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学生的探索学习过程中,要运用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教师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讨论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但在实践中往往出现“讨论时热热闹闹,讨论后干干净净”的现象,讨论成了一种走过场的形式。那么,如何恰当、有效地组织课堂讨论,使学生深入参与、体现最大效应呢?
1、讨论前注重思考
讨论的内容通常是教材内容关键处或学生的疑难处,是每节课的重点或难点。需要在讨论前让学生深入思考,讨论时学生的发言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没有认真思考的讨论,课堂上积极参与的人就会少了,缺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参与和思维含量,讨论的深度和效果自然也要大打折扣。高质量的讨论来源于高质量的思考,教师应在讨论前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思考空间。
比如,教学“平均分”时,出示这样的题目:有8个苹果,请你分给2个小朋友?怎么分合理些?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第一个问题很容易,但一眼看出第二个问题就不太容易,需要学生用学具动手操作、分析比较之后才能得出结论。而这个操作的过程就是学生的思考过程。随着结论在学生头脑中的明晰,学生的笑容多了,小手也一个一个地举了起来。这样,再组织讨论,课堂讨论热闹而有序,学生给出了这样几种可能的分法:
而题中第四种分法两个小朋友分得一样多,因此比较合理些,这样,既进行了品德教育,“平均分”概念的引入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很显然,没有学生的思维参与,讨论是不能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组织讨论前的思考应注意:(1)思考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要便于学生操作,不能让学生无从下手。(2)思考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既要让学生思维开放,又要便于讨论时解决问题。(3)思考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要作过多的提示或插语,以免影响学生的思维。(4)思考的时间要留足,否则学生思维不到位,讨论就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2.讨论时注重交流
课堂讨论十分有利于沟通和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问题的看法和认识,最能促使学生思维的撞击和灵感的进发。但在教学实践中,课堂讨论常会有这样的现象:(1)学生语言单调,只会坚持对的还是错的,只会陈述结果而无法阐明理由。(2)讨论时热闹而有些杂乱,争先恐后却又各顾一方,无法有效组织交流、反馈。(3)讨论时一边倒,谁先给出答案,便不愿再深入探索。这些现象都说明,给了学生讨论的时机,学生却未必会讨论,还要教给学生一些讨论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会倾听。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自高自大,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否则会影响别人语意的正确表述,也不利于健康的、有序的讨论。
(2)学会交流。对于自己提出的意见要阐述清楚理由,如我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是这样的,对于别人的意见,基本同意的要予以补充,不明白的要提出质疑,观念不同的要指出问题所在,要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引导,促进共同发展。
(3)学会引伸。讨论要针对不同的情况,从不同角度开展讨论。比如在学生理解困难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时要讨论思路的多样性和思维的全面性等。
3、讨论后注重反思
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都是通过自身的内在活动来实现的,讨论后对讨论中所涉及的思想方法、过程等作一回顾和总结,实质上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从教学系统论角度来说,讨论是输出信息(发言)、吸收信息(倾听),讨论后的反思则是信息的反馈和内化,有利于知识的优化和系统化。
比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一课时,学生通过移拼的方法,主动探索、讨论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时,引导学生反思:今天的学习中运用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转化)这些方法是如何运用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在其他情况下是否可用呢?学生在讨论中受到启发,在反思时定可触类旁通,找出其他的转化方法,如:①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面积是长方形的一半。(如图1)s△=a×b÷2。②把三角形折叠成两个相同的长方形,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的2倍(如图2),s△=(a÷2)×(h÷2)×2=a×h÷4×2=ah÷2。学生不仅认识到转化思想的重要性,更使学生开拓了思维空间,这样,学生的认识才能得到深化,讨论才能落到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课堂讨论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教师应注意,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设条件,让学生在讨论中做到思考、交流与反思相结合,不流于形式,从而使它发挥最佳效果,为课堂教学服务。
1、讨论前注重思考
讨论的内容通常是教材内容关键处或学生的疑难处,是每节课的重点或难点。需要在讨论前让学生深入思考,讨论时学生的发言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没有认真思考的讨论,课堂上积极参与的人就会少了,缺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参与和思维含量,讨论的深度和效果自然也要大打折扣。高质量的讨论来源于高质量的思考,教师应在讨论前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思考空间。
比如,教学“平均分”时,出示这样的题目:有8个苹果,请你分给2个小朋友?怎么分合理些?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第一个问题很容易,但一眼看出第二个问题就不太容易,需要学生用学具动手操作、分析比较之后才能得出结论。而这个操作的过程就是学生的思考过程。随着结论在学生头脑中的明晰,学生的笑容多了,小手也一个一个地举了起来。这样,再组织讨论,课堂讨论热闹而有序,学生给出了这样几种可能的分法:
而题中第四种分法两个小朋友分得一样多,因此比较合理些,这样,既进行了品德教育,“平均分”概念的引入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很显然,没有学生的思维参与,讨论是不能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组织讨论前的思考应注意:(1)思考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要便于学生操作,不能让学生无从下手。(2)思考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既要让学生思维开放,又要便于讨论时解决问题。(3)思考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要作过多的提示或插语,以免影响学生的思维。(4)思考的时间要留足,否则学生思维不到位,讨论就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2.讨论时注重交流
课堂讨论十分有利于沟通和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问题的看法和认识,最能促使学生思维的撞击和灵感的进发。但在教学实践中,课堂讨论常会有这样的现象:(1)学生语言单调,只会坚持对的还是错的,只会陈述结果而无法阐明理由。(2)讨论时热闹而有些杂乱,争先恐后却又各顾一方,无法有效组织交流、反馈。(3)讨论时一边倒,谁先给出答案,便不愿再深入探索。这些现象都说明,给了学生讨论的时机,学生却未必会讨论,还要教给学生一些讨论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会倾听。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自高自大,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否则会影响别人语意的正确表述,也不利于健康的、有序的讨论。
(2)学会交流。对于自己提出的意见要阐述清楚理由,如我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是这样的,对于别人的意见,基本同意的要予以补充,不明白的要提出质疑,观念不同的要指出问题所在,要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引导,促进共同发展。
(3)学会引伸。讨论要针对不同的情况,从不同角度开展讨论。比如在学生理解困难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时要讨论思路的多样性和思维的全面性等。
3、讨论后注重反思
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都是通过自身的内在活动来实现的,讨论后对讨论中所涉及的思想方法、过程等作一回顾和总结,实质上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从教学系统论角度来说,讨论是输出信息(发言)、吸收信息(倾听),讨论后的反思则是信息的反馈和内化,有利于知识的优化和系统化。
比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一课时,学生通过移拼的方法,主动探索、讨论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时,引导学生反思:今天的学习中运用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转化)这些方法是如何运用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在其他情况下是否可用呢?学生在讨论中受到启发,在反思时定可触类旁通,找出其他的转化方法,如:①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面积是长方形的一半。(如图1)s△=a×b÷2。②把三角形折叠成两个相同的长方形,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的2倍(如图2),s△=(a÷2)×(h÷2)×2=a×h÷4×2=ah÷2。学生不仅认识到转化思想的重要性,更使学生开拓了思维空间,这样,学生的认识才能得到深化,讨论才能落到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课堂讨论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教师应注意,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设条件,让学生在讨论中做到思考、交流与反思相结合,不流于形式,从而使它发挥最佳效果,为课堂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