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根据钻井、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对西湖凹陷西斜坡W构造的超压特征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超压封存箱的分布以及超压的成因,并通过超压封存箱内烃源岩热演化、储层成岩特征以及油气运聚特征的研究,总结了超压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表明W构造超压封存箱主要分布在平下段,厚度为200~550 m,泥岩超压在全区广泛分布,储层超压仅分布在中块和南块,压力系数最高1.5。通过测井曲线综合分析、声波速度-密度交会图两种方法,结合地质背景确定W构造泥岩异常高压的成因主要为欠压实,也有生烃增压的贡献。储层超压主要是传递增压,有来自三潭深凹
【机 构】
:
中石化海洋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物探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钻井、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对西湖凹陷西斜坡W构造的超压特征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超压封存箱的分布以及超压的成因,并通过超压封存箱内烃源岩热演化、储层成岩特征以及油气运聚特征的研究,总结了超压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表明W构造超压封存箱主要分布在平下段,厚度为200~550 m,泥岩超压在全区广泛分布,储层超压仅分布在中块和南块,压力系数最高1.5。通过测井曲线综合分析、声波速度-密度交会图两种方法,结合地质背景确定W构造泥岩异常高压的成因主要为欠压实,也有生烃增压的贡献。储层超压主要是传递增压,有来自三潭深凹
其他文献
中央背斜带已投入开发气田有6个,跟踪气田开发动态及水化验分析资料发现,各生产井产出水氯离子浓度及水型存在明显区域分带差异,导致生产井生产特征差异明显。笔者尝试分析各气井产出水的化学特征及各离子组成,结合各气井的生产史、埋藏深度、成藏机理和构造运动等,分析水型变化原因,探讨影响水型分布规律和产水特征的因素,对于背斜带各油气田稳定开发、合理开发技术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也为将来类似气田开发方案编制、气田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独桩支撑平台抗侧向位移刚度较小,极端工况下平台发生较大水平位移会带动栈桥及其上的管道产生较大的相对运动,造成管道薄弱部位强度不足发生损坏泄漏。此文结合胜利海上油田某平台改造项目,基于管桩耦合整体分析模型,将输油管道、栈桥与独立桩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应力分析,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析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管道优化布置措施,有效降低了管道的应力水平,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借鉴。
油田开发后期,受储层非均质、油水黏度差、井网井距等因素影响,层系内小层间矛盾逐步加剧,开发效果变差,而进一步开展开发层系的细分重组,是解决层间矛盾、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为解决现有层系评价技术模糊不具体、层系调整时机把握困难的问题,该文利用模糊数学的最大隶属度理论方法,选择界限含油面积覆盖率、界限含油砂体叠合率、含油率、饱和度、渗流阻力等指标的层间变异系数作为层系评价,通过从量化、分等级的角度评价认识层系的现状,将层系开发状况评价及层系调整时机进行量化评价,对于认识油田层系当前所处阶段以及通过层系
新旧动能转换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显著特征.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海洋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海洋中心城市区域影响力的要求.以青岛为例,利用海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捕捞量的持续增加造成了渔业资源的衰退.为了减缓这一问题,世界各国提出了一系列基于“投入控制”和“产出控制”的管理措施.为此,本文通过分析投入控
海上钻完井作业及井场重型设备运行会产生各种类型的强噪声,常导致井间地震采集的数据由于信噪比过低而无法使用,需重新采集,从而影响了作业效率。渤海某油区利用井间地震前期采集的数据,同时结合钻完井作业及重型设备运行动态,分析出了不同噪声产生的方式和特征;然后根据噪声的强度、规律性、处理难度以及对数据质量的影响程度,将作业环境分为A、B、C、D四个评级,并针对不同级别环境噪声制定了应对措施,使后续数据采集作业有效规避了噪声,提高数据的信噪比,提升了作业效率。
渗透率是评价储层中流体流动能力的重要参数。核磁共振测井是准确获取渗透率的主要技术,但受孔隙结构变化影响,传统核磁渗透率模型不适用于碳酸盐岩地层渗透率的评价。通过引入T2谱几何特征参数,建立了碳酸盐岩地层的渗透率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对鄂尔多斯盆地气藏中的奥陶系碳酸盐岩层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与原有方法相比,几何法能够更准确获取地层渗透率。
目前,OBN海底布放通常采用人工抛放和水下机器人精确布放相结合的方式,在水深小于100 m、流速较小、水下地形平坦区域采用人工抛放;在水深大于100 m、流速较大、水下地形较复杂区域采用ROV精确布放。因为ROV单次下水可携带的OBN数量有限,这严重制约了ROV精确布放OBN的效率,此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了一种专门设计的ROV友好式OBN释放系统及ROV布放操作方式,基于ROV友好式设计理念,按
南黄海盆地存在海底地层岩性为中密的灰色粉砂,砂颗粒级配均匀,孔隙水饱和,俗称铁板砂地层。自升式钻井平台在该种地层插桩时桩腿难以入泥,且入泥深度较小,另外随着平台自身及环境载荷变化,桩腿会发生下沉,严重影响作业及平台自身安全。通过对南黄海某探井在作业海区海底铁板砂地层的插桩深度浅、作业期间桩腿下沉情况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针对性措施及建议,为后续类似井作业提供参考借鉴。
随着西湖凹陷油气勘探向深层发展,钻探深度不断增加,在现有套管层次下,需要增加表开钻井深度以缓解下部套管层次钻探压力。表开下部地层岩石可钻性差,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同时表开最大安全钻深难以确定限制了表开优快钻井技术。针对难题,通过分析地层压力特性与坍塌周期,确定了保持地层稳定与裸眼安全的最大钻深确定方法;通过优化钻具组合、钻井液工艺与钻井参数,提高表开下部地层机械钻速,最终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西湖凹陷表开快钻技术。现场实践表明,该套技术实现了西湖凹陷表开最大安全钻深的突破,有效提高表开下部地层机械钻速,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