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战役中的《人民日报》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tworth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获得全胜,平津战役打响。从此,人民解放军不仅在军队质量上,而且在兵员数量上超过了国民党军。11月8日,中共中央决定,将接管平津地区的任务交给华北局。12月8日,中央任命聂荣臻为平津卫戍司令,薄一波为政委,彭真为北平市委书记,叶剑英为市委副书记、北平军管会主任兼市长。黄敬为天津市委书记兼军管会主任、市长。
  1948年12月中旬,新华社和华北人民日报社向平津方向派出了先遣队,准备随军进入北平、天津两大城市,接管主要通讯社和报社。
  
  向天津派出的先遣队
  
  派往天津的先遣队,主要由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王亢之、报社经理王友唐、原《晋察冀日报》采访部主任范谨等组成。他们于12月中旬前往河北霸县胜芳镇,组建创办《天津日报》的队伍。
  根据华北局决定,新成立的天津市委宣传部从华北《人民日报》和《冀中导报》、冀察热辽《群众日报》和《新保定日报》等报社抽调干部组成基本队伍,由天津市委宣传部长黄松龄负责统筹。天津日报社成立后,将由他担任报社社长,王亢之担任副社长并主持日常工作,朱九思任总编辑,范谨任副总编辑。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王亢之率领接管队伍进城,接管《大公报》。先遣队的干部各就各位,经过紧张工作,《天津日报》于1月17日创刊。创刊号上刊登王亢之撰写的长篇代发刊词《天津人民当前的任务》。
  《天津日报》几乎从创刊之日起,就成了天津发行量最大的报纸。1个月后,王友唐调回人民日报社任经理部经理。
  
  “统一编辑部”奔向北平
  
  向北平前线派出的先遣队由新华社、新华社口播部(即广播电台)和人民日报社三单位部门的人员组成。先遣队以新华社副社长范长江为首、徐迈进为副,称“统一编辑部”,于12月14日中午出发。
  先遣队行至石家庄后稍作停留,于12月18日午后集合,搭乘向北平前线运送粮食的大卡车继续前进。为了防止国民党军飞机空袭,卡车通常在夜间行驶。而卡车又是超载的,粮包和行李已经堆得高高的,先遣队成员坐在上面,随时都有被颠簸下来的危险。
  先遣队到涿县驻扎下来后,即架起电台,与新华总社和人民日报社建立了沟通联系。 这时,负责接管北平的领导人叶剑英、彭真也在涿县。12月20日夜晚,各路接管先遣人员集中到涿县的教堂里,听叶剑英和彭真作报告,讲接管政策、进城人员的作风及思想准备。
   接下来,先遣队进驻北平南边的良乡。当时的良乡还没有并入房山,是河北省的一个县,准备接管北平的中共北平市委、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简称“军管会”,下同)都驻扎在此。12月21日,市委、市军管会在良乡组成了北平军管会文化接管委员会,钱俊瑞任主任,陈微明(沙可夫)为副主任,徐迈进任委员会下设的新闻出版部部长。
  在良乡住下不久,范长江、李庄、李千峰乘坐一辆崭新的美制吉普车赶往驻在河北玉田的平津前线司令部。这辆车是东北野战军在辽西战役中刚刚缴获的,行驶里程还不到5000公里。行驶途中,不断看到国民党的军用飞机从他们头顶掠过,但这些飞机都是些侦察机,没有受到它们的威胁。到达玉田后,范长江等人同第四野战军政治部主任谭政、宣传部长萧华、新华社第四野战军总分社社长杨赓,商谈了解放北平的新闻报道分工合作事宜。决定攻城战斗和凯旋仪式由军分社组织,其他由新华社北平分社负责。
  谭政和萧华都是解放军中有名的博学将军,都读过范长江的早期新闻报道和《中国的西北角》等作品。他们对范长江亲自前来表示热烈欢迎。
  会谈完后,范长江一行赶回良乡。
  在良乡,先遣队成员认真调查研究北平的情况,熟习党的城市政策,研究进城办报方案,采访郊区人民生产、生活恢复情况,并同准备进城进行接管的各个单位建立联系。
  尽管平津战役还在紧张进行之中,但先遣队如何接管我军占领之后的北平主要通讯社和报社,已经在北平决策层领导人的考虑之中了。1948年12月24日,彭真、叶剑英、赵尔陆向中央呈报了在北平设立新华分社及创办《人民日报·北平版》的报告。报告在谈到新闻干部配备时说:“新华总社与人民日报社共调来51人,其中编辑、记者及编辑工作助理人员仅14人,统一编辑部转由范长江、袁勃同志负责,徐迈进等5同志暂调专做宣传方面接管工作。故希望新华总社及人民日报社迅速补充编辑记者等前来。以上各点是否妥当,请指示。”
  
  程砚秋别墅里的故事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1月22日上午,先遣队离开良乡,来到香山和颐和园之间的青龙桥,入驻山脚下著名京剧艺术家程砚秋的大别墅——程家花园。
  进入程家别墅的先遣队成员都穿着新发的草绿色军装,臂上和胸前缀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管会”的标志。他们对别墅里的一草一木、一瓶一罐都力求保持原样不动。
  在程家花园,七八位女性同住一个房间里。一天晚上,年轻女记者陈泓发现门外一个中年妇女正在探头探脑地往女宿舍里张望。陈泓问:“半夜三更在这里张望,有什么事情?”
  那位妇女说:“我听说共产党‘共产共妻’,不知道你们解放军是不是男女同住的?”陈泓认真地回答:“大娘,这你可错了!说共产党‘共产共妻’是国民党反动派造的谣,千万别信这个。不信,你可以进屋看看。”这位妇女果真进屋认真地看了一眼,说:“这回我真的相信了,妇女住的屋里,没有男人。”
  《人民日报·北平版》的筹备工作在程家花园紧张进行。此前,中共北平市委发出第2号通知宣布:市委宣传部长赵毅敏兼任人民日报北平版报社社长,范长江任总编辑,袁勃为副总编辑。《人民日报·北平版》属于北平市委领导,同时接受人民日报总社的领导。
  
  接管《华北日报》和中央社北平分社
  
  1949年1月31日,先遣队进入北平城。
  晚上七八时,范长江率领先遣人员首先接管国民党华北日报社。这家报社的社长张明炜早已乘坐飞机逃走了。在他的办公室里,留下了一张有精致大理石面的书桌。华北日报社留下的人员马上拿来一份财务清单交给范长江过目。
  范长江随即来到印刷厂宣布:所有工人从现在起全部参加人民日报北平版报社的工作。范长江宣布完毕,工作人员马上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人民日报》报头,要工人换上,准备为新创办的《人民日报·北平版》排版。
  印刷工人杨春长多年后仍记得,接管人员身背小米袋子来到工厂的情景。从这天晚上开始,印刷厂的工人有夜餐可吃了,以往则只有编辑部编辑有这种待遇。当日晚上,印刷厂的工人吃了花卷和粥,接管人员则只吃自己携带的干粮。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出了印刷厂,范长江来到原《华北日报》编辑部宣布:奉北平军管会的命令,接管伪华北日报,从现在起,原编辑部人员一律停止工作,听候安排处理。随着范长江一声令下,接管工作人员进入各自预定的岗位。编辑立即开始工作,准备次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北平版》创刊号的稿件。
  与此同时,后来担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的李庄一行于傍晚进驻位于石碑胡同北口路西的中央社北平分社。在李庄到达之前,中央社北平分社社长丁履进已赶到东单机场,乘坐从那里起飞的最后一架小飞机南去。原分社的编辑主任黄卓明负责丁履进丢下的事务。黄卓明是民盟成员,思想比较进步。在丁履进离去之后,分社已经不发中央社的稿件而改发新华社稿件,并赶在李庄前来接管前将全社人员名单、装备、物资清单一一造好。
  李庄给留下来的员工讲了话。他说:中央社是国民党及其政府的新闻机关,干了许多坏事,希望大家跟它彻底划清界线,同蒋介石反动集团一刀两断,各司其事、安心工作。
  李庄讲话时,在场者非常安静。会后,一个姓蒋的记者一定要和李庄谈5分钟。他对李庄说,自己是CC 特务,但只搞过学生运动的情报,没有做过别的。今后一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今天先向李庄挂个号,随时准备向公安机关详细交代。说完,他掏出一支崭新的左轮手枪交给李庄。
  李庄鼓励他说,过去当特务,与人民为敌,是犯了罪的。现在愿意改恶向善,人民欢迎,坦白得好,还可以从宽处理,如能立功还会受奖。
  蒋表示拥护政府的政策,一定不错过悔改的机会。
  
  《人民日报·北平版》创刊
  
  先遣人员正在投入夜班工作时,突然北平市委领导传来话说:“不必仓促上马。”并要相关负责人赶往市委,有要事商量。
  范长江、李庄赶到彭真的办公室,赵毅敏早已到了。大家重点商议了《人民日报·北平版》的出版事宜。彭真指出,时局在急切变化之中,人们对许多涉及政策的问题非常敏感,事先准备好的稿件,有些恐怕已经不再适用。需要再次修订发稿计划,以免乱中出错。彭真提出,可以暂时每天出两个版。
  赵毅敏也是这个意见。他说,北平虽然解放,但城里还比较乱,国民党建制部队虽已出城改编,但城内还有散兵游勇几万人……我方各机关陆续进城,门牌号数都不熟悉……《人民日报·北平版》还是先出对开两版,“条件成熟后逐步增加”。
  范长江坚决主张维持原定计划,出对开4版。他列举各项数据,证明《人民日报·北平版》已具备出对开4版的条件。他还说:“拼命也要完成这个任务。一天24小时,我只睡6个小时,18小时都放在报纸上。”
  李庄支持范长江的意见,他说:“长江同志每天睡6小时,我比他年轻,可以睡4小时。国民党是战败者,它的党报没有人看,尚且出对开4个版。如今我们是胜利者,党报受人欢迎,还只出两个版,我咽不下这口气。如果报纸缺了稿子拿我是问。”
  彭真、赵毅敏看范长江、李庄态度如此坚决,最后同意维持原计划不变,《人民日报·北平版》仍出4个版。但他们又说:“办报看起来事情不大,但报纸发出去影响不小,要特别谨慎,尤其在开创的时候。人家从党报看共产党,大事一定请示,小事你们自己作主。犯点小错误也难免,随时总结经验改正就好。”
  彭真和赵毅敏还作出一项重要决定,责成北平市委城工部立即向《人民日报·北平版》报社增调一批原地下党员中的新闻记者。
  范长江、李庄从彭真处回来已经很晚了。当夜,报社只编印了一期内部报纸为做试版。
  2月1日,先遣人员经过紧张的工作,将各版面的文章全部准备好了,上版排印,打出样子。按照市委的要求,创刊号全部版面的文章均须市委领导审定。因为准备充分,版样在2月1日午夜就送去了。
  接管北平千头万绪,市委主要领导人面前排满大事,结果一时来不及审稿。整整等了一天,到2月2日临近傍晚,通过了市委审稿的大样终于送回报社,立即上机开印。
  此时,王府井《人民日报·北平版》报社门前人山人海,挤满了报贩子和急切想读到当天报纸的人。
  夕阳斜照下的古都,《人民日报·北平版》创刊号和读者见面了。创刊号在最显著位置,发表了1 月14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关于时局的声明》,其中包括“八项和平条件”。
  根据中央指示,全文刊登了12月25日《中共权威人士评战争罪犯》一文,加注说明其中杜聿明已被俘,傅作义已因率部接受改编、和平解决北平问题可望将功折罪。同时发表了解放军两年半的战绩和不久前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以林彪、罗荣桓两将军名义给傅作义将军的一封信,信中指出:“任何顽抗必遭覆没,和平解放可望折罪,保护数百万人民之生命财产,数千年之文化古迹……”这封信,原本是早在和谈之时就要交给傅作义将军的,因为种种原因没有面交。傅作义本人是在《人民日报·北平版》创刊号上读到这封信的。
  创刊号上发表了55位爱国民主人士对时局的意见。
  同时发表的还有平津前线司令部布告。平津前线司令部在布告中宣布约法八章,保护城市全体人民的生命财产,保护民族工商业等。布告最后申明:“本军纪律严明,公买公卖,不取民间一针一线。”
  创刊号刊登了社论《为建设人民民主的新北平而奋斗——代发刊词》。社论中强调了党和政府当前的政策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创刊号上刊登了特写《北平人民的狂欢》,报道了200万北平人民迎接解放的欢乐情景。
  副刊上发表的主要作品是记者杜展潮采写、经范长江润色的特写《解放石景山的英雄们》。创刊号一经印刷出厂,即被期待已久的报贩子一抢而空。报童的叫卖声很快传遍了古城的大街和胡同。这天的《人民日报·北平版》创刊号共发行约 4万份。
其他文献
液压系统运转不正常的根本原因都可以归纳为压力和流量两方面问题。装载机动臂提升缓慢,往往是由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造成,检查和修理时应综合考虑。该文介绍了液压系统故障分
针对目前游艺机存在运动单一、惊险性、刺激性、趣味性不强等诸多问题,研制出了一种新型游艺机液压系统。通过对新型游艺机液压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的介绍,提出了游艺机摆臂、
1974年10月下旬的一天,我大学毕业不久刚调进中央电视台(当时称北京电视台)文艺部工作,部领导通知我到台里开会。到会场后,我发现到会的基本上都是中年以上的“老电视”,而且大都是
在20世纪跌宕起伏、风云变幻的中国政治、思想文化史上,瞿秋白作为著名的革命家和知识分子,肩负救亡与启蒙的历史使命,留下了复杂而独特的“长长的影子”。他拥有诸多第一:第一个翻译《国际歌》歌词,第一个系统译介马克思文艺理论和苏俄作品,第一个把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介绍到中国,第一个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研究中国革命。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多余的人”、一个所谓的“叛徒”。他在临刑前1个月,于福建
棉花加工的宗旨是“安全、优质、高效、低耗”的八字方针,设备维修工作是棉花加工中最基础的一环,是实现加工宗旨的基本保证。所以,负责棉花加工的都非常重视设备维修这项工作,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多种不同经济核算方式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近年来,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根据棉花加工企业业的特点,对棉花加工企业的立体核算制作了初步的探讨。下面
走出去看看世界,是朱德的宿愿。1922年。朱德和孙炳文、贺治华、章伯钧等,带着强国富民的理想和积极追求进步、加入共产党的要求,赴法寻找中共旅欧支部负责人张中府,准备直接向他
最近几年,根据国家标准总局和商业部的安排,棉花加工行业正在制定和修订一系列的棉机产品标准。经过过去几年的努力,以GB6975-86棉花包装和GB10165-88液压棉花打包机技术条件为标
在轧花厂的除尘管网和气力输送管网系统中,通常都有并联的情况。对于这种支管的管网系统,当设计中不能使系统的主管和支管的阻力值相等时,则该系统投入运行后,空气将按流体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