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驱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当代探索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传承发展问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作为突破口,试图通过设计驱动文化创新的方法,探索设计驱动下非遗在当代传承和创新转化的可行性。通过追溯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的技术和艺术,分析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发展的困境,再结合实例论证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介入现代设计的可行性。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介入现代设计中,设计赋能非遗文化,促进非遗可持续性发展。设计驱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也为现代设计提供了设计素材和设计思路。
  关键词: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设计创新 现代设计 传承
  中图分类号:J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11-0102-03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居环境的提升,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迁,石库门建筑受到了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冲击,逐渐被取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库门里弄建筑的营造技艺传承也同样面临技艺流失的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社会发展历程中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于一个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具有重要价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来说,其中包含的海派民族风情和历史记忆都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因此,探索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和创新转化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价值。[1]
  一、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之技术与艺术
  传统工匠在过往实践中的经验与审美无意识地融入到营建过程中,形成营造工艺。在石库门建筑营造过程中,进行建筑营造的操作部分,即营造技艺。石库门里弄单体建筑整体外观呈现江南传统民居特色。
  (一)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之技术
  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的技术部分从建筑的构造工法,造型布局、材料工艺三个方面来谈论传统工匠的营造技术。首先在建筑构造工法上,为江南民居传统的穿斗式为基础渐渐演变。早期老式石库门里弄采用立贴式木构架结构,一般为立贴式五柱落地、后期也有四柱落地,七柱落地用于进深较大的房屋。1920年后,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在房屋结构开始采用钢筋混泥土结构的新技术。这种结构形式以砖墙承重为主,承重工艺结构从立帖式到砖混式。[2]
  其次是建筑造型布局上,它的建筑格局继承了江南民居传统中轴线的形式特点,建筑屋盖是也传承江南民居传统的硬山屋顶。外墙均为砖墙,其施工和外粉刷,不同时期,形成多種类型,有空斗墙,清水墙,水泥外墙等。虽然在建筑布局上保留了传统的尊卑有序的理念,但是为了适应商业化和生活需要,结合了欧洲毗连式住宅的形式,逐渐演变成现有的石库门建筑砖木结构。
  最后是建筑材料工艺上,预制件的大量使用是石库门建筑的特色。大量的预制件建筑装饰需要招募专业的传统手工艺工匠来完成。在广泛使用中西合璧的装饰题材和装饰工艺。在内部装修中,洋松企口板、平顶走马线,花式地砖,马赛克瓷砖、瓶式栏杆、彩色玻璃,石膏雕花板具有西方文化元素的预制装饰材料也被应用其中。石库门门口装饰在形式上有半圆形、长方形、盾形或组合形式,在工艺上则有砖雕、水泥雕、模具预制等。总体特点是中西并存的自成一体的多元化特色。
  (二)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之艺术
  “天人合一”的传统居住之道,寓意性艺术语言的表达。在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的理念总体概括为:“家”、“里”、“吉”、“和”,“家”-“里”-“中西合璧”的海派居住理念。“吉”-“精美多样”的里坊吉祥标志。“和”-“平安和睦”的里弄生活常态。里弄的命名方式上就有所体现。对于石库门里弄住宅来说,一方面是建筑代表业主的产业,一方面是房客的住所,所以在取名方面也是常用“永”、“福”、“德”、“兴”、“康”“祥”等。街道名称的艺术语言,表达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对美好生活向往之情和愉悦生活方式。同时,这些理念也影响传统工匠的营造思维,潜意识地影响工艺的营建。
  “中西合璧”的造物理念,赋予性艺术语言的表达。早期石库门里弄建筑在外部装饰上可见到传统的马头墙、观音兜,和各种手工雕刻纹样。后期雕刻的装饰纹样以巴洛克风格、装饰艺术派风格的山墙花成为主要趋势,从石库门的建筑饰件可以看出,其建筑砖雕、砖饰、山墙,牌楼等,借鉴西方的形式。在20世纪之后,石库门的门头山墙,从希腊式、罗马式等古典到是巴洛克风格的装饰,随之在二三十年代以后,受新艺术风格的影响,石库门建筑中的几何砖饰亦逐渐增多。[3]
  综上所述,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是“技术”与“艺术”是相互影响融合的结果。营造工艺是一种“匠技”,“匠技”是指传统营造中具体而微的操作程序、手法乃至其成果的显现。在营造过程中,参与的工匠、泥匠、石匠,涉及到技艺,都与时代的建筑营造相调适并创新应用。[4]石库门营造技艺的“技”和“艺”都具有海派特色,因此石库门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价值观念、审美追求,是老上海人情感记忆的载体,它不仅具有技术工艺,还有更大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二、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之困境与思考
  (一)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之困境
  在现代化发展大趋势下,石库门建筑正在逐渐消失于人们视野中。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目前对石库门的研究多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石库门建筑文化角度的研究,另一方面是石库门建筑的风貌保护和更新改造的研究。其《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对营造技艺的描述最为详细,书中详细讲述了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内容和价值,传达出传承保护的迫切性。同时也提出一些日常保护性利用措施和文化建筑的推广活动,但对于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和创新应用方面仍然涉及较少。因此,基于以上研究总结出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目前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技艺需求的缺失感。由于受到工业化的冲击,建筑技术实现方式的多元化,替代了一些传统工艺。匠人和技艺是相互依存的有机体,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技艺需求的缺口仍持续存在,营造技艺也将继续保持停滞状态。其次是存在形式的单一化。由于石库门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从早期以民居为主的实用性功能的石库门里弄,到现代生活品质的提升,早期民居使用功能缺失的境况,人居生活环境条件不能适应现代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虽有上海田子坊商业转型的案例,但是这种模式不适宜大面推广。因此,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该如何创新转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难题。最后是传承方式的局限性。目前随着相关保护工作的逐渐推进,保护途径主要通过传承人、传习所、传承地保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仅仅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渐渐融入现代生活才能传承于世。   在城市有机更新背景下,石库门建筑作为上海特色城市风貌,虽然相关研究学者对于城市风貌的保護更新策略的研究日渐成熟,但是关于现代化技术与传统手工艺结合创新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当务之急不仅是提升石库门建筑物质遗产的保护意识,向全民普及教育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最迫在眉睫的任务是基于传统工艺的特殊性,如何进行活态化的传承和创新转化,是需要我们不断深入探索的问题。
  (二)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之思考
  “生产性保护”是指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合理开发利用。目前,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相关文创产品在市场上已经普遍化出现,但是普通非遗产品的开发模式显然不适用于“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偏于视觉化符号的传播,视觉符号的传播仅对于非遗文化普及化起到一定的作用,相比之下“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依赖传统工匠的实践经验,具有技术性。以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为例,“中西结合”的技术要素和海派的人文精神因素具有特殊性。视觉化符号的应用有助于石库门里弄建筑中人文精神的普及,但其视觉化符号忽视核心技术要素传承具有二维局限性。因此,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在当代的传承和创新转化,其技术要素和人文精神是不可分割的设计内容。
  在现代化社会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生创新必须走进大众日常生活中。从非遗文化的角度出发,思考文化与设计的关系,文化是抽象无形的,设计是具象有形的。文化依托设计作为客观载体使设计更加现实立体化,设计中融入文化更加有内涵意蕴,两者相互渗透融合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现代设计已经深入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非物质文化和大众生活的中间桥梁。非物质文化可以通过现代设计走向人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从非遗文化“生产性保护”的角度出发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地域性文化基因,使地域文化内涵延续到现代设计中,现代设计中融入非遗文化才能更有深度。正是基于文化和设计两者相互需求的联系,才使非遗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具有可能性。
  三、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之应用与传承
  (一)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和现代设计结合
  以上海石库门主题展区为例,分析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作为非遗地域性文化,如何在现代化社会中创新与转化。以下分别从三方面分析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如何介入现代设计中。
  设计主题,构建石库门主题性场景,传承非遗技艺。在2019年11月举办的第二届进博会中,首次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文化展示项目。中央广场展示区的上海展区,以海派石库门主题,还原上海地方特色生活场景,展示石库门及其他的非遗展品。基于非遗文化基因的石库门展馆,表达和展示海派城市范儿的精致与华丽。展馆选取具有生活气息的三个空间客堂间、厢房、书房,营建整个“石库门”展区。整个石库门建筑展馆,由于是室内场馆的搭建,没有采用常用的场馆展搭建的材料,整个展区,全部是真砖真瓦实景搭建,预制件的现场搭建,营造技艺的融合应用。“石库门展区”作为非遗文化展馆的载体,营建本身也是对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和创新。
  空间表达,融入非遗语言,门楣元素再现。入口展示设计内容选取石库门经典设计元素“门楣”,在整个石库门展馆,石库门门楣是关键的设计语言。门楣的雕饰精细,具有浓郁的海派风情。再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上的门楣,矾红色雕花,拱形堆塑花饰设计形式以及砖雕技艺再现。墙面外墙为不施粉刷的青红砖交错,白色粉条。展示空间的入口,是参观者展示空间的第一感受,是整个空间体验的开始。“一大会址”门楣场景再现,寓指“唯有不忘初心,方能不辱门楣”。另—方面,通过再现场景的形式,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展示海派文化的魅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化宣传助力,这也是体现设计的社会意义,表达对石库门文化的崇高敬意。延续经典门楣,传承红色精神。作为地域特色石库门文化,借助展馆的形式传达非遗文化,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加民族自信,唤起大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展陈要素,再现生活化场景,回归生活本质。在整个展馆建筑造型设计,展馆传承经典的灰色屋坡型屋顶,及常见白色老虎窗造型。在展馆客堂间,石库门客厅的地面小花砖、厢房门窗上的彩色玻璃屋顶老虎窗等细节上的处理还原石库门居住环境空间。整个客厅的地面,是由简单几何造型的菱形花砖拼接而成,花砖边缘花边封边。空间中独特的地面小花砖,唤起老上海人的回忆。厢房门窗展区采用ART DECO风格的海派屏风,复古的黄色和红色相间,营造老上海的风情。室内空间传统深木色门窗隔断空间,美观大气且具有审美情趣。室内空间的处理上,地面的“小花砖”元素和立面的门窗隔断,再加上海派老家具,海派艺术画,还有老时钟、煤油灯、唱片机等等软装海派元素家具饰品在展示空间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非遗文化介入现代设计创新的实践意义
  作为国家大型活动中出现的主题展馆,展现着石库门所承载的人民智慧。一方面,对于现代设计主题展馆来说,设计主题上选取石库门文化,设计内容上选取“经典门楣”和“生活化的场景”展陈要素,整个展馆为非遗提供技艺传承的载体。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介入现代设计中,设计也为非遗赋能。另一方面,对于非遗文化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来说,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的结合,让我们看到技艺传承和设计创新的潜力;“一大会址”经典场景的再现,激发人民群众的国家情怀和情感认同,提供坚实的人民基础;生活场景化,更是无限接近人民群众的生活,为非遗的普及化提供便利。在现代社会化发展过程中,石库门里弄连接着上海人民深厚情感,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增加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设计驱动的非遗文化的创新,让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化再生,设计输出增强文化的认同感,体现设计的社会价值,也促进非遗的可持续的发展。因此,设计驱动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式具有可行性。
  四、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之经验与启示
  (一)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之设计经验   传统工艺要适应时代发展,才能生生不息地传承和发展。在当代社会转型趋势下,通过对石库门主题展馆的案例分析,总结以下三方面现代设计介入文化传承创新设计方法。
  首先,设计驱动传统技艺改良,与时代俱进拓展传承渠道。用一分为二的理念看待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中的构造工法、造型布局、材料工艺、雕刻技法等技术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注意保留非遗核心技艺本真性,同时传统技术及材料也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和满足现代化生产和生活的需求。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不仅仅是传统居住类的空间,也可以在商业类,文化类的空间结合,拓宽其存在的形式,现代化社会中实现创新和转化。从传统居住功能到上海田子坊商业转型,再到世博会、进博会文化展示,都在与时俱进。就目前诸多现代空间设计而言,只片面关注设计形式上的标新立异,易呈现出眼花缭乱的无意义空间。当空间主题没有文化导向时,整个设计便是失去了意义,由此设计需要不断汲取文化营养。也正是基于现代设计需要创新的迫切性形势,可找到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契合点,结合现代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找到其现代创新载体及其需求市场,为营造技艺的匠人提供使用手艺的机会,从而解决技艺缺失感的问题,让技艺有机会呈现在现代社会中,丰富现代设计内容。
  其次,设计驱动深入挖掘文化,提取文化元素,融入设计语言完成视觉呈现。深入挖掘石库门装饰题材和雕刻纹样等文化元素,使其文化元素为现代设计提供设计内容。利用文化元素来营造场所空间,同时利用现代设计方法,将设计语言与文化语言共同融入现代空间设计中。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代表上海过去发展的历史成果,设计的介入让弥足珍贵的文化跨越时空,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相交融。上海石库门主题展区设计从会展空间环境的整体结构,平面功能布局等层面整体考虑设计的里弄文化主题,对地域性特色元素门楣等进行设计语言设计造型的提炼和重构,呈现出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场所空间。就展示类空间而言,满足展览活动中观众与信息传输互动,感受地域文化的双向需求具有重要的设计意义。空间装饰形式和装饰图案、空间色彩、对空间塑造产生影响,设计元素和设计语言之间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人与环境的互动。因此,现代设计以非遗地域特色文化为设计底色,为未来现代设计创新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为现代设计提供一种设计思路。
  最后,设计驱动学习造物智慧,设计融入传统文化精神,实现社会文化意义建构。深入探究石库门建筑装饰图案形式和雕刻纹样设计理念所传达的人文精神,在当代使人文精神继续传承发扬。在当今社会技术体系面临变革环境下,埃佐·曼奇尼谈到“整个自然及社会文化环境的荒漠化,最终会导致系统整体更加脆弱”。[5]因此,在赋能生态系统方面,他指出必须从不同的方向和态度进行探索。现代设计从传统技艺中汲取营养,不仅在文化语境下赋予设计美感,也更加注重人在设计中的体验,推动非物质文化的普及性,为社会文化生态的建设提供支持,实现非遗文化和设计的社会价值。地域性特色的非物质文化,具有独特的设计语言和文化底蕴,学习传统造物智慧及人文精神,如何将深厚的文化价值呈现及表达出来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非物质文化介入现代设计的传承设计创新思路,一方面保护和普及传统的非物质文化,是非遗传承的使命,另一方面也助力现代社会文化生态的建设,体现设计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设计驱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再生的启示
  早期在包豪斯时期,提出“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的观念。在当下研究学者提出从设计1.0到设计3.0转变,设计3.0阶段通过整个设计和研究过程关注社会价值,关注社会责任感渗透整个知识生产的过程,设计本质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设计的方式,整合社会资源,利用某种设计方法来解决某个社会问题。[6]设计驱动创新策略中,谈到设计创新一方面突破关注外在形式的低级模式,一方面关注设计对象从有形向无形的高级转变,正是这种无形的力量正在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7]与传统非遗文化以技术发展为导向不同,设计驱动非遗文化,不仅整合非遗文化的技术与艺术,也将非遗文化与社会关联。对于具备“生产性”的非遗文化来说,当下与社会关联可以有效避免面临“非遗化”和“遗产化”的风险。正如同济大学研究学者范圣玺提到的“设计创新视阈的‘传统工艺+现代设计’模式”[8],这是契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模式,文化创新与设计创新是密不可分。
  因此,设计驱动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要注意以下维度。首先,注意建立非遗文化与当代社会需求。聚焦非遗文化核心技艺和历史价值,设计驱动积极深入挖掘非遗文化价值点,让设计作为传统技艺和现代需求的桥梁,连通过去和现代,实现时间和空间的跨越。譬如,近年来一些非遗文化的活动,展现各地区特色文化,有助于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实现文化的普及和认同,树立民族自信心。其次,将设计创新和非遗技艺创新融合。在“生产性保护”的理念下,以设计创新作为切入点,传统非遗技艺为核心,进行非遗文化的相关设计,为非遗文化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发展视角。设计驱动文化创新,融入传统技艺的创新应用,推动非遗可持续发展。再其次,建立非遗文化的传承体系,不仅要增加非遗文化的设计识别性,也要开发非遗的附加值,打造非遗文化的品牌,从而带动市场。比如,近年来对“中华老字号”的关注,如何让老品牌在新时代焕发活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地方政府及相关研究学者的参与和推动,才能推动非遗文化在当代传承与创新转化。[9]
  結语
  从2010“世博石库门”到2019“进博石库门”展馆,石库门作为上海地域文化的标志,已经成为一张国际化的上海名片,推动上海走向世界。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作为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上海近代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相关专家和学者谈到继承和传承时讲到“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作为一种公共性民居建筑的营造技艺,其传承方式不是简单的个体性手工技艺的流传,而是一种社会性、复合式的集体传承方式”。对于设计相关从业者而言,运用专业知识,将石库门里建筑里弄营造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方式,地域性文化与地域性设计语言的相互融入,这是“技”与“艺”的转捩到现代设计中是一种新层次的发展。设计驱动非遗文化传承和创新转化,为当代设计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是社会创新转型中的社会责任。以设计驱动创新的方法实现非遗文化当代传承,这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生态新的保护和再生途径。[10]
  基金项目: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风东渐’背景下近代上海里弄过街楼营建技艺与空间特征研究”(19YJC760123);上海市设计学IV高峰学科资助。
  参考文献
  [1]王旭,黄春华,高宜生.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方法[J].中外建筑,2017(04):57-60.
  [2]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六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86.
  [3]张雪敏,叶品毅主编.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4]李浈,冯珊珊.传统营造在石库门建筑形成中的历史调适[J].古建园林技术,2010(04):38-43.
  [5]埃佐·曼奇尼著,钟芳,马瑾译,设计,在人人设计的时代——社会创新设计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05):231-234.
  [6]蔡军,李洪海.设计3.0的视角——设计管理中的设计知i结构[J].装饰,2016(12):88-92.
  [7]宋立巍.从产品到社会:设计驱动创新策略[J].设计,2015(12):126-127.
  [8]范圣玺,邓碧波.设计创新视角下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比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20,10(02):4-8.
  [9]李南南,卢章平,李明珠.设计视域下非遗研究态势的可视化分析[J].设计,2020,33(10):l22-125.
  [10]曾辉.大设计观与社会创新设计——曾辉谈“设计与文化”[J].设计,2020,33(02):76-81.
其他文献
摘要:体验经济下,交互式虚拟展示技术的出现为商业发展带来了新动力,也为用户带来了更优的体验。本课题对当前交互技术及其商业应用进行了归类分析,探讨了在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中,恰当运用用户体验理论的重要性,将用户体验方法综合交互技术特征进行研究。基于此提出了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中的四个体验设计策略,为更广泛的商业应用提供理论指导。要让交互技术更好地服务用户,并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用户体验的思维和方法
期刊
摘要:为研究乘客的行为动机及阅读方式,改善中国目前地铁图书馆的服务设计。使用了文献法、用户访谈、及行为地图法,研究了乘客使用自助借阅机的动机,使用流程和所处位置对乘客的影响等。总结了地铁图书馆需要优化借阅机的使用流程,改善了外观造型丰富图书展示效果,提高闲置书籍利用率。得到地铁图书馆的摆放位置,创新设计方案。该方法能够从实践中洞察出乘客的潜在需求,从而对服务流程进行改善,提升用户体验。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要创造出有东方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空间,必须从东方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分析研究古典园林设计手法与传承形式。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为例,梳理分析了王澍、隈研吾两位东方建筑师的建筑设计思想和方法。论述了东方传统造园手法与现代建筑设计之间的渊源和联系。解读传统造园手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转译。  关键词:传统造园理法 现代建筑手段 转译 地域特色 东方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TU-
期刊
摘要:是以星巴克(中国)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作为实例,分析设计管理在商业发展中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文章主要使用了实证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星巴克(中国)的设计特点进行了研究。文章总结出了星巴克(中国)在文化管理和设计创新管理两方面所展现出的一些设计策略特点。进而基于这些特点,探讨了设计管理在品牌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良好的设计管理能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为企业指明发展方向,提升企业效率,增加用户黏度,树立良好
期刊
摘要:为提高设计概论“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供一个理解和讨论的参考文本。通过对专业“课程思政”的基本经验、形态特征、价值本源和标志元素等关键性问题的梳理,在“适应-不适应-新的适应”循环往复中,进一步对设计概论“课程思政”建构的相关结构状态作出检视和辨析。搭建起了一个可以理解和讨论设计概论“课程思政”的基本框架。有利于澄清思想认识,纠正实践偏差,深化设计概论“课程思政”教育理论及实践。  
期刊
每年的春夏,编辑部都会推出一个关于运动设计的专题,今年也不例外,而且通过运动来提高免疫力的话题在今年显得尤为有意义。  生活中总是不乏运动元素,运动对于人们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追溯到雕塑对于运动力与美的极力渲染,虽然今年的东京奥运会被迫延期了,但是人们的运动热情并不会因此而降温。健身运动作为很多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也占据了很多的作息时间。运动与设计看似干差万别,但其中又蕴含着莫大的关联。
期刊
ONE WORLD ONE DREAM——THE OLYMPIC SPIRIT IN TODAY' WORLD  今天设计与科技,与医疗,与商业紧密结合,融合创新,设计学院开设医疗设计专业、大健康专业、well-being专业,工学院与商学院增加设计课程。我相信,创新的火花、美好的理念、有趣的想法、新的社会发展的驱动原力往往来自跨界的融合,来自不同行业间知识的对撞,来自不同思想的交流。  几个月前
期刊
看点 Keyfeature  CHANGES IN LIGHT AND SHADOW——光影变化  INTERACTIVE CORRIDOR——交互长廊  INTERACTION——交流互动  西安雁塔区第二中学项目是金地集团为政府代建的教育配套设施,在功能需求上,项目需要以有限的地块体量与资本投入,打造空间完备的48班完全中学。作为建筑师,面对新时代的教育建筑设计,在满足教学单元体量之外,更肩负
期刊
摘要:为了响应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建设,对三宝瓷谷街区进行改造设计,采用了实地调研的基本方法,分析了陶瓷文化元素留存于街区环境空间中的具体表现,总结了城市文化遗产于街区空间中的继承与创新逻辑,并以三宝瓷谷的街区环境为例,基于现有数据基础上提出了空间的改造建议,使三宝瓷谷街区空间洽和了景德镇城市更新趋势,该调研改造方法也可为城市其他空间的文化遗产继承与创新提供设计参考。  关键词:城市
期刊
摘要:在城市现代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对历史文化建筑进行有效地保护与再利用,保证其文化传承与其可持续发展性。文章采用案例研究法,以原英国领事馆旧址为例,通过文献研究辨析、实地考察,从区位特点、现有建筑特征、陈展空间结构及室内交通流线等要素进行改造可行性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空间设计改造方案,希望为历史遗迹保护与文化再利用起到些许借鉴意义。  关键词:文化再利用 文物保护 博物馆设计 可持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