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骨髁螺钉进钉点的解剖学研究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qsh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应用解剖学研究结合影像学研究,探讨国人枕骨髁螺钉进钉点的最佳位置参数.方法 随机选用20个新鲜尸体头颅标本,先行CT平扫及二维重建,排除枕颈区破坏或畸形的标本.在CT图像上使用4.0 mm粗的虚拟线模拟置钉过程,以矢状位最大长度为标准选取进钉点,测量进钉点至枕骨髁内侧缘的水平距离和进钉点至颅底的垂直距离.根据测量结果确定枕骨髁螺钉进钉点的位置,切除部分寰椎后弓,置入直径4.0 mm的螺钉,再通过枕骨髁解剖、椎动脉充盈试验及CT扫描,确认枕骨髁螺钉置钉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结果 20个新鲜尸体头颅标本均通过CT筛检,总计得到40侧枕骨髁.进钉点至枕骨髁内侧缘的水平距离左侧为(7.6±0.9) mm,右侧为(7.3±0.6) mm,双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钉点至颅底的垂直距离左侧为(10.2±1.6) mm,右侧为(9.9±1.0) mm,双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CT测量的进钉点位置,36个枕骨髁成功置入螺钉,经解剖及CT扫描证实无舌下神经管损伤,螺钉未穿出枕骨髁内、外侧壁,未损伤椎动脉;4个枕骨髁在置钉时分别穿破内侧壁.结论 通过CT重建技术选择正确的进钉点能够使枕骨髁螺钉置入获得最大长度地,尽可能地减少枕骨髁螺钉置入的风险.左、右侧枕骨髁进钉点位置选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置钉时部分寰椎后弓的切除能够有效地避免椎动脉的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 回顾分析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性的理论机制、方法学与应用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探讨其在航空航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资料来源与选择 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和专著.资料引用引用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45篇.资料综合 压力感受性反射在体位变化引起的血压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独立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及直立位耐力不良,通过科学适宜的有氧运动锻炼可以提高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性.结论 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性测试与
2月22日正值大年初七,也是2018春节假期过后上班第一.省水利厅组织厅领导、厅机关支部书记和在并厅直党组织书记等赴“山西红船”之地——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参观学习并
期刊
初春寒峭,滴水成冰.2018年2月9日,平遥县南良庄村南,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中游核心区的汾河三坝库区清淤现场,十多台挖掘机排成一线,紧张作业,十几辆装载车来回穿梭,热火朝天的建
期刊
目的 采用生物力学方法比较不同重建术式对远侧尺桡关节脱位重建后的抗扭转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 选取6侧成人上肢标本,男4侧,女2侧;死亡年龄36~78岁,平均为64.9岁;左侧3侧,右侧3侧.采用标准的掌、背侧韧带切除法制作远侧尺桡关节脱位模型,根据临床常用术式将重建手术分为经远侧尺桡关节骨道内重建组(关节内组)和环绕远侧尺桡关节捆绑重建组(关节外组).同一标本在扭转速度为5°/
目的 研究体外培养的Nf1+/-小鼠破骨细胞合成、分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能力,应用OPN中和抗体抑制破骨细胞分泌的OPN,测定破骨细胞功能,并与野生型破骨细胞比较,分析OPN在Nf1+/-小鼠破骨细胞功能增强中的作用.方法 配对选取神经纤维瘤病基因野生型(Nf+/+)和杂合型(Nf+/-)基因型小鼠,采集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破骨细胞,获取体外培养破骨细胞不同时期的上清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2017年,山西水利经历了不同寻常又很寻常的一年.rn这一年不同寻常,是因为山西水利这一年成果丰硕.2017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期刊
目的 对髌骨周围软组织的神经末梢分布情况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行髌骨周围烧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自4具新鲜截肢的髌骨标本(2例糖尿病足截肢、1例下肢动脉闭塞截肢和1例车祸伤截肢),采集髌骨周围0.5 cm以内软组织,长0.5 cm×宽0.5 cm×纵向全层的三维立体标本,通过HE染色、甘氨酸银染色,在同一视野下对髌周软组织标本紧贴髌骨内侧截面的神经末梢分布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
目的 分析不同浓度的灵芪蠲肝胶囊含药血清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T6 (HSC-T6)增殖和酪氨酸激酶2(JAK2)、磷酸化的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蛋白量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调控机制. 方法 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血清对照组(A组)、复方鳖甲软肝片(B组)、灵芪蠲肝胶囊小剂量组(C1组)、灵芪蠲肝胶囊中剂量组(C2组)、灵芪蠲肝胶囊大剂量
后路寰枢椎融合固定是治疗寰枢椎脱位和寰枢椎不稳症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寰椎螺钉固定技术包括寰椎侧块螺钉技术和寰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是目前用于寰枢椎固定的主流技术[1-5].早在1994年,Goel和Laheri[6]就报告了寰椎侧块螺钉技术,但直到2001年经Harms和Melche[7]推广后才得到广泛应用.2002年,Resnick和Benzel[8]首次报告了寰椎椎弓根螺钉的应用,2003年Tan
期刊
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是维持膝关节正常运动和稳定的重要解剖结构,通常认为由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组成[1].而ACL双束重建是近年来根据ACL解剖特点而提出的手术新理念[2].由于重建的后外侧束能够发挥抗旋转的生物力学作用[3],因此理论上认为双束重建能更好地恢复患者膝关节的旋转稳定性.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ACL双束重建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引起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