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判别分析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判别分析预测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的风险。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20年8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238例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院内生存情况将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分为生存组(214例)和死亡组(24例),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利用逐步判别分析建立判别模型,预测创伤出血性休克的死亡风险。

结果

生存组和死亡组之间脑卒中病史(9.8%比25.0%)、主要出血部位(四肢)(58.9%比29.2%)、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评分(16.4±5.1比23.2±6.1)、血乳酸[2.1(1.1~3.5) mmol/L比4.9(2.0~13.4) mmol/L]及手术(92.5%比58.3%)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入最终判别模型的指标有5个:脑卒中病史、主要出血部位(四肢)、血乳酸、APACHEⅡ评分及手术。预测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95% CI 0.754~0.959。

结论

所建立判别模型预测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准确度较高。脑卒中病史、血乳酸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与创伤出血性休克的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四肢出血和手术治疗与创伤出血性休克的死亡风险降低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标准开放-腔内血管杂交手术(hybrid open-endovascular repair,HOER)与Viabahn开放性血运重建术(Viabahn open revascularization technique,VORTEC)+HOER手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TAAA)的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9年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泡型棘球蚴病合并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例继发于肝泡型棘球蚴病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门静脉海绵样变Ⅰ型1例,Ⅱ型6例,均行肝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9.24±4.09) h。2例术中行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段的切除和重建,术后给予抗凝治疗,出院后预防性口服阿苯达唑药物2年
目的探究基于互联网社区医养结合延续性照护模式在老年腹股沟嵌顿疝急诊腹腔镜手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腹股沟嵌顿疝老年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随访护理)及试验组(基于互联网社区医养结合延续性照护模式),每组48例,比较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患者术后康复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出院当天以及出院后1、3、6个月时间点试验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效应:F=11.320,P<0.001),2组
目的评价乳腺MRI在病理性乳头溢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20年10月因乳头溢液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并且行乳腺MRI检查和手术治疗的184例患者,结合临床特征、超声和钼靶检查及病理结果,分析MRI对病理性溢液疾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本组184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乳腺癌43例(23.4%),导管内乳头状瘤96例(52.2%),其他良性病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