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会使用语言文字,外在表现形式是能够将内心想法通过语言或者文字表达出来。然而因年龄小、阅历浅,观察、思维能力发展尚不成熟,掌握的语文知识少,小学生在写作中还不能正确运用所学语文知识,所以,他们的习作内容多泛泛而谈,选材单一雷同。借助网络环境进行习作指导,让语文的习作教学生活常态化,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状态。
一、微积累
微信是被人们广泛应用的社交平台,可以发送文字、图片、语音等。微信的这些功能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1.提升素材,积累及时性
学生在习作时无从下手的根本原因是不知道要写什么内容,即素材缺失。其实,学生生活中并不缺乏写作素材,但为什么往往想不出素材呢?追其缘由,在于学生没有及时积累素材,导致要下笔时搜索不出能够写的题材。微信具有的方便性,能够帮助学生及时记录素材,起到很好的素材积累作用。
学生与家长外出游玩,可以很方便地将游玩所见形成一句话文字,或通过照片或小视频,发表在微信朋友圈;学生也可以将每天发生的事情随手发布于微信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当开始习作需要用到素材时,学生便可翻阅微信的历史记录,对事件进行回顾,也就不用再“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2.增加素材,积累兴趣性
学生写作缺乏素材的另一个原因,是学生对积累素材不感兴趣。素材的积累是一个琐碎且需要长期进行的过程,学生很容易对这種重复的工作失去兴趣。合理利用微信朋友圈可以发表评论的特殊功能,可以提高学生积累素材的兴趣。学生发布微信朋友圈既是对素材的一种记录,也是将自己的生活情况“晒”给朋友,朋友可以对学生发出的内容进行评论。这样的“晒”让学生在与朋友的互动中乐此不疲,不自觉地完成了素材的原始积累。
3.提高素材,积累有效性
借助微信可以发布照片或小视频的功能,提高学生积累素材的有效性。微信里的照片将发生过的事件定格住,当学生提取素材准备习作时,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回忆细节。学生可以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脸部特征详尽描述,展现人物形象,从而使得人物栩栩如生。微信的小视频则可以很好地再现情境,没有次数的制约,可以反复播放。教师可以将学生发布的符合习作需求的小视频搬到教室投影上,对视频内容进行有效的指导。
教师还可以借助微信发送“微作文小贴士”,向学生推送好词好句,如描写雨景的,描写海景的,描写季节的。学生不断地“被收集”优美词句,写作的时候,文笔也不会再枯燥无味了。同学之间也可以将自己看到的美文互相推送。
二、微练笔
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我手写我心”。写作的外延等于生活,而随笔恰恰是生活的结晶。学生如果能为真情和兴趣而写,主动习作,那么写作就不再是一件让学生叫苦连天的事情。微作文指导,以微为起点。我们可以借助微信,进行小练笔。
微日记,不但可以配上声音,还可以插入图片。为了激发学生多动笔的兴趣,微日记之初,不限定字数,真正做到微记录,让学生自由发挥,写出自己想写的生活好素材。例如:在秋游之前,提前布置学生做好秋游的积累,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将秋游中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件写下来,形成微作文。或者,课堂上偶然飞进一只蜜蜂,教师可以抓住这样的机会,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后写成微作文,并通过微信与大家共享。微作文被学生喜闻乐见,学生不会再因为字数未达到教师的要求而苦恼。
学生在微信中发表的小练笔、微日记,记录的是学生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感受。这些习作没有太多的格式要求,弱化语言和构思的要求,重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轻松的作文环境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写作压力,被学生喜闻乐见。学生从被动压抑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就会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地表达出来。
微练笔不但可以用在课外,也可以在课堂中,以小练笔、仿写或者续写的形式出现,如针对课文中的一段精彩段落进行模仿创编。微练笔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学过的知识写出自己看到的丰富多彩的世界,让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运用中,激活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自身语言,达到语言的再积累。
三、微评价
评价在写作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对学生的再次创作产生重要影响。微信具有组建讨论群的功能,在群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互相评价,评价内容有感而发。多元化的评价还包括主体多样:教师、学生、家长、学生团体等都可以通过微信直接评论。通过微信群组学习及有效的自我修改的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并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评价,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写作素养。例如《记一件有意义的事》写作练习,很多学生详略不当。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习作中详略取舍的问题,笔者把学生的典型作文发到微信讨论群中,让大家畅所欲言,进行评价。大家讨论评价后,再让第一作者结合同学的建议进行整改,另一篇习作由此诞生。
当然,微写作只是写作的雏形,要让微写作成为写作训练的新常态,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做一些篇章组合的练习,从篇章的构思、行文的脉络等方面练习。例如《熟悉的一种水果》习作教学,课上,学生用微信展示水果图片,四人小组分享各自的微作文,落实对水果的描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对文章条理进行分析,师生共同理出文章框架,得出写水果要先描写水果的样子,按样子、颜色、触感、味道等进行描写。学生整理思路后,对微作文进行加工,丰实内容,经过拼凑、梳理后形成一般习作。
在这个网络信息时代里,网络犹如茫茫大海,蕴含着各种丰富资源,也搭建起各类平台。微信既能实现传统教学的高效性,又能体现移动学习的便捷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成为传统学习的有力补充。我们的作文教学如果能科学有效地使用好网络环境这一资源,就能让学生享受遨游习作海洋的快乐,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一步步提高。
一、微积累
微信是被人们广泛应用的社交平台,可以发送文字、图片、语音等。微信的这些功能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1.提升素材,积累及时性
学生在习作时无从下手的根本原因是不知道要写什么内容,即素材缺失。其实,学生生活中并不缺乏写作素材,但为什么往往想不出素材呢?追其缘由,在于学生没有及时积累素材,导致要下笔时搜索不出能够写的题材。微信具有的方便性,能够帮助学生及时记录素材,起到很好的素材积累作用。
学生与家长外出游玩,可以很方便地将游玩所见形成一句话文字,或通过照片或小视频,发表在微信朋友圈;学生也可以将每天发生的事情随手发布于微信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当开始习作需要用到素材时,学生便可翻阅微信的历史记录,对事件进行回顾,也就不用再“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2.增加素材,积累兴趣性
学生写作缺乏素材的另一个原因,是学生对积累素材不感兴趣。素材的积累是一个琐碎且需要长期进行的过程,学生很容易对这種重复的工作失去兴趣。合理利用微信朋友圈可以发表评论的特殊功能,可以提高学生积累素材的兴趣。学生发布微信朋友圈既是对素材的一种记录,也是将自己的生活情况“晒”给朋友,朋友可以对学生发出的内容进行评论。这样的“晒”让学生在与朋友的互动中乐此不疲,不自觉地完成了素材的原始积累。
3.提高素材,积累有效性
借助微信可以发布照片或小视频的功能,提高学生积累素材的有效性。微信里的照片将发生过的事件定格住,当学生提取素材准备习作时,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回忆细节。学生可以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脸部特征详尽描述,展现人物形象,从而使得人物栩栩如生。微信的小视频则可以很好地再现情境,没有次数的制约,可以反复播放。教师可以将学生发布的符合习作需求的小视频搬到教室投影上,对视频内容进行有效的指导。
教师还可以借助微信发送“微作文小贴士”,向学生推送好词好句,如描写雨景的,描写海景的,描写季节的。学生不断地“被收集”优美词句,写作的时候,文笔也不会再枯燥无味了。同学之间也可以将自己看到的美文互相推送。
二、微练笔
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我手写我心”。写作的外延等于生活,而随笔恰恰是生活的结晶。学生如果能为真情和兴趣而写,主动习作,那么写作就不再是一件让学生叫苦连天的事情。微作文指导,以微为起点。我们可以借助微信,进行小练笔。
微日记,不但可以配上声音,还可以插入图片。为了激发学生多动笔的兴趣,微日记之初,不限定字数,真正做到微记录,让学生自由发挥,写出自己想写的生活好素材。例如:在秋游之前,提前布置学生做好秋游的积累,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将秋游中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件写下来,形成微作文。或者,课堂上偶然飞进一只蜜蜂,教师可以抓住这样的机会,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后写成微作文,并通过微信与大家共享。微作文被学生喜闻乐见,学生不会再因为字数未达到教师的要求而苦恼。
学生在微信中发表的小练笔、微日记,记录的是学生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感受。这些习作没有太多的格式要求,弱化语言和构思的要求,重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轻松的作文环境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写作压力,被学生喜闻乐见。学生从被动压抑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就会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地表达出来。
微练笔不但可以用在课外,也可以在课堂中,以小练笔、仿写或者续写的形式出现,如针对课文中的一段精彩段落进行模仿创编。微练笔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学过的知识写出自己看到的丰富多彩的世界,让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运用中,激活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自身语言,达到语言的再积累。
三、微评价
评价在写作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对学生的再次创作产生重要影响。微信具有组建讨论群的功能,在群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互相评价,评价内容有感而发。多元化的评价还包括主体多样:教师、学生、家长、学生团体等都可以通过微信直接评论。通过微信群组学习及有效的自我修改的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并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评价,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写作素养。例如《记一件有意义的事》写作练习,很多学生详略不当。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习作中详略取舍的问题,笔者把学生的典型作文发到微信讨论群中,让大家畅所欲言,进行评价。大家讨论评价后,再让第一作者结合同学的建议进行整改,另一篇习作由此诞生。
当然,微写作只是写作的雏形,要让微写作成为写作训练的新常态,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做一些篇章组合的练习,从篇章的构思、行文的脉络等方面练习。例如《熟悉的一种水果》习作教学,课上,学生用微信展示水果图片,四人小组分享各自的微作文,落实对水果的描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对文章条理进行分析,师生共同理出文章框架,得出写水果要先描写水果的样子,按样子、颜色、触感、味道等进行描写。学生整理思路后,对微作文进行加工,丰实内容,经过拼凑、梳理后形成一般习作。
在这个网络信息时代里,网络犹如茫茫大海,蕴含着各种丰富资源,也搭建起各类平台。微信既能实现传统教学的高效性,又能体现移动学习的便捷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成为传统学习的有力补充。我们的作文教学如果能科学有效地使用好网络环境这一资源,就能让学生享受遨游习作海洋的快乐,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一步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