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杀现象与人类历史同在,在中国,每年自杀人数达20多万。预防自杀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而学校是预防自杀教育的重要一环。因此,笔者认为:教育中,自杀话题不容回避,预防自杀教育,教师的责任不容推辞。
关键词:自杀现象;预防自杀;心理辅导工作
一、自杀话题不容回避
历史学家研究表明,有人类历史就有自杀现象。人们在埃及发现4000年前的自杀遗书。中华民族最早的自杀行为可追溯到氏族首领共工氏。据《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战国时期,诗人屈原报国无门投江自尽,唐代诗人卢照邻,疾病缠身痛苦自杀,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将领丁汝昌兵败服毒自杀,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思想家陈天华在日本滔海自杀,“文革”中,老舍、李立三、傅雷、翦伯赞、吴晗等众多名人自杀。在世界史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狱中服毒自杀,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明威倒在自己的抢下,还有文学家莫泊桑、画家凡·高等名人都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由于学生常常在学习生活中了解到一些自杀的名人,阅读过有关自杀的文章,因此,我们的教育回避自杀话题是不明智之举。
二、学生对自杀的看法不容忽视
从笔者对学生自杀话题的统计数字来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能娓娓道来一个自杀故事,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能讲述身边熟悉的亲友自杀的故事,百分之六十的学生表示曾经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而百分之十的学生表示很长一段时间被自杀念头所困扰。学生对于生与死,自杀死亡与自然死亡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有位学生就振振有词地说:“只有自己才有资格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的人有两种:天才和奴才。只有天才有资格结束自己的生命。奴才自杀在于不敢反抗,天才的自杀在于人生境界的追求。”
从学生中反馈出的对自杀行为的种种言论来看,学生有自己的生死观。对那些被自杀念头所困扰的学生一定要给予帮助,防患于未然是非常必要的。
三、预防自杀教育,教师的责任不容推辞
自杀行力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人类自杀率随着近代化的进程而提高,预防自杀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学校是预防自杀教育的重要一环,而教师是直接担负此项工作的基层工作人员。要做好预防自杀教育工作,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树立人文主义教育观
高中阶段的教育对象是十七八岁青春年华的少男少女,他们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都是千姿百态的。教师不能把他们当作读书工具,而应走进他们,了解他们,当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距离近了,他们才会把自己生与死的想法告诉老师,求生乃本能,他们需要老师的帮助,走出人生低谷。教师平时对学生应加强人文主义教育,教育学生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鼓励学生在长时间被不良情绪困扰时一定要寻找帮助。
第二,关注身边特殊的人群
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要关注身边那些特殊的学生,如学习困难、学习压力大的学生,单亲家庭的孩子,贫困家庭的孩子、体弱多病的学生,曾经有过自残行为的学生。只有走进学生,了解他们,才能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困境,这是一项艰辛的工作,也只有做到了这项工作,预防自杀教育的工作才会落到实处。
第三,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良药
“由于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过去虽无精确的统计数字,但中华民族的自杀率在五四运动之前是低的。五四运动砸烂孔家后,儒家思想被削弱,自杀者增加。以作家自杀为例,自屈原到五四运动以前,作家自杀不超过30个,平均一百年才有一个作家自杀。这之后,特别是“文革”期间作家自殺急剧增加,其数量超过我国以往作家自杀数倍。”近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环境日益恶化,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很大程度上被破坏,这一切引发的精神压力是导致自杀行为增加的根源,这需要我们从传统文化思想中寻找救世良药。
儒家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道家主张“无为”,顺应自然,颐养天年,反对人为破坏生命。墨家主张“兼爱”,人们相互帮助,使“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如果人与人之间营造出墨家主张的这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绝望到极点自杀的人自然会减少,如果人们明白了道家“无为”的人生观,也就不会为解脱一时痛苦而了结生命。如果人们接受了儒家“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亲情观,为了对父母负责任,也是可以打消自杀念头的。
第四,假期心理辅导工作不能放假
学生身边的人可以大体分为三种人:家人,师长,同学朋友。这三种人对学生的影响可谓耳濡目染,与这三种人的人际关系在特定环境下会影响学生的生死抉择。当同学朋友不在身边,有苦无处诉,当师长“休息”了,当和父母争吵无法沟通时,一时不能疏通心中结,从而轻生自杀,这样的例子时有发生。作为影响学生的重要人群——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没有假期。
为了让年轻的生命之花永远绽放,为了让人类的明天更加美好,让我们教育工作者一起探讨预防自杀教育的话题。
参考文献
[1] 高中生自杀态度的特征及其与自杀意念[J].张媛,胡小兵,程欣,李思雨,宫火良.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02).
[2]中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张敏,王礼桂,邢艳菲.中国学校卫生.2007(05).
作者简介:王河琴(1969—),女,贵州省六盘水市人,中学一级教师,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工作。
关键词:自杀现象;预防自杀;心理辅导工作
一、自杀话题不容回避
历史学家研究表明,有人类历史就有自杀现象。人们在埃及发现4000年前的自杀遗书。中华民族最早的自杀行为可追溯到氏族首领共工氏。据《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战国时期,诗人屈原报国无门投江自尽,唐代诗人卢照邻,疾病缠身痛苦自杀,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将领丁汝昌兵败服毒自杀,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思想家陈天华在日本滔海自杀,“文革”中,老舍、李立三、傅雷、翦伯赞、吴晗等众多名人自杀。在世界史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狱中服毒自杀,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明威倒在自己的抢下,还有文学家莫泊桑、画家凡·高等名人都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由于学生常常在学习生活中了解到一些自杀的名人,阅读过有关自杀的文章,因此,我们的教育回避自杀话题是不明智之举。
二、学生对自杀的看法不容忽视
从笔者对学生自杀话题的统计数字来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能娓娓道来一个自杀故事,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能讲述身边熟悉的亲友自杀的故事,百分之六十的学生表示曾经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而百分之十的学生表示很长一段时间被自杀念头所困扰。学生对于生与死,自杀死亡与自然死亡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有位学生就振振有词地说:“只有自己才有资格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的人有两种:天才和奴才。只有天才有资格结束自己的生命。奴才自杀在于不敢反抗,天才的自杀在于人生境界的追求。”
从学生中反馈出的对自杀行为的种种言论来看,学生有自己的生死观。对那些被自杀念头所困扰的学生一定要给予帮助,防患于未然是非常必要的。
三、预防自杀教育,教师的责任不容推辞
自杀行力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人类自杀率随着近代化的进程而提高,预防自杀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学校是预防自杀教育的重要一环,而教师是直接担负此项工作的基层工作人员。要做好预防自杀教育工作,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树立人文主义教育观
高中阶段的教育对象是十七八岁青春年华的少男少女,他们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都是千姿百态的。教师不能把他们当作读书工具,而应走进他们,了解他们,当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距离近了,他们才会把自己生与死的想法告诉老师,求生乃本能,他们需要老师的帮助,走出人生低谷。教师平时对学生应加强人文主义教育,教育学生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鼓励学生在长时间被不良情绪困扰时一定要寻找帮助。
第二,关注身边特殊的人群
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要关注身边那些特殊的学生,如学习困难、学习压力大的学生,单亲家庭的孩子,贫困家庭的孩子、体弱多病的学生,曾经有过自残行为的学生。只有走进学生,了解他们,才能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困境,这是一项艰辛的工作,也只有做到了这项工作,预防自杀教育的工作才会落到实处。
第三,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良药
“由于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过去虽无精确的统计数字,但中华民族的自杀率在五四运动之前是低的。五四运动砸烂孔家后,儒家思想被削弱,自杀者增加。以作家自杀为例,自屈原到五四运动以前,作家自杀不超过30个,平均一百年才有一个作家自杀。这之后,特别是“文革”期间作家自殺急剧增加,其数量超过我国以往作家自杀数倍。”近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环境日益恶化,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很大程度上被破坏,这一切引发的精神压力是导致自杀行为增加的根源,这需要我们从传统文化思想中寻找救世良药。
儒家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道家主张“无为”,顺应自然,颐养天年,反对人为破坏生命。墨家主张“兼爱”,人们相互帮助,使“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如果人与人之间营造出墨家主张的这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绝望到极点自杀的人自然会减少,如果人们明白了道家“无为”的人生观,也就不会为解脱一时痛苦而了结生命。如果人们接受了儒家“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亲情观,为了对父母负责任,也是可以打消自杀念头的。
第四,假期心理辅导工作不能放假
学生身边的人可以大体分为三种人:家人,师长,同学朋友。这三种人对学生的影响可谓耳濡目染,与这三种人的人际关系在特定环境下会影响学生的生死抉择。当同学朋友不在身边,有苦无处诉,当师长“休息”了,当和父母争吵无法沟通时,一时不能疏通心中结,从而轻生自杀,这样的例子时有发生。作为影响学生的重要人群——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没有假期。
为了让年轻的生命之花永远绽放,为了让人类的明天更加美好,让我们教育工作者一起探讨预防自杀教育的话题。
参考文献
[1] 高中生自杀态度的特征及其与自杀意念[J].张媛,胡小兵,程欣,李思雨,宫火良.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02).
[2]中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张敏,王礼桂,邢艳菲.中国学校卫生.2007(05).
作者简介:王河琴(1969—),女,贵州省六盘水市人,中学一级教师,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