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平县种植谷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当地农业生产环境制约了其谷子产业的发展。根据建平县农业生产条件,将旱作节水膜下滴灌技术管理模式应用于建平县谷子种植,较好地解决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显著。
关键词:节水灌溉;膜下滴灌;谷子;管理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S2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10-0039-02
建平县位于辽宁西部,隶属东北半干旱区,全县总土地面积48.7万hm2,耕地面积14.6万hm2,是辽宁省粮食主产县之一。建平县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县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329 m3,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7;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7.3%,远远低于全国48.7%的平均水平。建平县为典型的丘陵山区农业县,多为坡耕地,干旱少雨、土壤贫瘠、无霜期短。谷子作物因能适应丘陵山地、旱坡地生产条件差的生态环境,在建平县种植历史悠久,是该县第二大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建平谷子以其质优且口感良好、营养丰富而远近闻名。近年来,随着谷子价格的提升、人们对健康新的认识及膳食结构的转变,建平县谷子种植面积越来越大,2014年已达到3.3万hm2以上。因90%以上的谷子种植在没有灌溉条件的瘠薄的山地、旱坡地上,受气候干旱、水资源贫乏、有效降雨少等自然条件和传统种植方式影响,平均产量仅维持在200
kg/667 m2左右,大旱之年多半会减产甚至绝收,农业生产环境制约了谷子产业的发展。
旱作节水膜下滴灌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由传统的大水浸灌转向浸润式灌溉,土地不再板结;从浇地转向浇作物,作物行间无水,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与常规作业相比节水40%,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显著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旱作节水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措施较好地解决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保证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1年启动的“辽宁省1 000万亩滴灌节水农业工程”项目,改变了长期困扰全省特别是辽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缺乏、干旱少雨、农民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实现了水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由于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具有诸多益处,已经在玉米等作物上得到较大规模的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但膜下滴灌技术在谷子作物上的应用较少,更缺少成熟的膜下滴灌技术模式。为此,开展谷子种植膜下滴灌技术应用研究。
1 建平县节水滴灌的基本情况
建平县南北地理纬度跨度大,受积温、降水和地势条件等多重因素制约,干旱缺水,水资源严重匮乏,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011年以来,建平县以2011年辽宁省政府实施“千万亩农业节水滴灌工程”和2012年国家在东北四省区启动“节水增粮行动”项目为契机,改变传统灌溉方式,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成为节水滴灌项目最大的受益者,农民增产增收效益顯著。截至2015年,建平县节水滴灌面积达4.20万hm2,占朝阳市节水滴灌工程的1/5以上,其中粮食作物3.84万hm2、经济作物0.26万hm2、果树0.10万hm2。建平县谷子生产历史悠久,近年来,在万寿街道北三家等村积极探索谷子滴灌新模式,以实现谷子的抗旱、增产、增收。
2 建平县谷子节水滴灌管理模式
2.1 统一管理的模式
统一管理分为合作社统一管理和村集体统一管理两种模式。
1) 合作社统一管理的模式。以合作社为主体进行统一管理。合作社对农民手中的土地实行流转和统一管理,农民以股东的形式投入土地和现金,成为社员,并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实现生产过程的统一。以合作社为集体的形式聘请劳动者并支付劳动薪酬,可以优先聘请会员劳作。由合作社负责出资筹建高效节水工程,所有权归合作社,同样由合作社出钱聘请专职工程管理人员。合作社年终利润按社员投资比例进行分红,村委会从旁协助和指导。建平县有建平、白山2个乡镇0.15 hm2滴灌工程采取了合作社管理的模式。
2) 村集体统一管理的模式。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进行统一管理。由村委会组织召开大会,村民参与民主决定,进行统一建设的高效节水工程以及种植结构,产权归村民所共有,并选择推荐适合的专业人才进行管理。依据单井控制面积进行管理人员推选,所需费用由居委会统一向村民平摊收取,并支付专管人员。管理人员要负责设备的运营管理和维修,以及作物生长期间的滴水、施肥等工作,并配合水利部门的监督指导以及村委会的管理。村委会与村民之间无利益关联。建平县有马场、八家、张家营子等19个乡镇的膜下滴灌工程采取了村组集体管理模式,管理面积0. 48万hm2。
2.2 协会管理的模式
协会管理的模式是由农民用水协会根据当地适宜情况进行高效节水工程的建设并确定统一的种植结构。工程所有权归村民共有。村委会组织,按照单井控制面积的实际情况推荐工程专职管理人员。管理费用由用水协会统一向会员收取并支付管理人员。管理人员要负责设备的运营管理和维修,以及作物生长期间的滴水、施肥等工作,并配合水利部门的监督指导以及村委会的管理。农民用水协会与村民之间无利益关联。建平县有昌隆、热水、太平庄3个乡镇7个村实行农民用水协会管理模式,管理面积0.21万hm2。
2.3 特殊群体管理的模式
当地的大户或者有能力的农场主自己筹钱建立高效先进的节水工程,拥有对节水工程的自主产权。按照产权所有者进行建设投入和使用收益以及维护管理活动。建平县有黑水、白山、建平、奎德素4个乡镇采取了大户或私人自行管理模式,管理面积0.12万hm2。
3 建平县谷子节水滴灌技术应用效益
3.1 经济效益
以建平县万寿街道北三家村为例。2014年建平县万寿街道北三家村实施膜下滴灌谷子8.0 hm2,以期通过节水膜下滴灌技术、引进新品种、应用高产栽培等技术,在谷子生产上探索出一条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道路。目前试验田块丰收已成定局,经行业专家测算,新型节水膜下滴灌谷子生产每667 m2成本为1 017元,其中:整地费45元,机械种植(含人工费)35元,材料费(滴灌带、地膜)330元,种子60元,肥料214元,除草剂(含人工费)62元,防虫86元,灌溉25元;机械收割(含人工、运输及脱粒)160元。从目前长势看,谷子单产有望达到或突破千斤。如果按每667 m2产量400 kg计算,2013年市场价格7
元/kg,谷草按2013年售价180元/667 m2,合计每667 m2收入将达到2 980元。膜下滴灌谷子与膜下滴灌玉米每667 m2经济效益1 179.3元对比可增收783.7元,同时种植谷子比种植玉米节约50%用水量,与传统种植模式比较可节省大量人工,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3.2 社会效益
建平县改变传统耕种模式,发展节水滴灌技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抗旱减灾能力,提高了作物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让农民切实感受到增产、省工的实惠,为土地大规模流转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膜下节水滴灌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在干旱缺水的辽西地区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3.3 生态效益
实施膜下节水滴灌技术,在灌水时间、空间上更加均匀,减少回渗量和蒸发量损失;减少地下水开采,减缓地下水位下降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应,既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又节约保护了水资源,对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起到了有利的改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深层渗漏,减少土壤养分流失;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曲霞.节水滴灌技术在朝阳地区的推广和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1):32-33.
[2] 黄志刚,苏建伟.建平县膜下滴灌建设及管护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1):252-253.
[3] 张旭.玉米机械化膜下滴灌播种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2):25-26.
关键词:节水灌溉;膜下滴灌;谷子;管理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S2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10-0039-02
建平县位于辽宁西部,隶属东北半干旱区,全县总土地面积48.7万hm2,耕地面积14.6万hm2,是辽宁省粮食主产县之一。建平县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县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329 m3,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7;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7.3%,远远低于全国48.7%的平均水平。建平县为典型的丘陵山区农业县,多为坡耕地,干旱少雨、土壤贫瘠、无霜期短。谷子作物因能适应丘陵山地、旱坡地生产条件差的生态环境,在建平县种植历史悠久,是该县第二大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建平谷子以其质优且口感良好、营养丰富而远近闻名。近年来,随着谷子价格的提升、人们对健康新的认识及膳食结构的转变,建平县谷子种植面积越来越大,2014年已达到3.3万hm2以上。因90%以上的谷子种植在没有灌溉条件的瘠薄的山地、旱坡地上,受气候干旱、水资源贫乏、有效降雨少等自然条件和传统种植方式影响,平均产量仅维持在200
kg/667 m2左右,大旱之年多半会减产甚至绝收,农业生产环境制约了谷子产业的发展。
旱作节水膜下滴灌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由传统的大水浸灌转向浸润式灌溉,土地不再板结;从浇地转向浇作物,作物行间无水,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与常规作业相比节水40%,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显著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旱作节水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措施较好地解决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保证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1年启动的“辽宁省1 000万亩滴灌节水农业工程”项目,改变了长期困扰全省特别是辽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缺乏、干旱少雨、农民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实现了水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由于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具有诸多益处,已经在玉米等作物上得到较大规模的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但膜下滴灌技术在谷子作物上的应用较少,更缺少成熟的膜下滴灌技术模式。为此,开展谷子种植膜下滴灌技术应用研究。
1 建平县节水滴灌的基本情况
建平县南北地理纬度跨度大,受积温、降水和地势条件等多重因素制约,干旱缺水,水资源严重匮乏,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011年以来,建平县以2011年辽宁省政府实施“千万亩农业节水滴灌工程”和2012年国家在东北四省区启动“节水增粮行动”项目为契机,改变传统灌溉方式,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成为节水滴灌项目最大的受益者,农民增产增收效益顯著。截至2015年,建平县节水滴灌面积达4.20万hm2,占朝阳市节水滴灌工程的1/5以上,其中粮食作物3.84万hm2、经济作物0.26万hm2、果树0.10万hm2。建平县谷子生产历史悠久,近年来,在万寿街道北三家等村积极探索谷子滴灌新模式,以实现谷子的抗旱、增产、增收。
2 建平县谷子节水滴灌管理模式
2.1 统一管理的模式
统一管理分为合作社统一管理和村集体统一管理两种模式。
1) 合作社统一管理的模式。以合作社为主体进行统一管理。合作社对农民手中的土地实行流转和统一管理,农民以股东的形式投入土地和现金,成为社员,并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实现生产过程的统一。以合作社为集体的形式聘请劳动者并支付劳动薪酬,可以优先聘请会员劳作。由合作社负责出资筹建高效节水工程,所有权归合作社,同样由合作社出钱聘请专职工程管理人员。合作社年终利润按社员投资比例进行分红,村委会从旁协助和指导。建平县有建平、白山2个乡镇0.15 hm2滴灌工程采取了合作社管理的模式。
2) 村集体统一管理的模式。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进行统一管理。由村委会组织召开大会,村民参与民主决定,进行统一建设的高效节水工程以及种植结构,产权归村民所共有,并选择推荐适合的专业人才进行管理。依据单井控制面积进行管理人员推选,所需费用由居委会统一向村民平摊收取,并支付专管人员。管理人员要负责设备的运营管理和维修,以及作物生长期间的滴水、施肥等工作,并配合水利部门的监督指导以及村委会的管理。村委会与村民之间无利益关联。建平县有马场、八家、张家营子等19个乡镇的膜下滴灌工程采取了村组集体管理模式,管理面积0. 48万hm2。
2.2 协会管理的模式
协会管理的模式是由农民用水协会根据当地适宜情况进行高效节水工程的建设并确定统一的种植结构。工程所有权归村民共有。村委会组织,按照单井控制面积的实际情况推荐工程专职管理人员。管理费用由用水协会统一向会员收取并支付管理人员。管理人员要负责设备的运营管理和维修,以及作物生长期间的滴水、施肥等工作,并配合水利部门的监督指导以及村委会的管理。农民用水协会与村民之间无利益关联。建平县有昌隆、热水、太平庄3个乡镇7个村实行农民用水协会管理模式,管理面积0.21万hm2。
2.3 特殊群体管理的模式
当地的大户或者有能力的农场主自己筹钱建立高效先进的节水工程,拥有对节水工程的自主产权。按照产权所有者进行建设投入和使用收益以及维护管理活动。建平县有黑水、白山、建平、奎德素4个乡镇采取了大户或私人自行管理模式,管理面积0.12万hm2。
3 建平县谷子节水滴灌技术应用效益
3.1 经济效益
以建平县万寿街道北三家村为例。2014年建平县万寿街道北三家村实施膜下滴灌谷子8.0 hm2,以期通过节水膜下滴灌技术、引进新品种、应用高产栽培等技术,在谷子生产上探索出一条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道路。目前试验田块丰收已成定局,经行业专家测算,新型节水膜下滴灌谷子生产每667 m2成本为1 017元,其中:整地费45元,机械种植(含人工费)35元,材料费(滴灌带、地膜)330元,种子60元,肥料214元,除草剂(含人工费)62元,防虫86元,灌溉25元;机械收割(含人工、运输及脱粒)160元。从目前长势看,谷子单产有望达到或突破千斤。如果按每667 m2产量400 kg计算,2013年市场价格7
元/kg,谷草按2013年售价180元/667 m2,合计每667 m2收入将达到2 980元。膜下滴灌谷子与膜下滴灌玉米每667 m2经济效益1 179.3元对比可增收783.7元,同时种植谷子比种植玉米节约50%用水量,与传统种植模式比较可节省大量人工,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3.2 社会效益
建平县改变传统耕种模式,发展节水滴灌技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抗旱减灾能力,提高了作物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让农民切实感受到增产、省工的实惠,为土地大规模流转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膜下节水滴灌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在干旱缺水的辽西地区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3.3 生态效益
实施膜下节水滴灌技术,在灌水时间、空间上更加均匀,减少回渗量和蒸发量损失;减少地下水开采,减缓地下水位下降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应,既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又节约保护了水资源,对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起到了有利的改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深层渗漏,减少土壤养分流失;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曲霞.节水滴灌技术在朝阳地区的推广和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1):32-33.
[2] 黄志刚,苏建伟.建平县膜下滴灌建设及管护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1):252-253.
[3] 张旭.玉米机械化膜下滴灌播种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