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声乐表演是表演的重要形式之一,声乐表演者可以通过声音以及形体艺术传递作品的艺术情感。唱、演与形体表现相结合的声乐表演可以增强艺术的表现力和舞台的感染力。加强对形体艺术在声乐表演中运用的研究,对完善声乐表演、提高声乐表演的艺术表现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以形体艺术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为出发点,着重分析面部表情、眼神、手势以及身姿步伐等形体艺术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特点,旨在为进一步完善声乐表演提供参考。
关键词:声乐 表演 形体艺术
一、引言
声乐表演是一种将语言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艺术,是以演唱的形式,通过语言的高度凝练,实现对情感直接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国的声乐表演体裁主要包括民歌、艺术歌曲、传统曲艺等形式;欧洲的声乐表演体裁主要包括歌剧、清唱剧、声乐协奏曲等。形体艺术是指借助表情、手势等动作实现情感表达的无声的肢体语言。形体技术具有交际性、可观性、可塑性的三大特性,而形体艺术在不同声乐表演中的运用是不同的。
首先,形体艺术在歌剧与传统戏曲中的应用不同。在歌剧表演中,强调声乐表演者要用夸张的形体艺术来表达作品的情感,当表演的剧场越大时,对表演者的形体艺术表现的要求越高;而在中国传统戏曲中,则有了相对程式化的戏曲表达方式,对戏曲表演者的手、眼、身、法、步等技能的要求较高。其次,形体艺术在传统声乐与音乐剧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在传统声乐表演中,肢体主要起到辅助的作用,要求表演者具有一定的控制力,要具有真实感;而在音乐剧表演中,则强调形体艺术的作用,当声音无法表达表演者的情感时,需要演员运用形体艺术去渲染气氛,使音乐剧舞台更具活力。
因此,研究形体艺术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对完善声乐表演、提高声乐表演的艺术表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形体艺术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一)形体艺术有利于塑造声乐表演人物形象
形体艺术是声乐表演中一种外化的艺术情感,声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年龄、性格以及职业等不同特征均可以通过形体艺术体现,尤其是在歌剧这种声乐表演中。第一,形体艺术可以展示出不同人物的年龄特征。每个人由于受到生理发育等因素的影响,展现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譬如,年轻人的形象大多為朝气蓬勃、青春昂扬的,老年人的形象则是弓腰驼背,步履蹒跚。在歌剧《白毛女》中,饰演杨白劳的演员用自己的形体艺术去展示杨白劳卑躬屈膝的形象,而喜儿扮演者的形象则完全相反,这种极具对比的人物形象,可以更好地向观众传递作品的理念。第二,形体艺术可以展示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形体艺术在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时,应该充分利用不同形式的形体语言,针对活泼开朗的人物形象,演员应该运用洒脱大方的形体语言;对内向深沉的人物形象,演员则应该采取稳重的形体语言。在歌曲《阿里山的姑娘》中,声乐表演者要运用干练热情的形体艺术才能刻画出阿里山姑娘泼辣、豪爽的性格。第三,形体艺术可以展示出不同人物的职业身份。不同职业的人物通常会表现出不同的气质,声乐表演者要充分了解艺术作品的人物形象,才能更好地表演。在歌曲《乌苏里船歌》中,声乐表演者必须将自己的形体语言体现出渔民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向观众传递出赫哲族渔民的生活。
(二)形体艺术有利于更好地传递歌曲情感
向观众更好地传递情感是声乐表演的关键,而形体艺术可以帮助声乐表演者更好地传递音乐情感。当每个人的意念发生改变时,其呼吸形态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随之演员的眼神、面部表情也会改变,不同的肢体语言伴随着不同的表情和动态。声乐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其形体语言不断发生变化,表演者通过身体语言的变化从外部向观众传递了作品的艺术情感,与表演者通过旋律的内在表达形式形成了补充,强化了声乐表演者的表现,完整地传递了作品的情感,大大地提高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三)形体艺术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歌唱心理,增强声乐作品的观赏性
一方面,形体艺术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歌唱心理。通过恰当的形体艺术可以帮助表演者稳定演唱心理,提高表演者的演唱欲望,而缺少形体艺术的声乐表演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声乐表演显得呆板,导致声乐表演者的歌唱欲望降低,加重声乐表演者的紧张心理,降低声乐表演的效果。
另一方面,形体艺术能够增强声乐作品的欣赏性。形体艺术的丰富性可以将声乐表演中许多无法由声音传递的内容展示出来,对声乐表演中的歌声具有替代性,增强声乐表演的舞台效果。在此过程中,形体艺术和声音的结合可以给观众带来直击心灵的艺术体验,提高艺术作品的冲击力、感染力和观赏性。
三、形体艺术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要点
(一)面部表情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
人类面部表情的变化是指通过脸部肌肉的调整从而传递出人物内心情感变化的行为。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爱、憎等情绪,相应地也会有不同的面部表情。在声乐表演中,面部表情是声乐演员与观众之间传递情感的重要途径,通过面部表情双方才能感知彼此的情绪,声乐演员要借助精细的面部表情的变化来向观众展示自己在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起伏和变化。因此,在声乐表演中,演员要通过面部表情将作品中的喜、怒、哀、乐体现出来。根据声乐表演中的角色分配和剧情发展的需要,声乐表演者可以选择提起眉毛等动作,让自己的声音处于比较舒适的位置,打开自己的喉咙,并根据剧情的推进,适当调整自己的面部表情,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或导演的要求,或表情从容、或表情夸张等。
例如,在表演歌剧《原野》时,金子这一人物形象是复杂矛盾的,她的情绪千变万化,当她面对大星是厌恶的,面对焦母是憎恶又害怕。表演者在饰演的过程中,必须通过面部表情流露出这些情绪的差异,借助丰富的面部表情,将人物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才能提高声乐表演的艺术表现力。
(二)眼神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们透过眼睛传递出对这个世界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因此,眼神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是极其关键的。 首先,眼神在传统戏曲表演中的运用。眼神在传统戏曲中的应用包括许多方面,既有喜、怒、哀、乐等,也有正眼、斜眼、睡眼、病眼、贼眼等名目。在戏曲中眼神的灵活使用与形体身姿的完美配合,可以真正表现出戏曲的真实情感,提高戏曲表演的精神境界。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声乐表演者要注意锻炼眼法,提高自己在声乐表演中的“眼技”。在具体的戏曲表演中,演员要根据不同的人物特征以及剧情发展的需要,不断变化自己的眼神,不能处于一成不变之中。但戏曲表演与其他表演的形式有所不同,若在戏曲中随意发挥,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坏戏曲原有的艺术程式,起到相反的效果。
其次,眼神在歌唱艺术表演中的运用。与戏曲表演不同,在歌唱表演中的眼神运用相对自由,蕴含着大量的眼神二次创作。在歌唱表演中,眼神可以代表着一个人含情脉脉,同时也可以向观众传递出善恶美丑、幽默风趣、苦大仇深等内容,是影响声乐舞台表演感染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歌唱表演中,要求声乐表演者的眼睛要有神、有戏,可以根据作品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表演歌曲《绣红旗》的时候,声乐表演者要学会用眼神表达出自己正在看针和线的内容,将自己置身于绣红旗的情境之中。
(三)手势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
手势是在特殊情境下表达自身话语情感的重要手段,在声乐表演中其也具有重要的辅助表演的作用。手势包含不同的手法,在面对不同的人物形象时,其指尖弯曲的程度是不同的。例如,小丫鬟的兰花指通常为花蕊型,千金小姐的兰花指则呈现含苞待放型等。声乐表演者的手势不仅是自身形象的展示,更是传递情感的重要工具。但表演者手势的运用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应当符合声乐表演的具体要求,在表演抒情的过程中,要慢慢地张开手臂,而在表演愤怒时,则紧紧握住拳头,表演者要借助手势动作的快慢等不同的形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演技。例如,若选择在音乐会上表演具有严肃性质的古典乐,声乐演员要避免出现过多的手势,以保证整场表演严肃的基调;而在大型的歌舞表演中,为了烘托热闹的舞台气氛,声乐演员可以借助适当的手势辅助歌唱,提高表演者的激情,更好地将手势与演唱的情感相结合。
(四)身姿以及步伐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
首先,身姿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身姿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聲乐表演者内在的文化和艺术修养,是表演者整体姿态在舞台上的呈现,是影响观众第一印象的关键。因此,声乐表演者在第一时间亮相的过程中,要向观众展示自己落落大方的形象。一般情况下,身姿包括出场亮相、开门、关门等,具有写意性和虚拟性的双重特点。其中,腰劲是身姿中最重要的因素。声乐表演者在舞台上的身姿均与腰劲相关,能让自己的身体灵活,舞动自如。例如,当声乐表演者演出的作品风格是热情洋溢的,则表演者的身姿要与作品风格贴近。
其次,步伐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声乐表演者的步伐应该保持与音乐的统一,实现与音乐的协调发展。声乐表演者的步伐有助于调节表演者的心情,通过适当的踱步减轻表演者紧张的心情。同时,在饰演不同的人物形象时,表演者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情绪变化,调整自己的步伐,在走走停停中展示人物性格的特点,表达出人物的心理状态。但表演者步伐的变化也不宜过多,否则会让整体的表演稳重性不足。
四、结语
总而言之,声乐表演是表演的重要形式之一,加强形体艺术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对提升声乐表演的舞台感染力,丰富作品情感具有重要的影响。形体艺术有利于塑造声乐表演的人物形象,更好地传递歌曲情感,打造良好的歌唱心理,增强声乐作品的欣赏性。因此,必须提升声乐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身姿以及步伐的运用,如此才能更好地提高声乐表演的舞台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园园.论形体艺术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J].明日风尚,2020(19):108-109.
[2]李萌.论形体艺术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20(02):215-216.
(作者简介:蔡娟,女,天水市歌舞艺术研究中心,四级演员,研究方向:声乐表演)
(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关键词:声乐 表演 形体艺术
一、引言
声乐表演是一种将语言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艺术,是以演唱的形式,通过语言的高度凝练,实现对情感直接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国的声乐表演体裁主要包括民歌、艺术歌曲、传统曲艺等形式;欧洲的声乐表演体裁主要包括歌剧、清唱剧、声乐协奏曲等。形体艺术是指借助表情、手势等动作实现情感表达的无声的肢体语言。形体技术具有交际性、可观性、可塑性的三大特性,而形体艺术在不同声乐表演中的运用是不同的。
首先,形体艺术在歌剧与传统戏曲中的应用不同。在歌剧表演中,强调声乐表演者要用夸张的形体艺术来表达作品的情感,当表演的剧场越大时,对表演者的形体艺术表现的要求越高;而在中国传统戏曲中,则有了相对程式化的戏曲表达方式,对戏曲表演者的手、眼、身、法、步等技能的要求较高。其次,形体艺术在传统声乐与音乐剧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在传统声乐表演中,肢体主要起到辅助的作用,要求表演者具有一定的控制力,要具有真实感;而在音乐剧表演中,则强调形体艺术的作用,当声音无法表达表演者的情感时,需要演员运用形体艺术去渲染气氛,使音乐剧舞台更具活力。
因此,研究形体艺术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对完善声乐表演、提高声乐表演的艺术表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形体艺术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一)形体艺术有利于塑造声乐表演人物形象
形体艺术是声乐表演中一种外化的艺术情感,声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年龄、性格以及职业等不同特征均可以通过形体艺术体现,尤其是在歌剧这种声乐表演中。第一,形体艺术可以展示出不同人物的年龄特征。每个人由于受到生理发育等因素的影响,展现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譬如,年轻人的形象大多為朝气蓬勃、青春昂扬的,老年人的形象则是弓腰驼背,步履蹒跚。在歌剧《白毛女》中,饰演杨白劳的演员用自己的形体艺术去展示杨白劳卑躬屈膝的形象,而喜儿扮演者的形象则完全相反,这种极具对比的人物形象,可以更好地向观众传递作品的理念。第二,形体艺术可以展示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形体艺术在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时,应该充分利用不同形式的形体语言,针对活泼开朗的人物形象,演员应该运用洒脱大方的形体语言;对内向深沉的人物形象,演员则应该采取稳重的形体语言。在歌曲《阿里山的姑娘》中,声乐表演者要运用干练热情的形体艺术才能刻画出阿里山姑娘泼辣、豪爽的性格。第三,形体艺术可以展示出不同人物的职业身份。不同职业的人物通常会表现出不同的气质,声乐表演者要充分了解艺术作品的人物形象,才能更好地表演。在歌曲《乌苏里船歌》中,声乐表演者必须将自己的形体语言体现出渔民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向观众传递出赫哲族渔民的生活。
(二)形体艺术有利于更好地传递歌曲情感
向观众更好地传递情感是声乐表演的关键,而形体艺术可以帮助声乐表演者更好地传递音乐情感。当每个人的意念发生改变时,其呼吸形态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随之演员的眼神、面部表情也会改变,不同的肢体语言伴随着不同的表情和动态。声乐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其形体语言不断发生变化,表演者通过身体语言的变化从外部向观众传递了作品的艺术情感,与表演者通过旋律的内在表达形式形成了补充,强化了声乐表演者的表现,完整地传递了作品的情感,大大地提高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三)形体艺术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歌唱心理,增强声乐作品的观赏性
一方面,形体艺术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歌唱心理。通过恰当的形体艺术可以帮助表演者稳定演唱心理,提高表演者的演唱欲望,而缺少形体艺术的声乐表演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声乐表演显得呆板,导致声乐表演者的歌唱欲望降低,加重声乐表演者的紧张心理,降低声乐表演的效果。
另一方面,形体艺术能够增强声乐作品的欣赏性。形体艺术的丰富性可以将声乐表演中许多无法由声音传递的内容展示出来,对声乐表演中的歌声具有替代性,增强声乐表演的舞台效果。在此过程中,形体艺术和声音的结合可以给观众带来直击心灵的艺术体验,提高艺术作品的冲击力、感染力和观赏性。
三、形体艺术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要点
(一)面部表情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
人类面部表情的变化是指通过脸部肌肉的调整从而传递出人物内心情感变化的行为。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爱、憎等情绪,相应地也会有不同的面部表情。在声乐表演中,面部表情是声乐演员与观众之间传递情感的重要途径,通过面部表情双方才能感知彼此的情绪,声乐演员要借助精细的面部表情的变化来向观众展示自己在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起伏和变化。因此,在声乐表演中,演员要通过面部表情将作品中的喜、怒、哀、乐体现出来。根据声乐表演中的角色分配和剧情发展的需要,声乐表演者可以选择提起眉毛等动作,让自己的声音处于比较舒适的位置,打开自己的喉咙,并根据剧情的推进,适当调整自己的面部表情,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或导演的要求,或表情从容、或表情夸张等。
例如,在表演歌剧《原野》时,金子这一人物形象是复杂矛盾的,她的情绪千变万化,当她面对大星是厌恶的,面对焦母是憎恶又害怕。表演者在饰演的过程中,必须通过面部表情流露出这些情绪的差异,借助丰富的面部表情,将人物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才能提高声乐表演的艺术表现力。
(二)眼神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们透过眼睛传递出对这个世界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因此,眼神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是极其关键的。 首先,眼神在传统戏曲表演中的运用。眼神在传统戏曲中的应用包括许多方面,既有喜、怒、哀、乐等,也有正眼、斜眼、睡眼、病眼、贼眼等名目。在戏曲中眼神的灵活使用与形体身姿的完美配合,可以真正表现出戏曲的真实情感,提高戏曲表演的精神境界。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声乐表演者要注意锻炼眼法,提高自己在声乐表演中的“眼技”。在具体的戏曲表演中,演员要根据不同的人物特征以及剧情发展的需要,不断变化自己的眼神,不能处于一成不变之中。但戏曲表演与其他表演的形式有所不同,若在戏曲中随意发挥,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坏戏曲原有的艺术程式,起到相反的效果。
其次,眼神在歌唱艺术表演中的运用。与戏曲表演不同,在歌唱表演中的眼神运用相对自由,蕴含着大量的眼神二次创作。在歌唱表演中,眼神可以代表着一个人含情脉脉,同时也可以向观众传递出善恶美丑、幽默风趣、苦大仇深等内容,是影响声乐舞台表演感染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歌唱表演中,要求声乐表演者的眼睛要有神、有戏,可以根据作品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表演歌曲《绣红旗》的时候,声乐表演者要学会用眼神表达出自己正在看针和线的内容,将自己置身于绣红旗的情境之中。
(三)手势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
手势是在特殊情境下表达自身话语情感的重要手段,在声乐表演中其也具有重要的辅助表演的作用。手势包含不同的手法,在面对不同的人物形象时,其指尖弯曲的程度是不同的。例如,小丫鬟的兰花指通常为花蕊型,千金小姐的兰花指则呈现含苞待放型等。声乐表演者的手势不仅是自身形象的展示,更是传递情感的重要工具。但表演者手势的运用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应当符合声乐表演的具体要求,在表演抒情的过程中,要慢慢地张开手臂,而在表演愤怒时,则紧紧握住拳头,表演者要借助手势动作的快慢等不同的形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演技。例如,若选择在音乐会上表演具有严肃性质的古典乐,声乐演员要避免出现过多的手势,以保证整场表演严肃的基调;而在大型的歌舞表演中,为了烘托热闹的舞台气氛,声乐演员可以借助适当的手势辅助歌唱,提高表演者的激情,更好地将手势与演唱的情感相结合。
(四)身姿以及步伐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
首先,身姿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身姿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聲乐表演者内在的文化和艺术修养,是表演者整体姿态在舞台上的呈现,是影响观众第一印象的关键。因此,声乐表演者在第一时间亮相的过程中,要向观众展示自己落落大方的形象。一般情况下,身姿包括出场亮相、开门、关门等,具有写意性和虚拟性的双重特点。其中,腰劲是身姿中最重要的因素。声乐表演者在舞台上的身姿均与腰劲相关,能让自己的身体灵活,舞动自如。例如,当声乐表演者演出的作品风格是热情洋溢的,则表演者的身姿要与作品风格贴近。
其次,步伐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声乐表演者的步伐应该保持与音乐的统一,实现与音乐的协调发展。声乐表演者的步伐有助于调节表演者的心情,通过适当的踱步减轻表演者紧张的心情。同时,在饰演不同的人物形象时,表演者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情绪变化,调整自己的步伐,在走走停停中展示人物性格的特点,表达出人物的心理状态。但表演者步伐的变化也不宜过多,否则会让整体的表演稳重性不足。
四、结语
总而言之,声乐表演是表演的重要形式之一,加强形体艺术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对提升声乐表演的舞台感染力,丰富作品情感具有重要的影响。形体艺术有利于塑造声乐表演的人物形象,更好地传递歌曲情感,打造良好的歌唱心理,增强声乐作品的欣赏性。因此,必须提升声乐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身姿以及步伐的运用,如此才能更好地提高声乐表演的舞台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园园.论形体艺术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J].明日风尚,2020(19):108-109.
[2]李萌.论形体艺术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20(02):215-216.
(作者简介:蔡娟,女,天水市歌舞艺术研究中心,四级演员,研究方向:声乐表演)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