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白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blue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种茶历史由来已久,至今已有1 700多年,大竹县种植白茶是在过去种植普通绿茶的基础上转型升级而来。对大竹白茶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分析,并为推动大竹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大竹白茶;现状;优势;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89
  大竹县位于四川省东部,因竹多竹大而得名,地跨“三山两槽”,呈“川”字形,属盆周平行岭谷区,山峦叠嶂、云雾缭绕,气候温暖湿润、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土壤肥沃并富含硒、钾、镁等多种矿质元素,植被丰富,常年葱绿,生态良好,非常适合茶树生长。
  1 产业发展现状
  大竹县白茶最开始只是从浙江省安吉县引种试种,现在已发展为大竹县的知名产业,大竹县以“四带三供”(“四带”即浙江人带资金、带市场、带技术、带人才,“三供”即大竹县供劳动力、供土地、供基础设施配套)的模式快速推进白茶产业的发展[1]。截至目前,大竹县白茶面积达0.43万公顷,其中盛产茶园0.2万公顷,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大竹县铜锣山白茶现代农业园区);县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大竹县云雾山白茶现代农业园区);茶叶种植专合社26个,其中省示范农民合作社1个、市示范农民合作社1个;茶叶公司13个,其中,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个;茶叶家庭农场5个,新建或改建加工厂房11个,新置茶叶加工生产线6条,年产鲜叶3 000 t,折成干茶约600 t,产值约12亿元。2020年10月,农业农村部对“大竹白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在品牌管理中将使用子母商标,即母商标为大竹白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子商标为茶企注册商标;并制定大竹白茶种植、加工、产品质量标准,所有大竹县茶企按照公共品牌管理办法实施。
  大竹县大面积的白茶种植,将曾经的荒山荒坡变成了如今的青山绿水,也为农民增收、产业振兴做出了贡献,白茶产业能为当地群众年提供日常管护、采摘、加工等季节性就业岗位2万余个,人均年增收4 000元,带动
  3 000余名村民致富。在白茶产业带动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极大改善,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纷纷“回巢”,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以白茶为主题的巴蜀玉叶白茶文化馆、国家3A级旅游景区——云峰茶谷、云峰滑翔旅游基地等成为川渝两地乡村旅游新的目的地。茶旅游的发展累计增加了游客16万人次,新发展了农家乐10家,通过“旅游+茶产业”的融合发展增加了消费群体流量,扩展了销售市场,提高了品牌影响力。
  2 产业发展优势
  2.1 环境优势
  大竹县白茶拥有优秀的品质具有5个明显的环境优势。1)独特的气候条件。这里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常年云雾缭绕,早春气温回温早,升温慢[2]。2)适宜的土壤条件。大竹县境内黄泥质地砂壤居多,有茶树喜好的酸性土壤(pH值4.5~6.0)[3],地表湿气大,落叶枯枝形成腐殖质的速度和量会更高,土壤更肥沃,供肥能力更强。3)种植在海拔500~1 000 m的山腰上,大竹县地跨“三山两槽”,呈东北朝向的“川”字形山脉,形成了天然的挡风屏障。4)良好的伴生系统,茶园周边山峦叠嶂,竹林等野生树种和茶园交替分布、生态环境保护好。5)和原产地安吉县同样处于北纬30°(安吉县境跨北纬30°23′~31°53′,大竹县境跨北纬30°20′~31°00′),北纬30°左右是宜茶区,我国名茶、优质茶大多产自这里[4-5]。
  2.2 产品优势
  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大竹县白茶3个显著特点:1)上市更早,大竹县白茶比安吉县白茶可以早采摘10余天;2)品质更优,大竹县白茶外形挺直秀丽、鹅黄隐翠、白毫显露,茶汤嫩绿明亮,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爽甘醇生津,游离氨基酸含量6%~10%;3)价格更好,大竹县白茶的平均售价在2 000~3 200元/kg。大竹县白茶优异的品质得到了茶界专家的认可,大竹县白茶出产以来,巴蜀玉叶、国礼、蜀玉白月等品牌曾先后揽获川茶博会、中国茶博会金奖和“中茶杯”特等奖、“中绿杯”金奖。“巴蜀玉叶”牌白茶因连续3届荣获“中茶杯”特等奖而荣获“中茶杯”茶王奖。“巴蜀玉叶”“蜀玉白月”均被中国茶叶学会评为五星名茶品质标准,2021年大竹县白茶品牌“蜀玉白月”“国礼”荣获“中茶杯”第十一届国际鼎承茶王赛茶王奖,“竹大”“川莹”“国礼”等品牌荣获绿茶组特等奖。
  2.3 政策优势
  为促进大竹县白茶产业体质增效、茶农持续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大竹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大竹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每年安排500万元白茶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用于白茶的全产业链培育;并通过“三供”模式支持产业发展,“三供”即大竹县供土地,协助业主流转土地0.33万公顷;供劳动力,每年采摘季节政府在党政网发布消息组织大竹县劳动力近万人,保证白茶采摘顺利完成;供基础设施配套,目前政府共投入1亿元对茶园进行标准改造,新建茶园道路5万千米,蓄水池600个,坡改梯田面积0.2万公顷。每年举办的大竹县“喊山开茶”文化节,得到新华网、人民网、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2)、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人民日报》《四川日报》等新闻媒体的宣传推介。未来5年,大竹县委县政府将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建好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大竹县白茶产业川渝合作高效特色农业带,以“大竹白茶”区域公共品牌为抓手,着力打造四川省大竹县白茶现代农业园区。
  3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大竹县白茶发展度较快,发展成效也较为明显,但是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1)劳动力紧缺.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用工相对集中等导致“用工荒”问题日渐凸显,尤其是采茶工严重不足,导致鲜叶漏采、迟采,茶园效益明显下降。2)品牌知名度不高。虽有几个在四川省范围内有知名度的品牌,但在全国的影响力较弱。大竹县白茶区域公共品牌也才刚刚起步,目前大部分产出的白茶被外地茶商收購。3)科技力量薄弱,缺乏新问题、新现象的基础研究,机器化程度低,新产品研发力度不够。4)前期投资大、产出慢、融资难,产业发展资金不足。5)茶产业人才队伍薄弱,尤其是年轻人才,很难做到及时有效解决生产问题。   4 发展建议
  4.1 坚守品质,加强监管
  保证大竹县白茶的品质和安全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对产前、产中、产后环节进行全程标准化管理,抓好白茶原料的质量控制,建立白茶生产全过程溯源管理体系,推行茶厂优化改造和办理生产许可,加强监督检测,培育企业主的质量意识。可学习安吉县白茶通过给茶园办证的方式有效监管茶叶的生产,茶园证能方便客户查询茶园面积、位置、核定产量,并可查询生产记录信息;茶园证还可以发挥抵押贷款功能,解决茶企前期资金困难问题,为茶企发展增强信心。
  4.2 机器减人,提前招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的日益加剧,用工紧缺必将对大竹县白茶产业带来严峻挑战,应加快白茶产业走向智能化、机械化、标准化步伐。在茶园耕作、肥培管理、无人机植保、修剪、加工等领域逐渐实行机器化的步伐;建立适合机器化耕作的标准茶园;茶园行间种草、放养食草家禽等生态环保技术减少人工除草;大竹县白茶目前必须手工采摘,还不能实现机械化采摘,而大竹县白茶的采摘标准是一芽一二叶,最佳采摘时期只有1~2 d,劳动力必须非常密集才能保证效益。提前在周边省市县联系采茶团队或劳务公司,避免临近采茶前进行抢人大战。
  4.3 培养人才,提升技能
  要推动大竹县白茶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关键和保证。茶叶生产需要精通茶园管理、茶叶加工技术;茶叶销售需要具备茶叶基本知识、评茶知识;茶馆服务需要掌握茶艺礼仪、冲泡技能;旅游+茶产业需要服务技能、网络营销、解说技能等;茶产业推广需要精通茶叶生产加工、及茶产业发展。因此应充分发挥、整合企业和高中职院校等的优势资源,定制型培养具备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综合人才;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发挥本土人才的资源优势,选派本土人才到省内外考察、学习,参加茶叶知识和技能培训,邀请省内外专家到企业授课和进行现场指导培训;加强职业茶农培育,培养茶叶种植、加工、营销、品控等实用人才。
  4.4 强化品牌,拓宽市场
  加强对大竹县白茶公共品牌的宣传推介,创新白茶开采活动、茶文化节,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都要积极支持白茶产业发展,利用各种机会,宣传大竹县白茶品牌。支持茶企参加茶叶博览会、展销会和有影响力的名优茶评比活动,宣传推广大竹白茶,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重点培育一批白茶领导品牌,增强行业竞争力;充分发挥大竹县白茶的产品优势,定位中高端,做强“互联网+”销售模式,广泛使用直播、新媒体等网络销售方式及现代物流优势扩宽市场占有率,并不断完善线上线下销售服务。
  4.5 加强研究,科技兴茶
  大竹县白茶高品质的背后亦存在茶树开花严重,产量不高,幼苗期叶片白化不转绿、焦叶、落叶等现象,这些都将制约大竹县白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加强基础研究解决相应问题,或引进和选育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白茶品种,建立属于当地的良种繁育基地。白茶高产高效栽培、农药化肥减施增效、优化和改良加工工艺、绿肥套种、绿色防控等都离不开科技研究,只有发挥产地优势的同时结合科技,才能形成生机勃勃的茶產业。
  参考文献:
  [1] 冯林.大竹白茶产业发展现状与推进模式[J].四川农业科技,2019(11):64-65.
  [2] 卢文丁.大竹县安吉白茶发展情况的调查[J].中国茶叶,2014(2):32.
  [3] 颜明娟,林琼,吴一群,等.不同施氮措施对茶叶品质及茶园土壤环境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4,23(3):452-456.
  [4] 陈晓阳.北纬30°:优质茶叶产区带[J].茶叶通讯,2015(1):5-7.
  [5] 罗庆芳.黄金纬度上孕育的绿茶经典:都匀毛尖[J].农业考古,2015(5):219-223.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摘 要 乡村义务教育作为我国乡村振兴的根基教育,关系到未来乡村人才发展、文化振兴及农村富美。然而,乡村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与义务教育服务“非有效”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困境。基于此,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河南省乡村义务教育服务效率进行测度与分析,并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提出优化提升义务教育服务效率的策略,为乡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乡村义务教育;服务效率测度;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河南省  
摘 要 现如今,我国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三农”工作的推进,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改革开展势必会调动相关国家社会资源的倾斜、相关政策体系的协调、发展目标的聚焦和社会的关注。“三农”工作配套惠农政策的实施,需要国家层面强大政策协调能力及多元执行监督的保驾护航。基于此,对财政惠农政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保障机制进行探析,为实现构建新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惠农政策;保障机
摘 要 生态旅游是一种强调环境保护的新型旅游方式,游客与从业者的环保意识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民生活水平,也密切影响着生态环境。当前,国内畜牧业快速发展,畜牧业生态旅游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借鉴生态旅游的发展理念和成功经验,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管理,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突出地方特色,有利于促进其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生态旅游;畜牧业;可持续发
摘 要 胡麻产业是宁夏固原市的资源优势,胡麻油料加工在固原市城乡居民的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近年来,固原市胡麻种植条件差、种植面积逐年下降、缺乏科技成果引入等,使得胡麻种植收入不容乐观,胡麻产品的滞后变成制约固原市胡麻产业发展的瓶颈。所以,想要发展固原市的胡麻产业,一定要突破胡麻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  关键词 胡麻;产业发展;瓶颈;对策;宁夏固原市  中图分类号:S565.9 文献标志
摘 要 2012年陕西省率先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陕西全省推进。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显著,但是新型职业农民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通过对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状的分析,挖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推动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发展;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F32
摘 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农民素质水平与农业生产效率息息相关,提升农民素质水平不仅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还是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高素质农民培训现状和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农民培训系统设计、加强数字平台建设、丰富课程等建议,以期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DOI:
摘 要 云南省拥有很多高原湖泊,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且污染日益严重,所以有必要寻找有效的污染治理方法。就目前的湖泊污染治理经验来看,人工湿地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效果,因此针对相关内容展开分析,旨在为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 人工湿地;农业面源污染;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X52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102  
摘 要 为探究生物质炭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从比表面积、表面官能团、表面结构、表面性质4个方面分析了生物质炭的性质,提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治理工作中使用生物质炭的策略,即生物质炭与植物修复法结合使用、化学淋洗法与生物质炭修复法结合使用、改良土壤性能,以期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工作贡献力量。  关键词 生物质炭;重金属土壤;修复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
摘 要 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机监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成为相关工作人员的研究重点。对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农机监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简要概述,并提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措施。  关键词 农机安全监理;培训教育;行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97  随
摘 要 林业技术装备是我国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林业技术装备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林业技术装备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以期为林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业;技术装备;现状;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S776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96  林业技术装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