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教学逐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在教学方法、策略、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变革。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从设置课堂提问环节、安排课堂讨论活动、创造课堂教学手段、开展课堂实验活动四个层面,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物理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要改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调整教学策略、结构体系,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教学效果。所以,广大高中物理教师应顺应课程改革发展变化的趋势,明确全新的目标和要求,主动推进课堂教学策略的创新,以激发学生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设置课堂提问环节,启发学生学习思维
物理教学的目标,在于启发和发展学生的思维,问题的提出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素养的基本途径。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应从教材教材的重点、难点、要点出发,转变和优化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时机向学生进行提问,以设定教学悬念,创设灵活多变的问题情境,有效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启发学生學习思维,从而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学习、思考和探究。
以“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为例,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所以,课程开始后笔者带领学生对此课程内容进行学习,让学生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然后,笔者从教材中提炼问题,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提出问题后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等学生得到答案后,笔者再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安排课堂讨论活动,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过程,是活跃课堂学习气氛的直接有效途径。对此,高中物理教师应改革以往的统一教学模式,首先根据学生对班级情况的认识,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分配,保证小组成员的具体职责分工,再设置一个合理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合作愿望,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沟通、讨论与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建构开放而多元的课堂教学结构体系。
例如,在讲授“力的平衡”时,笔者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开课前,笔者将学生分成五组,每组五人,分组后再进行正式的教学活动。课程开始后,笔者带领各个小组对本课程内容进行学习,然后布置了一些探究任务,任务下发后,各组成员立即展开讨论。在同学讨论的过程中,笔者在不同的小组间进行巡视,观察到学生的讨论方法,许多小组是有意识的分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这对于合作、探究学习有很大帮助。
三、创造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直觉知觉
教学方法通常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使用的工具和方法,对课堂教学起辅助作用。高中物理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善于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辅助课堂教学,以图片、视频、文字、动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呈现和展示,创设直观且形象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学生直观感知,促进学生思维层面的有效转化,不断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笔者结合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课堂上,笔者首先利用信息技术给同学们播放了一段视频,通过视频介绍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相关内容,在播放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热情,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有更为直接、深刻的理解。
四、开展课堂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践操作为主的自然科学,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又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素养。为此,高中物理教师应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提高对实验教学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根据物理课程知识内容设计、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活动,给学生自主实验的空间和机会,引导学生强化理论和实践的关联,逐渐形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实践操作的能力。
例如,在“摩擦力”教学中,学生们对摩擦力有一定认识,而本节课还将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和掌握。上课结束后,笔者首先介绍了本节课所涉及的实验内容,同时对实验过程进行演示,使学生熟悉实验方法;接着,笔者又开始了课堂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如此一来,通过实施课堂实验,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各学科的教育教学都需要相应的改革和变革,以适应形势的变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我们应充分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紧紧抓住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运用创新的方法建构科学、稳定的课堂模式,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桂桐.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0):76-77.
[2]郑作毅.基于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4):69+76.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物理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要改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调整教学策略、结构体系,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教学效果。所以,广大高中物理教师应顺应课程改革发展变化的趋势,明确全新的目标和要求,主动推进课堂教学策略的创新,以激发学生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设置课堂提问环节,启发学生学习思维
物理教学的目标,在于启发和发展学生的思维,问题的提出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素养的基本途径。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应从教材教材的重点、难点、要点出发,转变和优化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时机向学生进行提问,以设定教学悬念,创设灵活多变的问题情境,有效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启发学生學习思维,从而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学习、思考和探究。
以“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为例,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所以,课程开始后笔者带领学生对此课程内容进行学习,让学生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然后,笔者从教材中提炼问题,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提出问题后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等学生得到答案后,笔者再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安排课堂讨论活动,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过程,是活跃课堂学习气氛的直接有效途径。对此,高中物理教师应改革以往的统一教学模式,首先根据学生对班级情况的认识,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分配,保证小组成员的具体职责分工,再设置一个合理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合作愿望,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沟通、讨论与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建构开放而多元的课堂教学结构体系。
例如,在讲授“力的平衡”时,笔者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开课前,笔者将学生分成五组,每组五人,分组后再进行正式的教学活动。课程开始后,笔者带领各个小组对本课程内容进行学习,然后布置了一些探究任务,任务下发后,各组成员立即展开讨论。在同学讨论的过程中,笔者在不同的小组间进行巡视,观察到学生的讨论方法,许多小组是有意识的分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这对于合作、探究学习有很大帮助。
三、创造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直觉知觉
教学方法通常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使用的工具和方法,对课堂教学起辅助作用。高中物理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善于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辅助课堂教学,以图片、视频、文字、动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呈现和展示,创设直观且形象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学生直观感知,促进学生思维层面的有效转化,不断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笔者结合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课堂上,笔者首先利用信息技术给同学们播放了一段视频,通过视频介绍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相关内容,在播放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热情,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有更为直接、深刻的理解。
四、开展课堂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践操作为主的自然科学,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又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素养。为此,高中物理教师应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提高对实验教学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根据物理课程知识内容设计、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活动,给学生自主实验的空间和机会,引导学生强化理论和实践的关联,逐渐形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实践操作的能力。
例如,在“摩擦力”教学中,学生们对摩擦力有一定认识,而本节课还将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和掌握。上课结束后,笔者首先介绍了本节课所涉及的实验内容,同时对实验过程进行演示,使学生熟悉实验方法;接着,笔者又开始了课堂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如此一来,通过实施课堂实验,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各学科的教育教学都需要相应的改革和变革,以适应形势的变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我们应充分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紧紧抓住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运用创新的方法建构科学、稳定的课堂模式,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桂桐.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0):76-77.
[2]郑作毅.基于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4):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