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讲求文法”为何此理至明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mao82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胡适清晰地表明了文学改良的具体做法,称为“八事”。除了“须讲求文法”之外,胡适对其他的七事都做了详尽的举例和解释,对文法的表述只用“今之作文作诗者,每不讲求文法之结构。其例至繁,不便举之,尤以作骈文律诗者尤为甚。夫不讲文法,是谓‘不通’。此理至明,无待详论” a带过。胡适到底为何认为文法一事不需过多解释呢?本文从古文和白话文在作文规范上的对立关系、国语的文法与各地方言的文法的区别以及“死文字”和“活文字”这三个方面对此缘由进行分析。
  关键词: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文法
  一、“文法”是什么
  解释为什么胡适不解释“须讲求文法”之前我们需要先解释清楚何为文法,或者说胡适认为的文法是什么。胡适在《国语文法概论》中提到:“国语的文法不是我们造的出的,他是几千年演化的结果,他是中国‘民族的尝试’的表现与结晶。” 胡适认为,文法是经由历史的长河而自然演变的,现在的文法也是由古文的文法传承下来的。那么,胡适所提出的“文法”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语法”吗?胡适本人对于文法和语法的区别好像并没有明确的辨析,不过从《国语文法概论》中来看,胡适所讨论的皆是所谓“语法”的概念,所举的例证也都是古文和白话文的语法例子,并且胡适多次以《马氏文通》作为比较的对象,另外,胡适对于文法的关注不是一时兴起,早在1915年胡适就在 《如何可使吾国文言易于教授》 b中提出“文法是教学的捷径”。胡适在文中提出:“国文本来有文法,但过去从来都不知道利用文法来教学。《马氏文通》 问世已近二十年,文法仍然没有在教学中得到重视。”那么我认为,胡适提出的“文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现在所说的“语法”。
  二、古文与白话文在作文规范上的对立关系
  搞清楚胡适所认为的文法是什么之后,再回归到“八事”中来思考为什么胡适对“须讲求文法”不多做解释。如果仔细阅读“八事”,可以发现,“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烂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这七点要求与今之作文作诗者的作文习惯是完全对立的。须言之有物对立于今之作文作诗者的言之无物,不模仿古人对立于今之作文作诗者的模仿古人……以此类推我们可以发现,这七点改良办法与今之作文作诗者存在着“破与立”的关系,也就是说胡适旨在推翻现今的成规,而推翻之后就不得不要建立起新的规范来,于是胡适在这七点的具体解释中皆说明了今之作文作诗者的弊病,然后用举例的方法证明自己提出的改良方法的必要性。由此可以得出,因为现代白话文与今之诗文在作文规范上的完全对立的关系,导致了胡适需要在推翻之后建立起新的规范,而这些新的规范又是之前从未有人规定和总结过的,因此胡适需要对此进行进一步的证明,同时又因这些新规与旧规的完全对立,所以又无须过多地解释如何做,今后作文作诗者只需尽力摒除这些弊病即可。
  以上是除“须讲求文法”以外的“七事”需做解释的理由。反过来想,“须讲求文法”无待详论的原因正是因为“讲求文法”一事对于古文和现代白话文之间并不存在完全对立的关系,也就是说“文法”是从古至今都有的,文言文也是講求文法的。胡适曾说过:“国语是古文慢慢的演化出来;国语的文法是古文的文法慢慢的改革修正出来的。”因此“须讲求文法”一事并不是推翻古文的“不讲文法”,胡适需要做的是延续古文的讲求文法。胡适认为:“凡是一种语言,总有他的文法,天下没有一种没有文法的语言。”讲求文法是作文的基本,作文需有“法”,没有文法规定的语言文字就好像没有土壤、被撒在水泥地上的种子,不仅散乱无章且不可能生发出它们的意义来,它们终究就只是一堆随意堆砌的没有意义的文字个体。胡适在说明这一点时说“其例至繁,不便举之”,这并不是胡适思想不成熟的无法举例的敷衍之词,他在《国语文法概论》中举过许多古文不讲文法的例子,例如他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主词—止词—动词的结构,将承接代词“所”作为止词(目的格)常放在动词之前,白话文认为这样的倒装句式是没有必要的,所以就变成了“你自己不要的,也不要给别人”,这样就变成了主词—动词—止词的格式,更加符合口语和书写的习惯了,也变得更容易读懂了。胡适认为古文文法不合理但仍沿用千年的原因是“古文相传下来是这样倒装的,故那些‘聪明才智’的文学专门家都只能依样画葫芦,虽然莫名其妙,也只好依着古文大家的‘义法’做去!”并因“不懂得文法的道理故往往闹出大笑话来”。
  那么既然讲求文法与其他七事不同,是不需要推翻的,那么为什么还把它当作文学改良的一点加进来呢?虽然古文和白话文在“讲求文法”一事上不是完全对立的,但是从上述的举例可以看出,古文的许多文法已经是不合时宜的了,它是不实用的。胡适认为“改变的动机是实用上的困难;改变的目的是要补救这种实用上的困难;改变的结果是应用能力的加多”。所以基于不实用的这一点需要对旧文法进行革新,简单说就是延续古文“讲求文法”的做法但不再沿用古文不实用的文法。胡适对于古文文法的态度也不是全盘推翻的,对于其中有一些不必改变就可以直接为白话所用的文法,胡适是持肯定态度的,例如胡适举例“杀人者。知名者是动词—止词—主词的结构,这种句法把主词放在最末,表示‘者’字是一个承接代词。白话也是这样倒装的:杀人的。算命的”。这样的例子也是非常多的。
  综上所述,之所以胡适不具体解释“须讲求文法”是因为讲求文法一事无须做“破与立”的工作,但需要对它进行革新,但革新一事不同于其他七事简单地从它的对立面改良即可,而是需要对古文文法和今文文法的大量研究和比对才能总结出现今最实用的文法来。“讲求文法”是作文的基本,不需要过多解释,但革新出“新文法”一事又是一项繁杂的工作,那是将文法上升为“文法学”的工作,“一种语言尽管有文法,却未必一定有文法学”。革新文法一事无法在一篇文章中就表述清楚,所以“须讲求文法”既是简单明了的又是繁杂无比的,这个不同于其他七事的特性就决定了它的“此理至明,无待详论”。   三、国语的文法与各地方言的文法的区别
  从古文作文规范和白话文作文习惯的对立关系中分析出了“须讲求文法”不需过多解释的一方面理由,并由此延伸出了“一种语言尽管有文法,却未必一定有文法学”的问题。如果说口语的文法——即各地方言的文法也算是“民族的常识的结晶”,那么国语的文法就是由文法上升到了文法学——即总结出的理论性的规范,而这种规范只能从国语的文学中总结出来。胡适认为:“一切方言都是候补的国语,但必须先有两种资格,方才能够变成正式的国语:第一,这一种方言,在各种方言之中通行最广。第二,这一种方言,在各种方言之中产生的文学最多。”所以,例如像苏州话这样,虽然有“苏白”的小说,但因其通行区域太小故不能成为国语,也就不能从苏州话这一种方言中总结出现今国语的文法学来。因此要想从一种方言中总结出现代的国语文法学来,那么这一种方言是必须符合以上两点要求的。胡适曾提出过白话文学的两大功用:“第一,使口语成为写定的文字;不然,白话绝没有代替古文的可能;第二,这种白话文学书通行东南各省,凡口语的白话都可侵入,所以这种方言的领土遂更扩大了。”一旦某一种方言符合通行广且产生文学最多这两个条件那它首先就成为了国语的唯一候选人,之后再用它进行文学创作便有了国语的文学,有了国语的文学方可从中总结出国语的文法学了。
  中国曾有过称得上文法学的著作,就是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马氏文通》术语完备,条理清楚,方法精密,但它的缺点在于“缺乏历史进化的观念,他把文法的条例错认作‘一成之律,历千古而无或少变’”,“从《论语》到现在,中国文法也不知经过了多少的大改革!那不曾大变的只有那用记誦模板的方法勉强保存的古文文法”。所以,“国语的文法与各地方言的文法久已不是马建忠的‘历千古而无或少变’的文法了”。因此,属于现代白话的文法学在胡适的时代还是空白,这不是像其他七事一样举几个例子就能说清楚讲明白的,但这并不等于胡适对现代文化文法不甚了解,在胡适的《国语文法概论》中,举例了许多白话文法的变化就足以说明问题。
  由此我们就从国语的文法与各地方言的文法的区别、文法和文法学的区别中得出了“须讲求文法”解释甚少的第二个原因。
  四、“死文字”与“活文字”
  既然属于现代白话的国语文法学是由现代白话文学总结出的,那么在当时已有了《水浒传》 《西游记》和《三国志》这些经典白话小说了,为什么胡适却并没有在“须讲求文法”中举出这些文学作品的白话文法例子呢?胡适认为:“文学家的文学只可定一时的标准,决不能定百世的标准;若推崇一个时代的文学太过了,奉为永久的标准,那就一定要阻碍文字的进化;进化的生机被一个时代的标准阻碍住了,那种文字就渐渐干枯,变成死文字或半死的文字。”胡适是最厌恶“死文字”而推崇“活文字”的,一旦他在“须讲求文法”中列出了种种例子,做出了种种规定,那么很有可能又会被模仿者当作“百世”的标准模仿下去,从而违背了胡适所提倡的文学改良,变成了文法在现代白话中的“返祖”,这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对于“须讲求文法”这一事,胡适只能“此理至明,无待详论”。
  a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
  b 胡适:《胡适日记全编》(卷 2 ),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 259—262 页。
  参考文献:
  [1] 胡适.国语文法概论[A].胡适文存[G].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
  作 者: 张一凡,青岛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 张晴 E-mail: zqmz0601@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曾国祥新片《少年的你》 以青春影片亚类型为依托,承载校园欺凌和原生家庭的现实社会之殇,具有社会议题的厚度。其开头结局相呼应的英语,分别呼应英国诗人、政论家弥尔顿的著作《失乐园》 《复乐园》,具有耐人寻味的寓言深意;在叙事推进上则依拉康镜像理论设置人物关系,形成命运共同体的人文观照,建构起一部少年心性的成熟与社会规制的健全双线共进的彼此认同与社会认同的成长史。  关键词:《少年的你》 镜像共
自从我有记忆开始,就与“胖”长相左右;我的同事中,胖子也不少,“吃”是我们的共同兴趣,“食物”的搜集,更是我们之间的话题。为了与“胖”为伍,我和我们同事创造不少名言,与君分享:  胖子名言录一:吃得饱饱的。才有力气减肥!  有天,我突然下了一个决心,我立志减肥,没想到,在减肥的第一天,遭受到同事的诱惑,他说:“何必减呢,吃得饱饱的,才有力气减肥!”这个言论貌似有理,读者们,您吃饱没?记得吃饱饱的,
摘 要: 在铁凝的长篇小说《玫瑰门》中,玫瑰门代表着女性之门。作者以其“第三性”视角塑造了司猗纹这一复杂形象,她从一个憧憬未来的少女到逐渐疯癫,一生都在寻求认同中度过,她不仅折磨着自己,也摧残着别人。文章主要从司猗纹爱情婚姻的失败、男权阴影的笼罩、身体欲望的压抑和融入时代的艰难四个方面分析其疯癫背后的成因。  关键词:司猗纹 疯癫 成因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渐发展和西方思想的
摘 要: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元散曲中的悲秋名作。而关于这支散曲的意象选择、意象排列、意象内涵却一直缺乏深入有力的分析。本文通过细读曲词,发现马致远在每句的意象选择上,往往保持感情基调的一致性;而在句与句之间又形成一种“哀—乐—哀”的情感循环,从而把曲词的情感最终指向了哀,而这种哀的情感又和马致远的生平相结合,散发出元代文人阶层浓重的失意情调。  关键词:马致远 《秋思》 意象 元散曲  中
30多年前,一个16岁的加拿大女孩认真地告诉别人:“我将来要当一名宇航员。”人们纷纷用“疯狂”“痴人说梦”这样的词汇回应她。因为在那个年代,女性当宇航员是很难想象的。十几年后,29岁的她从533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入选的4名宇航员之一。她就是加拿大航天事业的先驱人物朱莉·帕耶特,2017年秋,54岁的她成为加拿大独立以来的第二十九任总督。  “海选”出来的宇航员  1963年,帕耶特出生在加
摘 要: “象”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命题,“以象作论”更是历代诗论家、文论家经常讨论的话题,那究竟“象”为何物,“以象作论”代表了怎样的审美倾向,又蕴藏着怎样的文化内涵,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象 以象作论 文学批评  一、“象”的概念  “象”字最初的意思是大象,起初的意義尚较为单纯,仅指一种动物,到了《易传》中则有了抽象的含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摘 要:自我认同常常被应用于心理学领域,而用于社会环境领域也未尝不可。在某个个体进行塑造的过程中,毫无疑问,认同是其研究对象的“核心”,并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众多文学作品中,从多种思维角度评价自我认同,可以引发诸多正面思考,探讨其人物的认同关系往往可以使作品意义更加明朗化。 《追风筝的人》 是以主人公阿米尔寻求认同为主线,当中又暗含了阿米尔个人与阿富汗种族的多重認同关系。自我认同作为一种
摘 要: 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将苏轼诗文灵活地融入小说中。现将其中引用苏轼诗文的十七處以列表方式呈现出来,结合语境与文本,从人物、情节、旨意等方面分别加以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苏轼诗文在《红楼梦》中的作用。本文认为,《红楼梦》中的苏轼诗文和小说文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增添了小说的抒情色彩,而且对于展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暗示人物悲剧命运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使小说的情节结构与主
摘 要: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化市场呈现出中产阶级崛起、大众化媒体兴起等显著特点,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的小说家,如哈代,以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为例,从外部看,哈代为使其发表,反复与报纸杂志编辑、出版商、读者等人群周旋,多次修改。这种影响也逐渐深入到文学创作内部,突出体现为哈代小说中多种暗示手法,以意象、景物、典故等作为载体,使其作品表現出独特的艺术美感与深厚的思想张力。  关键词:维多利亚时代
摘 要: 《聊斋志异》是明末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他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备受大众喜爱。《聊斋志异》故事多以女性故事为原本,或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在其作品中仍然存在封建主义和男权思想,但明末清初期间,反封建思想开始萌芽,中国开始逐步探索转型,这一背景下又使得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