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语言,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而眼下的英语教学由于课时的限制和语言环境的制约,最终学生很难开口,即便开口读音也不准,学生怕出错,不敢读书,更易形成哑巴式英语。因此,应该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英语课程标准》中语言技能也明确规定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应该达到的目标要求。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特别是如何使学生能够做到敢于开口说英语,能够读出纯正地道的英语,是当前英语教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慢慢地向提高读写能力过渡;该采取怎样有效的教学策略?采用哪些教学方法?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英语教师,我们经常看到学生说起句子来似乎很正确,很顺畅,可是拖腔带调,清辅音夹杂元音,元音的朗读不准确不到位,一打开书,有的同学竟然不知道哪句是哪句,往往把A句读成B句;学生的认读能力差,跟读录音跟不上节奏,导致了朗读不敢开口;说英语带着汉语味,加之缺乏语言环境,使英语教学的难度加大。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和实践,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读英语习惯,为学生开口说英语奠定基础。
我们在学语文时知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同样学生能天天听着熟悉的英语,久而久之,自然也就会说流畅的英语了,当然,在听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边看书边听边读,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会有很大帮助,所以每天都应该让学生养成听英语的习惯,每天至少要听读英语20-30分钟,听完后读给家长听,家长会英语的,还可以和家长对话,家长不会英语的,学生做小老师教家长说英语,学生也体会一下做小老师的快乐,最后由家长对学生的英语朗读进行评价,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提醒或建议。
2.教给学生有效的认读技巧,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我们知道,教学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我们要教给学生的应该是自己会捕鱼,而不是满足于吃了几条鱼。在教学中要多教给学生一些认读单词的技巧和方法,学着自己能够认读单词。在学生学习了字母之后,教师可以教给学生26个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运用三位一体教学法或者是直拼法,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26个字母的发音。这样一来,学生对学过的英语单词基本上就应该能够见词能读,就不会出现把A句读成B句,把单词A读成B。学生有了认读单词的能力,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地也就高了,准确率也高了。加上教师平日有意识地节奏训练,利用或快或慢的节奏,朗朗上口的韵律诗使学生热爱英语朗读,学生读英语的语速也会慢慢正常,拖音现象也会慢慢消失,正确的语调也会慢慢巩固。在具体的授课中,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我发现用三位一体教学法学习效率较高,但耗时比较长,后来我尝试了一下英语直拼教学,效果更好一些;为了巩固每个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我利用学生熟知的曲子,把26个字母在单词中发音变成歌曲来演唱,进一步巩固了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接着利用单词表让学生通过自己拼读26个字母开头的单词,再次体会26个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提高了学生的认读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3.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朗读的内驱力。
具体做法是:在每节英语课上,都拿出5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每次由一名同学领读上节课内容,学生轮流做小老师。在学生领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领读学生不会读的单词或句子,在学生默数三个数之后,全班同学便一起读,领读的同学跟读,这样以来便营造了一个人人都可做小老师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开口说英语。在此基础上,同位进行pair work,选几组在班级展示。学完一个单元以后,组织学生小组间展开朗读竞赛,每小组的优胜者参加全班的朗读PK,争夺班级冠军。每个学期末,学校组织全校范围内的英语口语竞赛,每个班级先在班级进行初赛,初赛时要求人人参加,内容选择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在此基础上,各班选出优秀选手参加学校的口语比赛;经过学校的口语比赛,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参与和观看,体验到了成功的欢乐,也感受到了“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的压力,会正确地审视自己,寻找差距和努力方向。另外,布置朗读作业也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有效途径。学生在一遍遍朗读和尝试录音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修改,锻炼了自己的朗读能力。
4.采取多元评价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我们知道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分数。因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所以教学中我们采取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及学生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从多方位的评价中获得成功的内驱力,从他人的肯定表扬或友善的提醒中慢慢地走向成功。具体做法是课堂上小组活动时进行同学互评,回家和家长学习时进行家长评价和自我评价,一周或一个月老师针对学生的平日作业及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教师评价,所有的这些评价汇集在一起,就形成了这个学期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评价。这种做法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朗读水平及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慢慢地向提高读写能力过渡;该采取怎样有效的教学策略?采用哪些教学方法?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英语教师,我们经常看到学生说起句子来似乎很正确,很顺畅,可是拖腔带调,清辅音夹杂元音,元音的朗读不准确不到位,一打开书,有的同学竟然不知道哪句是哪句,往往把A句读成B句;学生的认读能力差,跟读录音跟不上节奏,导致了朗读不敢开口;说英语带着汉语味,加之缺乏语言环境,使英语教学的难度加大。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和实践,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读英语习惯,为学生开口说英语奠定基础。
我们在学语文时知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同样学生能天天听着熟悉的英语,久而久之,自然也就会说流畅的英语了,当然,在听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边看书边听边读,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会有很大帮助,所以每天都应该让学生养成听英语的习惯,每天至少要听读英语20-30分钟,听完后读给家长听,家长会英语的,还可以和家长对话,家长不会英语的,学生做小老师教家长说英语,学生也体会一下做小老师的快乐,最后由家长对学生的英语朗读进行评价,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提醒或建议。
2.教给学生有效的认读技巧,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我们知道,教学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我们要教给学生的应该是自己会捕鱼,而不是满足于吃了几条鱼。在教学中要多教给学生一些认读单词的技巧和方法,学着自己能够认读单词。在学生学习了字母之后,教师可以教给学生26个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运用三位一体教学法或者是直拼法,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26个字母的发音。这样一来,学生对学过的英语单词基本上就应该能够见词能读,就不会出现把A句读成B句,把单词A读成B。学生有了认读单词的能力,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地也就高了,准确率也高了。加上教师平日有意识地节奏训练,利用或快或慢的节奏,朗朗上口的韵律诗使学生热爱英语朗读,学生读英语的语速也会慢慢正常,拖音现象也会慢慢消失,正确的语调也会慢慢巩固。在具体的授课中,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我发现用三位一体教学法学习效率较高,但耗时比较长,后来我尝试了一下英语直拼教学,效果更好一些;为了巩固每个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我利用学生熟知的曲子,把26个字母在单词中发音变成歌曲来演唱,进一步巩固了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接着利用单词表让学生通过自己拼读26个字母开头的单词,再次体会26个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提高了学生的认读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3.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朗读的内驱力。
具体做法是:在每节英语课上,都拿出5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每次由一名同学领读上节课内容,学生轮流做小老师。在学生领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领读学生不会读的单词或句子,在学生默数三个数之后,全班同学便一起读,领读的同学跟读,这样以来便营造了一个人人都可做小老师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开口说英语。在此基础上,同位进行pair work,选几组在班级展示。学完一个单元以后,组织学生小组间展开朗读竞赛,每小组的优胜者参加全班的朗读PK,争夺班级冠军。每个学期末,学校组织全校范围内的英语口语竞赛,每个班级先在班级进行初赛,初赛时要求人人参加,内容选择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在此基础上,各班选出优秀选手参加学校的口语比赛;经过学校的口语比赛,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参与和观看,体验到了成功的欢乐,也感受到了“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的压力,会正确地审视自己,寻找差距和努力方向。另外,布置朗读作业也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有效途径。学生在一遍遍朗读和尝试录音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修改,锻炼了自己的朗读能力。
4.采取多元评价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我们知道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分数。因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所以教学中我们采取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及学生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从多方位的评价中获得成功的内驱力,从他人的肯定表扬或友善的提醒中慢慢地走向成功。具体做法是课堂上小组活动时进行同学互评,回家和家长学习时进行家长评价和自我评价,一周或一个月老师针对学生的平日作业及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教师评价,所有的这些评价汇集在一起,就形成了这个学期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评价。这种做法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朗读水平及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