组)35例,奥氮平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组(对照组)35例,于治疗前和治疗6、12周应用罗萨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结果评分(ROSA)及神经精神问卷(NPI)评估表以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ROSA总分治疗前分别为(
目的探讨在创伤性围膝关节区骨折内固定术后的药物治疗中鹿瓜多肽注射液与异位骨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围膝关节区骨折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治疗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89例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给予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鹿瓜多肽组),61例因敏感体质等其他原因未给予鹿瓜多肽注射液(对照组)。根据膝关节活动度和HSS评分系统评价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根据X线、CT
随着新的、更有效的治疗药物及治疗方案的出现,在过去的10年中,多发性骨髓瘤(MM)的预后有了很大的改善。尽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然而,即使完成了系统的初始治疗,几乎所有的患者最终复发。本综述对复发难治性MM的疾病特点、诊断评估、治疗的决定因素等方面提供了详细的参考。此外,我们对传统化疗使用、自体或异体干细胞移植等相关临床试验做了总结性建议,为复发性MM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
目的探讨二肽基肽酶4(DDP-4)抑制剂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接诊的86例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应用阿卡波糖50 mg/次,3次/d,与3餐同服,持续用药12周;观察组口服西格列汀100 mg/次,1次/d,持续用药1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
目的探讨脑脊液和血清降钙素原(PCT)对颅内压监测脑室导管留置时间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行脑室导管颅内压监测加引流治疗的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58例,分别于手术当时及术后第1、7、14天通过脑室导管收集脑脊液5 ml,同时抽取静脉血2 ml。比较不同时间脑脊液和血清PCT、WBC的变化,并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对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随着脑室导管留置时间的延长,患者脑脊液PCT[手术时:(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