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实施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l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信息技术教育和其他学科整合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文仅从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角度谈论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科整合 实施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一、“整合”的涵义及其意义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整合,不仅仅把信息技术简单地当作一种演示工具或一种展示工具,而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之中,使各种教学环节很好地体现出来,融入学生的意识,使学生能动地产生效应,优化课堂教学,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利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有利于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集中体现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信息分析处理能力的培养营造了宽松广阔的教学环境。
  二、“整合”的目的和途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真正目的是促进新的教学模式的诞生,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将在完全不同的时空,在各种新型工具与手段的支持下,以新的方式进行交流,以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涉及到教育领域中很复杂的深层次问题。教学资源开发、师资水平、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都可能成为影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重要因素。因此,我认为从以下几种途径进行“整合”:
  1、教育观念的整合。教育观念的整合要体现以人为本。在教育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转变教师陈旧的教育观念和学生学习观念,切实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从而使学生产生信息意识。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探究学习的情景,让学生观察、模仿、探讨。
  2、学习内容的整合。在内容的整合里,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而且要注意处理好基础性知识与最新信息技术的整合,基础性内容与拓展性内容、拓展性内容与探究(研究)性内容的整合。如: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思考后,可让他们上台演示操作,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而且学生获取、生成、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得到发展,同时为学生创造信息的机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的效益。
  3、对教育形式的整合。信息技术的运用必然会影响到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灵活变通知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研究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如:在课堂教学中,把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与兴趣小组的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或把学生四人分成一组,给出一个题目,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或讨论、或上网查询资料。
  4、教育技术的整合。技术的整合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讲的,除了观念之外,就是更新教育设计的思想和教学设计的方法。技术的整合不仅仅是一种展示手段,也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教师如何教的问题,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整合到各学科中去。如:北京市电教馆的思想就是以引进为主、开发为辅,如果有好的软件,电教馆也做一个整合,把各家真正好的课件集中起来,形成一资源库供大家使用。
  5、教育资源的整合。目前整合的瓶颈是资源。在谈到教育资源的整合时,并不是说每节课每位教师必须费尽心思自制课件,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如远程网上接收到的资源(课件、教案、论文、教学设计思想、习题)等,学科教师只需在中间加入一些个性化的东西,而保持一些共性的东西就可以了。这样,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整合”的具体措施
  首先,从学校角度出发,学校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是要加大投入力度。自2000年10月份,我校投入15万元配备了47台计算机(其中45台无盘机),建立了微机网络教室,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方便。学校还不断订购多媒体教学光盘等资源,并于2002年9月投入了2万多元装备了远程教育网。2005年10月又投入了近10万元构建起多媒体网络教室。因那些陈旧的设备满足不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2008年9月我校又投入近17万元配备了67台计算机。2010年4月上了光纤组建起了一个新的网络教室,计划在今年年底,班班通多媒体等成套设备。
  二是要重视并加强师资培训。实现“整合”。教师是关键,而教师要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学校必须重视并且切实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从2001年起,我校教师分别进行了计算机培训,并参加了等级考试。通过培训,解决了教师不敢用和不会用计算机的问题。
  三是加快教学资源建设。教师索取资源的途径不止是远程教育网,还有更多的多媒体软件。如K12教育资源库、翰林汇多媒体教室、情景教学法优质课例等,丰富了教学资源,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其次,从教学角度出发,再实施“整合”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具体到学科教学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一种问题情境,教师扮演学习促进者,使学生采用人机对话方式回答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興趣和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2)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的特点,教师为学生创设情景。例如在讲小学《大海的歌》一课时,学生对“波澜壮阔”一词感到高深莫测,此时教师把集声像、动画、视频图像三维一体的大海汹涌而上的情景展现给学生,不但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3)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智能性,一方面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声、像具备的模拟整个实验过程,让学生观看现实生活中看不到、看不清的各种物理、化学变化或物体宏观、微观的运动过程,以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计算机可以模拟教师讲课、判卷和批发作业,并能提供智能化的运算、演示模式,教师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反馈的机会,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研究方法。
  (4)利用多媒体网络特性组织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比如:让学生自由分组,上网获取所需知识或数据通过讨论和分析共同整理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利用信息技术超文本性和网络性,借助其信息工具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交流能力。
  (6)利用信息技术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地组织和管理。
  (7)创造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如:在课余时间,学生在教师提供的网站上寻找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他们的想象能力。
  四、“整合”最终目标
  实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可以使课堂设计生动,教学形式活泼,使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完全整合在一起,使学生的学科知识成绩、主体意识、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实践、协作交流学习、研究性学习、想象、创新等能力逐渐得到全方位培养,真正把学科课堂变为生命课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基[2000]35号。
  2、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2000-11-07。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其他文献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谓学问就是学与问的融合,学而不问就难以长进。在教学中,提问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问答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是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而“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主要形式,可以使教师将课堂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学生身上。教師的有效提问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启发学生对文本甚至生活
期刊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这些“大家”的论述可见语文科的重要性。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教好语文呢?  一、以情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
期刊
小学教学语言的使用对象是少年儿童。少年儿童的思维正处于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复杂而又漫长的阶段。他们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还很弱,知识面窄,掌握词语少,但求知欲望强烈、形象思维能力强。因此,和小学生讲话就要注意他们的特点,尽可能地使自己的语言儿童化。儿童化口语是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语言,是小学教师工作的特殊工具。因此,教师应善于根据小学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进行精心设计。
期刊
我们的老师常常感叹:初一的学生听话,举手发言积极主动,有的甚至会为老师没有让其发言而懊恼、生气,以组为单位的表演生动有趣,孩子们的想象天马行空,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初二的课堂仍然活跃,但是学生的注意力不再完全集中于老师身上,开小差、讲话、打瞌睡等不良情况屡有发生,不少学生从喜欢英语到害怕英语,最后甚至厌恶英语,课堂不再轻松和谐;到了初三,学生积极性直线下降,老师们常常遇到提问以后无人举手发言的尴尬情
期刊
摘 要:有了预设,并在预设中有所生成,这说明师生间有了较好的互动;如果在预设生成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非预设的生成,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这时教师一定要因势利导,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高屋建瓴,甄别优劣,选择恰当的问题作动态生成的“课眼”;改变原来的教学程序或内容,自然地变为动态生成,让课堂教学在健康有效的轨道上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
期刊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为指导,以学生的质疑解疑为核心实施教学,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一、学生自学思考  “自学”,即学生自己看书、理解教材,教师指导学习的方法:找出重点划下来,发现疑问做标记。让学生看书思考,不仅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下一步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勤思善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小组内交流,质疑、解疑  在学生
期刊
面对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作业的设计者也不再是教师一人的专利,而成为激发学生愿望、动机、价值追求的载体,那么让学生下水去体验作业设计的过程,更应当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  一、激发兴趣创设作业设计的氛围  教师一直是布置作业的主人,这是若干年以来形成的模式,其实我认为完全可以让学生成为作业布置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以
期刊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政治教师。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新标准的试行为我们解决这一弊端提供了机遇。可当我们冷静、仔细地观察作为培养人的主阵地之一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时,发现存在着如下两种情形:一是在各类公开课、优质课、评比课中存在着以追求吸引和满足学生感官刺激为目标的教学倾向,还美其名曰为“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二是在日常
期刊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见“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良好的开端就像唱戏的开头锣鼓,未开场先叫座,这样才能抓住孩子们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迅速达到最佳状态,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以下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为出发点,来探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导入模式。  一、以“情”激“情”、 激情导入  情感具有
期刊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实施和深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而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如何在日常教学中体现“探究”理念,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得到培养和训练,真正把学生的发展目标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提高生物科学教育的质量,是我们每位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想借此一角,略谈个人的想法和做法。  一、探究性教学  日常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相关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