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妙用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ah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每个教师都“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实际上,在课堂教学中,随时都会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即动态生成资源。这种资源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教学中随机产生的,它包括学生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是课堂生命的“活水”,有效地利用能让课堂更加灿烂,更显生机。
  
  一、错误动态资源——借题发挥,大放异彩
  
  所谓“错误”是指师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错误”伴随教学始终,它有时发生在学生方面,有时发生在教师方面。记得一位著名特级教师说过这样的话:“教3 2=5的老师是合格老师,教3 2=?的老师是好老师,而教3 2=6的老师才是优秀老师!”显然,这位教师的话表达了这样一种教学思想:教学中随时可能发生的“错误”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有效地挖掘利用好这种动态资源,可以引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激起学生探究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意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
  如教学完分数乘法应用题后,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学校运来600本练习本,其中的5/6分给六年级,五年级又分得六年级的3/4,五年级分得多少本?”该习题以彩图形式出示,将总数600本隐藏在图中,少数学生由于没有认真审题,将总数600本忽略了,而简单地算成5/6×3/4=5/8(本),这类学生没有弄明白分数具体数量和分率之间的区别。
  师(略微迟疑):同学们认为这种解法有道理吗?如果错误,到底错在哪里呢?
  情绪激动的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例证、反思和交流。大约2分钟后,讨论声逐渐小了下来,教师请学生代表上台板演说理。教师及时抓住这种错误资源,借题发挥,启发深入思考:“那么,将这两个分数相乘,又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思索了一下,即刻有部分学生跃跃欲试:“老师,这表示五年级分得的本数是总数的几分之几。”师追问:“你能继续求出五年级有多少本吗?”很明显,学生已经明白该如何解决问题了。
  
  二、差异动态资源——因势利导,共同提高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是具有多元智能的个体,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造成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毋庸置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同一年级的差异甚至可能达到7岁”。面对差异,我们与其消极观望,抱怨它是造成学生学习成绩差异的罪魁祸首,还不如积极应对,把它当作一种教学资源来开发。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不同的智力在合作中发挥,不同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这样的课堂才是不加修饰的“原汁原味”!
  如《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如预设中的那样,学生提出的问题是:玩摩天轮的有多少人?算式是4 4 4 4 4=20。意想不到的是,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是看摩天轮里面的一圈长条的,一个长条对应一个吊篮,只要一数就知道有几个吊篮了,一个吊篮里有4人,那么几个吊篮就是把几个4加起来。”学生不经意间把乘法表示几个几相加的意义也说出来了。既然吊篮的个数弄清楚了,接下来教师又接着问:“怎么计算玩摩天轮的人数呢,请你们把算式写下来。”一位学生写出了乘法算式,我不禁担心,因为预设中是想让他们写加法算式,从加法算式导入乘法算式,然后体会乘法的简便。现在的情形是:新知有的学生能懂,有的学生则是一头雾水。教师放弃原先的预设,引导学生教学生:“那就请这些学生给你们解疑释惑吧。”他们一下子来了兴趣,有的学生问:“这道题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有的学生问:“4、5、20分别表示什么?”——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虽然有些问题学生一开始回答得并不好,但在学生的补充和教师的引导下,乘法的意义逐渐在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清晰起来,一节课也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看得出来,学生学得很开心,意犹未尽。在教学中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需要,因势利导,巧用资源,课堂会因生成而充满智慧的灵光。
  
  三、歧路动态资源——追本求源,拓宽视野
  
  课堂上,面对孩子们在思路上旁逸斜出、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的这些“歧路动态资源”,是把他们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还是顺着他们的价值取向深入地挖掘呢?选择后者是会打乱教师原有的教学设计、冲击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但牵着孩子们走,置“动态生成资源”于不顾,无疑又会扼杀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比例尺》新知探究告一段落后,学生大都能根据图上距离计算出实际距离。就在此时,一位学生冷不丁地冒出一个问题。
  生1:能不能根据地图求出某地的实际面积呢?
  (此问一出,教室里一片哗然,教师和学生均感意外。稍顷……)
  师(灵机一动):可不可以呢?那就请同学们想办法求一求我们连云港市的实际面积吧!连云港市的行政区域地图在我们的校报上面就有。
  生2:我们可以把地图中凹凸的地方进行割补,使连云港市的地形图成为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根据地图的比例尺折算出实际的长和宽,这样就可以求出咱们连云港市的实际面积了,约是975平方千米。
  “这样做不好”,还没等教师予以评价,台下早有同学小声议论,“岂不是把好好的一张地图给弄坏了吗?”
  生3:还可以这样做,先在地图上画小方格,然后数数共有多少个小方格(不满一个的按半格计算)。只要求出每个小方格的实际面积就可以求出总面积。我求出的答案是980平方千米。(从其余同学的赞许眼神中,不难发现,他们已经接受或肯定了这位学生的问题解决策略。经查实,连云港的实际面积是983平方千米)
  
  四、偶发动态资源——即兴创造,化险为夷
  
  如教学《循环小数的意义》时,教师按照课前的预设施教:①讲故事,学生续说;②找规律,猜图形。“这些图形是有规律的,下面的除法竖式呢?”我话锋一转,“请动手计算7÷9,58.6÷11这两道竖式题。”随后,我把同学求的商0.77……5.32727……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第一题的商从小数第几位开始循环?第二题的商呢?”……一切都按原先计划的那样推进,和预设的完全吻合。
  “老师,我们学循环小数有什么用啊?”一位同学突然一问,班上哗然了。孩子们都来劲了,纷纷举起小手:“学习像循环小数这样的知识,没多大用处”“我认为,刚才的竖式计算完全可以用计算器,免得浪费那么多的时间。”“我不同意,如果学习确实需要,该花时间还是必要的。”“用计算器多好!何必花这么多时间去算。”……
  出乎意料的问题,打乱原本正常的教学步骤。一向自信的我有些发慌,但我马上镇静下来,竖起大拇指对着同学说:“大家的发言太精彩了,真是好样的!”随即,我调整了教学设计:把原先要在课堂上做的竖式题放到课外,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计算器完成;把课后的作业“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也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移到课堂。孩子们又投入到对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的探索——春夏秋冬、日出日落、周一至周日、地球绕着太阳转、月球绕着地球转。还有学生站起来说“人都是从出生到死亡,也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可马上有人认为“这不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因为人死了不能再复生”,“人死了虽然不能复生,可他还有儿子、孙子……”瞧,唇枪舌战了!对于这类偶发事件,若坦然处之,并把它作为宝贵资源加以珍惜利用,就能化险为夷而绝处逢生。
其他文献
本文从认知风格的核心类型——场独立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入手,分析了两种风格的差异,提出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探讨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
情感型阅读教学常会陷人种种误区。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率、零效率,更有甚者产生了负面效应。这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不可不察之事。
“审美”和“审美教育”是在音乐教育领域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美国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就在其代表作《音乐教育的哲学》“前言”中讲到“音乐教育专业正朝着我和其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英语教材不断更新,知识容量的扩大对趣味性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其克服拒绝和恐惧的心理,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提高
【正】 颅内恶性胶质瘤多呈弥漫性生长,手术不易全部切除,术后复发率高。术中联合放疗可以杀灭肿瘤细胞,有利保护正常脑组织,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时间,是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
<正>人体胃肠道栖息着大量的、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细菌,我们称之为肠道菌群。作为人体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之一,肠道菌群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与肠粘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如教学“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十数的简便运算”,其教学重点是掌握并理解“凑整简算”的方法。为帮助学生理解简算的意义,林老师利用购物“付整找零”的生活经验,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景:“六一”节前的一个星期天,小星妈妈带了126元钱,到儿童商店买了一套98元的童装,作为“六一”节礼物送给小星。小星妈妈是怎样付的钱?小星妈妈还剩多少钱?经过学生的讨论
期刊
练习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作业应是一种生活、一种活动,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如何让数学练习散发出新课程的气息,是新理念下教师们应该共同思考
教材插图传递着丰富的信息,渗透着思想文化的因子,是教师开发德育的最简便的、最有效的课程资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挖掘教材插图的德育资源,有机渗透德育,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