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的学生党员发展是高校党员建设的一项重要的长期性的工作。因学生自身的可塑性及变化性,如何把学生党建这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开展好,是高校党建研究的重要命题。根据他人在其他教育领域的经验及实际情况,引入发展性评价体系,利用其具体、简洁诶和操作性较强的特性,进一步促进党员工作的开展和发展,助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学生党员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党建
高校中学生党员的发展一直遵循着“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坚决执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工作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都由培养人或考察人凭自己的个人判断或印象进行评判和推荐,易出现不同程度的主观化和差异性,影响对学生党员真实素质的评判。
一、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一)学生党员入党动机难以把握 只有在正确的入党动机支配下,才有可能推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逐步达到党员标准,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目前在大学校园中,要求入党的青年学生其主流是好的,但在入党动机上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注意和需要加以引导的问题。有些学生受周围人的影响而要求入党,别人入党我也申请,属于盲目攀比型;有些学生要求入党是为了满足某种虚荣心,达到某种目的;有些学生要求入党是看重党的领导地位,认为党员身份是今后发展的资本。这些人入党动机不纯,离共产党员的标准有很大的差距。脱离了实际和日常言行就难以把握被考察对象的入党动机。
(二)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把握不准 近几年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力度加大,党员数量逐年递增。在党员数量迅速增长的同时,由于不能很好地掌握入党标准,支部很难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深层次的了解,考察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规范化和系统化,很多甚至流于形式,于是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重发展数量轻发展质量、重发展轻培养、学生党员质量大打折扣的现象。
(三)预备党员再教育相对薄弱 高校基本都会根据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不同情况安排业余党校、发展对象培训班等等。除了党组织安排的系统学习外,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本人一般也较重视对党的知识的学习。但发展工作结束之后,一些党支部忽略对预备党员的再教育。个别预备党员也认为成为预备党员就进了保险箱,放松了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参加党内活动的热情不高,对自身要求放松,以致在入党后暴露出各种问题。
因此要把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做好,关键是要严把入口关,确立学生党员发展性评价体系。只有在发展观念的指导下考量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具备发展条件的指标体系,细化、量化、具体化,才能克服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才能进一步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切实加强和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高校党员发展性评价是一种以促进大学生党员未来发展为目的的形成性评价。它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促进代考察,以发展代评判,重点关注大学生党员今后党性修养的形成,尊重每名大学生党员主体地位,激发大学生党员主体精神,促使单个个体最大化的自我实现。以评价被评价者的发展过程为依托,目的是了解学生党员自身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找到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症结所在,从而得出相应的对策与改进的方法,得到发展的激励,增强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发展性评价在高校党员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1、创新评价理念 评价理念是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思想基础,它在评价目标选择、模式设计、标准制定以及具体实施上都起到指导作用。传统的大学生党员评价理念是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为指针,难以顾及到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和个性需求,难以满足大学生党员全面发展和提高的需要。创新大学生党员评价理念,应从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性出发,以满足大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和谐统一为基本原则,着眼于大学生党员的未来发展,使大学生党员能积极主动地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优势,朝着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而不懈努力。
2、提高政治素养 对于大学生党员而言,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无疑是良好和过硬的,但是也并非一成不变,尤其是对于入党动机带有功利性的学生党员而言,如何在入党后继续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继续保持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让自己成为一名经得起考验的马克思主义者,除了需要自身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外,定期对其及时进行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性评价尤为必要。
3、发挥模范作用 就大学生党建工作而言,党员的教育、培养和管理服务 是基础,学生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是关键,也是检查和衡量大学生党建工作成效的核心内容。对大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的评价,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是从党组织的要求和社会 的总体需要出发,有抽象的评价,也有具体的评价,但对于大多数学生党员而言,依然是被动接受任务式的考核与评价。如何让发挥模范作用成为每一个大学生党员的自身和内在需求是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性评价体系的价值之所在。
4、改进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在评价体系中的地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创新的评价体系必须要有创新的评价方法,一个好的评价 体系必须有好的、比较完善的评价方法给予支撑,其评价的效果才是最理想的。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评价大学生党员,方法可以是多样的,每种方法也都蕴含着其合理的价值。因此,在传统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依据大学生党员自身的发展性要求,整合并创新评价方法,促进大学生党员的健康、和谐发展,党建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5、丰富评价主体 对大学生党员的评价,传统的评价体系中,主体一般是学生党务工作者以及与学生党建工作相关的人员,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及有关任课教师,被评价的学生党员基本上是处 于被动状态。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形势,大学生个性发展日渐明显,对学生党员评价的主体必须由以组织或党务工作者为主导向以大学生党员自身发展需要为主导变革,通过大学生党员自我评价、大学生党员互相评价、师生共同 评价、社会评价等评价主体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来实现对当 代大学生党员的全面观、科学的评价。
参考文献
[1]何云峰,李长萍,赵志红.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五维一体”学生评价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1,(2).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学生党员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党建
高校中学生党员的发展一直遵循着“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坚决执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工作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都由培养人或考察人凭自己的个人判断或印象进行评判和推荐,易出现不同程度的主观化和差异性,影响对学生党员真实素质的评判。
一、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一)学生党员入党动机难以把握 只有在正确的入党动机支配下,才有可能推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逐步达到党员标准,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目前在大学校园中,要求入党的青年学生其主流是好的,但在入党动机上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注意和需要加以引导的问题。有些学生受周围人的影响而要求入党,别人入党我也申请,属于盲目攀比型;有些学生要求入党是为了满足某种虚荣心,达到某种目的;有些学生要求入党是看重党的领导地位,认为党员身份是今后发展的资本。这些人入党动机不纯,离共产党员的标准有很大的差距。脱离了实际和日常言行就难以把握被考察对象的入党动机。
(二)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把握不准 近几年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力度加大,党员数量逐年递增。在党员数量迅速增长的同时,由于不能很好地掌握入党标准,支部很难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深层次的了解,考察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规范化和系统化,很多甚至流于形式,于是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重发展数量轻发展质量、重发展轻培养、学生党员质量大打折扣的现象。
(三)预备党员再教育相对薄弱 高校基本都会根据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不同情况安排业余党校、发展对象培训班等等。除了党组织安排的系统学习外,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本人一般也较重视对党的知识的学习。但发展工作结束之后,一些党支部忽略对预备党员的再教育。个别预备党员也认为成为预备党员就进了保险箱,放松了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参加党内活动的热情不高,对自身要求放松,以致在入党后暴露出各种问题。
因此要把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做好,关键是要严把入口关,确立学生党员发展性评价体系。只有在发展观念的指导下考量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具备发展条件的指标体系,细化、量化、具体化,才能克服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才能进一步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切实加强和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高校党员发展性评价是一种以促进大学生党员未来发展为目的的形成性评价。它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促进代考察,以发展代评判,重点关注大学生党员今后党性修养的形成,尊重每名大学生党员主体地位,激发大学生党员主体精神,促使单个个体最大化的自我实现。以评价被评价者的发展过程为依托,目的是了解学生党员自身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找到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症结所在,从而得出相应的对策与改进的方法,得到发展的激励,增强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发展性评价在高校党员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1、创新评价理念 评价理念是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思想基础,它在评价目标选择、模式设计、标准制定以及具体实施上都起到指导作用。传统的大学生党员评价理念是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为指针,难以顾及到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和个性需求,难以满足大学生党员全面发展和提高的需要。创新大学生党员评价理念,应从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性出发,以满足大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和谐统一为基本原则,着眼于大学生党员的未来发展,使大学生党员能积极主动地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优势,朝着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而不懈努力。
2、提高政治素养 对于大学生党员而言,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无疑是良好和过硬的,但是也并非一成不变,尤其是对于入党动机带有功利性的学生党员而言,如何在入党后继续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继续保持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让自己成为一名经得起考验的马克思主义者,除了需要自身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外,定期对其及时进行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性评价尤为必要。
3、发挥模范作用 就大学生党建工作而言,党员的教育、培养和管理服务 是基础,学生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是关键,也是检查和衡量大学生党建工作成效的核心内容。对大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的评价,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是从党组织的要求和社会 的总体需要出发,有抽象的评价,也有具体的评价,但对于大多数学生党员而言,依然是被动接受任务式的考核与评价。如何让发挥模范作用成为每一个大学生党员的自身和内在需求是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性评价体系的价值之所在。
4、改进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在评价体系中的地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创新的评价体系必须要有创新的评价方法,一个好的评价 体系必须有好的、比较完善的评价方法给予支撑,其评价的效果才是最理想的。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评价大学生党员,方法可以是多样的,每种方法也都蕴含着其合理的价值。因此,在传统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依据大学生党员自身的发展性要求,整合并创新评价方法,促进大学生党员的健康、和谐发展,党建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5、丰富评价主体 对大学生党员的评价,传统的评价体系中,主体一般是学生党务工作者以及与学生党建工作相关的人员,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及有关任课教师,被评价的学生党员基本上是处 于被动状态。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形势,大学生个性发展日渐明显,对学生党员评价的主体必须由以组织或党务工作者为主导向以大学生党员自身发展需要为主导变革,通过大学生党员自我评价、大学生党员互相评价、师生共同 评价、社会评价等评价主体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来实现对当 代大学生党员的全面观、科学的评价。
参考文献
[1]何云峰,李长萍,赵志红.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五维一体”学生评价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