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设计之道
设计之道,顾名思义,便是设计的方法,道理。中国的设计之道,便是适合中国的设计方法。设计致力解决问题而不是所谓的“浪漫制造”,平民化的、民主的设计立场。设计是有社会责任的,设计更应该关注真实的世界和人的真实需求,设计更应该为90%的人们而做。
中国当代设计缺乏对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平民百姓需求、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的思考,因而也失去了设计中最可贵的工作力。创意是设计的一部分,但设计不仅仅是创意,它是一种关怀。好的设计也可以很保守,甚至可以没有创意;但好的设计解决了问题。
二、一个景观专业方向的学生的认识-----关于景观的当代面貌
不难发现,我们的城市化中那些土生土长、那些不需要任何灌溉、不需要任何人工维护的本土植被被人遗弃,而代之以大王椰、美人蕉和模纹花坛那些所谓的“精品绿化”。那些需要大量管理、灌溉、高成本的园林花木。那些所谓的“精品绿化”和他们的美是无法持续的。我需要强调的是,审美价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约定俗成的。传统园林里蕴含并流动着传统中国人尤其是士阶层审美特质的东西。美学成了财富的包装,这在当代是不能被延续的。
现代设计运动实际上指出了最好的美学其实是人民的,审美趣味和国家的兴衰其实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看看北宋的山水园林运动和国家结局关系就知道了。美是具有时代性的,有特定的资源制约,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学和政治含义。
我们知道人类的文化是叠加的,文化遗产我们该保留好、保护好,但是没有人再去复古一个金字塔或者帕提农神殿。我们中国今天在大量地城市化,城市绿化率已经达到了40%多,建设要满足公共性,古代的皇家园林和士大夫园林都不具备公共性。现在五一开放了去颐和园,去拙政园,去了也白去,你看不到任何古代那些优雅的东西,你看到的都是人头,都是那些无厘头的密密麻麻的盆花,古人所谓“煞风景”是也。面对当代人的生活、当代人所面临的社会和环境挑战、当代人的价值观,需要我们有新的对策和设计表达,这便是新景观,当代中国的景观设计。
三、景观是人的文化在大地上的投影
(一)景观就是大地,就是生活
我们强调必须要对人群和他们的文化有深刻的理解。一个民族,一个群落,实际上都离不开“天地-人-神”,绝不能把一个充溢着魅力、生动、鲜活的东西变成所谓专业的、枯燥无味的东西。所以说景观的道路就是文化和人民的道路。在大自然里随便一个角落就可以得到的那种灿烂,为什么在我们身边的多数城市中却寻求不到?
真正的生活是充满差异的,是活跃有趣的。我们当下许多城市的景观则如出一辙,雷同、死板。因为没有差异,关于这点,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就提出了方言景观的口号。方言是什么,方言其实是人文生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要吸取其它优秀城市的精华,同时又不能去简单地复制。同样属于巴蜀文化,为什么重庆和成都差别那么大?这是一个差异和地方性在迅速丧失的年代,我们要做一些反向的努力。 以北京大学景观设计所设计的“中共中央党校景观”为例。
我们还有一个大的问题,是我们当中真正的想象力匮乏,太多的东西无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其实设计就是一个消化知识、融会贯通、再有所创新的过程,设计师的工作无疑是应当更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既要向传统学习,又要在公元两千年以后做出我们这代人对大地的理解和创造,这就是想象力景观。我们有非常庞大的专业队伍和非常多的实践机会,但是却没有真正地将以人为主体的创新精神打开,没有真正打开想象力!
(二)场所精神
面对逐渐疏离的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关系,景观设计如何在目前城市化建筑中营造场所精神?
蒙田曾说过一句话“凡是人类的东西都是我关心的”。这是什么意思?我们现在认为自身从事的是专业服务。一个个专业分开:室内的、建筑的、规划的、园林的。实际上,我们这些人慢慢地变成一些空心的,支离破碎的。我们知道我们服务的是人的真实的城市生活,这也是我们设计的最后目的。
城市生活应该是活跃的、生动的。离开了这些东西,仅是从物质形态上加入优秀的景观,是假的,优秀景观它总是一个好的容器。柯布西耶也说过这样的话:什么是房屋?房屋就是住人的机器。那么,什么是好的城市景观?它就是一个对城市人而言好的场所。好的场所是什么?有一个词来描述:具有场所精神。
当我们做一个物理实体的时候,它不能服务人,不能留住人,不能跟人的生动的社会生活相融合。一些高级的地产冷冷清清,看管森严,没有证件进不去,给城市留下的是围墙,场所精神是很差的,内外都差,人们相邻而居后十年了都不认识,所以中国人今天发展的这种城市是一种可怕的城市。反观城中村,聚满了人,一到晚上那个街上摆上几个打桌球的桌子,有擦皮鞋的,还有许多大排档,干什么都有,生动的场所!那里从物质形态来说是落后的,但从场所精神来说它是成功的。
四、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
(一)城市的白话文
我们要提倡用一种新的语言创造活的城市,白话的城市是什么呢?叫“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也就是回到科学与理性,回到人性与公民性,回到土地与地方性。这就是白话文,这就是我们城市的白话文,就是我关于当代人文城市建设的理念。
所谓的“足下的文化”,就是回到平常,尊重平常的人和平常的事,平常中国人的生活,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从平常和当代生活中找回属于当代中国民族自己的身份,不是过去的民族,是当代中国人的,以界它国而自立于大地,以界它时而自立于当代。那些强调形式主义和纪念性的无病呻吟的城市化妆,是白话和平常景观的敌人。
(二)野草之美
所谓“野草之美”,就是回到土地。尊重和善待适应土地和土地上的自然及人文过程,回到完全意义上的土地,而不是片面意义上的,经济意义上的土地。重新认识土地是美的,土地是人类的栖息地,土地是需要科学地解读和规划设计的生命系统,土地是符号,土地是神。重新回到土地的伦理,认识和善待土地。
我们的景观设计师,终身目标就是实现人—建筑—城市以及人的一切活动和生命的地球和谐相处,使我们的生活具有意义,这个意义就是“天地-人-神”的和谐。
五、结语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满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这是艾青的诗,这很平实,是白话文写的,这个诗的感染力是超过任何一首用文言文写的诗,就是因为这么平常。
这便是我理解的中国设计之道!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2002. P7
[2] 俞孔坚 《俞孔坚给部级领导干部的讲座——通向生态与人文理想》2000年
设计之道,顾名思义,便是设计的方法,道理。中国的设计之道,便是适合中国的设计方法。设计致力解决问题而不是所谓的“浪漫制造”,平民化的、民主的设计立场。设计是有社会责任的,设计更应该关注真实的世界和人的真实需求,设计更应该为90%的人们而做。
中国当代设计缺乏对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平民百姓需求、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的思考,因而也失去了设计中最可贵的工作力。创意是设计的一部分,但设计不仅仅是创意,它是一种关怀。好的设计也可以很保守,甚至可以没有创意;但好的设计解决了问题。
二、一个景观专业方向的学生的认识-----关于景观的当代面貌
不难发现,我们的城市化中那些土生土长、那些不需要任何灌溉、不需要任何人工维护的本土植被被人遗弃,而代之以大王椰、美人蕉和模纹花坛那些所谓的“精品绿化”。那些需要大量管理、灌溉、高成本的园林花木。那些所谓的“精品绿化”和他们的美是无法持续的。我需要强调的是,审美价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约定俗成的。传统园林里蕴含并流动着传统中国人尤其是士阶层审美特质的东西。美学成了财富的包装,这在当代是不能被延续的。
现代设计运动实际上指出了最好的美学其实是人民的,审美趣味和国家的兴衰其实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看看北宋的山水园林运动和国家结局关系就知道了。美是具有时代性的,有特定的资源制约,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学和政治含义。
我们知道人类的文化是叠加的,文化遗产我们该保留好、保护好,但是没有人再去复古一个金字塔或者帕提农神殿。我们中国今天在大量地城市化,城市绿化率已经达到了40%多,建设要满足公共性,古代的皇家园林和士大夫园林都不具备公共性。现在五一开放了去颐和园,去拙政园,去了也白去,你看不到任何古代那些优雅的东西,你看到的都是人头,都是那些无厘头的密密麻麻的盆花,古人所谓“煞风景”是也。面对当代人的生活、当代人所面临的社会和环境挑战、当代人的价值观,需要我们有新的对策和设计表达,这便是新景观,当代中国的景观设计。
三、景观是人的文化在大地上的投影
(一)景观就是大地,就是生活
我们强调必须要对人群和他们的文化有深刻的理解。一个民族,一个群落,实际上都离不开“天地-人-神”,绝不能把一个充溢着魅力、生动、鲜活的东西变成所谓专业的、枯燥无味的东西。所以说景观的道路就是文化和人民的道路。在大自然里随便一个角落就可以得到的那种灿烂,为什么在我们身边的多数城市中却寻求不到?
真正的生活是充满差异的,是活跃有趣的。我们当下许多城市的景观则如出一辙,雷同、死板。因为没有差异,关于这点,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就提出了方言景观的口号。方言是什么,方言其实是人文生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要吸取其它优秀城市的精华,同时又不能去简单地复制。同样属于巴蜀文化,为什么重庆和成都差别那么大?这是一个差异和地方性在迅速丧失的年代,我们要做一些反向的努力。 以北京大学景观设计所设计的“中共中央党校景观”为例。
我们还有一个大的问题,是我们当中真正的想象力匮乏,太多的东西无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其实设计就是一个消化知识、融会贯通、再有所创新的过程,设计师的工作无疑是应当更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既要向传统学习,又要在公元两千年以后做出我们这代人对大地的理解和创造,这就是想象力景观。我们有非常庞大的专业队伍和非常多的实践机会,但是却没有真正地将以人为主体的创新精神打开,没有真正打开想象力!
(二)场所精神
面对逐渐疏离的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关系,景观设计如何在目前城市化建筑中营造场所精神?
蒙田曾说过一句话“凡是人类的东西都是我关心的”。这是什么意思?我们现在认为自身从事的是专业服务。一个个专业分开:室内的、建筑的、规划的、园林的。实际上,我们这些人慢慢地变成一些空心的,支离破碎的。我们知道我们服务的是人的真实的城市生活,这也是我们设计的最后目的。
城市生活应该是活跃的、生动的。离开了这些东西,仅是从物质形态上加入优秀的景观,是假的,优秀景观它总是一个好的容器。柯布西耶也说过这样的话:什么是房屋?房屋就是住人的机器。那么,什么是好的城市景观?它就是一个对城市人而言好的场所。好的场所是什么?有一个词来描述:具有场所精神。
当我们做一个物理实体的时候,它不能服务人,不能留住人,不能跟人的生动的社会生活相融合。一些高级的地产冷冷清清,看管森严,没有证件进不去,给城市留下的是围墙,场所精神是很差的,内外都差,人们相邻而居后十年了都不认识,所以中国人今天发展的这种城市是一种可怕的城市。反观城中村,聚满了人,一到晚上那个街上摆上几个打桌球的桌子,有擦皮鞋的,还有许多大排档,干什么都有,生动的场所!那里从物质形态来说是落后的,但从场所精神来说它是成功的。
四、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
(一)城市的白话文
我们要提倡用一种新的语言创造活的城市,白话的城市是什么呢?叫“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也就是回到科学与理性,回到人性与公民性,回到土地与地方性。这就是白话文,这就是我们城市的白话文,就是我关于当代人文城市建设的理念。
所谓的“足下的文化”,就是回到平常,尊重平常的人和平常的事,平常中国人的生活,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从平常和当代生活中找回属于当代中国民族自己的身份,不是过去的民族,是当代中国人的,以界它国而自立于大地,以界它时而自立于当代。那些强调形式主义和纪念性的无病呻吟的城市化妆,是白话和平常景观的敌人。
(二)野草之美
所谓“野草之美”,就是回到土地。尊重和善待适应土地和土地上的自然及人文过程,回到完全意义上的土地,而不是片面意义上的,经济意义上的土地。重新认识土地是美的,土地是人类的栖息地,土地是需要科学地解读和规划设计的生命系统,土地是符号,土地是神。重新回到土地的伦理,认识和善待土地。
我们的景观设计师,终身目标就是实现人—建筑—城市以及人的一切活动和生命的地球和谐相处,使我们的生活具有意义,这个意义就是“天地-人-神”的和谐。
五、结语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满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这是艾青的诗,这很平实,是白话文写的,这个诗的感染力是超过任何一首用文言文写的诗,就是因为这么平常。
这便是我理解的中国设计之道!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2002. P7
[2] 俞孔坚 《俞孔坚给部级领导干部的讲座——通向生态与人文理想》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