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学者认为,现代白话文的语言一直处于发展阶段和未成熟状态,这是语言文字与其自身历史的“断裂”所带来的后果。散文似也如此,人们觉得散文就应该是雅的文学,以雅取胜,以雅见长。的确,“雅”是中国散文特有的标志。这传统自古而来,直至五四也仍然保持得完好。五四的散文大家很多,也有不少在语言和风格上很有成绩的,但整体而言,散文的风格与语言还处于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直到今日,也仍然在变化发展之中,也就是说,人们仍然在希望着一种更新颖更成熟的散文,包括语言的出现。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当然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新时期以来,中国的散文发展很快,已经有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可喜现象(虽然绝大多数是平庸之作,无可称道),特别是近年来,有了相当的解放和突破。最近读到的舒飞廉的一系列散文就使人看到了这些进步。他的散文给人的一个感觉是丰富充实,甚至有点庞杂的感觉。但这庞杂却紧贴现实的日子,很有民间气味,并不散乱杂芜。比如这篇《发酵杂记》,三千多字,却写了很多家乡生活的人和事、景和情。虽然写的是一个特定的乡村,但笔墨并不宥于乡村,而伸展到很远的地方,到达之处有古代的中国,也有外国的时空;涉及中国的哲学,也牵连到现代的科学技术。这就形成了一种风格:既俗又雅,两者奇妙地浑然一体,使人耳目一新。
先说它的俗。开篇第一句就是“我的老家其实很臭”,这就定了调。这取材与立意就俗到家了,可以视作一种对成规的叛逆,当然还是说突破好些。你看作者写的“臭”:老年人身上与房间里的气味,老去的动物的臭,梅雨季节草垛发出难闻的味道,伏夏里死去的河蚌与钉螺蒸腾的气味。鸡、鸭、牛、猪、狗和人的粪便。“各家的茅厕掩映在村东与村北的树林里,每天早上起来,女人来倒桶子,男人来倒夜壶。” 真是臭到家了。但作者写臭不是目的,他要写的是另外的东西,就算是发酵吧,但不全是,似乎上发酵引出的感受和思考。这些感受和思考在读者的阅读经验里,以前是没有的,显得独特而新鲜,所以极有趣味。
作者是怎么突出“俗”的呢?除了直接以臭味、茅厕等为题材之外,词语的使用也是手段之一。比如“家伙”的使用,前后出现了三次,“臭弹”也多次出现。俗的特点还通过幽默表现出来:“以其难闻的程度,狗屎排第一”“因为在不停地投进死去的动物,所以它也不可能有发酵成'鱼露'池的运气”。
但作者贵在俗而能雅,以雅为骨。这个雅又分两种,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雅,一是现代科学技术之雅。比如作者描述的中心词“酵母菌”和“发酵”便是现代知识,作者奇妙地把这一知识技术同乡村的生活联系起来,说酵母菌是“散布在虚无中的‘虫子’。……气味是酵母菌推动乡村演变而发出来的信号罢了!”“一碟好吃的臭豆腐,来自于一个由温度、湿度、时间、盐、空气的隔绝等无数的细小环节组合而成的结构。”作者还征引了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有关“鱼露”的资料,提到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学。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把这些外国学术的征引直接跟自己笔下的乡村事物对接起来,于是这些“臭不可闻”的事物便上升到文化的层面,探触到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这篇散文的俗与雅不是分离的,“乡村发酵的技术,其实就是‘道’的体现。有机物在恶臭中腐朽,是很难逆转的,如同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代谢。但是高手们用盐与瓮,化腐朽为神奇,将恶臭变成了奇香是其一,食物的腐败的过程,也因此转向,因此得到了一种'永恒',成为保全食物的办法。”这段文字里的现代科学认识与传统文化水乳交融,韵味深长。
陈寅恪先生说:“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钱锺书也主张沟通中西古今,进而创辟新境的文化精神。散文的突破,大约也是这个道理。
席星荃,著名散文家,曾获第二届湖北文学奖提名奖及第三届冰心散文奖等多种奖项,现居湖北襄阳。
新时期以来,中国的散文发展很快,已经有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可喜现象(虽然绝大多数是平庸之作,无可称道),特别是近年来,有了相当的解放和突破。最近读到的舒飞廉的一系列散文就使人看到了这些进步。他的散文给人的一个感觉是丰富充实,甚至有点庞杂的感觉。但这庞杂却紧贴现实的日子,很有民间气味,并不散乱杂芜。比如这篇《发酵杂记》,三千多字,却写了很多家乡生活的人和事、景和情。虽然写的是一个特定的乡村,但笔墨并不宥于乡村,而伸展到很远的地方,到达之处有古代的中国,也有外国的时空;涉及中国的哲学,也牵连到现代的科学技术。这就形成了一种风格:既俗又雅,两者奇妙地浑然一体,使人耳目一新。
先说它的俗。开篇第一句就是“我的老家其实很臭”,这就定了调。这取材与立意就俗到家了,可以视作一种对成规的叛逆,当然还是说突破好些。你看作者写的“臭”:老年人身上与房间里的气味,老去的动物的臭,梅雨季节草垛发出难闻的味道,伏夏里死去的河蚌与钉螺蒸腾的气味。鸡、鸭、牛、猪、狗和人的粪便。“各家的茅厕掩映在村东与村北的树林里,每天早上起来,女人来倒桶子,男人来倒夜壶。” 真是臭到家了。但作者写臭不是目的,他要写的是另外的东西,就算是发酵吧,但不全是,似乎上发酵引出的感受和思考。这些感受和思考在读者的阅读经验里,以前是没有的,显得独特而新鲜,所以极有趣味。
作者是怎么突出“俗”的呢?除了直接以臭味、茅厕等为题材之外,词语的使用也是手段之一。比如“家伙”的使用,前后出现了三次,“臭弹”也多次出现。俗的特点还通过幽默表现出来:“以其难闻的程度,狗屎排第一”“因为在不停地投进死去的动物,所以它也不可能有发酵成'鱼露'池的运气”。
但作者贵在俗而能雅,以雅为骨。这个雅又分两种,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雅,一是现代科学技术之雅。比如作者描述的中心词“酵母菌”和“发酵”便是现代知识,作者奇妙地把这一知识技术同乡村的生活联系起来,说酵母菌是“散布在虚无中的‘虫子’。……气味是酵母菌推动乡村演变而发出来的信号罢了!”“一碟好吃的臭豆腐,来自于一个由温度、湿度、时间、盐、空气的隔绝等无数的细小环节组合而成的结构。”作者还征引了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有关“鱼露”的资料,提到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学。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把这些外国学术的征引直接跟自己笔下的乡村事物对接起来,于是这些“臭不可闻”的事物便上升到文化的层面,探触到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这篇散文的俗与雅不是分离的,“乡村发酵的技术,其实就是‘道’的体现。有机物在恶臭中腐朽,是很难逆转的,如同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代谢。但是高手们用盐与瓮,化腐朽为神奇,将恶臭变成了奇香是其一,食物的腐败的过程,也因此转向,因此得到了一种'永恒',成为保全食物的办法。”这段文字里的现代科学认识与传统文化水乳交融,韵味深长。
陈寅恪先生说:“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钱锺书也主张沟通中西古今,进而创辟新境的文化精神。散文的突破,大约也是这个道理。
席星荃,著名散文家,曾获第二届湖北文学奖提名奖及第三届冰心散文奖等多种奖项,现居湖北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