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问题的提出
《体育科学》杂志2005年载文提出,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至今在我国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实验的力度和范围,加大交流、汇总、总结提高。
深圳的学校与全国其他各地的学校一样,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学校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及课外体育活动都是以“强身健体”为主,也就是所谓的“体质观、技能观”,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逐步形成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教学理念。而香港在回归祖国之前作为一个殖民地,接受了很多西方国家的教育文化思想,有很多基督教学校,学校教育相应地要为他们的社会体制、社会需求服务而不断变革。但是回归之后在学校体育的教学目的方面仍然与深圳的学校有很多共同点:如“体育是透过身体活动进行教育,旨在发展学生的体育技能及使他们获得活动及安全知识,以进行活动,从而建立活跃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见,追求“体育与健康”的和谐是现代社会对学校教育的一种需求和任务,也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
香港与深圳相毗连,地理位置、气候、温度都大致相同,两地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经济文化链接频繁,教育文化沟通广泛,人种条件、生活习俗、语言也相同相通,尤其是深圳作为全国的经济改革开放的窗口已走过二十多年,在经济体制、城市发达程度上比国内其它城市更有优势。比较香港与深圳的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及课外体育活动,开拓深圳学校体育教学方面的视野,寻求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径,可以不断丰富与增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内涵。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对深圳和香港的部分小学进行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编排及学校体育活动等方面的比较,并提出相关的结论与建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课程编排的比较
香港方面以崇真小学(教会学校)的体育课程(全年)编排为例(表1)为例进行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香港崇真小学的体育课全年有100节,其中高、中、低年段的侧重点不同。深圳在实行《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之后,各地各校因地适宜地开展体育课的课程设置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规定了教学基本内容的同时还鼓励各校开发校本课程,其中“十一五”课题还有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课题,但基本的内容都是由田径、大球类(篮、排、足)、小球类(乒乓球、羽毛球)、体操(健身韵律操)、武术、各类游戏、传统项目和自选项目等组成。以全学年两个学期,每学期进行18周的教学,每周以3次体育课计算,深圳的学校全学年体育课为108节左右,与香港学校的100节差不多。
2.体育课程设置的比较
首先比较一下学校的全周课程安排:以香港崇真小学的课程设置为例(见表2);以深圳某小学的课程设置为例(见表3)。
分析:
1)需要说明的是香港学校的每一节课是30分钟,而深圳的小学校每一节课为40分钟,有少部分学校有课程设置的改革,实行下午每节30~35分钟,在下午第三节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或进行第二课堂和综合实践活动,以使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2)在体育课组织教学方面两地有很大的区别:以深圳为代表的内地学校的体育教学课一般都是由一名体育教师进行组织教学,班级的学生通常是45名至55名,有的学校班级人数还要多;而香港的学校通常都是小班教学,各班人数由25名至35名,而且还大都由两名教师进行组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班级的体育教学课),可以说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而且还有足够的条件进行广泛的课堂讨论,香港学校的学生和老师都十分注重课堂讨论,任何人有疑问,老师都鼓励提出来并进行讨论,课堂上形成良好的的教学互动。
3.体育课教材的比较
以香港崇真小学的体育课教材为例(表4)。分析:
香港各学校的体育教材不是固定与相同的,是由教统局制定了教学大纲,各学校选择适用教材进行教学,与深圳的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材选用相仿,由于资料尚在整理中,这一点需在进一步调查研究之后再详述。
4.课外活动(包括校运动队的训练)的比较
以香港崇真小学的校队和深圳小学为例(表5)。分析:
1)可以看出在小学校,深港两地的田径和篮球这类基础体育运动开展还是同为重视和普及的。
2)内地有的学校还开展一些有特色的,或具有本校体育教师专业的和学校有场馆条件的运动项目的校代表队,如武术队、毽球队、乒乓球队等,还有的学校是校外聘请教练或与某区、市体校联合办队。
3)深圳的学校运动队的数量远不如香港的学校校队多。这是因为深圳(包括内地许多学校)的校运动的设立仅仅是为了参与校外和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一些体育竞赛,这与国家制定的奥运目标是有关系的。在我国奥运项目、全运会项目在各省市都是抓得如火如荼,而非奥运项目的开展从经费到人员配备都是艰难的。在香港,学校的校队不仅仅是为了参加比赛的,他们可以通过这种校队训练的方式来对有一定运动能力和基础的学生进行高一层次的体育教学,平常的体育课只是基础的教学,是面向全体的,校队可以去参赛但更注重参与或进行表演,还是自身运动能力的一种展示,所以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比较注重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的校队训练。
5.在课改新动态方面的比较
分析:香港的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经常性开展一些教师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教研和讨论,共同探讨如何使教学更科学化、人性化,更能使学生乐意接受获得健康的手段、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等。深圳的学校也同样在不断开展学校体育的教学教研活动,推动“课改”的发展,有许多特色和亮点:如开展“体育双语教学”、对早操进行改革的“体育大课间”等,并通过全省、全国的教学现场会,受到各方面专家的认可与好评。
四、结论
1)两地的学校体育基础课程改革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这个理念,其中“健康”的概念是包含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在“心理健康”教学领域中还着重提出“适应群体、适应社会”才更能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另外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方面两地的教学目标也是相同的,如香港学校提出的“培养一技化”和深圳提出的“培养学生掌握一项喜爱或擅长的体育项目”的观点是相同的。
2)比较香港学校和以深圳为代表的内地学校,深圳的教育比较踏实,香港的教育比较务实;香港的教育具有多元型、人本化和世界性的特点,深圳的教育具有双基实、发展快和创意新的特点。如深圳学校注重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让学生了解体育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而香港教师则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地去积极参与、不断地探索和思考。
3)从课程设置及体育课外活动比较可以看出,香港的学校比较渴望了解具有中国传统的体育特色项目,而且他们本身也注重培养学生对“国粹”的欣赏和继承,如许多香港的体育教师对武术、舞狮等方面颇有研究。
4)香港的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重多鼓励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以及他们提出的要求,而且与学生的家长沟通较多,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的程度比较高;以深圳为代表的内地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更强调学生的组织纪律性、统一性,甚至可以用上其它课的时间用来进行队列、广播操的操练,以便评上区或市的早操标兵学校。
五、建议
1)以深圳为代表的“内地”学校在体育与健康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体育健康教育课方面的教学改革,但对学生的健康教育问题(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大如何在小学的各项课程中渗透健康教育的研究,而不是仅仅在课表上列一项健康课程而已。另外,学校教育应真正把“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把重智轻体真正落实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体育及健康教育相结合上来。
2)针对近些年来深圳及内地的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下降,建议在提高学校运动队水平的同时,加大学校体育教学与课程设置对培养大多数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为主的教学探究。
参考文献:
1.邵桂华.对我国的体育教学目的论疏理与评判[J].体育科学,2005.7
2.夏秀祯.对北京和香港两地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作用效果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5(9).
《体育科学》杂志2005年载文提出,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至今在我国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实验的力度和范围,加大交流、汇总、总结提高。
深圳的学校与全国其他各地的学校一样,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学校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及课外体育活动都是以“强身健体”为主,也就是所谓的“体质观、技能观”,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逐步形成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教学理念。而香港在回归祖国之前作为一个殖民地,接受了很多西方国家的教育文化思想,有很多基督教学校,学校教育相应地要为他们的社会体制、社会需求服务而不断变革。但是回归之后在学校体育的教学目的方面仍然与深圳的学校有很多共同点:如“体育是透过身体活动进行教育,旨在发展学生的体育技能及使他们获得活动及安全知识,以进行活动,从而建立活跃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见,追求“体育与健康”的和谐是现代社会对学校教育的一种需求和任务,也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
香港与深圳相毗连,地理位置、气候、温度都大致相同,两地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经济文化链接频繁,教育文化沟通广泛,人种条件、生活习俗、语言也相同相通,尤其是深圳作为全国的经济改革开放的窗口已走过二十多年,在经济体制、城市发达程度上比国内其它城市更有优势。比较香港与深圳的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及课外体育活动,开拓深圳学校体育教学方面的视野,寻求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径,可以不断丰富与增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内涵。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对深圳和香港的部分小学进行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编排及学校体育活动等方面的比较,并提出相关的结论与建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课程编排的比较
香港方面以崇真小学(教会学校)的体育课程(全年)编排为例(表1)为例进行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香港崇真小学的体育课全年有100节,其中高、中、低年段的侧重点不同。深圳在实行《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之后,各地各校因地适宜地开展体育课的课程设置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规定了教学基本内容的同时还鼓励各校开发校本课程,其中“十一五”课题还有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课题,但基本的内容都是由田径、大球类(篮、排、足)、小球类(乒乓球、羽毛球)、体操(健身韵律操)、武术、各类游戏、传统项目和自选项目等组成。以全学年两个学期,每学期进行18周的教学,每周以3次体育课计算,深圳的学校全学年体育课为108节左右,与香港学校的100节差不多。
2.体育课程设置的比较
首先比较一下学校的全周课程安排:以香港崇真小学的课程设置为例(见表2);以深圳某小学的课程设置为例(见表3)。
分析:
1)需要说明的是香港学校的每一节课是30分钟,而深圳的小学校每一节课为40分钟,有少部分学校有课程设置的改革,实行下午每节30~35分钟,在下午第三节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或进行第二课堂和综合实践活动,以使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2)在体育课组织教学方面两地有很大的区别:以深圳为代表的内地学校的体育教学课一般都是由一名体育教师进行组织教学,班级的学生通常是45名至55名,有的学校班级人数还要多;而香港的学校通常都是小班教学,各班人数由25名至35名,而且还大都由两名教师进行组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班级的体育教学课),可以说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而且还有足够的条件进行广泛的课堂讨论,香港学校的学生和老师都十分注重课堂讨论,任何人有疑问,老师都鼓励提出来并进行讨论,课堂上形成良好的的教学互动。
3.体育课教材的比较
以香港崇真小学的体育课教材为例(表4)。分析:
香港各学校的体育教材不是固定与相同的,是由教统局制定了教学大纲,各学校选择适用教材进行教学,与深圳的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材选用相仿,由于资料尚在整理中,这一点需在进一步调查研究之后再详述。
4.课外活动(包括校运动队的训练)的比较
以香港崇真小学的校队和深圳小学为例(表5)。分析:
1)可以看出在小学校,深港两地的田径和篮球这类基础体育运动开展还是同为重视和普及的。
2)内地有的学校还开展一些有特色的,或具有本校体育教师专业的和学校有场馆条件的运动项目的校代表队,如武术队、毽球队、乒乓球队等,还有的学校是校外聘请教练或与某区、市体校联合办队。
3)深圳的学校运动队的数量远不如香港的学校校队多。这是因为深圳(包括内地许多学校)的校运动的设立仅仅是为了参与校外和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一些体育竞赛,这与国家制定的奥运目标是有关系的。在我国奥运项目、全运会项目在各省市都是抓得如火如荼,而非奥运项目的开展从经费到人员配备都是艰难的。在香港,学校的校队不仅仅是为了参加比赛的,他们可以通过这种校队训练的方式来对有一定运动能力和基础的学生进行高一层次的体育教学,平常的体育课只是基础的教学,是面向全体的,校队可以去参赛但更注重参与或进行表演,还是自身运动能力的一种展示,所以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比较注重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的校队训练。
5.在课改新动态方面的比较
分析:香港的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经常性开展一些教师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教研和讨论,共同探讨如何使教学更科学化、人性化,更能使学生乐意接受获得健康的手段、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等。深圳的学校也同样在不断开展学校体育的教学教研活动,推动“课改”的发展,有许多特色和亮点:如开展“体育双语教学”、对早操进行改革的“体育大课间”等,并通过全省、全国的教学现场会,受到各方面专家的认可与好评。
四、结论
1)两地的学校体育基础课程改革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这个理念,其中“健康”的概念是包含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在“心理健康”教学领域中还着重提出“适应群体、适应社会”才更能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另外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方面两地的教学目标也是相同的,如香港学校提出的“培养一技化”和深圳提出的“培养学生掌握一项喜爱或擅长的体育项目”的观点是相同的。
2)比较香港学校和以深圳为代表的内地学校,深圳的教育比较踏实,香港的教育比较务实;香港的教育具有多元型、人本化和世界性的特点,深圳的教育具有双基实、发展快和创意新的特点。如深圳学校注重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让学生了解体育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而香港教师则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地去积极参与、不断地探索和思考。
3)从课程设置及体育课外活动比较可以看出,香港的学校比较渴望了解具有中国传统的体育特色项目,而且他们本身也注重培养学生对“国粹”的欣赏和继承,如许多香港的体育教师对武术、舞狮等方面颇有研究。
4)香港的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重多鼓励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以及他们提出的要求,而且与学生的家长沟通较多,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的程度比较高;以深圳为代表的内地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更强调学生的组织纪律性、统一性,甚至可以用上其它课的时间用来进行队列、广播操的操练,以便评上区或市的早操标兵学校。
五、建议
1)以深圳为代表的“内地”学校在体育与健康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体育健康教育课方面的教学改革,但对学生的健康教育问题(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大如何在小学的各项课程中渗透健康教育的研究,而不是仅仅在课表上列一项健康课程而已。另外,学校教育应真正把“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把重智轻体真正落实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体育及健康教育相结合上来。
2)针对近些年来深圳及内地的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下降,建议在提高学校运动队水平的同时,加大学校体育教学与课程设置对培养大多数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为主的教学探究。
参考文献:
1.邵桂华.对我国的体育教学目的论疏理与评判[J].体育科学,2005.7
2.夏秀祯.对北京和香港两地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作用效果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