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好坏,导入是关键。巧妙的导入,不仅能够扣住学生心弦,产生“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应,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产生“润物细无声”的美妙效果。那么如何设计精彩的课前导入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位名师的课前导入片段。
【片段一】慧言善语,关注学习习惯的养成(特级教师华应龙“圆的认识”)
华老师在教学“圆的认识”前,是这样进行课前谈话的。
师:孩子们,你们有橡皮吗?
生:有……
师:把你们的橡皮做上记号,先借给我,好吗 ?(学生不知道老师要干什么,但都很兴奋地在自己的橡皮上做记号,听课的老师们也都很不解,安静地等待着华老师揭晓答案。学生将做好记号的橡皮纷纷交给了华老师)
师:(笑着)孩子们,你们的橡皮都交上来了,(双手捧满了橡皮)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
师:哦,孩子们,现在你们没有橡皮了,所以在下笔的时候就应该更慎重了,想清楚了再写,但如果万一写错了,也没关系,就好好欣赏一下自己出错的地方吧!
师: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微笑)
生:可以了。(齐说,很响亮)
【赏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中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他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躬行实践,才能收到相当的效果。
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许多学生做事浮躁,动笔之前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审题,好好思考,总是一看就做,一做就错,一错就擦,在擦来擦去的过程中不但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这一现象,华老师凭着自己高超的教育智慧,精心设计了“借橡皮”这一环节,“孩子们,现在你们没有橡皮了,所以在下笔的时候就应该更慎重了,想清楚了再写。”华老师这种善意的提醒语言会“逼着”学生在动笔之前静心思考,学生自然就会少一点浮躁,多一些宁静,使得学生认识到“错了不是一擦就改,而是要认真反思,找出错误原因”。这样的导入,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静心思考的好习惯。
【片段二】着意引领,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特级教师黄爱华“平均数”)
师:我问一个问题喔,你说我是一个教数学的,还是一个教小朋友学数学的?这个教数学的老师就是直接把数学知识传授给你们的人。教小朋友学数学的那个老师,他更多的强调是帮助学生学,引导同学们学,在小朋友学有困难的时候他才会出手,学习更多的是靠着我们小朋友自己。你希望我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
生:第二种。
师:第二种是吧?事实上,学数学还是靠我们每个人自己,我也愿意让自己成为第二种,教小朋友学数学的这么一个老师。其实,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研究的那些知识当中,我们要学习的许多数学知识,有的是比较容易的,老师教不教我们都会,教我们会,不教我们看书也能会,但是有的数学知识它是有一点难度的,它需要我们积极地思考,有点挑战,然后我们才能把问题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尝到一些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乐趣。数学有意思,数学好玩!那你们更希望上第一种不学都会的,还是第二种有一点挑战性的呢?
生(异口同声):第二种。
师:又选择第二种,太好了!要是都选择第二种,那我要跟你们说,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表现得更加专注哟。必要时我们同桌的同学,同小组的同学共同来研究,发挥我们集体的智慧。
【赏析】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和能力的一种思维活动。卢梭曾在《爱弥儿》中指出:“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为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黄老师这样跟学生进行课前互动:“你说我是一个教数学的,还是一个教小朋友学数学的?这个教数学的老师就是一个把数学知识传授给你们的人,教小朋友学数学的那个老师他更多地强调是帮助学生学。在小朋友学习有困难的时候他才会出手,学习更多的是靠着我们小朋友自己。”这样的谈话看似一般交流,实则是心灵的交流与情感的互通,看似随意闲聊,实则是方法的引导与方式的明晰。黄老师不留痕迹地让学生捕捉到了学习方法,原来“学习靠的是自己”“学习有挑战性的知识,要积极思考”“组内的同学要共同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才能尝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乐趣。看似无意引领,实则匠心独具,学生在黄老师的循循善诱中掌握了学习方法。
【片段三】推陈出新,关注教学主题的呈现(特级教师夏青峰“分数的意义”)
师:现在考同学们一个非常简单又非常难做的问题:1加1等于几?
生:等于2。(学生不约而同地说)
师:错了。(学生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老师)1块橡皮泥再加1块橡皮泥等于几啊?(此时老师把两块橡皮泥捏在一起,变成了一团橡皮泥)——等于1。你们老师教“错”了,1加1等于1。
师:不仅1加1等于1,2加3、7加8都等于1,你们相信吗?(学生声音较小地回答:相信)2加3怎么会等于1?
生:我看应该是把橡皮泥平均分成几份,然后把它们再合起来就是1份了。
师:老师带了几包茶叶来,这是3包茶叶,这是2包茶叶,老师把它们都放到一个盒子里,是不是成了一盒,这是不是2加3等于1?同样,这一排学生有14个,再加上这一排也是14个,能不能为1?全班同学能不能为1?体育馆里这么多人能不能为1?(学生对这几个问题的答案都一致:能)
【赏析】恩格斯指出:“数学是一门研究思想事物的抽象的科学。”所以说,数学教学,由于其抽象性较强,常常让我们感觉到在教学中要和学生取得情感上的互通和认同,总是非常难的事,特别是在展示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以及某些数学关系时,往往总是滑离了数学教学的本质要义。所以说,在我们和学生一起进入数学话题之前,哪怕只有一句话也要建立数学关系,这样才能使得学生马上进入学习的状态;但凡能和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课堂往往很和谐。因此,在教学导入中,我们既要和学生之间进行情意的交流与融合,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也要遵循数学教学的原则,引领学生走进数学的园地,聚焦学生的注意力。
上述案例中,夏老师利用课前短暂的几分钟进行组织教学,激趣引导,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缩短了师生心理上的距离,营造了诙谐活泼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在不断的否定与肯定中,巧妙地“推翻”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在“有趣”的对话中及时向学生“暴露”了与分数相关的数学话题,丰富了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建立了学生与新知间的数学关系,迅速逼近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并在有意和无意中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
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告诉我们,如果在完成一项任务的同时,还能尽量促进其他任务的完成,那么这一活动便是最佳的。上述名师在课前导入过程中,不仅能放松学生课前的紧张情绪,消除陌生感,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掌握,还能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为课内的教学有效服务,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孙庄镇中心小学) ■
□责任编辑 孙恭伟
E-mail:sungongw@126.com
【片段一】慧言善语,关注学习习惯的养成(特级教师华应龙“圆的认识”)
华老师在教学“圆的认识”前,是这样进行课前谈话的。
师:孩子们,你们有橡皮吗?
生:有……
师:把你们的橡皮做上记号,先借给我,好吗 ?(学生不知道老师要干什么,但都很兴奋地在自己的橡皮上做记号,听课的老师们也都很不解,安静地等待着华老师揭晓答案。学生将做好记号的橡皮纷纷交给了华老师)
师:(笑着)孩子们,你们的橡皮都交上来了,(双手捧满了橡皮)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
师:哦,孩子们,现在你们没有橡皮了,所以在下笔的时候就应该更慎重了,想清楚了再写,但如果万一写错了,也没关系,就好好欣赏一下自己出错的地方吧!
师: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微笑)
生:可以了。(齐说,很响亮)
【赏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中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他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躬行实践,才能收到相当的效果。
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许多学生做事浮躁,动笔之前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审题,好好思考,总是一看就做,一做就错,一错就擦,在擦来擦去的过程中不但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这一现象,华老师凭着自己高超的教育智慧,精心设计了“借橡皮”这一环节,“孩子们,现在你们没有橡皮了,所以在下笔的时候就应该更慎重了,想清楚了再写。”华老师这种善意的提醒语言会“逼着”学生在动笔之前静心思考,学生自然就会少一点浮躁,多一些宁静,使得学生认识到“错了不是一擦就改,而是要认真反思,找出错误原因”。这样的导入,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静心思考的好习惯。
【片段二】着意引领,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特级教师黄爱华“平均数”)
师:我问一个问题喔,你说我是一个教数学的,还是一个教小朋友学数学的?这个教数学的老师就是直接把数学知识传授给你们的人。教小朋友学数学的那个老师,他更多的强调是帮助学生学,引导同学们学,在小朋友学有困难的时候他才会出手,学习更多的是靠着我们小朋友自己。你希望我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
生:第二种。
师:第二种是吧?事实上,学数学还是靠我们每个人自己,我也愿意让自己成为第二种,教小朋友学数学的这么一个老师。其实,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研究的那些知识当中,我们要学习的许多数学知识,有的是比较容易的,老师教不教我们都会,教我们会,不教我们看书也能会,但是有的数学知识它是有一点难度的,它需要我们积极地思考,有点挑战,然后我们才能把问题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尝到一些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乐趣。数学有意思,数学好玩!那你们更希望上第一种不学都会的,还是第二种有一点挑战性的呢?
生(异口同声):第二种。
师:又选择第二种,太好了!要是都选择第二种,那我要跟你们说,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表现得更加专注哟。必要时我们同桌的同学,同小组的同学共同来研究,发挥我们集体的智慧。
【赏析】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和能力的一种思维活动。卢梭曾在《爱弥儿》中指出:“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为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黄老师这样跟学生进行课前互动:“你说我是一个教数学的,还是一个教小朋友学数学的?这个教数学的老师就是一个把数学知识传授给你们的人,教小朋友学数学的那个老师他更多地强调是帮助学生学。在小朋友学习有困难的时候他才会出手,学习更多的是靠着我们小朋友自己。”这样的谈话看似一般交流,实则是心灵的交流与情感的互通,看似随意闲聊,实则是方法的引导与方式的明晰。黄老师不留痕迹地让学生捕捉到了学习方法,原来“学习靠的是自己”“学习有挑战性的知识,要积极思考”“组内的同学要共同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才能尝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乐趣。看似无意引领,实则匠心独具,学生在黄老师的循循善诱中掌握了学习方法。
【片段三】推陈出新,关注教学主题的呈现(特级教师夏青峰“分数的意义”)
师:现在考同学们一个非常简单又非常难做的问题:1加1等于几?
生:等于2。(学生不约而同地说)
师:错了。(学生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老师)1块橡皮泥再加1块橡皮泥等于几啊?(此时老师把两块橡皮泥捏在一起,变成了一团橡皮泥)——等于1。你们老师教“错”了,1加1等于1。
师:不仅1加1等于1,2加3、7加8都等于1,你们相信吗?(学生声音较小地回答:相信)2加3怎么会等于1?
生:我看应该是把橡皮泥平均分成几份,然后把它们再合起来就是1份了。
师:老师带了几包茶叶来,这是3包茶叶,这是2包茶叶,老师把它们都放到一个盒子里,是不是成了一盒,这是不是2加3等于1?同样,这一排学生有14个,再加上这一排也是14个,能不能为1?全班同学能不能为1?体育馆里这么多人能不能为1?(学生对这几个问题的答案都一致:能)
【赏析】恩格斯指出:“数学是一门研究思想事物的抽象的科学。”所以说,数学教学,由于其抽象性较强,常常让我们感觉到在教学中要和学生取得情感上的互通和认同,总是非常难的事,特别是在展示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以及某些数学关系时,往往总是滑离了数学教学的本质要义。所以说,在我们和学生一起进入数学话题之前,哪怕只有一句话也要建立数学关系,这样才能使得学生马上进入学习的状态;但凡能和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课堂往往很和谐。因此,在教学导入中,我们既要和学生之间进行情意的交流与融合,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也要遵循数学教学的原则,引领学生走进数学的园地,聚焦学生的注意力。
上述案例中,夏老师利用课前短暂的几分钟进行组织教学,激趣引导,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缩短了师生心理上的距离,营造了诙谐活泼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在不断的否定与肯定中,巧妙地“推翻”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在“有趣”的对话中及时向学生“暴露”了与分数相关的数学话题,丰富了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建立了学生与新知间的数学关系,迅速逼近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并在有意和无意中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
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告诉我们,如果在完成一项任务的同时,还能尽量促进其他任务的完成,那么这一活动便是最佳的。上述名师在课前导入过程中,不仅能放松学生课前的紧张情绪,消除陌生感,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掌握,还能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为课内的教学有效服务,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孙庄镇中心小学) ■
□责任编辑 孙恭伟
E-mail:sungong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