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练习设计是提高学生个体素质,开发学生智力,多途径、多角度地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依据,是巩固新课的重要途径,是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体现,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桥梁。学生当堂独立练习,既能促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又能暴露学生对新知识应用上的不足。然而当今课堂有的老师对课堂练习重视不够,随意性很强;有的老师对精讲多练理解不够;有的老师对练习的时机把握不当;有些老师受新课改浪潮的影响,在一些课堂上过分地追求探索研究的过程,没有合理掌握好时间,使得授课时间过长,来不及练习;等等。存在这些现象,是与素质教育、“讲练工程”相违背的,它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关注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对于练习题的设计也已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既不能走老路,让学生一味机械、重复的练习,也不能只顾追求新颖,而偏离了数学学科的核心思想;既不能单纯的出示一些文字符号式练习使学生从中日益感觉枯燥,产生厌学情绪,也不能设计一些看似热闹,却没有多大思维价值的练习,让学生在热闹之后,感觉不到得到了什么或提高了什么。《新课标》指出:课堂练习不能局限于巩固知识、操作技能和对常规问题的解决,应有注重预感实验、尝试、归纳、猜想、类比等非形式推理的问题,有条件不完备、解题策略多样或结论不确定的开放性问题,有在求解时无现成步骤可循的非常规问题等。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排意图,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对教材里习题作适当调整、组合、补充,组织行之有效的练习,使之能有层次性、针对性、多样性、开放性,能从质、量两方面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如何让数学课堂练习散发出新课程的气息,进一步优化练习,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理念下教师们所应该思考的问题。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及研究,浅谈课堂练习的几种有效途径。
(一)模仿型练习
模仿是我们人对事物理解记忆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我们小学数学教材中绝大部分的新授课“做一做”练习都是模仿练习。就是通过模仿的练习去给学生自主挖掘、思考理解,领悟出解题的思路,找到合适的解题方法,进一步掌握、巩固知识,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如人教版第八册《三角形的特性》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练习设计,第一道练习题设计为:判断下面各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吗?1、6厘米、7厘米、8厘米;2、4厘米、5厘米、9厘米;3、3厘米、6厘米、10厘米。其次设计发展型练习,这类练习就是对新授知识在掌握、巩固的基础上进行的强化与运用的训练,加深记忆的练习。一般和基本题有较大的变化或带综合性和灵活性的习题,这是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对知识进行同化的过程。第二题练习设计为:如图所示,问小明去学校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
邮局
小明家 学校
商店
最后是提高型练习,这一练习即拓展练习,一般反映在思考性、创造性方面要求较高的练习题,是对知识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是课堂知识的延伸,这是学生对知识进行优化的过程。是在前面形成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上进行拓展,使学生的思维更具灵活性、全面性。第三题的练习设计为:有一个三角形其中的两条边长度分别是6CM、9CM,另一条边可以是多少?围成周长最长的三角形的第三边是多少?
俗话说“一个萝卜一个坑”我们设计课堂练习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练习设计,不能盲目的追求难度,也不要过分的强化基础训练,练习要求太高达不到到良好的效果,练习要求太低优等生可能索然无味。因此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有差异性,逐步深入循序渐进的展开练习突出层次性,要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要让差生“吃好”,又要让优等生“吃饱”。
(二)操作型练习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教师要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设计实践性的练习,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例如:人教版第九册《统计》的教学中设计了这么一道练习题:
性别项目 篮球 足球 乒乓球 羽毛球 跳绳
男
女
两人小组合作先统计本班同学最喜欢哪种体育运动,然后把数据填入统计表中,再制成条形统计图。学生在完成这一系列实践练习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与人合作、收集信息、学以致用等多种能力,而且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口头型练习
口头型练习有利于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敏捷缜密的思维能力的意义。如新学一些口算、四则运算后,教师可以出示卡片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这种花较少的练习时间进行较大练习量的训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知识的记忆不但要有理性记忆同时也要有机械记忆,比如对于一些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类的练习,可以采用口头背诵的方法达到理解、掌握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这种方法有利于教师及时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掌握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在说理中掌握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的实质,形成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型练习
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三册《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道生活情境练习题:“超市购物”。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扮演顾客和营业员,看哪位营业员收钱、找钱既对又快,哪位顾客最会计划用钱,买到自己最需要的物品(事先准备好各种商品及标价)。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熟悉人民币面值的基础上认识商品标价,这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它源于生活。因此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自觉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而且,可以巩固人民币的认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等,亦是一举数得。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途径应是集生活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文字于一体,反映现代技术、现代文明和现代教育观的数学教学活动的内容之一,关注的是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总之,课堂练习设计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只有我们本着一切为孩子发展的宗旨,充分挖掘练习中的丰富内涵,我们的课堂练习一定会在新课程理念的春风的吹拂下,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扉,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
3、网上下载,来源不详:《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一)模仿型练习
模仿是我们人对事物理解记忆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我们小学数学教材中绝大部分的新授课“做一做”练习都是模仿练习。就是通过模仿的练习去给学生自主挖掘、思考理解,领悟出解题的思路,找到合适的解题方法,进一步掌握、巩固知识,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如人教版第八册《三角形的特性》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练习设计,第一道练习题设计为:判断下面各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吗?1、6厘米、7厘米、8厘米;2、4厘米、5厘米、9厘米;3、3厘米、6厘米、10厘米。其次设计发展型练习,这类练习就是对新授知识在掌握、巩固的基础上进行的强化与运用的训练,加深记忆的练习。一般和基本题有较大的变化或带综合性和灵活性的习题,这是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对知识进行同化的过程。第二题练习设计为:如图所示,问小明去学校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
邮局
小明家 学校
商店
最后是提高型练习,这一练习即拓展练习,一般反映在思考性、创造性方面要求较高的练习题,是对知识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是课堂知识的延伸,这是学生对知识进行优化的过程。是在前面形成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上进行拓展,使学生的思维更具灵活性、全面性。第三题的练习设计为:有一个三角形其中的两条边长度分别是6CM、9CM,另一条边可以是多少?围成周长最长的三角形的第三边是多少?
俗话说“一个萝卜一个坑”我们设计课堂练习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练习设计,不能盲目的追求难度,也不要过分的强化基础训练,练习要求太高达不到到良好的效果,练习要求太低优等生可能索然无味。因此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有差异性,逐步深入循序渐进的展开练习突出层次性,要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要让差生“吃好”,又要让优等生“吃饱”。
(二)操作型练习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教师要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设计实践性的练习,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例如:人教版第九册《统计》的教学中设计了这么一道练习题:
性别项目 篮球 足球 乒乓球 羽毛球 跳绳
男
女
两人小组合作先统计本班同学最喜欢哪种体育运动,然后把数据填入统计表中,再制成条形统计图。学生在完成这一系列实践练习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与人合作、收集信息、学以致用等多种能力,而且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口头型练习
口头型练习有利于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敏捷缜密的思维能力的意义。如新学一些口算、四则运算后,教师可以出示卡片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这种花较少的练习时间进行较大练习量的训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知识的记忆不但要有理性记忆同时也要有机械记忆,比如对于一些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类的练习,可以采用口头背诵的方法达到理解、掌握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这种方法有利于教师及时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掌握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在说理中掌握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的实质,形成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型练习
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三册《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道生活情境练习题:“超市购物”。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扮演顾客和营业员,看哪位营业员收钱、找钱既对又快,哪位顾客最会计划用钱,买到自己最需要的物品(事先准备好各种商品及标价)。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熟悉人民币面值的基础上认识商品标价,这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它源于生活。因此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自觉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而且,可以巩固人民币的认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等,亦是一举数得。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途径应是集生活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文字于一体,反映现代技术、现代文明和现代教育观的数学教学活动的内容之一,关注的是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总之,课堂练习设计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只有我们本着一切为孩子发展的宗旨,充分挖掘练习中的丰富内涵,我们的课堂练习一定会在新课程理念的春风的吹拂下,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扉,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
3、网上下载,来源不详:《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