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根据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计算某中型灌区的水量供需关系,分析取用水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进行取水许可审批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灌区,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3-346
1 前言
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分配不均、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严格保护水资源,合理分配水资源,必须实行取水许可登记制度,这是国家加强水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协调和平衡水资源供求关系,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的可靠保证。对于中小型灌区,往往需要大量山塘、河坝等取水作为补充水源,取水量较为多样,在进行灌区供需平衡时需要做大量的调研工作,以得到合理的取用水数据。文章以湖南地区某中型灌区供需平衡分析为实例,结合该项目所在取用水地区的水资源基础情况及开发利用状况,对近年来的用水情况、用水规模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作为科学依据,指导该项目的取用水许可审批工作。
2 供需平衡论证过程
2.1灌区介绍
灌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地区,灌区以中型水库为骨干水源,灌区涉及3.2536万亩农田,受益人口8万余人。2010年水利普查数据中,有效灌溉面积3.2536万亩。灌区内的基础水利设施以山塘为主(共有3180座),3处小Ⅰ型水库,7处小(2)型水库。形成了一个以骨干水库水源为龙头,主干渠为骨干渠道,以小型水库、山塘为基础的“长藤结瓜”自流灌溉系统。
2.2灌区取用水情况
目前灌区没有制定年度用水计划,整个灌溉用水调度为粗放式管理。根据调查,灌区现状主要用水为农业灌溉用水,灌区的主要水源依靠当地基础水利设施(小水库、山塘等)供水和骨干水源水库引水。灌溉用水采取就近取水原则,先用河堰及山塘水,后用小型水库水,供水不足由骨干水源水库引水补灌。灌区灌溉供水可根据总干渠实测水位及水位流量关系线查算。灌区内基础水利设施、骨干水源水库2015~2019年4-10月向灌区总供水量为9793万m3,平均供水量为1958.6万m3。其中:基础水利设施近5年4-10月向灌区供水量为7500万m3,平均供水量为1500万m3;骨干水源水库近5年4-10月向灌区供水量为2293万m3,平均供水量为458.6万m3。详见下表1。
灌区需水主要为农业灌溉用水,灌区内无集中供水工程取水,随着灌区范围内经济的发展,渠道水利用系数进一步提高,农业灌溉用水量有逐渐缩减的趋势,本次取用水评估根据灌区范围内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对灌区范围内需水量进行预测。需水量预测现状年为2019年,水平年为2025年。
2.4灌区作物种植结构
根据统计年鉴及全灌区现场调查,灌区内主要种植早稻、单季稻、晚稻以及部分旱作物。据调查,现状年2019年,灌区内种植早稻2.28万亩,种植比70%;单季稻0.65万亩,种植比20%;晚稻2.44万亩,种植比75.0%;旱作物0.33万亩。全灌区现状作物复种指数1.75。根据灌区内的种植习惯,遵循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方针,对灌区作物种植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满足设计目标年粮食需求的前提下,确定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的种植面积。近期设计水平年2025年,灌区内种植早稻2.44万亩,种植比75%;单季稻0.49万亩,种植比15%;晚稻2.60万亩,种植比80%。旱作物0.33万亩。全灌区现状作物复种指数1.80。灌区现状年、设计水平年主要作物种植结构分别见表2。
2.4灌溉保证率及计算典型选取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2018),并结合当地农业种植的实际情况。本次设计采用设计灌溉保证率取50%及90%。根据当地全年降雨量统计表及4~10月降水量经验频率,选取P=50%保证率为1983年、P=90%保证率为2010年进行计算。
2.5综合灌溉定额
根据设计水平年各片作物种植计划(作物种植系数)以及各作物灌溉定额,求出灌区设计水平年各片不同频率综合灌溉定额。现状水平年2019年灌区P=50%综合净灌溉定额为338.5m3/亩;灌区P=90%综合净灌溉定额为372m3/亩,灌区多年平均综合净灌溉定额为367.67m3/亩。设计水平年2025年灌区P=50%综合净灌溉定额为346.17m3/亩;灌区P=90%综合净灌溉定额为380.5m3/亩。多年平均综合净灌溉定额为376m3/亩。灌区不同频率综合灌溉定额分别见表3、4。
2.6灌溉需水量
灌区农田的灌溉用水量,按作物综合灌溉净定额,逐年每月计算灌区净灌溉用水量,考虑渠系水利用系数后计算出需要各水源逐月供水量。
灌区内作物生育期的净灌溉用水量W按下式计算:
W =W净/k
W净 =W综净×A
式中:W净——各月净灌溉用水量(m3)
W綜净——各月综合净灌水定额(m3/亩)
A——灌溉面积(亩)
k——灌溉水综合利用系数
根据灌溉面积和灌溉定额,计算得到灌区设计水平年农业灌溉净需水成果见表5。灌区现状年2019年多年平均灌溉净需水1196.24万m3。灌溉水利用系数0.63,多年平均毛需水量1898.80万m3。规划年2025年多年平均灌溉净需水1223.36万m3。灌溉水利用系数0.65,多年平均毛需水量1882.09万m3。
2.7灌区供需平衡分析
供水顺序:
①先用灌区内山塘及河堰水进行灌溉,山塘及河堰供水输水系数根据以往水量统计数据折减计算,如果计算时段内山塘供水量+河堰供水量小于所需灌溉用水量,则表明该时段内供水量不能满足灌溉用水量要求,需小型水库供水。
②小型水库供水
小型水库按上述放水顺序依次满足各行业用水需求,水库最低放水至死水位。当小型水库供水量不能满足灌溉用水量要求,需骨干水源水库进行供水。
③骨干水源水库供水
骨干水源水库补水量=灌溉用水量-(山塘供水量+河堰供水量+小型水库供水量))
根据计算成果见表6,现状水平年2019年灌区多年平均需水总量1898.8万m3,灌区基础水利设施多年平均供水量1434.73万m3,需骨干水源水库多年平均补水量464.07万m3,灌溉水利用系数现状年2019年为0.63;设计水平年2025年灌区多年平均需水总量1882.09万m3,灌区基础水利设施多年平均供水量1434.73万m3,需骨干水源水库多年平均补水量447.36万m3。
3 结语
文章结合实际案例,对灌区现状取用水分析、灌区综合灌溉定额、灌溉需水量、供需平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计算,通过论证分析得出骨干水库水源每年需要向灌区的供水量,结合骨干水库水源自身的剩余水量,以及骨干水库水源未来的规划,确定能否继续向灌区供水,为该灌区取用水许可审批工作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2018).
[2]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GBT35580-2017).
[3] 刘璐《水资源论证的要点编制及体会》[J].山东水利,2020(5):38-39.
[4]郭少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研究》[J].内蒙古水利,2020,206(10):35-36.
作者简介:谭文波,湖南郴州人,硕士研究生,助理讲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教学和科研工作。
基金课题: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编号KY1902)
关键词:灌区,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3-346
1 前言
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分配不均、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严格保护水资源,合理分配水资源,必须实行取水许可登记制度,这是国家加强水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协调和平衡水资源供求关系,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的可靠保证。对于中小型灌区,往往需要大量山塘、河坝等取水作为补充水源,取水量较为多样,在进行灌区供需平衡时需要做大量的调研工作,以得到合理的取用水数据。文章以湖南地区某中型灌区供需平衡分析为实例,结合该项目所在取用水地区的水资源基础情况及开发利用状况,对近年来的用水情况、用水规模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作为科学依据,指导该项目的取用水许可审批工作。
2 供需平衡论证过程
2.1灌区介绍
灌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地区,灌区以中型水库为骨干水源,灌区涉及3.2536万亩农田,受益人口8万余人。2010年水利普查数据中,有效灌溉面积3.2536万亩。灌区内的基础水利设施以山塘为主(共有3180座),3处小Ⅰ型水库,7处小(2)型水库。形成了一个以骨干水库水源为龙头,主干渠为骨干渠道,以小型水库、山塘为基础的“长藤结瓜”自流灌溉系统。
2.2灌区取用水情况
目前灌区没有制定年度用水计划,整个灌溉用水调度为粗放式管理。根据调查,灌区现状主要用水为农业灌溉用水,灌区的主要水源依靠当地基础水利设施(小水库、山塘等)供水和骨干水源水库引水。灌溉用水采取就近取水原则,先用河堰及山塘水,后用小型水库水,供水不足由骨干水源水库引水补灌。灌区灌溉供水可根据总干渠实测水位及水位流量关系线查算。灌区内基础水利设施、骨干水源水库2015~2019年4-10月向灌区总供水量为9793万m3,平均供水量为1958.6万m3。其中:基础水利设施近5年4-10月向灌区供水量为7500万m3,平均供水量为1500万m3;骨干水源水库近5年4-10月向灌区供水量为2293万m3,平均供水量为458.6万m3。详见下表1。
灌区需水主要为农业灌溉用水,灌区内无集中供水工程取水,随着灌区范围内经济的发展,渠道水利用系数进一步提高,农业灌溉用水量有逐渐缩减的趋势,本次取用水评估根据灌区范围内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对灌区范围内需水量进行预测。需水量预测现状年为2019年,水平年为2025年。
2.4灌区作物种植结构
根据统计年鉴及全灌区现场调查,灌区内主要种植早稻、单季稻、晚稻以及部分旱作物。据调查,现状年2019年,灌区内种植早稻2.28万亩,种植比70%;单季稻0.65万亩,种植比20%;晚稻2.44万亩,种植比75.0%;旱作物0.33万亩。全灌区现状作物复种指数1.75。根据灌区内的种植习惯,遵循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方针,对灌区作物种植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满足设计目标年粮食需求的前提下,确定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的种植面积。近期设计水平年2025年,灌区内种植早稻2.44万亩,种植比75%;单季稻0.49万亩,种植比15%;晚稻2.60万亩,种植比80%。旱作物0.33万亩。全灌区现状作物复种指数1.80。灌区现状年、设计水平年主要作物种植结构分别见表2。
2.4灌溉保证率及计算典型选取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2018),并结合当地农业种植的实际情况。本次设计采用设计灌溉保证率取50%及90%。根据当地全年降雨量统计表及4~10月降水量经验频率,选取P=50%保证率为1983年、P=90%保证率为2010年进行计算。
2.5综合灌溉定额
根据设计水平年各片作物种植计划(作物种植系数)以及各作物灌溉定额,求出灌区设计水平年各片不同频率综合灌溉定额。现状水平年2019年灌区P=50%综合净灌溉定额为338.5m3/亩;灌区P=90%综合净灌溉定额为372m3/亩,灌区多年平均综合净灌溉定额为367.67m3/亩。设计水平年2025年灌区P=50%综合净灌溉定额为346.17m3/亩;灌区P=90%综合净灌溉定额为380.5m3/亩。多年平均综合净灌溉定额为376m3/亩。灌区不同频率综合灌溉定额分别见表3、4。
2.6灌溉需水量
灌区农田的灌溉用水量,按作物综合灌溉净定额,逐年每月计算灌区净灌溉用水量,考虑渠系水利用系数后计算出需要各水源逐月供水量。
灌区内作物生育期的净灌溉用水量W按下式计算:
W =W净/k
W净 =W综净×A
式中:W净——各月净灌溉用水量(m3)
W綜净——各月综合净灌水定额(m3/亩)
A——灌溉面积(亩)
k——灌溉水综合利用系数
根据灌溉面积和灌溉定额,计算得到灌区设计水平年农业灌溉净需水成果见表5。灌区现状年2019年多年平均灌溉净需水1196.24万m3。灌溉水利用系数0.63,多年平均毛需水量1898.80万m3。规划年2025年多年平均灌溉净需水1223.36万m3。灌溉水利用系数0.65,多年平均毛需水量1882.09万m3。
2.7灌区供需平衡分析
供水顺序:
①先用灌区内山塘及河堰水进行灌溉,山塘及河堰供水输水系数根据以往水量统计数据折减计算,如果计算时段内山塘供水量+河堰供水量小于所需灌溉用水量,则表明该时段内供水量不能满足灌溉用水量要求,需小型水库供水。
②小型水库供水
小型水库按上述放水顺序依次满足各行业用水需求,水库最低放水至死水位。当小型水库供水量不能满足灌溉用水量要求,需骨干水源水库进行供水。
③骨干水源水库供水
骨干水源水库补水量=灌溉用水量-(山塘供水量+河堰供水量+小型水库供水量))
根据计算成果见表6,现状水平年2019年灌区多年平均需水总量1898.8万m3,灌区基础水利设施多年平均供水量1434.73万m3,需骨干水源水库多年平均补水量464.07万m3,灌溉水利用系数现状年2019年为0.63;设计水平年2025年灌区多年平均需水总量1882.09万m3,灌区基础水利设施多年平均供水量1434.73万m3,需骨干水源水库多年平均补水量447.36万m3。
3 结语
文章结合实际案例,对灌区现状取用水分析、灌区综合灌溉定额、灌溉需水量、供需平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计算,通过论证分析得出骨干水库水源每年需要向灌区的供水量,结合骨干水库水源自身的剩余水量,以及骨干水库水源未来的规划,确定能否继续向灌区供水,为该灌区取用水许可审批工作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2018).
[2]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GBT35580-2017).
[3] 刘璐《水资源论证的要点编制及体会》[J].山东水利,2020(5):38-39.
[4]郭少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研究》[J].内蒙古水利,2020,206(10):35-36.
作者简介:谭文波,湖南郴州人,硕士研究生,助理讲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教学和科研工作。
基金课题: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编号KY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