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监管架构与银行业绩效

来源 :银行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y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20年中,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经历过银行业的危机。所有国家都目睹了银行业本质和结构上的重要变化,这些变化导致了国家及其他多元政策制定者们集中关注银行业监管的重要作用,这种关注由于以下事实的存在变得更加强烈——从干预转向监管。政策的讨论集中在必须要建立和保持有效监管的一些问题上,包括银行监管的结构、规模和独立性。银行应该服从于一个还是多个监管权力机构?中央银行应该被包括在银行监管体系中吗?银行监管机构应该去管理其他金融行业,尤其是证券业和保险业吗?银行监管者应当在多大程度上屈从于政治和经济政策的压力及影响?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不能提供一个合适的银行监管框架,可能就会削弱银行业的表现和业绩,甚至导致大规模的银行危机。
  
  一元监管还是多元监管
  
  在设计银行监管体系时,一个关键的决策是要决定建立一个还是多个监管机构。经验表明,这两种选择各有优势和劣势。主张建立一个独立的监管机构的最主要的理由是他们担心多元监管机构之间的竞争,而那些主张建立多元监管机构的人反而强调机构之间竞争的优势。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有84%的国家是有一个独立的银行监管机构,如英国、法国、西班牙、瑞士、新西兰、日本和印度等等。剩下16%的国家则成立了多个银行监管机构,包括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泰国、中国以及台湾地区等等。
  
  中央银行是否扮演监管者的角色
  
  就像一元监管和多元监管的问题一样,理论上,对中央银行作为监管机构这种作法的利弊也是众说不一。赞同中央银行监管的最有力的论据是,中央银行掌握第一手关于银行状况和表现的资料,继而可以帮助它们及时辨别和应对系统方面出现的紧急问题。持反对观点的人则强调了中央银行监管责任和其货币政策责任之间所固有的矛盾。在经济下滑时期这种矛盾更加尖锐。中央银行可能会被诱使去制定一个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避免对银行利润和信贷质量的负面影响,或者为了更好的执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鼓励银行更加自由地去扩大信贷,这样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忽视信贷质量。
  目前,世界上117个国家当中有四分之三是由中央银行担任监管角色,这其中又有64%的国家的中央银行是独立的监管者,例如,埃及、南非、巴西、印度、新西兰、菲律宾、越南、爱尔兰、意大利、俄罗斯等等。美国等一些少数国家则是在中央银行以外,至少有一个机构行使银行监管的权利。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国家没有给予中央银行任何监管责任。
  
  银行监管者的监管范围
  
  有关监管者监管范围的辩论源自于金融机构业务的日益复杂和其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金融业日益全球化的趋势,这些变化与趋势导致了不同金融行为的辨别越来越模糊。在许多国家里金融巨头同时操作银行、证券、保险业务,为了能有效监管这些实体,尤其是控制好风险,有些人认为设立覆盖整个金融服务业的一个监管范围宽泛的监管者是必要的。而反对者则认为这样的设立将导致本应该分散于不同机构中的权力不恰当的集中。
  目前,世界上116个国家中,约55%的银行监管者的管辖范围只局限在银行业,这些国家包括中国、巴西、埃及、德国、美国、俄罗斯、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等等;有11%的银行监管者也对证券公司进行监管,例如,比利时、法国、卢森堡、瑞士等,20%国家的银行监管机构的对保险公司也进行监管,如奥地利、爱尔兰、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另外还有14%的国家同时对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进行监管,例如,英国、澳大利亚、丹麦、日本、韩国等等。
  
  银行监管机构的独立性
  
  在对近期多个损失惨重的银行货币危机的反省中,银行监管的独立性问题受到很多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表明,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对银行更好的发挥作用乃至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监管者在一定程度的上的“独立”,能够抵制压力和影响,维持银行的安全和稳定。此外,监管的独立性允许银行监管者用严格的、专业的且可靠的办法来监督银行的财务状况。
  在被调查的104个国家当中,有约54%的国家的监管机构有相对较低的独立性,包括中国、新西兰、韩国、芬兰、匈牙利、墨西哥、南非等,也包括一些离岸金融中心如开曼群岛、英属维京群岛等;而约24%的国家有相对较高的独立性,例如,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荷兰、卢森堡等;22%的国家介于两者之间,如日本、新加坡、比利时、瑞士、意大利等等。调查也表明,欠发达国家的银行监管机构的独立性更弱。
  
  监管构架对银行业绩效的影响
  
  当一国的决策者决定其银行监管的结构、范围和独立性时,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这些方面是否会影响银行业的业绩,如果影响了,那么它们是如何影响的?
  如果多元监管体系导致了监管机构竞争的过度,从而导致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低下,那么另一方就会坚持他们的观点,即一元监管体系可以避免这种负面的影响。另外,一些人认为一元的独立的监管体系能够减少政策性负担,在某种程度上,降低银行的成本,提高收益。但是,多元监管体系中机构之间的竞争,更能够促进银行业的变革与发展,从而也会带来银行业收益的提高。因此,没有大量经验性的证据,我们不能确切认定说监管构架可以影响银行的绩效。
  同样,由于缺乏先前的经验性证据,中央银行是否是监管机构对银行业收益的影响也是未知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管理和银行监管的两项职责之间存在冲突。一方面,在经济下滑的过程中,中央银行放松对银行的管制,使他们可以脱离信贷质量问题,这种冲突反而对银行盈利能力有正面影响,另一方面,如果松懈的监管刺激了低信用度的延伸,信用质量在今后就会变得更坏,银行的收益就会下降。
  此外,银行监管范围对银行收益的影响也没有确定。例如,一个统一的监管者可能促使银行,尤其是大的、复杂的机构更好的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从而让银行有更好的表现。然而,大家也在争论,这种集中度的缺乏可能导致对银行业需求敏锐度的降低,从而使银行的收益低于在一个高度集中的监管体系之下能够获得的水平。
  在监管机构独立性对银行业的影响方面没有模棱两可的观点。在监管制度被政治压力而不是市场的力量所主导时,银行更有可能被迫扩大信用或者被政府操纵而被迫扩大信用以迎合政治需要。所以,当一个独立的监管者能够有效的鼓励银行在基于信贷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做出决定时,银行的收益和表现就会提升。
  德意志联邦银行的董事会成员梅斯特先生(EdgerMeister)曾在一次演讲中指出:“政策和监管责任的确定是决定金融市场未来之路的最重要因素。然而,没有一个最终的答案告诉我们应当如何去做。” 他认为,“建立良好的监管体系的最好方式不是来源于理论”。近年来,日益增多的国家的决策者不仅继续讨论监管框架的问题,而且越来越多的开始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国家的银行监管体系。但他们没有以往的经验可以借鉴。因为,研究表明,监管结构对银行业收益的影响非常微弱。这些研究的确发现了一些独立的、一元的监管体系能够提高银行业收益的证据,然而,当他们利用来源于不同渠道的银行监管结构的信息数据重新评估时,却没能再得出这种结论。
  这种结论对如何构建银行监管体系这种政策性的辩论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它暗示了这种不断进行中的辩论可能要更加集中在监管结构对一个健康的银行体系其他方面的影响上,这些方面包括单个银行的安全性和稳健性,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以及未来的发展等等。
其他文献
主编的话:  本期的“文化休闲”栏目刊登了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和天津农村合作银行副行长王快雪写的两幅字。唐双宁先生是早已成名的书法家,他的狂草,我仰慕已久;而王快雪早在20多年前字就比我写得好。为了撑起版面,我的字也登了两幅,其作用是充当“大砖头子”,一些金融界的书法同仁看了肯定会说:“嘿!连王松奇这样的字也能登在《银行家》上,我们就更没问题了!”于是大家踊跃参加我们组织的书法征集活动,事情就会
期刊
编者按:2005年9月8日至9日,OECD和世界银行联合在印尼举行了0ECD亚洲公司治理圆桌会议,来自OECD、世界银行和亚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名代表与会。本文作者参加了该会议并就有关问题发表了意见和评论,本刊特邀作者就此进行深入介绍并表述个人的学术意见。    最近,OECD亚洲公司治理圆桌会议(ARCG)起草了亚洲银行公司治理政策摘要(policy brief)。这是自2003年公布《亚
期刊
在特定的转轨时期,证券公司经营的风险日益引起广泛关注。本文选取在银行间市场进行信息披露的48家证券公司的2004年度财务报告,结合2003年和2002年的披露信息,从各项财务指标来动态跟踪分析当前中国主要的证券公司的风险状况。    证券公司风险分析指标的选择    风险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将不可以量化的风险进行指标化处理,然后通过维数映射使这些专业的风险状态数据转化为更为直观的风险报告。本文主要分析
期刊
2005年7月21日19时,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自2005年7月21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此消息顿时引起国内外金融市场乃至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据报道,美国、英国、日本、韩国、马
期刊
CPI涨幅总体呈回落态势    CPI从去年9月开始逐步回落  CPI同比涨幅在2004年7、8月份达到最高值3%),9月份开始逐步回落,回落的趋势一直延续到2005年6月份(见图1)。虽然在2005年2月份和3月份,CPI曾有一定的“反弹”,分别达到3.9%和2.7%,但这不是真正的反弹,而是由于春节错位因素造成的CPI短暂的走高。即由于今年2月份是春节所在月(年夜为2月8日),2004年2月不
期刊
美联储再提利率0.25个百分点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9月20日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再提高0.25个百分点,从3.5%提高到3.75%。这是美联储自2004年6月至今连续第11次以相同幅度提高短期利率。    欧元区利率处于“极低”水平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9月19日表示,欧洲央行成功控制了通胀预期,目前欧元区市场利率处于“极低”水平。特里谢认为尽管央行已经为欧元区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单靠利率
期刊
编者按:Barth博士是美国奥本大学劳德著名学者及金融学教授,美国非营利性经济智库——梅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Barth博士同时也是近期亚洲开发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供技术协助项目中的国际专家组带头人。作为《银行家》杂志的特约作者及海外特约编辑,Barth博士及其外国同仁将与中国读者分享其对中国经济、中国金融业改革的独到见解。    中国是当今商业和政治界最为热门的话题。当讨论中国在贸易、就业、人权和
期刊
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合并证券经纪和理财业务之后,花旗(Citiroup Inc.)与LeggMason的一项资产置换交易,却拉开了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当中,各大金融机构将这些业务进行分拆的序幕。一站式的金融服务给金融巨头们带来的麻烦已经使这种服务模式走到了尽头,大而全的业务构造也不再适合未来金融业整体环境的发展。花旗与Legg Mason的这项交易可能是整个金融业新的大规模业务重
期刊
《银行家》:BEG是进入中国市场比较早的外国机构之一,但投资中国的银行业还是第一次,难免让中国的金融业有些陌生感。请先介绍一下DEG的基本情况。  卢培旭:DEG成立于1962年,其宗旨是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建立和扩大私营企业,从而为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当地民众生活的改善打下基础。依我们的理解,由于德国是二战的策源地,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成立此公司隐含有赎罪的意思,即在自身经济获得恢复之后,
期刊
编者按:本文摘自国际经济研究所主持编写的《美国与世界经济——未来十年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作者的立意在于分析中国的情况,并为美国政府提出政策性建议。毫无疑问,这篇文章是为美国的利益服务的,但是它将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人对中国的态度,美国政府所关心的实质性问题在哪里,并且也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看待我国所面临的问题。    自从25年前启动经济改革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至少在下一个十年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