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高校要培育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校企合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获取人才、储备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手段。因此基于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高职院校应自觉树立市场意识和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加强自身合作能力的建设,以不断提高校企合作办学的成效。本文结合高职自动化专业教育的实际,总结我校实施校企合作的经验,并探讨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自动化专业
0 引言
坚持产学研结合;利用社会力量办学,推行素质教育与就业教育; 以提高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为根本,以服务社会,服务企业为宗旨,探索新形式下校企合作的新途径;以就业为导向,从实际出发,想方设法拉近学生与岗位,学生与企业的距离,为企业输送合格毕业生。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快职业适应能力,加强自动化专业与企业的双向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企业自有人才的培训,走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 自动化专业校企合作经验总结
1.1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坚持走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之路
校企合作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生机与活力的根源所在,校企合作规模越大、关系越密切,效益越突出,学校发展的速度越快,步子越实,因此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教育培训过程中,我专业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想,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认真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专业及时根据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采取多样化、灵活化的合作培养模式,形成了一专业对多企的合作局面。
1.2完善培养条件,保证培养质量
(1)提供具有先进水平的硬件条件。技能人才培训主要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掌握和应用。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下,学校使用教育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完善实训条件,进一步强化电子、电气技术实验室建设。学校现已建成有专业配套的实训楼,使我专业处于东莞市职业学校相同专业的领先地位。
(2)提供高水平实习和理论教学师资。”打铁还须自身硬”,有了先进的培训教学设备,如何更好地应用于技能培训,为学生提升能力服务,师资起着决定性作用。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师资培训,举办双师型教师培训班,组织观摩考察活动、并分期分批安排教师到技工院校进修培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聘任企业的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1.3专业和企合作的收获
在校企双方紧密合作过程中,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获益:
(1)学校方面:校企合作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学校在合作过程中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双赢”。学校在合作中挑选今后的行业合作伙伴,在建立实习基地等“初级层面”的合作关系外,还将逐步推广到合作探索、合作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等其它形式,促进职业学校及企业加速发展。
(2)企业方面:校企合作符合企业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企业获得了实惠与利益,提高了参与教育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主要表现在:学校让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实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使企业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使企业感受到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不仅不是负担,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校企合作内容包括学校协助企业将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与学校的教学大纲对接,也鼓励企业将员工培训委托学校进行,使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学校教学环节紧密结合,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培训成本;学生在企业学习专业技术,企业的技术人才通过带教实现教学相长,加强了自我提高能力;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将企业文化与理念传输给教师和学生,扩大了企业品牌与无形资产的影响,造就了企业的潜在合作伙伴和客户群体。
(3)学生方面:校企合作符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促进解决学生就业,也有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在实习中初步具备了顶岗生产的能力,学生在生产、服务第一线接受企业管理,在实际生产岗位上接受师傅手把手的教学,和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可以切身体验严格的生产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使毕业与就业接轨。也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有极大的帮助。
1.4专业企合作的启示
总结我专业多年校企合作的经验,从以下几点中不难看到,目前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仍然是仍然停留在起步阶段:
首先是国家在推行校企合作制度方面没有上升到立法层面,虽然一系列的文件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校企合作开展,但对学校和企业均没有太大的约束力。
其次,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长远的人才战略意识,只满足于目前的生产效益使学校需求合作对象时会遇到较多阻力。事实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主动营造环境和提供条件,与学校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才是解决企业人才紧缺的有效途径。
再次,专业的本位主义令学校各部门始终从自身的教育教学管理角度去思考校企合作的问题。学校要转变观念,要从“多赢”角度考虑校企合作,即从国家赢、企业赢、学生赢、学校赢等多方面出发开展校企合作工作,缺少了任何“一赢”,校企合作都难以成果。
最后,目前政府支持的校企合作的形式比较单一,从实际情況来看,校企合作也应该是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不局限于一家企业,也不局限于一种形式。
2 结论
通过我校多年的校企合作实践证明,”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是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的有效途径。校企双方互相支持、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科技、经济及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人才的提供保证。校企合作也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事业,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同时在努力探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新模式的同时,更需要加快完善法律规章,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与义务,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提高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英.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OL].论文网,2010.
[2]王文槿.关于校企合作的企业调查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高校要培育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校企合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获取人才、储备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手段。因此基于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高职院校应自觉树立市场意识和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加强自身合作能力的建设,以不断提高校企合作办学的成效。本文结合高职自动化专业教育的实际,总结我校实施校企合作的经验,并探讨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自动化专业
0 引言
坚持产学研结合;利用社会力量办学,推行素质教育与就业教育; 以提高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为根本,以服务社会,服务企业为宗旨,探索新形式下校企合作的新途径;以就业为导向,从实际出发,想方设法拉近学生与岗位,学生与企业的距离,为企业输送合格毕业生。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快职业适应能力,加强自动化专业与企业的双向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企业自有人才的培训,走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 自动化专业校企合作经验总结
1.1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坚持走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之路
校企合作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生机与活力的根源所在,校企合作规模越大、关系越密切,效益越突出,学校发展的速度越快,步子越实,因此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教育培训过程中,我专业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想,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认真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专业及时根据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采取多样化、灵活化的合作培养模式,形成了一专业对多企的合作局面。
1.2完善培养条件,保证培养质量
(1)提供具有先进水平的硬件条件。技能人才培训主要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掌握和应用。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下,学校使用教育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完善实训条件,进一步强化电子、电气技术实验室建设。学校现已建成有专业配套的实训楼,使我专业处于东莞市职业学校相同专业的领先地位。
(2)提供高水平实习和理论教学师资。”打铁还须自身硬”,有了先进的培训教学设备,如何更好地应用于技能培训,为学生提升能力服务,师资起着决定性作用。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师资培训,举办双师型教师培训班,组织观摩考察活动、并分期分批安排教师到技工院校进修培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聘任企业的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1.3专业和企合作的收获
在校企双方紧密合作过程中,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获益:
(1)学校方面:校企合作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学校在合作过程中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双赢”。学校在合作中挑选今后的行业合作伙伴,在建立实习基地等“初级层面”的合作关系外,还将逐步推广到合作探索、合作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等其它形式,促进职业学校及企业加速发展。
(2)企业方面:校企合作符合企业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企业获得了实惠与利益,提高了参与教育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主要表现在:学校让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实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使企业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使企业感受到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不仅不是负担,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校企合作内容包括学校协助企业将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与学校的教学大纲对接,也鼓励企业将员工培训委托学校进行,使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学校教学环节紧密结合,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培训成本;学生在企业学习专业技术,企业的技术人才通过带教实现教学相长,加强了自我提高能力;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将企业文化与理念传输给教师和学生,扩大了企业品牌与无形资产的影响,造就了企业的潜在合作伙伴和客户群体。
(3)学生方面:校企合作符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促进解决学生就业,也有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在实习中初步具备了顶岗生产的能力,学生在生产、服务第一线接受企业管理,在实际生产岗位上接受师傅手把手的教学,和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可以切身体验严格的生产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使毕业与就业接轨。也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有极大的帮助。
1.4专业企合作的启示
总结我专业多年校企合作的经验,从以下几点中不难看到,目前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仍然是仍然停留在起步阶段:
首先是国家在推行校企合作制度方面没有上升到立法层面,虽然一系列的文件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校企合作开展,但对学校和企业均没有太大的约束力。
其次,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长远的人才战略意识,只满足于目前的生产效益使学校需求合作对象时会遇到较多阻力。事实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主动营造环境和提供条件,与学校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才是解决企业人才紧缺的有效途径。
再次,专业的本位主义令学校各部门始终从自身的教育教学管理角度去思考校企合作的问题。学校要转变观念,要从“多赢”角度考虑校企合作,即从国家赢、企业赢、学生赢、学校赢等多方面出发开展校企合作工作,缺少了任何“一赢”,校企合作都难以成果。
最后,目前政府支持的校企合作的形式比较单一,从实际情況来看,校企合作也应该是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不局限于一家企业,也不局限于一种形式。
2 结论
通过我校多年的校企合作实践证明,”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是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的有效途径。校企双方互相支持、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科技、经济及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人才的提供保证。校企合作也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事业,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同时在努力探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新模式的同时,更需要加快完善法律规章,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与义务,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提高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英.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OL].论文网,2010.
[2]王文槿.关于校企合作的企业调查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