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闹中取静喝杯茶去,忙里偷闲拿杆烟来
作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喝茶有着漫长的历史。
饮茶之于四川,远可溯到西周。
据《华阳国志》记载,周武王伐纣时,巴蜀等西南小国将其所产茶叶当成贡品献给周武王,使之大开眼界。在周武王的倡导下,华夏大地开始普遍饮茶,并逐渐成了全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蜀人喝茶已有2000年历史
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的天府之国培育了历史悠久的茶文化。
据《华阳国志》记载,古蜀人用“葭萌”称后来的茶;清初学者顾炎武研究中国古代茶事后得出结论:“自秦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
公元前59年,两汉王褒在《僮约》中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杨氏担荷”的记载,当时的成都一带,饮茶已成为风尚,也有了专门的茶具,这是世界上最早最明确的饮茶记载,如此算来,蜀人喝茶的历史至少也有2000多年了。
由于消费需要,出现了如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一类的茶业市场。
到了唐代,四川已有规模相当大的茶园,名闻全国。西晋人张载在《登成都白菟楼》诗中赞扬:“芳茶冠六清,溢味插九区。”陆羽《茶经》和李肇《唐国史补》等历史资料记载,唐代名茶约50多种,其中有18种出自四川,说明四川茶业之兴旺。据中外茶叶专家近几年的考证,蒙顶茶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名茶,已有2000多年历史,自唐代到明清皆为贡品。唐代黎阳王在《蒙山白云岩茶》诗中称颂蒙顶茶“应是人间第一茶”。
关于茶,成都也因此创造了诸多全球“第一”:第一家茶馆、第一个茶叶市场、第一首茶诗等。
新罗王子创建最早茶馆
成都第一家茶馆,也是最古老的茶馆,是大慈寺禅茶堂,创立这个禅茶堂的人并非中国人,而是来自新罗国的一位王子。
公元728年,新罗国圣德王金兴光第三子来到长安,受到唐玄宗的礼遇,其后王子周游入蜀,在资州德纯寺拜谒禅宗五祖弘忍的得法弟子智诜禅师后,取法名“无相”。无相禅师在蜀地参禅时,向蜀人学习饮茶,养成饮茶的习惯,并创立了禅茶之法。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玄宗皇帝奔命入蜀,驻跸成都,敕建一寺,御笔手书“大圣慈寺”四字。大慈寺辟地千余亩,建寺96院,造佛一万余尊,绘壁画一千余幅。其格局奇巧,雕饰侈靡,乃空前绝后。玄宗敕建大慈寺时,请无相禅师负责规划和督建,无相禅师便在其中一院修建了专门饮茶的禅茶堂,这就是成都最早的茶馆。
大慈寺建成后,无相成为大慈寺唐代祖师。他大力提倡禅茶之法,将茶叶视为灵芝一般的仙草,还写了首《茶偈》:“幽谷生灵草,堪为入道媒。樵人采其叶,美味入流杯。静虑成虚识,明心照会台。不劳人气力,直耸法门开。”
后来,“无相禅茶”传到了韩国、日本,至今盛行。2004年9月18日,“韩国无相禅师寻踪访问团”来到成都大慈寺,与中国学者举行了研讨,令人吃惊的是,虽然两地相隔万里,又时隔千年,但双方的茶道技艺居然大同小异。次年10月,双方还在大慈寺内为无相禅师树立了纪念碑。
2012年10月,成都大慈寺僧人应邀参加了在韩国首尔举行的世界第七届禅茶大会,并在韩国国家大剧院表演了大慈寺无相禅茶茶艺。
遗憾的是,如今到大慈寺基本无缘领略禅茶了,当年的禅茶堂也重新翻修,改成了普通的大茶馆,大慈寺也被周围的商圈、高楼大厦层层包围,其规模和环境,不可同日而语。
茶楼、茶馆超过3000家
上世纪20年代,成都名气最大、最热闹的茶园要数“悦来园”,它既是茶园也是戏园,是川剧艺人和戏迷们的聚集之地。
悦来园建于1905年,当时的“戏圣”康子林和杨素兰、唐广体等人将“太洪班”“苏玉班”“翠红班”“长乐班”等川剧戏班联合起来,组成了“三庆会”,悦来园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川剧艺术中心”。正因如此,过去女子禁止入茶馆的千年老规矩,也在悦来园,因达官贵人的家眷来看戏,设有专门的女宾雅座,而自然开禁。
如今悦来茶园依旧是成都的川剧中心,而且上世纪90年代修建的锦江剧场一直坚持川剧演出。一百多年来,无论川剧兴盛还是衰落,这里始终是川剧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在成都,最平民化且留存最久的茶馆要数坐落在成都市人民公园内的“鹤鸣茶铺”,有近百年历史。
“鹤鸣”二字,出自于《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无论是外来游客,还是本地人,要体验最成都的茶馆都要到此游走一番,坐上竹椅,泡上一碗茶,细细品味老成都的味道。
另一个很受老成都茶客欢迎的是观音阁老茶馆,它坐落在成都市双流县彭镇的一个小巷里,这里没有都市的喧嚣,一直保留着老成都的味道。茶馆起于1912年,老板姓李,子承父业,一干便是几十年,老板说,经营这家茶馆是对老成都茶馆文化的传承和坚守,茶馆承载着太多的人情世故。
1935年,《新新新聞》报载,成都当时有60万人口,共有667条街道,大大小小的茶铺有上千家。其中,有名号的茶铺就有599家。也就是说,平均每条街都至少有一间有名号的茶铺。在这60多万人口中,有近12万人都是名副其实的“茶客”,每年消耗的茶叶有好几万吨。
今天,成都的茶楼、茶馆超过了3000家,成都的茶文化无论是在文化沉淀,还是民众基础上,从古至今都处于相当高的水准。
百业千行钟情茶铺
成都的茶馆非常热闹,卖瓜子、卖花生、卖水果、掏耳朵、擦皮鞋、按摩、搓麻将、打川牌、谈生意、拽瞌睡、看报纸、玩手机,百业千行都对茶铺情有独钟。成都人偏要挤到一起到茶馆里找感觉,正所谓“闹中取静喝杯茶去,忙里偷闲拿杆烟来。”成都人的逍遥派头和茶文化在茶馆里一览无余。
作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喝茶有着漫长的历史。
饮茶之于四川,远可溯到西周。
据《华阳国志》记载,周武王伐纣时,巴蜀等西南小国将其所产茶叶当成贡品献给周武王,使之大开眼界。在周武王的倡导下,华夏大地开始普遍饮茶,并逐渐成了全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蜀人喝茶已有2000年历史
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的天府之国培育了历史悠久的茶文化。
据《华阳国志》记载,古蜀人用“葭萌”称后来的茶;清初学者顾炎武研究中国古代茶事后得出结论:“自秦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
公元前59年,两汉王褒在《僮约》中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杨氏担荷”的记载,当时的成都一带,饮茶已成为风尚,也有了专门的茶具,这是世界上最早最明确的饮茶记载,如此算来,蜀人喝茶的历史至少也有2000多年了。
由于消费需要,出现了如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一类的茶业市场。
到了唐代,四川已有规模相当大的茶园,名闻全国。西晋人张载在《登成都白菟楼》诗中赞扬:“芳茶冠六清,溢味插九区。”陆羽《茶经》和李肇《唐国史补》等历史资料记载,唐代名茶约50多种,其中有18种出自四川,说明四川茶业之兴旺。据中外茶叶专家近几年的考证,蒙顶茶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名茶,已有2000多年历史,自唐代到明清皆为贡品。唐代黎阳王在《蒙山白云岩茶》诗中称颂蒙顶茶“应是人间第一茶”。
关于茶,成都也因此创造了诸多全球“第一”:第一家茶馆、第一个茶叶市场、第一首茶诗等。
新罗王子创建最早茶馆
成都第一家茶馆,也是最古老的茶馆,是大慈寺禅茶堂,创立这个禅茶堂的人并非中国人,而是来自新罗国的一位王子。
公元728年,新罗国圣德王金兴光第三子来到长安,受到唐玄宗的礼遇,其后王子周游入蜀,在资州德纯寺拜谒禅宗五祖弘忍的得法弟子智诜禅师后,取法名“无相”。无相禅师在蜀地参禅时,向蜀人学习饮茶,养成饮茶的习惯,并创立了禅茶之法。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玄宗皇帝奔命入蜀,驻跸成都,敕建一寺,御笔手书“大圣慈寺”四字。大慈寺辟地千余亩,建寺96院,造佛一万余尊,绘壁画一千余幅。其格局奇巧,雕饰侈靡,乃空前绝后。玄宗敕建大慈寺时,请无相禅师负责规划和督建,无相禅师便在其中一院修建了专门饮茶的禅茶堂,这就是成都最早的茶馆。
大慈寺建成后,无相成为大慈寺唐代祖师。他大力提倡禅茶之法,将茶叶视为灵芝一般的仙草,还写了首《茶偈》:“幽谷生灵草,堪为入道媒。樵人采其叶,美味入流杯。静虑成虚识,明心照会台。不劳人气力,直耸法门开。”
后来,“无相禅茶”传到了韩国、日本,至今盛行。2004年9月18日,“韩国无相禅师寻踪访问团”来到成都大慈寺,与中国学者举行了研讨,令人吃惊的是,虽然两地相隔万里,又时隔千年,但双方的茶道技艺居然大同小异。次年10月,双方还在大慈寺内为无相禅师树立了纪念碑。
2012年10月,成都大慈寺僧人应邀参加了在韩国首尔举行的世界第七届禅茶大会,并在韩国国家大剧院表演了大慈寺无相禅茶茶艺。
遗憾的是,如今到大慈寺基本无缘领略禅茶了,当年的禅茶堂也重新翻修,改成了普通的大茶馆,大慈寺也被周围的商圈、高楼大厦层层包围,其规模和环境,不可同日而语。
茶楼、茶馆超过3000家
上世纪20年代,成都名气最大、最热闹的茶园要数“悦来园”,它既是茶园也是戏园,是川剧艺人和戏迷们的聚集之地。
悦来园建于1905年,当时的“戏圣”康子林和杨素兰、唐广体等人将“太洪班”“苏玉班”“翠红班”“长乐班”等川剧戏班联合起来,组成了“三庆会”,悦来园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川剧艺术中心”。正因如此,过去女子禁止入茶馆的千年老规矩,也在悦来园,因达官贵人的家眷来看戏,设有专门的女宾雅座,而自然开禁。
如今悦来茶园依旧是成都的川剧中心,而且上世纪90年代修建的锦江剧场一直坚持川剧演出。一百多年来,无论川剧兴盛还是衰落,这里始终是川剧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在成都,最平民化且留存最久的茶馆要数坐落在成都市人民公园内的“鹤鸣茶铺”,有近百年历史。
“鹤鸣”二字,出自于《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无论是外来游客,还是本地人,要体验最成都的茶馆都要到此游走一番,坐上竹椅,泡上一碗茶,细细品味老成都的味道。
另一个很受老成都茶客欢迎的是观音阁老茶馆,它坐落在成都市双流县彭镇的一个小巷里,这里没有都市的喧嚣,一直保留着老成都的味道。茶馆起于1912年,老板姓李,子承父业,一干便是几十年,老板说,经营这家茶馆是对老成都茶馆文化的传承和坚守,茶馆承载着太多的人情世故。
1935年,《新新新聞》报载,成都当时有60万人口,共有667条街道,大大小小的茶铺有上千家。其中,有名号的茶铺就有599家。也就是说,平均每条街都至少有一间有名号的茶铺。在这60多万人口中,有近12万人都是名副其实的“茶客”,每年消耗的茶叶有好几万吨。
今天,成都的茶楼、茶馆超过了3000家,成都的茶文化无论是在文化沉淀,还是民众基础上,从古至今都处于相当高的水准。
百业千行钟情茶铺
成都的茶馆非常热闹,卖瓜子、卖花生、卖水果、掏耳朵、擦皮鞋、按摩、搓麻将、打川牌、谈生意、拽瞌睡、看报纸、玩手机,百业千行都对茶铺情有独钟。成都人偏要挤到一起到茶馆里找感觉,正所谓“闹中取静喝杯茶去,忙里偷闲拿杆烟来。”成都人的逍遥派头和茶文化在茶馆里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