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即便是在寒冷萧条的冬天,位于豫北大地的长垣县,依然不乏盎然生机。无论是藤蔓曲折的葡萄树,还是翠绿欲滴的大棚蔬菜;无论是随风摇曳的景观树苗,还是咕咕啄食的散养鸡,诸如这些,都为冬日的长垣增添了美丽生动的风景。
了解长垣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处于强势发展中的河南省直管县。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一栋栋矗立的高楼、一个个新兴的企业,无不显示着这里强大的发展能量。然而在长垣,引人注目的绝不仅仅这些,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又为牧野大地上的这颗璀璨明珠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2012年岁末,在新乡市农业局领导的推荐下,记者来到长垣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
“开门红”
时间回溯到2011年。那一年春节刚过,长垣县便掀起了现代农业建设的热潮。
“长垣县蒲东办事处八里张村占地1300亩、总投资5000万元的日光温室建设现场热火朝天;丁栾镇占地1万亩、总投资8000万元的冬枣采摘观光园项目紧张进行;芦岗乡王辛庄村投资1000万元的蒲田肉牛饲养项目初具规模;樊相镇谷寨村总投资600万元的食用菌菌棒车间正在安装设备……”说起2011年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长垣县农业局局长朱国喜心潮澎湃。当年第一季度,长垣县开工或即将开工建设的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上的现代农业项目有86个,计划总投资12.4亿元。
“到‘十二五’末,我们将建成25万亩蔬菜生产基地、15万亩冬枣生产基地、1.5亿棒食用菌生产基地、年出栏10万头肉牛饲养基地,让现代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长垣县原副县长刘军伟的这句话,正式拉开了长垣现代农业的发展大幕。
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破解现代农业发展瓶颈,当年长垣县就争取到综合补贴中低产田改造、排灌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10个,争取资金达5.1亿元。
发挥民间资本充裕、投资欲望强烈的优势,鼓励在外经商人员、经济能人等投资现代农业,堪称长垣县现代农业发展上最精妙的一笔。“我们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向现代农业,在工业化、城镇化较快发展的同时,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了‘三化’协调发展”。
在现代农业的发展布局拉开的同时,长垣县还不失时机地精心培育发展环境。
“我们积极召开金融部门与农民代表、种菜能手、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座谈会、对接会,探索信贷新模式,降低信贷门槛,加大金融部门的信贷力度。”朱国喜说,为确保现代农业项目的顺利实施,长垣采取政策推动、投入撬动、机制促动、典型带动等激励措施,在优化服务、构筑平台上下功夫,帮助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土地、资金、技术、市场、信息、销售等制约因素,化解发展中的矛盾,解决实际困难。
“众星捧月”
自从确定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路线,长垣县便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众星捧月般将现代农业推到了潮流的最前沿。
朱国喜告诉记者:加快土地流转,是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的重要途径;要想实现现代农业的长远发展,首先就要实现土地的合理流转。从此,坚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纽带,以特色农业为主导”,长垣县迈出了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的坚实步伐。
在长垣县,几乎每个乡都成立有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建立土地流转储备库,搭建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平台。截至目前,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达25.68万亩,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创建了广阔的投资平台。
两年的时间里,正是得力于土地流转,一大批现代农业企业应运而生,迅速崛起。比如“宏力”“鸿志”“亿隆”“豫牛”“长远”等企业先后建设了美国红提种植园、高效蔬菜园、玉兰生态园、高效农林科技示范园和黄河生态园等,一度引领长垣现代农业的发展。
“宏力公司建设了7个红提葡萄种植园,并建成1000吨和5000吨的保鲜冷藏库各一座,成为我国最大的红提葡萄种植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3000人;长远集团在黄河滩区租赁滩涂地,采取‘地上种树、树下种草、草上养鹅’的模式,大规模发展生态养殖,目前鹅存栏达到30万只,成为河南最大的养鹅基地。”朱国喜如数家珍地说,长垣还坚持以苗木花卉、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为主导,建设了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
资金是发展的活水泉源。为了启发和调动企业老板、经济能人、广大农民投资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长垣县通过“效益对比、经验交流”,用典型引路,用榜样带动等方式,增强人们投资现代农业的信心,促使他们主动投身到发展现代农业中来。一时间,长垣县投入现代农业、发展高效农业的热情空前高涨。
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明显特点是“投资大、周期长”。“为引导、鼓励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民间资本向现代农业转移,我们针对重点培育的高效农业、畜牧养殖等不同产业,对投向农业的企业制定了各具特色的简化审批、优先办理、项目扶持、税费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向日光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投资,向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等生态养殖投资,向育苗、育种等高科技农业投资。”
不仅如此,长垣县财政每年还拿出不低于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并整合涉农项目用于发展现代农业补助和扶持。与此同时,利用惠农担保资金、特色产业发展互助基金和农村信用担保协会等方式,长垣县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杠杆”和“酵母”作用,让有限的政府投资换来“乘法”效应。
辛勤的耕耘,换取了惊人的收获。据统计,从2010年3月到2012年年底,长垣县新增高效农业18.7万亩,其中100亩以上示范园近40个,新增设施农业2.3万亩,新建畜位30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肉牛场33个。
至此,在强势发展的长垣县,现代农业也以其独有的魅力,闪烁出了耀眼的光芒。
有力支点
“宏力”牌红提葡萄果穗大,果粒松紧适度,整齐均匀,果肉硬脆,味甜可口,产品畅销海内外;富硒黄梨是长城农林有限公司的拳头产品,凭借着挂果早、单果大、产量高、果肉细腻、营养丰富、果核小、果渣少、口感好等特点,风靡水果市场;“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鸿志高效农业园大棚内,紫茄子、白茄子、红番茄、青辣椒等蔬菜鲜艳欲滴,挂满枝头……
沿着曲折平坦的田间道路,踏着先前参观者的足迹,两天的时间里,记者采访了宏力高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鸿志高效农业园、长城农林有限公司、铭东蔬菜专业生产合作社等。在萧索的冬季,这些现代农业的引领者,给长垣县的田野注入了无限生机。
“我们按照‘由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特色农业向高效农业、高效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发展思路,已使全县现代农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说起两年来现代农业取得的长足发展,朱国喜颇感自豪。目前,长垣县现代农业面积已发展到21.5万亩,绿色果蔬、苗木花卉、肉牛养殖、食用菌、良种繁育等五大产业初具规模,并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毫不夸张地说,如今的长垣县农业产业,已经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而同样让人赞叹的是,各种农业产业的齐头并进,并没有影响到长垣粮食的连年增收。
朱国喜介绍说:“长垣2012年的粮食总产量达15.84亿斤,比上年增产0.706亿斤,增幅达4.66%,实现了夏粮秋粮‘九连增’的目标。尤其是在小麦高产创建中,10块高产创建攻关田单产均超过1300斤,其中常村镇大前村农民时瑞强的高产攻关田亩产经省、市专家共同验收,单产达1369斤,位居新乡市第一。”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说过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不言而喻,长垣县欣欣向荣的现代农业,正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有力支点,在它的支撑下,带来了长垣农业产业的飞速发展。
了解长垣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处于强势发展中的河南省直管县。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一栋栋矗立的高楼、一个个新兴的企业,无不显示着这里强大的发展能量。然而在长垣,引人注目的绝不仅仅这些,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又为牧野大地上的这颗璀璨明珠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2012年岁末,在新乡市农业局领导的推荐下,记者来到长垣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
“开门红”
时间回溯到2011年。那一年春节刚过,长垣县便掀起了现代农业建设的热潮。
“长垣县蒲东办事处八里张村占地1300亩、总投资5000万元的日光温室建设现场热火朝天;丁栾镇占地1万亩、总投资8000万元的冬枣采摘观光园项目紧张进行;芦岗乡王辛庄村投资1000万元的蒲田肉牛饲养项目初具规模;樊相镇谷寨村总投资600万元的食用菌菌棒车间正在安装设备……”说起2011年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长垣县农业局局长朱国喜心潮澎湃。当年第一季度,长垣县开工或即将开工建设的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上的现代农业项目有86个,计划总投资12.4亿元。
“到‘十二五’末,我们将建成25万亩蔬菜生产基地、15万亩冬枣生产基地、1.5亿棒食用菌生产基地、年出栏10万头肉牛饲养基地,让现代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长垣县原副县长刘军伟的这句话,正式拉开了长垣现代农业的发展大幕。
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破解现代农业发展瓶颈,当年长垣县就争取到综合补贴中低产田改造、排灌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10个,争取资金达5.1亿元。
发挥民间资本充裕、投资欲望强烈的优势,鼓励在外经商人员、经济能人等投资现代农业,堪称长垣县现代农业发展上最精妙的一笔。“我们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向现代农业,在工业化、城镇化较快发展的同时,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了‘三化’协调发展”。
在现代农业的发展布局拉开的同时,长垣县还不失时机地精心培育发展环境。
“我们积极召开金融部门与农民代表、种菜能手、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座谈会、对接会,探索信贷新模式,降低信贷门槛,加大金融部门的信贷力度。”朱国喜说,为确保现代农业项目的顺利实施,长垣采取政策推动、投入撬动、机制促动、典型带动等激励措施,在优化服务、构筑平台上下功夫,帮助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土地、资金、技术、市场、信息、销售等制约因素,化解发展中的矛盾,解决实际困难。
“众星捧月”
自从确定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路线,长垣县便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众星捧月般将现代农业推到了潮流的最前沿。
朱国喜告诉记者:加快土地流转,是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的重要途径;要想实现现代农业的长远发展,首先就要实现土地的合理流转。从此,坚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纽带,以特色农业为主导”,长垣县迈出了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的坚实步伐。
在长垣县,几乎每个乡都成立有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建立土地流转储备库,搭建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平台。截至目前,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达25.68万亩,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创建了广阔的投资平台。
两年的时间里,正是得力于土地流转,一大批现代农业企业应运而生,迅速崛起。比如“宏力”“鸿志”“亿隆”“豫牛”“长远”等企业先后建设了美国红提种植园、高效蔬菜园、玉兰生态园、高效农林科技示范园和黄河生态园等,一度引领长垣现代农业的发展。
“宏力公司建设了7个红提葡萄种植园,并建成1000吨和5000吨的保鲜冷藏库各一座,成为我国最大的红提葡萄种植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3000人;长远集团在黄河滩区租赁滩涂地,采取‘地上种树、树下种草、草上养鹅’的模式,大规模发展生态养殖,目前鹅存栏达到30万只,成为河南最大的养鹅基地。”朱国喜如数家珍地说,长垣还坚持以苗木花卉、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为主导,建设了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
资金是发展的活水泉源。为了启发和调动企业老板、经济能人、广大农民投资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长垣县通过“效益对比、经验交流”,用典型引路,用榜样带动等方式,增强人们投资现代农业的信心,促使他们主动投身到发展现代农业中来。一时间,长垣县投入现代农业、发展高效农业的热情空前高涨。
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明显特点是“投资大、周期长”。“为引导、鼓励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民间资本向现代农业转移,我们针对重点培育的高效农业、畜牧养殖等不同产业,对投向农业的企业制定了各具特色的简化审批、优先办理、项目扶持、税费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向日光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投资,向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等生态养殖投资,向育苗、育种等高科技农业投资。”
不仅如此,长垣县财政每年还拿出不低于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并整合涉农项目用于发展现代农业补助和扶持。与此同时,利用惠农担保资金、特色产业发展互助基金和农村信用担保协会等方式,长垣县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杠杆”和“酵母”作用,让有限的政府投资换来“乘法”效应。
辛勤的耕耘,换取了惊人的收获。据统计,从2010年3月到2012年年底,长垣县新增高效农业18.7万亩,其中100亩以上示范园近40个,新增设施农业2.3万亩,新建畜位30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肉牛场33个。
至此,在强势发展的长垣县,现代农业也以其独有的魅力,闪烁出了耀眼的光芒。
有力支点
“宏力”牌红提葡萄果穗大,果粒松紧适度,整齐均匀,果肉硬脆,味甜可口,产品畅销海内外;富硒黄梨是长城农林有限公司的拳头产品,凭借着挂果早、单果大、产量高、果肉细腻、营养丰富、果核小、果渣少、口感好等特点,风靡水果市场;“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鸿志高效农业园大棚内,紫茄子、白茄子、红番茄、青辣椒等蔬菜鲜艳欲滴,挂满枝头……
沿着曲折平坦的田间道路,踏着先前参观者的足迹,两天的时间里,记者采访了宏力高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鸿志高效农业园、长城农林有限公司、铭东蔬菜专业生产合作社等。在萧索的冬季,这些现代农业的引领者,给长垣县的田野注入了无限生机。
“我们按照‘由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特色农业向高效农业、高效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发展思路,已使全县现代农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说起两年来现代农业取得的长足发展,朱国喜颇感自豪。目前,长垣县现代农业面积已发展到21.5万亩,绿色果蔬、苗木花卉、肉牛养殖、食用菌、良种繁育等五大产业初具规模,并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毫不夸张地说,如今的长垣县农业产业,已经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而同样让人赞叹的是,各种农业产业的齐头并进,并没有影响到长垣粮食的连年增收。
朱国喜介绍说:“长垣2012年的粮食总产量达15.84亿斤,比上年增产0.706亿斤,增幅达4.66%,实现了夏粮秋粮‘九连增’的目标。尤其是在小麦高产创建中,10块高产创建攻关田单产均超过1300斤,其中常村镇大前村农民时瑞强的高产攻关田亩产经省、市专家共同验收,单产达1369斤,位居新乡市第一。”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说过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不言而喻,长垣县欣欣向荣的现代农业,正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有力支点,在它的支撑下,带来了长垣农业产业的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