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民日报评论明显加快融合步伐,迈进党报评论“深融”阶段。“可视化”成为党报评论融合进程中的关键词,从2017年至今,人民日报推出的一系列“融评”产品,几乎无一例外地运用了可视化表达方式。论据的可视化为观点产品注入鲜活动力,而表达的多元化也要求评论员向全媒型、全能型人才靠拢。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评论部推出的快板评论栏目“两会‘石’评”,以新颖活泼的形态迅速“圈粉”了大批年轻受众,也吸引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实,这不是人民日报评论融合产品的初次“试水”,而是近两年创新要素持续积累后的又一次爆发。截至2018年底,人民日报评论部拥有官方微信公号粉丝217万、官方微博账号粉丝256万、头条号81万,同时入驻抖音、腾讯企鹅号、一点资讯等新兴平台,不断开拓主流舆论影响力版图,刷新广大用户心中的“党报评论君”形象,也为评论话语赋予更多创新空间。
论据可视化,为观点产品注入鲜活动力
在传统纸媒评论中,文字是论据的唯—载体,论证是—个从文字到文字的叙述过程。融媒时代,图、文、影、音的全方位融入,打破了抽象、平面的评论模式,H5、长图、弹幕、微型政论片……论证元素的极大丰富,使论证维度立体化、论证过程具象化,观点产品的生命力也成几何倍数释放。对于作为观点产品的评论而言,可视化元素不仅仅意味着“美颜滤镜”“特效加持”,更是会说话的论据,始终为观点服务。
图解是可视化产品的初级形态,但要想出彩,对创意水准具有很高要求。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评论部推出了“字解两会”融媒体产品,把每天的两会热点浓缩为一两个变形字,使庞杂丰富的两会议题化繁为简,通过手绘创意字形,挖掘字里乾坤,再配合一句话点评,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产品推出10天时间内,仅人民日报评论官方微信公号的阅读量就突破了10万+。一张张简明的字解图片,以精炼传神的姿态,实现了“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际,人民日报评论部与中央厨房融媒体工作室合作策划了动态长图产品《四个字!“一带路”的古今内涵》,用“耕、生、极、道”四个深蕴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汉字,传递“一带一路”古往今来的价值内涵。
任仲平是人民日报评论的重磅品牌,相对于“轻骑兵”的千字时评而言,动辄万言的任仲平是评论中的“大部头”。逻辑缜密、论证严谨、气势磅礴、文采飞扬,是多数人对任仲平的印象。但是,这种文字风格更适应精英化阅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品的大众化传播。2017年7月1日,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任仲平首次推出系列微视频《8首歌,让你听见香港》,用8首经典歌曲串联起大众对香港的集体记忆,文字版的任仲平《同书写不朽香江名句》则以解说词的面貌出现,被融入那些耳熟能详的旋律和画面中。这是一次大刀阔斧的创新之举,微型政论片让重量级作品以轻量化形态呈现,密集强劲的主流价值在看与唱中自然输出,任仲平这一传统政论品牌也因此焕发新的活力。
配合“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2018年8月,人民日报评论部策划推出H5产品《快看!我把我印在了长江上》。水彩底色绘就大美长江,在缓缓铺开的卷轴中,既有沿江一带的风光如画,长江经济带的一系列发展数据,也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滔滔江水,赫赫功绩,殷殷期许,都包含其中。结尾处还设置互动环节,用户可以上传照片生成独一无二的明信片,是一款集知识性、审美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融媒精品力作。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评论员推出口述短视频系列微评《两会听我“蒋”》,前后共8期,每期1分钟左右,以年轻受众青睐的弹幕、鬼畜等二次元风格呈现。视频在全网收获了1000多万播放量,也为“人民系评论”贴近“互联网原住民”的新生代做出了有益探索。
表达多元化,评论员练就“十八般武艺”
传统媒体时代,党报评论员是纯粹的文字工作者,也是幕后的“无名英雄”。虽然时{平兴起后,诞生了一批为人熟知的著名评论员,但也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融合时代为评论员形象展示提供了宽广舞台,一批提笔能写、举机能拍、出镜能播、“言值”与“颜值”双高的全媒体评论员涌现,在融媒产品生产中挥洒才华、施展拳脚。
早在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评论部就尝试制作了中英文双语视频“两会侃侃谈”和“两会社论: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共推出11个3分钟视频。每期一位评论员亮相,从幕后走到台前,与受众面对面“侃两会”。“两会侃侃谈”是人民日报评论员第一次集体视频秀,也是探索将版面头条视频化的创新之举。评论员将自己写作的“评论员观察”,以口述的方式二次传播,借助轻松活泼的短视频形式,实时解读两会热点。视频一经推出,即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视频评论的形式“让人民日报这样高大上的官方媒体顿时变得亲民了许多”;评论员“既能写出深刻华丽的评论,又能讲故事似的轻易概括—件事”,让人“刷新了对评论员的印象”。这一系列视频在国内全网播放量超过3000万,其中《年轻人与两会的故事》播放量超过2000万,有8个视频播放量超过100万。与此同时,视频评论也为海外网民熟悉中国政治文明提供了一扇窗口,在Twitter、Instagram、Youmbe、facebook等海外视频社交网站的播放量突破255.3万,美国托马斯大学政治学教授Jon Taylor、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副领事Bernard Nguyen等推特“大v”纷纷点赞转发,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海外传播效果。此后,在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人民日报评论部再次尝试这一形式,由评论员出镜将自己撰写的系列评论员文章娓娓道来,在视频中对十九大精神展开权威解读,让以往“正襟危坐”的本报评论员文章鲜活起来。
2019年新春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评论部再次“脑洞大开”,开发了评论的“新玩法”——快板评论。报社推出《两会“石”评》系列节目共11期,每期时长1至2分钟。在节目中,90后评论员石羚穿起长衫,打起快板,将两会热点用自己撰写的“段子”讲出来,综合运用各种曲艺形式,各地方言更是信手拈来。有两期节目中,评论员还玩起“跨界混搭”,脱下长衫唱rap,并邀请报社其他部门的“才艺嘉宾”客串,用尤克里里和吉他弹唱为快板伴奏。传统曲艺和现代说唱、东方和西方不同元素碰撞融合,让评论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老年人‘再就业’”“00后写提案”“老马为何没打退堂鼓?”“丈母娘以后咋挑女婿?”“部长为何请求‘高抬贵手’?”……从选题中不难看出,每期主题都是当天热点话题,但由于快板评论的特殊属性,均选择了一事一议、一人一议的“微切口”,在标题上也做了趣味性、口语化处理,让视频自带“搞笑属性”,同时又始终把握分寸,虽有娱乐性,但始终坚守评论产品的思想性内核,在轻松愉悦的传播氛围中创造主流价值输出机会。该系列短视频在人民日报微信公号平台的总阅读量超过63万,其中第7期单期突破10万+,产品也在抖音平台同步传播。这一接地气的评论话语创新,让网友大呼“过瘾”,不少网友感叹:“评论还能这样玩!”而短视频的主创评论员石羚也因此吸引了大量粉丝,大有成为“主流网红”的趋势。这是评论员个人品牌和党报评论品牌实现双赢的尝试,通过打造一批具有鲜明风格的“明星评论员”,可以让党报评论品牌形象更具标识性。
创新日常化,“融评”品牌可持续性仍需探索
当下,算法推荐引发的“茧房忧惧”,自媒體野蛮生长产生的“偏激共振”,舆论生态中人为的“乱砍滥伐”,都为主流媒体如何更好适应、引领全媒体时代留下了充满挑战的考题。回答好融合发展和舆论引导的考卷,就要用好评论这一思想武器。融合时代有利的技术条件、政策条件,为传统党报评论增加了“逆袭”的筹码。在主动拥抱融合的实践中,党报评论日益焕发青春活力,在“老字号”栏目之外,涌现了一批新兴“融评”品牌。
但是,“融评”栏目在成为“爆款”之后,还面临着品牌可持续性的问题。从现阶段实践来看,主流媒体的“融评”产品更像是主题宣传“集体狂欢”的产物,在重大报道战役的催化下诞生,也随着报道任务的完成而终结,还没有形成评论创意的日常化、运作机制的常态化。评论员是“融评”产品的灵魂要素,要实现“融评”栏目的长效机制,对评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坚守思想性之外,评论有了更多“花式玩法”,评论员不再只是“笔杆子”,甚至还要练就说学逗唱、吹拉弹跳各项才艺,成为“全能选手”。
与此同时,鼓励走向台前,对评论员而言也是一种激励机制。更重要的是,镜头揭开了评论员群体的神秘面纱,在评论主动“祛魅”的过程中,也为观点输出者和接受者的双方互动营造了生动场景。再往深层次说,这种评论场景的日益开放化、公共化趋势,以及随之而产生的“交流实感”,对于提升现代社会的公民媒体评论素养大有裨益。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通过提升评论员“四力”,发掘评论员的创新潜力,推动“融评”产品常态化生产与传播机制的形成,仍是一项有待探索的传媒新课题。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研究部编辑,本文原载于《传媒评论》2019年第4期,原标题为《人民日报可视化“融评”产品,给评论更多创新空间》)
论据可视化,为观点产品注入鲜活动力
在传统纸媒评论中,文字是论据的唯—载体,论证是—个从文字到文字的叙述过程。融媒时代,图、文、影、音的全方位融入,打破了抽象、平面的评论模式,H5、长图、弹幕、微型政论片……论证元素的极大丰富,使论证维度立体化、论证过程具象化,观点产品的生命力也成几何倍数释放。对于作为观点产品的评论而言,可视化元素不仅仅意味着“美颜滤镜”“特效加持”,更是会说话的论据,始终为观点服务。
图解是可视化产品的初级形态,但要想出彩,对创意水准具有很高要求。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评论部推出了“字解两会”融媒体产品,把每天的两会热点浓缩为一两个变形字,使庞杂丰富的两会议题化繁为简,通过手绘创意字形,挖掘字里乾坤,再配合一句话点评,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产品推出10天时间内,仅人民日报评论官方微信公号的阅读量就突破了10万+。一张张简明的字解图片,以精炼传神的姿态,实现了“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际,人民日报评论部与中央厨房融媒体工作室合作策划了动态长图产品《四个字!“一带路”的古今内涵》,用“耕、生、极、道”四个深蕴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汉字,传递“一带一路”古往今来的价值内涵。
任仲平是人民日报评论的重磅品牌,相对于“轻骑兵”的千字时评而言,动辄万言的任仲平是评论中的“大部头”。逻辑缜密、论证严谨、气势磅礴、文采飞扬,是多数人对任仲平的印象。但是,这种文字风格更适应精英化阅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品的大众化传播。2017年7月1日,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任仲平首次推出系列微视频《8首歌,让你听见香港》,用8首经典歌曲串联起大众对香港的集体记忆,文字版的任仲平《同书写不朽香江名句》则以解说词的面貌出现,被融入那些耳熟能详的旋律和画面中。这是一次大刀阔斧的创新之举,微型政论片让重量级作品以轻量化形态呈现,密集强劲的主流价值在看与唱中自然输出,任仲平这一传统政论品牌也因此焕发新的活力。
配合“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2018年8月,人民日报评论部策划推出H5产品《快看!我把我印在了长江上》。水彩底色绘就大美长江,在缓缓铺开的卷轴中,既有沿江一带的风光如画,长江经济带的一系列发展数据,也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滔滔江水,赫赫功绩,殷殷期许,都包含其中。结尾处还设置互动环节,用户可以上传照片生成独一无二的明信片,是一款集知识性、审美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融媒精品力作。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评论员推出口述短视频系列微评《两会听我“蒋”》,前后共8期,每期1分钟左右,以年轻受众青睐的弹幕、鬼畜等二次元风格呈现。视频在全网收获了1000多万播放量,也为“人民系评论”贴近“互联网原住民”的新生代做出了有益探索。
表达多元化,评论员练就“十八般武艺”
传统媒体时代,党报评论员是纯粹的文字工作者,也是幕后的“无名英雄”。虽然时{平兴起后,诞生了一批为人熟知的著名评论员,但也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融合时代为评论员形象展示提供了宽广舞台,一批提笔能写、举机能拍、出镜能播、“言值”与“颜值”双高的全媒体评论员涌现,在融媒产品生产中挥洒才华、施展拳脚。
早在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评论部就尝试制作了中英文双语视频“两会侃侃谈”和“两会社论: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共推出11个3分钟视频。每期一位评论员亮相,从幕后走到台前,与受众面对面“侃两会”。“两会侃侃谈”是人民日报评论员第一次集体视频秀,也是探索将版面头条视频化的创新之举。评论员将自己写作的“评论员观察”,以口述的方式二次传播,借助轻松活泼的短视频形式,实时解读两会热点。视频一经推出,即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视频评论的形式“让人民日报这样高大上的官方媒体顿时变得亲民了许多”;评论员“既能写出深刻华丽的评论,又能讲故事似的轻易概括—件事”,让人“刷新了对评论员的印象”。这一系列视频在国内全网播放量超过3000万,其中《年轻人与两会的故事》播放量超过2000万,有8个视频播放量超过100万。与此同时,视频评论也为海外网民熟悉中国政治文明提供了一扇窗口,在Twitter、Instagram、Youmbe、facebook等海外视频社交网站的播放量突破255.3万,美国托马斯大学政治学教授Jon Taylor、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副领事Bernard Nguyen等推特“大v”纷纷点赞转发,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海外传播效果。此后,在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人民日报评论部再次尝试这一形式,由评论员出镜将自己撰写的系列评论员文章娓娓道来,在视频中对十九大精神展开权威解读,让以往“正襟危坐”的本报评论员文章鲜活起来。
2019年新春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评论部再次“脑洞大开”,开发了评论的“新玩法”——快板评论。报社推出《两会“石”评》系列节目共11期,每期时长1至2分钟。在节目中,90后评论员石羚穿起长衫,打起快板,将两会热点用自己撰写的“段子”讲出来,综合运用各种曲艺形式,各地方言更是信手拈来。有两期节目中,评论员还玩起“跨界混搭”,脱下长衫唱rap,并邀请报社其他部门的“才艺嘉宾”客串,用尤克里里和吉他弹唱为快板伴奏。传统曲艺和现代说唱、东方和西方不同元素碰撞融合,让评论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老年人‘再就业’”“00后写提案”“老马为何没打退堂鼓?”“丈母娘以后咋挑女婿?”“部长为何请求‘高抬贵手’?”……从选题中不难看出,每期主题都是当天热点话题,但由于快板评论的特殊属性,均选择了一事一议、一人一议的“微切口”,在标题上也做了趣味性、口语化处理,让视频自带“搞笑属性”,同时又始终把握分寸,虽有娱乐性,但始终坚守评论产品的思想性内核,在轻松愉悦的传播氛围中创造主流价值输出机会。该系列短视频在人民日报微信公号平台的总阅读量超过63万,其中第7期单期突破10万+,产品也在抖音平台同步传播。这一接地气的评论话语创新,让网友大呼“过瘾”,不少网友感叹:“评论还能这样玩!”而短视频的主创评论员石羚也因此吸引了大量粉丝,大有成为“主流网红”的趋势。这是评论员个人品牌和党报评论品牌实现双赢的尝试,通过打造一批具有鲜明风格的“明星评论员”,可以让党报评论品牌形象更具标识性。
创新日常化,“融评”品牌可持续性仍需探索
当下,算法推荐引发的“茧房忧惧”,自媒體野蛮生长产生的“偏激共振”,舆论生态中人为的“乱砍滥伐”,都为主流媒体如何更好适应、引领全媒体时代留下了充满挑战的考题。回答好融合发展和舆论引导的考卷,就要用好评论这一思想武器。融合时代有利的技术条件、政策条件,为传统党报评论增加了“逆袭”的筹码。在主动拥抱融合的实践中,党报评论日益焕发青春活力,在“老字号”栏目之外,涌现了一批新兴“融评”品牌。
但是,“融评”栏目在成为“爆款”之后,还面临着品牌可持续性的问题。从现阶段实践来看,主流媒体的“融评”产品更像是主题宣传“集体狂欢”的产物,在重大报道战役的催化下诞生,也随着报道任务的完成而终结,还没有形成评论创意的日常化、运作机制的常态化。评论员是“融评”产品的灵魂要素,要实现“融评”栏目的长效机制,对评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坚守思想性之外,评论有了更多“花式玩法”,评论员不再只是“笔杆子”,甚至还要练就说学逗唱、吹拉弹跳各项才艺,成为“全能选手”。
与此同时,鼓励走向台前,对评论员而言也是一种激励机制。更重要的是,镜头揭开了评论员群体的神秘面纱,在评论主动“祛魅”的过程中,也为观点输出者和接受者的双方互动营造了生动场景。再往深层次说,这种评论场景的日益开放化、公共化趋势,以及随之而产生的“交流实感”,对于提升现代社会的公民媒体评论素养大有裨益。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通过提升评论员“四力”,发掘评论员的创新潜力,推动“融评”产品常态化生产与传播机制的形成,仍是一项有待探索的传媒新课题。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研究部编辑,本文原载于《传媒评论》2019年第4期,原标题为《人民日报可视化“融评”产品,给评论更多创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