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读诗须紧扣文字,研究诗人笔下的意象,善用联想和想象,感悟类比;抓住诗眼,体味作者的情感格调,力求从整体上把握全诗,对作品获得一个全面的理解。
关键词:古诗解读 析句析情 应试要领
教师讲评古诗词阅读试题,可模拟考生现身说法,使学生领悟应对古诗赏读试题的方法。要领如下:
1.通览全诗,粗知大意,获得总体印象。考场上考生必须结合注释默读古诗,在遇到阅读障碍时,可以存疑,要绕过去,不要死卡在那里,而一定要求得对诗歌有自己完整的感受,起码理解它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2.解读诗歌要以关键性的重点字词为抓手,关注诗人笔下的意象。对诗歌中的意象,不要理解得过实,更不要拘泥,千万不可简单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物象。
3.读诗须紧扣文字,感悟类比,善于联想和想象。诗歌具有语言高度凝练和思维跳跃性大的特点,所以我们解读时要把诗人创作时的“留白”,通过联想和想象加以“补白”,进行再创作,要像泡茶一般把其中的味道要“冲”“泡”出来。
4.抓住诗眼,体味作者的情感格调,力求从整体上把握全诗,对作品获得一个全面的印象。
以下为实战演练:
阅读温庭筠《商山早行》,回答问题(8分)。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②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①征铎:车行时发声的铃。②杜陵:在长安城南,是诗人的安家之地。
学生结合注释粗读后,教师可引导学生:
1.析句。
(1)首联点题。起句当着眼于“动”字。“动”有使动用法,意为“使……受到震动”。“征铎”属于借代辞格,指驿车。“动征铎”意为使驿车上的铎摇动起来,发出叮当叮当的响声。起句是说一大早就乘着驿车起程赶路了。对句当着眼于“悲”字。“悲”是为动用法,意思是“为……而感到悲伤”。对句的意思是说游人为自己远离故乡而感到悲伤。起句与对句在修辞上属于“互文见义”,前后两句必须参照理解。
(2)颔联状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状写旅途之景,动(鸡声,人迹)静(茅店月,板桥霜)结合,体现了游子长途跋涉的艰辛。诗人犹如高明的电影导演或剪辑师一般,采用类似电影分镜头剪辑、组接的方式把这几个富有典型特征的意象组合而成时空跳跃性很强的旅途掠影。
(3)颈联炼字。出句当着眼于“落”字,指导学生尝试“炼字”:把“落”字分别替换作“铺”“漫”“坠”等字,达成语感共识:“铺”只是平面的静态的;“漫”强调地上覆叶范围大,似乎有点失实;“铺”和“漫”都指存在的状态;“坠”多形容重物垂直下降的过程。唯独“落”字能够表达出树叶从上往下纷纷扬扬飘落的那种动态过程的美感,且富有一种如临其境的多媒体效果。对句中的“明”字,是可视为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明亮起来”。该句说白色的枳花把驿站馆舍的墙壁竟也映白了,“客”疲惫的身心在驿馆暂时放松下来,于是禁不住地升腾起他那内在的乡愁。在以上三联蓄势铺垫之后,诗人十分自然过渡到尾联。
(4)尾联思梦。“因思杜陵梦”中“思”字当“回味”讲。整句话说,诗人梦回故土,情蕴景中。次日醒来,游子在仔细地回味着前一宿所做的那个有关家乡的梦境,依然清晰地记得梦中的景象。
2.析情。
(1)抓“诗眼”。学生找能够体现诗人情感的词句,也即“诗眼”所在,即“悲故乡”。因为该词给全诗定下了低沉的感情基调。倘若有学生认为,诗眼是“思”“梦”二字。教师可对这种创造性思维予以赞许,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抓住问题的关键:客为什么“思梦”?还不是为了自我安慰,暂时解脱自己现实中的痛苦吗?可见,“思梦”仍属于“悲故乡”的范畴。
(2)抓关键的语句。作为一篇写景叙事诗,《商山早行》当中有无人物形象的塑造?角色应该是有的,那就是主人公“客”,他也是诗人表情达意的线索。
尾联卒章显志,强调“客”乡梦之温馨。梦境最能寄托诗人的情愫,羁旅天涯的人往往受挫之后,自然想投入故乡和亲人的怀抱。“家”“故土”便成为游子心灵的慰藉之所。
(3)类比深化理解。类比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末尾,“我”为了排遣苦闷,怀想故乡的采莲习俗及江南民歌《西洲曲》,加深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4)把握情感表达的特点。游子的感情始终蕴含在写景叙事当中,诗人的情感是委婉蕴藉的。在“悲故乡”定下格调之后,他只在梦境的回味中流露了主人公“客”的所感,表情达意相当含蓄。
总之,对作品本身的分析要远比单纯地解答试题重要得多,对这点的认识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如果我们学会了分析解读古诗,那么应试答题便迎刃而解了。
关键词:古诗解读 析句析情 应试要领
教师讲评古诗词阅读试题,可模拟考生现身说法,使学生领悟应对古诗赏读试题的方法。要领如下:
1.通览全诗,粗知大意,获得总体印象。考场上考生必须结合注释默读古诗,在遇到阅读障碍时,可以存疑,要绕过去,不要死卡在那里,而一定要求得对诗歌有自己完整的感受,起码理解它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2.解读诗歌要以关键性的重点字词为抓手,关注诗人笔下的意象。对诗歌中的意象,不要理解得过实,更不要拘泥,千万不可简单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物象。
3.读诗须紧扣文字,感悟类比,善于联想和想象。诗歌具有语言高度凝练和思维跳跃性大的特点,所以我们解读时要把诗人创作时的“留白”,通过联想和想象加以“补白”,进行再创作,要像泡茶一般把其中的味道要“冲”“泡”出来。
4.抓住诗眼,体味作者的情感格调,力求从整体上把握全诗,对作品获得一个全面的印象。
以下为实战演练:
阅读温庭筠《商山早行》,回答问题(8分)。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②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①征铎:车行时发声的铃。②杜陵:在长安城南,是诗人的安家之地。
学生结合注释粗读后,教师可引导学生:
1.析句。
(1)首联点题。起句当着眼于“动”字。“动”有使动用法,意为“使……受到震动”。“征铎”属于借代辞格,指驿车。“动征铎”意为使驿车上的铎摇动起来,发出叮当叮当的响声。起句是说一大早就乘着驿车起程赶路了。对句当着眼于“悲”字。“悲”是为动用法,意思是“为……而感到悲伤”。对句的意思是说游人为自己远离故乡而感到悲伤。起句与对句在修辞上属于“互文见义”,前后两句必须参照理解。
(2)颔联状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状写旅途之景,动(鸡声,人迹)静(茅店月,板桥霜)结合,体现了游子长途跋涉的艰辛。诗人犹如高明的电影导演或剪辑师一般,采用类似电影分镜头剪辑、组接的方式把这几个富有典型特征的意象组合而成时空跳跃性很强的旅途掠影。
(3)颈联炼字。出句当着眼于“落”字,指导学生尝试“炼字”:把“落”字分别替换作“铺”“漫”“坠”等字,达成语感共识:“铺”只是平面的静态的;“漫”强调地上覆叶范围大,似乎有点失实;“铺”和“漫”都指存在的状态;“坠”多形容重物垂直下降的过程。唯独“落”字能够表达出树叶从上往下纷纷扬扬飘落的那种动态过程的美感,且富有一种如临其境的多媒体效果。对句中的“明”字,是可视为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明亮起来”。该句说白色的枳花把驿站馆舍的墙壁竟也映白了,“客”疲惫的身心在驿馆暂时放松下来,于是禁不住地升腾起他那内在的乡愁。在以上三联蓄势铺垫之后,诗人十分自然过渡到尾联。
(4)尾联思梦。“因思杜陵梦”中“思”字当“回味”讲。整句话说,诗人梦回故土,情蕴景中。次日醒来,游子在仔细地回味着前一宿所做的那个有关家乡的梦境,依然清晰地记得梦中的景象。
2.析情。
(1)抓“诗眼”。学生找能够体现诗人情感的词句,也即“诗眼”所在,即“悲故乡”。因为该词给全诗定下了低沉的感情基调。倘若有学生认为,诗眼是“思”“梦”二字。教师可对这种创造性思维予以赞许,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抓住问题的关键:客为什么“思梦”?还不是为了自我安慰,暂时解脱自己现实中的痛苦吗?可见,“思梦”仍属于“悲故乡”的范畴。
(2)抓关键的语句。作为一篇写景叙事诗,《商山早行》当中有无人物形象的塑造?角色应该是有的,那就是主人公“客”,他也是诗人表情达意的线索。
尾联卒章显志,强调“客”乡梦之温馨。梦境最能寄托诗人的情愫,羁旅天涯的人往往受挫之后,自然想投入故乡和亲人的怀抱。“家”“故土”便成为游子心灵的慰藉之所。
(3)类比深化理解。类比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末尾,“我”为了排遣苦闷,怀想故乡的采莲习俗及江南民歌《西洲曲》,加深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4)把握情感表达的特点。游子的感情始终蕴含在写景叙事当中,诗人的情感是委婉蕴藉的。在“悲故乡”定下格调之后,他只在梦境的回味中流露了主人公“客”的所感,表情达意相当含蓄。
总之,对作品本身的分析要远比单纯地解答试题重要得多,对这点的认识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如果我们学会了分析解读古诗,那么应试答题便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