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率走高,老人怎么活成了“包袱”?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mo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到底死不死?我只请了7天丧假
  一位留守老人病危,临死前,想见儿子一面。
  儿子听闻后,请了一周丧假,回了老家。本以为父亲不久于人世,不料两三天过去,父亲迟迟没断气的迹象。
  儿子不悦地说道:“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就请了7天假,还是把丧假算进来的。你这样让我怎么跟老板交待?”
  老人心一寒,拿出一瓶农药,一口闷了下去,没一会儿就死了。儿子如愿以偿,在假期内办完了丧事,然后带上行李,离开了家。
  这不是杜撰的网络段子,而是武汉大学刘燕舞教授在《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学研究》中披露的血淋淋的事实!
  在自杀事件中,老年人逐渐占据了“领军地位”。在百度搜索关键词“老人自杀”,其相关结果高达10,100,000个。
  尽管行动不便,老人们却依然用脚为放弃生命投票。退休教师罗奶奶在日记本上留下一句话“没什么事,我就先死了”,之后自杀。在湖北的一个村庄里,一位69岁的老人换上新衣,边喝农药,边在地上的火盆中为自己烧纸钱送别。更有甚者,先挖坑再喝农药,接着躺进坑里,等待药效发作的同时,颤颤巍巍地扒拉土块,活埋自己……
  在6月12日的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上,多名专家提出,中国人群总自杀率持续下降,老年人自杀率却仍在走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中国70岁以上老年人自杀率达到了每10万人51.5例,在174个受访国家中排名24位。2010年,我们第六次人口普查时,70岁人口总数已经将近8000万。这意味着,每年有超过4万70岁以上的老人选择自己结束生命。这其中,农村老人和独居的老人又是自杀的主力人群。
  几年前媒体曾有报道:在湖北京山县农村,有“自杀屋”“自杀洞”。相当一部分老人因为患病,不愿拖累子女,选择老屋或荒坡、树林、河沟,安静地“自我了结”。
  在这里,老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比起亲儿子,药儿子(喝农药)、绳儿子(上吊)、水儿子(投水)更可靠。”
  在他们眼里,比起年老,他们更害怕生病;比起死亡,他们更怕成为子女的“包袱”。
  当地人对此习以为常,有村民说,只要满足年龄在70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经济条件差、子女生活比较困难、得了无法治愈的疾病这样几个条件,老人自杀就是“明智的选择”。

网友热议:不止是孝道的沦落


  老人为何要自杀?怎样才能让他们有质量地活、有尊严地“走”?我们能为老人做些什么?本刊编辑部在微信及微博上分别发起了讨论,很多热心读者纷纷留言。
  有谴责——
  @匡匡:子女不孝是老人自杀的主要原因,平时应该多陪伴老人,让老人感到亲情。
  @农夫三拳:父母在为儿女付出的路上总是无所不能,儿女却时常有那么多的无能为力。
  @华华:自杀者的后代大约内心是松了一口气的。
  有悲悯——
  @凤小二爷:照顾一个不能自理的老人,时间久了你会感到绝望!所以不少儿女在照料重病的父母时,做不到善始善终。或许我们应该呼吁完善养老制度,却难以奢望这制度能够覆盖到每个角落。
  @喵小妍:有钱的老人还有骗子关心,没钱的老人,唉……
  有赞同——
  @ Bb:老人在没有治疗希望、失去生活质量的情况下,有尊严地离开也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希望安乐死合法化。
  @老盐:对自己生命的处置权是他们拥有的最后的权利。
  有心痛和感动——
  @淡定生活:这是对自己生的绝望,对子女生的希望。
  @吕不同:我们村里的老人把死亡当作一件平常事。他们的棺材往往就放在房间里,只是没想好,进去与不进去,哪个更划算。如果他们发现自己还能捡捡田里的稻穗、管管孩子的孩子,就暫时不会进去。如果某天清晨,他们发现自己昨夜的呼噜声吵得孙子睡不好觉,他们可能就会开始着手,想法设法弄死自己。
  更有思考——
  @大瑶:我觉得一些落后地区的养老和教育观念,都有一种不把人当人看的传统。总而言之就是,力量大的脚踏力量小的,只有势均力敌的时候才能维持父慈子孝。这种势均力敌可以是年龄,也可以是经济力量。
  @艾香翻飞:如果农村老人和退休干部一样,能住进好的医院治病,还能报销,又有万儿八千的工资收入,那自杀率肯定不会这么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最大的原因,其次才是子女不孝。

老人为何容易轻生


  刘燕舞教授曾经总结过农村老人自杀率高的4个主要原因,事实上,城市里的大部分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也有着类似的困境:
  其一,生存。主要涉及粮食供给的困难。
  其二,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风湿、中风瘫痪,以及一些癌症所导致的身体疼痛。
  其三,精神。大部分农村缺失应有的公共活动,老人的精神状况具有荒漠化的倾向。因病或其他原因而导致的抑郁状态,是老人轻生的重要因素。而心情压抑的老人们,往往没有“去看心理医生”的认知和渠道。
  其四,日常照料。青壮年劳动力广泛外流,老人缺乏有效的日常照料,从而加剧了上面三个方面的困难。
  一些老人在无法克服这些困难的时候,选择了自杀这种极端的手段。而廉价的“自杀工具”随处可见,比如常用的农药“百草枯”,4块钱就能买到,成了许多老人必备的“自杀用品”——仅一小茶匙,就能置人于死地。

警惕这些求救信号


  在自杀行为实施之前,老人们几乎都经历过挣扎、犹豫、求救、失望。这就给了我们发现和预防其自杀行为的机会。那么,老人自杀前的“蛛丝马迹”可能有哪些?
  1.情绪突然转变:从抑郁突然转为焦虑、激动、愤怒或情绪突然放松和平静;2.特别消极:极端的绝望感、无助感或认为自己没有价值;3.丧失生活的兴趣:不再关心曾经对他/她非常重要的活动或事件;4.行为鲁莽:做一些危险的事,比如闯红灯,来显示求死的决心;5.讨论自杀:多达85%的自杀者曾通过言语、日记等方式直接或间接表达他们自杀的想法及计划,甚至会留下日记给亲属或朋友看。6.仪式化过程:处理好各项事务,如立遗嘱、把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告别等;7.收集自杀物品:如安眠药等。

注意这些,或许能挽救生命


  据调查,很多老人在考虑自杀的时候曾向身边的人提及过这个念头,但没有得到重视;也有人在犹豫不决时想过,如果有人关心我、问我过得好不好,我就不自杀了,但最终没有得到关心,心里的天平从而摆向了死亡的一边。
  因此,如果我们身边的亲友有抑郁的表现,或者口头有轻生的表示,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设法帮助他们。
  识别自杀动向。首先应与老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若在接触中发现其有自杀动向(具体表现参考上节),应及时劝导、抚慰,或求助于专业人士。
  环境布置。老人住处应光线明亮,空气流通,整洁舒适。墙壁以明快色彩为主,可挂壁画、插鲜花。尽量调动老人的良好情绪,使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专人守护。对有强烈自杀企图的老人,要专人24小时看护,不离视线。尤其在夜间、凌晨、午间、节假日等情况下,要特别注意防范。
  安全管理。自杀多发生于一瞬间,凡能帮助老人自伤的工具和药物,均要妥善保管,以免其自伤或一次性大量吞服药物,造成悲剧。

小编有话说:


  很多老人都是被家庭逼死的,儿子质问父亲“到底死不死”,何异于亲手杀父?除了痛骂其不孝,我们也不得不深思,父母怎么就成了儿女的“包袱”?
  当前社会已经出现较高的经济分化,如何轻装上阵、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胜出,是中年人的集体焦虑。而一旦需要长期照顾缠绵病榻的父母,子女多年的辛苦打拼可能就会前功尽弃。在这种高度市场化的理性思维推动下,弱势的老人便成了被牺牲者,不少老人自己也觉得自己活成了“包袱”,自杀的现象才会越来越多。
  值得欣慰的是,老年人非正常死亡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养老保险不断推进,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各种社会公益组织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到独居老人,给孤独的老人们送去关怀和温暖。“哀哀父母,生我劬勞”,为人子女者,更应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努力尽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赡养义务。
  一个人幸福与否,从不是看风光时如何呼风唤雨,而是看贫弱衰病时如何生活。但愿我们每个人到了暮年,都能活得体面,有尊严,不孤独。
其他文献
通过吊沙袋锻炼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可减少滑膜炎的发生,增强膝关节的靈活度,赶走“老寒腿”。伸直膝关节、绷紧,在脚踝部挂一个约1公斤的沙袋,做伸直抬高下肢的动作,每天1~2次,每次20~30下。锻炼要持之以恒。
期刊
将签字笔或圆珠笔放在手指上。  做的时候,要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握筆的手和放笔的手上,以此来保持平衡。这是一项难度较高的活动。基本动作  将签字笔或圆珠笔放在手指上。  保持住平衡后,从1数到5就可以了。应用Point  ●找到窍门后,你会发现其实这项活动非常简单。即使失败也不要放弃,多尝试几次吧。  ●将笔放到另一只手上,左右手都来试试看吧。
期刊
病毒越来越聪明  在医务圈,很多人都把新冠病毒称作“流氓病毒”,它不但毒性强,而且不按常理出牌,令人琢磨不透。就在中国政府“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收兵”的时候,这个“流氓”已潜入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一片恐慌。  尽管疫情发生之初我们反应不够灵敏,但这一次,病毒之狡猾,才是疫病大规模流行的重要生物学原因。  其实,冠状病毒可以说是人类的“老朋友”了。已知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6种,其中,人冠状病毒
期刊
佛手因其形似手,故有佛手之名。《本草再新》谓其“治气疏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嗝反胃,消癓瘕瘰疬。”本品辛行苦泄,善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可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及肝胃不和之胸胁胀痛、脘腹痞满等症。佛手气味芳香,颇能理气醒脾,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呕恶食少等。合欢皮味甘,性平,入心肝经,《神农本草经》言其“主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因而得合欢名。本品既能安神解郁,用于七情所致的憂郁忿怒、虚
期刊
我有个治疗疮疖的经验方,经常给病人用,效果挺好。   取鲜马齿苋200克,洗净捣碎,取汁涂抹在皮肤上。适用于化脓性皮肤病和外科感染,如暑令疮毒、疖肿、乳痈、丹毒等,一般1~2周可愈。   前段时间有一病人,腰上出了个大红肿块,时不时还有黄稠脓液流出,此类病症多是由于热毒引起的疮疡。我想起《黄帝内经》上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肺主皮毛,而马齿苋既清心火,又散肺热,它的排毒功效既走血分,又走皮
期刊
有些人脸上、身上“肉肉的”,用手按下去会有一个坑,且凹陷复原速度缓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水肿。生活中,造成水肿的原因大致有三類:一是常吃高钠,也就是盐分含量高的食物。体内的钠离子容易锁住水分,摄入钠过多,便会把更多水分保留在体内,造成水肿。二是体内的钾离子不足,不能进行有效排水。三是肾炎引起的水肿。   消除水肿,不妨试试这款药方:取桑白皮30克,刮去表皮,冲洗干净,切成短节,煮3~4沸后离火,焖
期刊
经常阴雨连天,会导致空气湿度大。中医认为,湿瘴邪气厉害时,外湿容易侵袭肌肤,黏着于表皮,导致局部皮肤过敏,引起瘙痒甚至湿疹。要对付外湿,最好的方法是外洗。在此,推荐一个“藿香艾叶菖蒲洗浴汤”,气味芳香,健脾利湿。   取藿香、艾叶、菖蒲各30克,纱布袋1个;材料洗净,放入纱布袋中;纱布袋放入锅内,加3升清水,大火沸腾后再煮10分钟;把煮出的药液兑适量清水盆浴或擦身。藿香味辛性温,可化湿醒脾、辟秽
期刊
王承书是中国铀同位素分离事业的理论奠基人,亦是参与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少数的女性之一。  我和王先生前后脚进入北京原子能研究所——我是在1957年从北大物理系毕业后分配过去的;她是从美国回国后,1958年从近代物理研究所调了过来。  1961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援华的专家,能搬走的资料全搬走了,搬不动的机器扔在那里,没人会用。国家决定派一批中国专家前来支援,王先生就被调到我们铀同位素分离研
期刊
栗子、刺猬和海胆,是自然界的三大“刺头”,想吃它们可要费点力气。小刺猬嘛,这么可爱的萌物想必你也下不去嘴,而海膽吃起来又有好多人说太腥。只有栗子,是很多人的心头爱。栗子为啥浑身刺  越是美好,越是带刺。世界上的事情大抵如此。连海洋里的珍馐海胆不也一样么,为了保护美味的生殖腺,用长长硬硬的棘刺来保护自己。栗子也需要保护自己不被小动物吃掉,于是就长出了一层带刺的硬壳,叫作壳斗(或称总苞)。  栗子是壳
期刊
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吃太多大鱼大肉等都是湿气的来源。很多人认为“胖人多痰湿”,因为胖人多脾虚,脾运化无力,导致痰湿内蕴,体重上升。其实不论胖瘦,只要具有以下症状,都是湿气重的表现:晨起时犯困、头身沉重、长期便溏、大便不成形且难冲下、舌苔腻等。湿邪过重易伤阳气,可以通过饮食起居调节。   推荐一款祛湿气的药茶:取荷叶、藿香叶、佩兰叶各10克,洗净、切碎,用滚开水冲泡或稍煮代茶饮即可。方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