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同志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努力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善于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科学预判和超前准备,增强临机处置能力,化风险为机遇,化被动为主动。这是习主席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的重大要求。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转型,危机管理能力已经成为管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亟需具备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各类危机的能力。
危机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常态
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国家安全领域不断拓展,危机形态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常态化。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国家关系深度交融的大背景下,危机管理加速走向前台,成为国家获取和维护利益、调节国际关系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在传统安全领域,某些大国利用优势力量加紧争夺全球地缘政治主导权,显著加剧了国际危机发生的频度与烈度,成为国际形势持续动荡的主要推手。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某些西方国家通过培养亲西方精英力量,掌握国内外舆论工具,操纵国家机器和非政府组织,向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所谓“失败国家”进行政治和意识形态渗透,引发形形色色的“颜色革命”,直接参与和制造了许多国家的民族分裂危机和社会稳定危机。同时,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公共卫生危机、走私、贩毒、有组织犯罪,以及地震、海啸、气候灾难、地质恶化等众多威胁突出,使危机燃点多发,不确定性增大,联动性增强。
新时期新阶段,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迅速凸显,国内安全与国外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现实威胁与潜在危险交织,形成复杂的联动网络,成为危机酝酿、发展的主要背景。如何在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如何应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安全问题,是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考验,也是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的重大考验。
四种能力,迅速化解危机
危机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危机管理指危机发生后的应急管理,即事中管理;广义危机管理指对危机全过程的管理,包括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三个阶段。领导干部的危机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避危”能力。指在危机发生之前采取主动措施,防止、延缓或消除可能的危机发生。预防危机的最高境界是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有条件时,要进行实战化推演,不断充实完善预案;条件不足时,要尽快弥补差距,反复进行模拟研究。当然,预案与现实往往存在差距,有时出入很大,但减少差距的唯一途径只能是制定更好的预案。尼克松曾经说过,我们经常发现计划是无用的,但拟定计划却是必不可少的。危机发生时,哪怕只拥有一个十分粗糙的计划,也能大大减轻因没有计划带来的紧张和被动。因此,只要有可能,就应努力把预案做实做细,并及时启动、完善或调整预案,使其始终保持活力,并能随时随地转化为最接近现实的决策方案。
二是“控危”能力。就是采取必要措施,对危机态势和发展进程施加积极影响,最大限度地防其扩大、蔓延和升级,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简单理解,就是设法阻止已发生的坏事进一步变坏。这种控制既包括影响要素控制,也包括目标、手段、范围、强度和节奏控制。一般来说,在条件比较充分完备时,应侧重运用直接介入方式;在只具备部分条件时,可同时选择直接和间接方式以产生合力,并视条件的稳定程度及时调整运用比重;在现有条件完全不足以改变风险时,应以间接方式为主,并辅以必要的直接影响。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必须着眼三个指标:一是最大限度地保障公众生命安全,这是压倒一切的指标。二是最大限度地减轻财产和经济损失,尽快恢复基本生活和生产。三是严防次生危机,防止危机连锁反应,给公众生命和财产造成新损害。
三是“化危”能力。就是采取针对性软化措施,将汹涌的危机态势逐步化解,使形势向着有利方向发展。化解危机需要综合失策、多手并用。较常见的方式有:真诚化解,就是在危机处理中充分展示诚信,不躲不闪;问题化解,就是直面导致危机的关键问题,给公众一个明确的期望值;抽薪化解,就是渗透到危机能量聚集和燃烧的起点,控制或消除态势恶化趋势;热点化解,就是寻求更新更大更多热点,相对淡化公众对眼前热点的关注;人格化解,就是展示自己热情、幽默、普通等特点,消除紧张氛围。化解的方式很多,需要因时因地实施,更需要临场发挥,增强化解效果。
四是“转危”能力。就是采取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方式,充分运用危机带来的有利机会和条件,推进更深层问题的解决,这是危机管理的高端境界。危机进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使得危机过程呈现出非线性甚至跳跃式变动轨迹,要使其向新方向发展,必须善于捕捉、提前预见、合理引导,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进而实现危机管理目标。“转危”需要在平时精心积蓄能量和力量,巧于创造和利用有利危机态势,抓住时机果断行动,形成“激水漂石”和“转石于山”的效果,使危机按照自身意愿发展或得到圆满解决。
若干基本要素,屡被实践证明
实现有效的管理危机是一件高难度事情,它更多依赖于管理者不断实践和反复总结。管理者必须掌握一些被实践证明的基本要素,不断提高危机处置水平,避免重大失误,规避低级错误。
一是要与时俱进更新思维。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曾指出:使当代人们陷入安全困境的,并不是风险和威胁本身,更多的是制度对变化的反应迟钝。危与机相生相伴,小危险往往伴随小机遇,大危险伴随大机遇,没危险意味没机遇,如果一味害怕危机,躲避危机,见了危机绕道走,那么更大的麻烦必然随之而来。危机管理效率第一,各级领导干部应当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创新管理模式,切实增强危机管理的有效性。要坚持讲人本、遵法规、重疏导、善接轨,搞好临场发挥,注意运用国际通用“语言”,争取国内外舆论支持。
二是要强化危机意识。“海恩法则”、“墨菲定律”证明,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即使看似无懈可击的强者和精密无隙的方案,也不能完全避免危机发生。因此,谁有强烈、主动、深层的危机意识,谁就研究得透、预测得准、发现得早,更能在危机中站稳脚跟、解危机于无形、化危机于未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指出,危机也是显示个人能力和才干的试金石,在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舟曲地震等重大危机中,涌现出一批平时默默无闻,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沉着应对危机的领导干部,成为各级学习的楷模。
三是抓住第一时间关键点。所谓第一时间,就是发现先兆到采取针对性措施的最早时间。危机管理是一种非完全程式管理,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第一时间,甚至可以说第一时间处置效能决定了危机管理的成败。第一时间包括第一时间警觉、第一时间判定、第一时间决策、第一时间部署等。为保证决策快速高效,通常的做法是借助小型决策圈来处置危机。决策圈的人数完全由决策者来决定,一般在3-6人之间。当然,强调第一时间并不是鼓励冒进和对决策时间的畸形追求,而是要在苛刻时间与决策质量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使决策效能趋近于最大值。
四是要做到灵活务实。应对危机没有一成不变的逻辑和模式,没有两个危机能够依靠完全相同的手段来处理。管理者在身处危机漩涡时,既要有针对性地借鉴经验教训,更应紧密结合实际运用策略和手段,确保危机处置保持活力和富有弹性。在此过程中,危机管理者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管理技能,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把握时机、主动出手,将危机发生发展进程牢牢掌控在一定范围。在危机情势发展顺利时,要看到潜藏背后的不确定性和危险;在危机情势出现迷茫时,要沉着冷静、积极应对;在危机管理出现重大疏漏时,要及时弥补,必要时调整思路和方案。
中国的和平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在危机中发展。各级领导干部对此应有清醒认识,既不能懒惰懈怠,也不能夜郎自大,更不能畏首畏尾,而应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深刻研究危机,从容面对危局,灵活应对变化,力争最终战胜危机,为维护国家和公众利益写下不朽华章。
(作者为国防大学危机管理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危机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常态
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国家安全领域不断拓展,危机形态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常态化。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国家关系深度交融的大背景下,危机管理加速走向前台,成为国家获取和维护利益、调节国际关系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在传统安全领域,某些大国利用优势力量加紧争夺全球地缘政治主导权,显著加剧了国际危机发生的频度与烈度,成为国际形势持续动荡的主要推手。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某些西方国家通过培养亲西方精英力量,掌握国内外舆论工具,操纵国家机器和非政府组织,向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所谓“失败国家”进行政治和意识形态渗透,引发形形色色的“颜色革命”,直接参与和制造了许多国家的民族分裂危机和社会稳定危机。同时,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公共卫生危机、走私、贩毒、有组织犯罪,以及地震、海啸、气候灾难、地质恶化等众多威胁突出,使危机燃点多发,不确定性增大,联动性增强。
新时期新阶段,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迅速凸显,国内安全与国外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现实威胁与潜在危险交织,形成复杂的联动网络,成为危机酝酿、发展的主要背景。如何在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如何应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安全问题,是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考验,也是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的重大考验。
四种能力,迅速化解危机
危机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危机管理指危机发生后的应急管理,即事中管理;广义危机管理指对危机全过程的管理,包括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三个阶段。领导干部的危机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避危”能力。指在危机发生之前采取主动措施,防止、延缓或消除可能的危机发生。预防危机的最高境界是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有条件时,要进行实战化推演,不断充实完善预案;条件不足时,要尽快弥补差距,反复进行模拟研究。当然,预案与现实往往存在差距,有时出入很大,但减少差距的唯一途径只能是制定更好的预案。尼克松曾经说过,我们经常发现计划是无用的,但拟定计划却是必不可少的。危机发生时,哪怕只拥有一个十分粗糙的计划,也能大大减轻因没有计划带来的紧张和被动。因此,只要有可能,就应努力把预案做实做细,并及时启动、完善或调整预案,使其始终保持活力,并能随时随地转化为最接近现实的决策方案。
二是“控危”能力。就是采取必要措施,对危机态势和发展进程施加积极影响,最大限度地防其扩大、蔓延和升级,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简单理解,就是设法阻止已发生的坏事进一步变坏。这种控制既包括影响要素控制,也包括目标、手段、范围、强度和节奏控制。一般来说,在条件比较充分完备时,应侧重运用直接介入方式;在只具备部分条件时,可同时选择直接和间接方式以产生合力,并视条件的稳定程度及时调整运用比重;在现有条件完全不足以改变风险时,应以间接方式为主,并辅以必要的直接影响。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必须着眼三个指标:一是最大限度地保障公众生命安全,这是压倒一切的指标。二是最大限度地减轻财产和经济损失,尽快恢复基本生活和生产。三是严防次生危机,防止危机连锁反应,给公众生命和财产造成新损害。
三是“化危”能力。就是采取针对性软化措施,将汹涌的危机态势逐步化解,使形势向着有利方向发展。化解危机需要综合失策、多手并用。较常见的方式有:真诚化解,就是在危机处理中充分展示诚信,不躲不闪;问题化解,就是直面导致危机的关键问题,给公众一个明确的期望值;抽薪化解,就是渗透到危机能量聚集和燃烧的起点,控制或消除态势恶化趋势;热点化解,就是寻求更新更大更多热点,相对淡化公众对眼前热点的关注;人格化解,就是展示自己热情、幽默、普通等特点,消除紧张氛围。化解的方式很多,需要因时因地实施,更需要临场发挥,增强化解效果。
四是“转危”能力。就是采取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方式,充分运用危机带来的有利机会和条件,推进更深层问题的解决,这是危机管理的高端境界。危机进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使得危机过程呈现出非线性甚至跳跃式变动轨迹,要使其向新方向发展,必须善于捕捉、提前预见、合理引导,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进而实现危机管理目标。“转危”需要在平时精心积蓄能量和力量,巧于创造和利用有利危机态势,抓住时机果断行动,形成“激水漂石”和“转石于山”的效果,使危机按照自身意愿发展或得到圆满解决。
若干基本要素,屡被实践证明
实现有效的管理危机是一件高难度事情,它更多依赖于管理者不断实践和反复总结。管理者必须掌握一些被实践证明的基本要素,不断提高危机处置水平,避免重大失误,规避低级错误。
一是要与时俱进更新思维。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曾指出:使当代人们陷入安全困境的,并不是风险和威胁本身,更多的是制度对变化的反应迟钝。危与机相生相伴,小危险往往伴随小机遇,大危险伴随大机遇,没危险意味没机遇,如果一味害怕危机,躲避危机,见了危机绕道走,那么更大的麻烦必然随之而来。危机管理效率第一,各级领导干部应当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创新管理模式,切实增强危机管理的有效性。要坚持讲人本、遵法规、重疏导、善接轨,搞好临场发挥,注意运用国际通用“语言”,争取国内外舆论支持。
二是要强化危机意识。“海恩法则”、“墨菲定律”证明,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即使看似无懈可击的强者和精密无隙的方案,也不能完全避免危机发生。因此,谁有强烈、主动、深层的危机意识,谁就研究得透、预测得准、发现得早,更能在危机中站稳脚跟、解危机于无形、化危机于未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指出,危机也是显示个人能力和才干的试金石,在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舟曲地震等重大危机中,涌现出一批平时默默无闻,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沉着应对危机的领导干部,成为各级学习的楷模。
三是抓住第一时间关键点。所谓第一时间,就是发现先兆到采取针对性措施的最早时间。危机管理是一种非完全程式管理,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第一时间,甚至可以说第一时间处置效能决定了危机管理的成败。第一时间包括第一时间警觉、第一时间判定、第一时间决策、第一时间部署等。为保证决策快速高效,通常的做法是借助小型决策圈来处置危机。决策圈的人数完全由决策者来决定,一般在3-6人之间。当然,强调第一时间并不是鼓励冒进和对决策时间的畸形追求,而是要在苛刻时间与决策质量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使决策效能趋近于最大值。
四是要做到灵活务实。应对危机没有一成不变的逻辑和模式,没有两个危机能够依靠完全相同的手段来处理。管理者在身处危机漩涡时,既要有针对性地借鉴经验教训,更应紧密结合实际运用策略和手段,确保危机处置保持活力和富有弹性。在此过程中,危机管理者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管理技能,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把握时机、主动出手,将危机发生发展进程牢牢掌控在一定范围。在危机情势发展顺利时,要看到潜藏背后的不确定性和危险;在危机情势出现迷茫时,要沉着冷静、积极应对;在危机管理出现重大疏漏时,要及时弥补,必要时调整思路和方案。
中国的和平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在危机中发展。各级领导干部对此应有清醒认识,既不能懒惰懈怠,也不能夜郎自大,更不能畏首畏尾,而应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深刻研究危机,从容面对危局,灵活应对变化,力争最终战胜危机,为维护国家和公众利益写下不朽华章。
(作者为国防大学危机管理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