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混凝土现浇板裂缝成因的简要分析,提出了控制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相应措施,提高了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减少了因混凝土现浇板裂缝产生而引起的质量投诉。
关键词:现浇板裂缝成因控制措施
近年以来,特别是在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灾害发生以后,广大人民群众对房屋建筑工程中普遍使用的预制楼板产生了极大的恐惧感,相当一段时间内,被新闻媒体称作“棺材板、短命板”的预制楼板,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分别以建议或提案形式,要求政府尽快淘汰预制楼板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应用,大力推广混凝土现浇板结构,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各级政府及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首先将灾后重建建设项目均按提高一个抗震等级标准进行建设,全部应用了混凝土现浇板结构,为六、七度抗震设防区房屋建筑工程淘汰预制楼板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随着混凝土现浇板结构推广应用,现浇板裂缝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住宅工程质量投诉的重点,裂缝问题已成为不利于房地产业的最大消极因素。本文通过对现浇结构产生裂缝问题的原因分析,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预防和治理裂缝的相应措施,以供大家在工程实践中参考,共同促进住宅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
1、混凝土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
1.1、施工方面原因
1.1.1、 原材料因素
原材料进场把关不严,粗骨料粒径偏大,颗粒级配差,砂、石含泥量严重超标,加大了混凝土砌块收缩变形,易引起混凝土现浇板结构开裂。
1.1.2、 水泥用量及水灰比因素
众所周知,水泥用量与混凝土收缩变形成正比例关系,水泥用量越大,混凝土收缩变形量越大;水灰比越大,混凝土变形量也随之增大。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部分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混凝土配合比盲目增大水泥用量,加之施工过程中水灰比控制较差,加速了混凝土结构收缩变形开裂。
1.1.3配合比因素
科学严谨的配合比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依据。施工过程中管理粗放,施工人员没有按照砂、石等原材料含水率变化情况,及时将实验室配合比调整为施工配合比,或因粗细骨料配比不当、计量不准确等因素,造成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主要原材料配合比波动较大,影响混凝土强度及收缩变形。
1.1.4养护因素
混凝土强度是在一定的温度及湿度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如果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到位,对其强度及收缩变形产生不利影响,如:炎热的夏季,对浇筑成型的混凝土不及时覆盖养护,致使混凝土结构表面水份迅速蒸发,引起混凝土现浇板结构收缩开裂,严重时可能会产生贯穿性裂缝,同时,还会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
1.1.5商品混凝土及泵送混凝土因素
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现场普遍采用了商品混凝土,为满足泵送混凝土的施工要求,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泵送性能,混凝土设计配合比中加入了一定数量的减水剂,用于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泵送阻力。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如果减水剂参量控制不严、计量不准确,在减水剂用量偏少的情況下,为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盲目加大用水量,无形中加大了水灰比,使混凝土收缩增大而开裂,这种现象较为普遍,是现浇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1.1.6环境因素
建筑施工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大气温、湿度变化对混凝土初期性能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结构浇注成型后3天以内,由于混凝土初期抗拉强度极低,如遇气候异常现象,气温骤降,当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内部温度差大于一定数值时,混凝土现浇板急剧收缩,因钢筋对混凝土收缩应力起到一定约束作用,配筋区域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相对较少或裂缝宽度较小,而非配筋区裂缝较多,且裂缝宽度较大,在现浇板中心位置收缩裂缝尤为明显,这与工程设计中无抗裂措施有一定关系。
1.1.7施工操作因素
当施工过程中预留施工缝或后浇带处理不当时,易引起混凝土接茬裂缝;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过长,将已凝固的混凝土振散而引起裂缝(俗称“冷逢”);应过早拆除混凝土现浇板模板或在混凝土现浇板上集中堆载,也可引起板底裂缝;施工扰动引起的钢筋移位(如:现浇板浇筑过程中管理缺失,施工作业人员随意踩踏现浇板上部负弯矩钢筋引起现浇板板边上部裂缝);施工不当将电气预埋管线放置于现浇板钢筋保护层区域引起的板底裂缝等。
1.2.设计方面原因
1.2.1现浇板受力筋及分布筋配筋间距过大,特别是单向板分布筋直径太小,更易产生收缩裂缝。
1.2.2现浇板配筋率过低。一些建设单位为了降低工程成本,要求设计单位在现浇板设计时,采用增大现浇板设计厚度、降低钢材用量办法节省钢筋,在配筋率选择时取下限配筋率。
1.2.3建筑选型不当。对体系复杂的建筑结构未合理设置后浇带,建筑物长度过长或分段间距过大,也会引起混凝土现浇板抗裂。
1.2.4现浇板抗裂构造措施不到位。
2、防治措施
2.1施工方面防治措施
2.1.1严把原材料进场关,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合理控制水灰比,适当控制水泥用量,严格配合比计量,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为施工配合比调整提供依据,确保混凝土拌合物质量。
2.1.2加强混凝土现浇板结构养护。
精心施工、科学管理,在混凝土建筑前,准备充足数量的混凝土养护物资及设备,安排专人负责混凝土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浇筑后在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下得到充分养护,以防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
2.1.3加强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监管
推广使用商品混凝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也是建筑业技术进步主要标志。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最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生存的本质,因此,一定要规范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管理,引导企业诚信守法,根据市场需要生产合格的商品混凝土,满足建设工程施工需要。
2.1.4合理确定混凝土浇筑时间
异常环境因素对混凝土现浇板结构影响较大,应根据当地气象部门中长期天气预报,合理确定混凝土浇筑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和天气温度变化较大时段浇筑混凝土,以防混凝土现浇板结构因收缩变形、温差变形等因素引起开裂。
2.1.5规范混凝土施工工艺
根据房屋建筑形式合理确定施工缝或后浇带位置,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处理施工缝或后浇带,并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建筑工程中严禁留“冷逢”,作业人员不得随意踩踏钢筋引起钢筋位移,禁止在现浇板受力钢筋下部敷设电气配管和在混凝土现浇板结构上部留置沟槽等。
2.2设计方面措施
2.2.1优化设计
根据设计计算结果,合理选择板厚和配筋率,结合现浇板厚度确定受力钢筋间距和分布筋间距。建议:现浇板中受力钢筋间距不大于200mm,单向板分布筋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250mm,现浇板支座上部负弯矩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
2.2.2适当采取防裂措施
工程设计中,要根据工程实践的经验性构造配筋措施控制现浇板结构开裂,如在现浇板上部配通长面筋或防裂钢筋网片,以约束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2.2.3合理设置伸缩缝及后浇带
应根据工程体形特点,合理确定伸缩缝或后浇带,满足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现浇板结构变形需要。同时,参照地质勘查报告内容,选择合适的地基基础形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防止出现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底层现浇板结构裂缝。
3、结束语:
在房屋建筑工程特别是住宅工程推广应用混凝土现浇板结构,增强了建筑物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住房利益需求。但混凝土现浇板结构出现的裂缝问题,是困扰建筑业的一大不利因素,由此引发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矛盾纠纷日益凸显,甚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尽管混凝土现浇板结构出现的裂缝绝大部分是非受力裂缝,不会影响建筑物主体结构安全,但因渗漏问题影响使用功能,容易引起业主的恐慌,广大建筑从业人员应从建设“两型”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治理混凝土现浇板结构裂缝的极端重要性,通过建设、设计、施工等多方面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混凝土现浇板结构中裂缝问题产生,为改善陌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尽职尽责。
关键词:现浇板裂缝成因控制措施
近年以来,特别是在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灾害发生以后,广大人民群众对房屋建筑工程中普遍使用的预制楼板产生了极大的恐惧感,相当一段时间内,被新闻媒体称作“棺材板、短命板”的预制楼板,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分别以建议或提案形式,要求政府尽快淘汰预制楼板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应用,大力推广混凝土现浇板结构,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各级政府及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首先将灾后重建建设项目均按提高一个抗震等级标准进行建设,全部应用了混凝土现浇板结构,为六、七度抗震设防区房屋建筑工程淘汰预制楼板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随着混凝土现浇板结构推广应用,现浇板裂缝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住宅工程质量投诉的重点,裂缝问题已成为不利于房地产业的最大消极因素。本文通过对现浇结构产生裂缝问题的原因分析,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预防和治理裂缝的相应措施,以供大家在工程实践中参考,共同促进住宅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
1、混凝土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
1.1、施工方面原因
1.1.1、 原材料因素
原材料进场把关不严,粗骨料粒径偏大,颗粒级配差,砂、石含泥量严重超标,加大了混凝土砌块收缩变形,易引起混凝土现浇板结构开裂。
1.1.2、 水泥用量及水灰比因素
众所周知,水泥用量与混凝土收缩变形成正比例关系,水泥用量越大,混凝土收缩变形量越大;水灰比越大,混凝土变形量也随之增大。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部分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混凝土配合比盲目增大水泥用量,加之施工过程中水灰比控制较差,加速了混凝土结构收缩变形开裂。
1.1.3配合比因素
科学严谨的配合比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依据。施工过程中管理粗放,施工人员没有按照砂、石等原材料含水率变化情况,及时将实验室配合比调整为施工配合比,或因粗细骨料配比不当、计量不准确等因素,造成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主要原材料配合比波动较大,影响混凝土强度及收缩变形。
1.1.4养护因素
混凝土强度是在一定的温度及湿度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如果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到位,对其强度及收缩变形产生不利影响,如:炎热的夏季,对浇筑成型的混凝土不及时覆盖养护,致使混凝土结构表面水份迅速蒸发,引起混凝土现浇板结构收缩开裂,严重时可能会产生贯穿性裂缝,同时,还会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
1.1.5商品混凝土及泵送混凝土因素
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现场普遍采用了商品混凝土,为满足泵送混凝土的施工要求,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泵送性能,混凝土设计配合比中加入了一定数量的减水剂,用于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泵送阻力。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如果减水剂参量控制不严、计量不准确,在减水剂用量偏少的情況下,为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盲目加大用水量,无形中加大了水灰比,使混凝土收缩增大而开裂,这种现象较为普遍,是现浇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1.1.6环境因素
建筑施工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大气温、湿度变化对混凝土初期性能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结构浇注成型后3天以内,由于混凝土初期抗拉强度极低,如遇气候异常现象,气温骤降,当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内部温度差大于一定数值时,混凝土现浇板急剧收缩,因钢筋对混凝土收缩应力起到一定约束作用,配筋区域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相对较少或裂缝宽度较小,而非配筋区裂缝较多,且裂缝宽度较大,在现浇板中心位置收缩裂缝尤为明显,这与工程设计中无抗裂措施有一定关系。
1.1.7施工操作因素
当施工过程中预留施工缝或后浇带处理不当时,易引起混凝土接茬裂缝;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过长,将已凝固的混凝土振散而引起裂缝(俗称“冷逢”);应过早拆除混凝土现浇板模板或在混凝土现浇板上集中堆载,也可引起板底裂缝;施工扰动引起的钢筋移位(如:现浇板浇筑过程中管理缺失,施工作业人员随意踩踏现浇板上部负弯矩钢筋引起现浇板板边上部裂缝);施工不当将电气预埋管线放置于现浇板钢筋保护层区域引起的板底裂缝等。
1.2.设计方面原因
1.2.1现浇板受力筋及分布筋配筋间距过大,特别是单向板分布筋直径太小,更易产生收缩裂缝。
1.2.2现浇板配筋率过低。一些建设单位为了降低工程成本,要求设计单位在现浇板设计时,采用增大现浇板设计厚度、降低钢材用量办法节省钢筋,在配筋率选择时取下限配筋率。
1.2.3建筑选型不当。对体系复杂的建筑结构未合理设置后浇带,建筑物长度过长或分段间距过大,也会引起混凝土现浇板抗裂。
1.2.4现浇板抗裂构造措施不到位。
2、防治措施
2.1施工方面防治措施
2.1.1严把原材料进场关,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合理控制水灰比,适当控制水泥用量,严格配合比计量,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为施工配合比调整提供依据,确保混凝土拌合物质量。
2.1.2加强混凝土现浇板结构养护。
精心施工、科学管理,在混凝土建筑前,准备充足数量的混凝土养护物资及设备,安排专人负责混凝土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浇筑后在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下得到充分养护,以防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
2.1.3加强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监管
推广使用商品混凝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也是建筑业技术进步主要标志。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最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生存的本质,因此,一定要规范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管理,引导企业诚信守法,根据市场需要生产合格的商品混凝土,满足建设工程施工需要。
2.1.4合理确定混凝土浇筑时间
异常环境因素对混凝土现浇板结构影响较大,应根据当地气象部门中长期天气预报,合理确定混凝土浇筑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和天气温度变化较大时段浇筑混凝土,以防混凝土现浇板结构因收缩变形、温差变形等因素引起开裂。
2.1.5规范混凝土施工工艺
根据房屋建筑形式合理确定施工缝或后浇带位置,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处理施工缝或后浇带,并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建筑工程中严禁留“冷逢”,作业人员不得随意踩踏钢筋引起钢筋位移,禁止在现浇板受力钢筋下部敷设电气配管和在混凝土现浇板结构上部留置沟槽等。
2.2设计方面措施
2.2.1优化设计
根据设计计算结果,合理选择板厚和配筋率,结合现浇板厚度确定受力钢筋间距和分布筋间距。建议:现浇板中受力钢筋间距不大于200mm,单向板分布筋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250mm,现浇板支座上部负弯矩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
2.2.2适当采取防裂措施
工程设计中,要根据工程实践的经验性构造配筋措施控制现浇板结构开裂,如在现浇板上部配通长面筋或防裂钢筋网片,以约束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2.2.3合理设置伸缩缝及后浇带
应根据工程体形特点,合理确定伸缩缝或后浇带,满足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现浇板结构变形需要。同时,参照地质勘查报告内容,选择合适的地基基础形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防止出现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底层现浇板结构裂缝。
3、结束语:
在房屋建筑工程特别是住宅工程推广应用混凝土现浇板结构,增强了建筑物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住房利益需求。但混凝土现浇板结构出现的裂缝问题,是困扰建筑业的一大不利因素,由此引发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矛盾纠纷日益凸显,甚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尽管混凝土现浇板结构出现的裂缝绝大部分是非受力裂缝,不会影响建筑物主体结构安全,但因渗漏问题影响使用功能,容易引起业主的恐慌,广大建筑从业人员应从建设“两型”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治理混凝土现浇板结构裂缝的极端重要性,通过建设、设计、施工等多方面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混凝土现浇板结构中裂缝问题产生,为改善陌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尽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