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空间目标下城市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h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定期评价城市规划有利于后继规划的改进和有效实施。评估低碳城市空间目标下的城市规划实施,关键在于建立一系列评估指标体系。以减少碳排放,减少空气污染,节约资源与能源为目标,建立了土地集约紧凑利用、土地混合使用、交通结构、绿化覆盖率等城市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既为审视现行城市规划建设低碳城市空间提供了依据,又为城市规划修编增加低碳城市空间内容提供参考依据,以促使形成低碳城市空间,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低碳;城市空间;城市规划;实施;评估
  中图分类号S181.3;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9-10210-03
  基金项目宁夏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Z1130)。
  作者简介夏固萍(1979- ),女,宁夏固原人,讲师,在读博士,从事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
  收稿日期20140909在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预言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两件最深刻的事情: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中国2050年的城市化水平预计可能突破70%,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经历过的快速城市化阶段[1]。在经济增长与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又能够解决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尤其是减少城市能源消耗与CO2的排放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CO2排放将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所以这是一个影响全球生态环境的问题。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夕,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下,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向世界庄重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的CO2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之后很多城市发展开始以“低碳城市”为目标。低碳城市发展是指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处于较低水平[2]。
  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应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城市规划是动态的,而不是终极蓝图,通过定期评价,可以全面地考量规划实施的结果和过程,有效地检测、监督既定规划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关信息的反馈,从而对规划的内容和政策设计以及规划运作制度的架构提出修正、调整的建议,使城市规划的运作过程进入良性循环[3]。评估低碳城市空间目标下的城市规划实施,关键在于建立一系列评估指标体系,即建立低碳城市空间目标下的城市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以此审视城市规划实施中关于低碳城市空间建设的情况。
  1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低碳城市空间以减少碳排放,减少空气污染,节约资源与能源为目标,因此,评估城市规划实施中关于低碳城市空间建设情况的指标体系如表1。
  1.1土地集约紧凑利用
  1.1.1意义。紧凑度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4],提倡土地紧凑集约利用,即土地高密度紧凑利用,而不是低密度蔓延,这样可以缩短交通距离,以方便自行车使用与步行交通,从而减少机动车交通引起的碳排放量。
  1.1.2存在的问题。土地集约紧凑利用,使建筑容积率和人口密度都提高,有可能面临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如热岛效应等问题,这可以通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实施交通需求管理应对交通堵塞[5]。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城市发展的最优方案是城市土地集约紧凑利用与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相结合,除提高建筑容积率外,还需考虑足够的绿化用地以吸收城区热量,降低城区温度,应对热岛效应。
  1.1.3分项指标。土地集约紧凑利用可以通过人口密度与建筑容积率等分项指标来衡量。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发展阶段不同,城市土地集约紧凑利用程度也不同。
  1.2土地混合使用土地混合使用,就是多种用地混合布置,在容积率等开发条件一定的前提下,可以采取土地混合使用的方法,允许用户将相互关联和兼容的建设项目放在同一个地块甚至一幢建筑之中,例如,学校与住宅,商贸展览、宾馆饭店、设计服务与住宅等都可以混合使用等[6]。
  1.2.1意义。鼓励用地的有效混合,避免巨型或单一化的功能分区,提高短距离出行的比例[7],可以降低机动车使用机率,减少碳的排放量。
  1.2.2存在的问题。土地混合使用,如居住与工业用地混合布置,从目前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手段来看,工业可能会对居住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城市土地混合使用的前提是其他用地不对居住环境造成干扰与污染。
  1.2.3分项指标。土地混合使用能使交通出行距离减少,方便居民步行与使用自行车。由于居民出行的不确定性,因此,以居民日常出行的平均距离是否不大于居民使用自行车的最大距离来衡量土地混合使用。
  1.3交通结构
  1.3.1意义。通过发展绿色交通如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慢行交通,减少小汽车出行比率,以减少碳排放。
  1.3.2存在的问题。从目前大多数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状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大多数城市缺乏公共交通专用道以及在道路交叉口公交优先通行的交通管制策略,而且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存在换乘不方便,如换乘需要重新购票以及在上下班高峰时“挤公交”的情况;②大多数城市中存在小汽车挤占自行车道的现象,如小汽车在自行车道上逆行或停车,特别是在商业繁华区,这不仅影响自行车行驶速度也威胁到自行车出行安全;③步行道沿路景观贫乏,易使行人感到疲惫。
  1.3.3分项指标。工业、交通、建筑是碳排放的三大主要来源,如果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减少小汽车出行几率,则对减少碳排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由以下分项指标综合衡量。
  (1)公交分担率。发展公共交通不受城市规模与空间形态的影响,而且如果居民的出行主要依赖公共交通,即公交分担率高,将对减少碳排放具有决定作用。另外,规划评估时还要考虑公交专用道建设、公交换乘是否零代价和零距离、公交等候时间的长短与公交准点率等低碳城市空间建设的相关内容。   (2)慢行交通分担率。步行与使用自行车等慢行交通不会产生碳排放,因此慢行交通分担率越高城市空间低碳程度越高,而且,规划评估时还要考虑自行车道不被机动车挤占以及步行道沿路景观建设等低碳城市空间建设的相关内容。
  (3)小汽车使用率。城市交通出行中小汽车使用率越高,城市拥堵的可能性越大,则碳排放量越多,城市空间低碳化程度越低。另外,规划评估时还需考虑市中心小汽车停车位减少等压缩小汽车使用空间而有利于低碳城市空间建设的相关内容。
  1.4固碳绿化
  1.4.1意义。建筑、工业、交通是碳排放的三大主要来源,除了建设绿色建筑、发展绿色交通以及转变产业发展模式减少碳排放外,还需要采取补救措施来固碳,即通过大量植物绿化吸收大气中的碳,以减少大气中碳的含量。
  1.4.2存在的问题。绿化率越高,吸收大气中的碳越多,但城市低碳化程度并不一定很高,因为绿化率越高,意味着建筑密度越小,交通距离变长也会增加碳的排放量。因此,低碳城市发展应是绿化率与建筑密度相结合并达到最优的比例关系。
  1.4.3分项指标。对于碳的吸收以实际效果为准,因此固碳绿化指标采用绿化覆盖率而不是绿地率,另外,规划评估时还要考虑乔灌木等植物配置比例,因为在地块面积相同的绿地中,乔木覆盖绿地吸收碳比纯草坪绿地的生态效益更好。
  2对应的规划与设计
  为了促使低碳城市空间形成,以应对城市规划实施评估,相应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内容如表2。
  (1)在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中限定人口密度和建筑容积率最低值,以使土地集约紧凑利用。
  土地集约紧凑利用,需要限定建筑容积率最低值,以补充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只有建筑容积率最高值的限定,约束城市用地低密度低容量开发建设。
  (2)在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中尽可能使土地混合使用,以减少居民日常出行距离,但土地混合使用的前提是周围用地如工业用地不对居住环境造成干扰与污染。
  (3)在总体规划、道路交通规划中进行绿色交通系统规划包括确定公交车专用道以及步行与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并设计有步行道、自行车道、公交车专用道的道路横断面;在规划实施机制中明确机动车挤占自行车道的交通管制措施,在市中心繁华地带划出一定区域减少停车位;在详细规划中丰富步行道沿路景观,使行人犹如在景区中行走而不易感到疲劳。
  (4)在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和详细规划中确定最优的绿地率;在详细规划中确定生态效益最佳的绿地植物配置方案,如在绿化植物配置中尽可能采用乔木覆盖绿地,减少或不建设纯草坪绿地。
  3规划实施评估需获取的相应数据资料
  以低碳城市空间目标下的城市规划实施评估标准审视城市规划实施中关于低碳城市建设的情况,需获取的相应数据资料如下。
  3.1人口密度与建筑容积率土地集约度需要通过人口密度以及建筑容积率来表达,要测算人口密度以及建筑容积率需获取城市的人口数据、城市建成区面积、建筑层数、建筑基底面积等数据,这些数据的获取需要借助卫星影像图。
  3.2居民日常出行的平均距离衡量土地混合度需要获取居民日常出行的平均距离,这需要通过大量的数据调研与整理分析,同时需借助卫星影像图分析获取部分数据。
  3.3交通结构根据城市人口总数确定随机抽查的人数,再通过访谈获取依靠公交出行、慢行交通、小汽车使用的人数比例;通过实地调研公交专用道建设情况,公交换乘的代价与距离,公交等候时间与公交准点率情况,自行车道被机动车挤占情况。
  3.4绿化覆盖率绿化覆盖率可以借助卫星影像图与实地调研获取,另外还需要通过实地调研分析获取绿地中乔、灌木等植物配置情况。
  4结语
  评估低碳城市空间目标下的城市规划实施,关键在于建立一系列评估指标体系。以减少碳排放,减少空气污染,节约资源与能源为目标,建立土地集约紧凑利用、土地混合使用、交通结构、绿化覆盖率等城市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既为审视现行城市规划实施建设低碳城市空间提供了依据,也为城市规划修编增加低碳城市空间内容提供参考依据,以促使形成低碳城市空间,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另外建立低碳城市理想模型以及评估低碳城市的模型还需要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金石.WWF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J].环境保护,2008(3):20-22.
  [3] 孙施文,周宇.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J].城市规划汇刊,2003(2):15-18.
  [4] 仇保兴.紧凑度与多样性——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J].城市规划,2012,36(10):11.
  [5] 仇保兴.实现我国有序城镇化的难点与对策选择[J].城市规划学刊,2007,171(5):10.
  [6] 仇保兴.我国城镇化中后期的若干挑战与机遇[J].城市规划,2010(1):21-22.
  [7] 潘海啸,汤锡,吴锦瑜,等.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08(6):57-64.
其他文献
摘要 采用“访谈+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山东济南、青岛、潍坊等10个地区的玉米种植户进行抽样调查,重点了解目前山东省玉米种植户对种子质量认识情况及对相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玉米种业在种子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监管力度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为山东省玉米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山东省;玉米;种子质量;调研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
旅游资源的主体是自然与文化遗产。纵观旅游发展史,游客大都是奔着名胜去旅游的,所谓名胜大都是优质遗产资源经过一定开发形成的自然与文化景区景点,古往今来,遗产旅游一直是
[目的]为西南地区茶园的合理施肥和管理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测定四川省名山县茶园3种土壤的有机碳组成。[结果]名山县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为12.01~15.50 g/kg。其中,腐殖酸总碳占有机质总碳的28.58%~34.30%,活性有机碳占总碳的41.67%~51.86%。[结论]对比春、夏、秋三季有机碳和其他形态碳,特点为总量随着季节波动,但波动幅度小,季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绒毛膜性质对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双胎产妇102例,根据双胎绒毛膜性质分为观察组(单绒毛膜)和对照组(双绒毛膜),分析两
目的:研究马钱子碱中毒后不同时间段内肝细胞Bcl-2和Caspase-3表达的病理变化。方法:用20只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组,40只wistar大鼠复制马钱子中毒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中毒
目的:探讨应用保留灌肠和口服肠道去污剂两种给药途径在肝硬化患者治疗中血清内毒素水平和肠黏膜通透性的变化。方法:将67例肝硬化患者按给药途径随机分为保留灌肠组( n=34)和口服
摘要  [目的]建立裹浆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预测模型。[方法]试验通过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菌悬液到无菌裹浆中,分别放在14、18、22、27、32和37 ℃下培养,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数据采用修正Gompertz、修正Logistic、Baranyi模型拟合生长曲线。通过相关系数的比较,采用最优模型为一级模型,在最优一级模型的基础上拟合出相关参数。采用Ratkowsky平方根模型分别建
摘要 介绍了毕节试验区27个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背景、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促进农业园区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措施。  关键词 农业园区;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7-09582-02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肠粘膜绒毛细胞(IMN)核因子KB(NF—kB)及其介导的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其在ANP并发肠道衰竭中所起的作用,并观察生长激素(GH)对NF—kB活化及细胞因子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