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课堂上教师那充满睿智、披着新课程理念的课堂语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课后我细细品味这些语言,却发现有些语言却与新课程理念完全背道而驰,完全是穿新鞋走老路,甚至是错路、歪路。
现象一:“欺骗”
近来,我发现很多电视广告(特别是一些药品广告)总是虚构一些故事情节,以此达到宣传自己的效果;还有很多药品在说明书上虚构自己产品的用途和功效,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身价。可是,这种令消费者深恶痛绝的“欺骗”式的广告,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又何尝不是遍地开花呢?
师: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学校红领巾广播站要招收一批播音员,听说我们班同学的水平非常了得,于是他们特意委托老师来完成这项招收工作,你们想来应聘吗?
生:(学生高兴地大喊)想。
师:好!请同学们做好准备,想一想该怎样讲好这个故事,然后自己再认真地读一读,准备好今天的比赛。
学生兴致勃勃地比赛,课堂教学目标在这种情境中顺利完成,但课后老师把招收播音员这回事完全抛在了脑后。
我们课堂上这样善意的“欺骗”还少吗?这些“充满智慧”的创设情境还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吸引学生吗?我想,“狼来了”的故事能给我们最好的诠释。
现象二:“霸权”
每年“3·15”,消费者协会都会收到很多有关“霸王”条款的投诉。制订“霸王”条款的绝大多数是一些垄断企业或者“强势集体”,消费者面对“霸王”条款时有苦难诉。
在课堂上,从某种意义来说教师也是一个“垄断阶级”。虽然我们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春风的熏陶下,已变得越来越民主,越来越尊重学生的个性。但是细细品味我们很多教师的语言,却不难发现其中充斥着太多的“霸权”,这些语言让我们的孩子很难有别的答案可以选择。
1.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到××地方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想去吗?
2.同学们,你们也一定和老师一样想参加这个活动吧?
3.对于这件事,同学们一定和老师一样有很多感触吧?谁来说说?
面对此“霸权”式的教师语言,我们的孩子们能说“不想去”“不想参加”“不想说”吗?当然不行!这些教师的语言是真正的“自主”吗?当然不是!
现象三:“表扬”
细心的电视观众可能发现,电视上的产品个个是“荣誉”满身,你是××指定用品、推荐产品,我是荣获××国际金牌,国际教授联合开发最新成果。更有甚者,一些药品广告上,一些“患者”是电话不断,表扬声不断……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的教师对孩子也是表扬声不断,鼓掌声不停。
师:接下来,老师也想把这一段读一下,同学们说好不好?
(学生十分高兴。可是听了一会儿,又都觉得不对,纳闷地望着今天大失水准的老师。)
师:同学们,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什么地方读得不好?
(生恍然大悟,纷纷举手发言,并再次朗读。)
师:呀!老师今天可真是大开眼界,没有想到我们五(3)班同学的朗读水平是如此出色,连老师也是自叹不如!
看到此,我们疑惑,难道我们的孩子真的只有在这些“廉价”的赞扬声中才能长大?难道这些虚情似意的“表扬”真的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我想未必!
我们的教师得怎样“说话”呢?
法宝一:多一点激励,增强自信心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真诚的赏识与鼓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法宝二:多一点风趣,赋予吸引力
幽默是一种润滑剂,是一种发酵剂。教师幽默的语言能打破课堂的枯燥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恰当的场合、恰当的时机,巧妙地运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法宝三:多一点点拨,增强引导力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捕捉契机,及时给予精辟恰当的引导,充分发挥导评的作用,帮助学生矫正学习方向,点拨学习方法,启迪学习思维,化解学习矛盾,从而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其主动发展。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应拒绝一味地“欺骗、霸权、表扬”,教师的语言应该像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去催开学生的心灵之花,抚平学生的心灵创伤。因此,新课标下,教师得学会好好“说话”!
作者简介:江苏省溧阳市文化小学语文教师,小学高级教师,溧阳市骨干教师。
现象一:“欺骗”
近来,我发现很多电视广告(特别是一些药品广告)总是虚构一些故事情节,以此达到宣传自己的效果;还有很多药品在说明书上虚构自己产品的用途和功效,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身价。可是,这种令消费者深恶痛绝的“欺骗”式的广告,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又何尝不是遍地开花呢?
师: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学校红领巾广播站要招收一批播音员,听说我们班同学的水平非常了得,于是他们特意委托老师来完成这项招收工作,你们想来应聘吗?
生:(学生高兴地大喊)想。
师:好!请同学们做好准备,想一想该怎样讲好这个故事,然后自己再认真地读一读,准备好今天的比赛。
学生兴致勃勃地比赛,课堂教学目标在这种情境中顺利完成,但课后老师把招收播音员这回事完全抛在了脑后。
我们课堂上这样善意的“欺骗”还少吗?这些“充满智慧”的创设情境还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吸引学生吗?我想,“狼来了”的故事能给我们最好的诠释。
现象二:“霸权”
每年“3·15”,消费者协会都会收到很多有关“霸王”条款的投诉。制订“霸王”条款的绝大多数是一些垄断企业或者“强势集体”,消费者面对“霸王”条款时有苦难诉。
在课堂上,从某种意义来说教师也是一个“垄断阶级”。虽然我们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春风的熏陶下,已变得越来越民主,越来越尊重学生的个性。但是细细品味我们很多教师的语言,却不难发现其中充斥着太多的“霸权”,这些语言让我们的孩子很难有别的答案可以选择。
1.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到××地方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想去吗?
2.同学们,你们也一定和老师一样想参加这个活动吧?
3.对于这件事,同学们一定和老师一样有很多感触吧?谁来说说?
面对此“霸权”式的教师语言,我们的孩子们能说“不想去”“不想参加”“不想说”吗?当然不行!这些教师的语言是真正的“自主”吗?当然不是!
现象三:“表扬”
细心的电视观众可能发现,电视上的产品个个是“荣誉”满身,你是××指定用品、推荐产品,我是荣获××国际金牌,国际教授联合开发最新成果。更有甚者,一些药品广告上,一些“患者”是电话不断,表扬声不断……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的教师对孩子也是表扬声不断,鼓掌声不停。
师:接下来,老师也想把这一段读一下,同学们说好不好?
(学生十分高兴。可是听了一会儿,又都觉得不对,纳闷地望着今天大失水准的老师。)
师:同学们,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什么地方读得不好?
(生恍然大悟,纷纷举手发言,并再次朗读。)
师:呀!老师今天可真是大开眼界,没有想到我们五(3)班同学的朗读水平是如此出色,连老师也是自叹不如!
看到此,我们疑惑,难道我们的孩子真的只有在这些“廉价”的赞扬声中才能长大?难道这些虚情似意的“表扬”真的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我想未必!
我们的教师得怎样“说话”呢?
法宝一:多一点激励,增强自信心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真诚的赏识与鼓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法宝二:多一点风趣,赋予吸引力
幽默是一种润滑剂,是一种发酵剂。教师幽默的语言能打破课堂的枯燥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恰当的场合、恰当的时机,巧妙地运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法宝三:多一点点拨,增强引导力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捕捉契机,及时给予精辟恰当的引导,充分发挥导评的作用,帮助学生矫正学习方向,点拨学习方法,启迪学习思维,化解学习矛盾,从而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其主动发展。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应拒绝一味地“欺骗、霸权、表扬”,教师的语言应该像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去催开学生的心灵之花,抚平学生的心灵创伤。因此,新课标下,教师得学会好好“说话”!
作者简介:江苏省溧阳市文化小学语文教师,小学高级教师,溧阳市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