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国际化成为我国高校发展的重要主题,如何培养国际化的人才成为高校在国际化办学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脊梁,高等教育中引进国际化培养模式,对大学生进行国际化培养,让大学生在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中推动中国的发展与繁荣,是中国顺应全球化发展的关键。进入二十一世纪,国际化成为我国高校发展的重要主题,如何培养国际化的人才成为高校在国际化办学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多措并举提升大学生国际化能力
目前,我国高校正积极朝这—人才培养目标迈进,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首先,高校非常重视教师的国际化能力建设,许多高校都建立了教师海外进修计划,国家留学基金委也积极采取措施,与高校合作开展青年教师出国计划,大批高校青年教师通过该计划赴海外进修、学习。教师的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对于开阔其视野,提升国际化能力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在派遣教师赴海外进修的同时,各高校也加大了引进海外教师的工作力度。高校通过政策优惠以及制度创新,大力引进海外的高端人才。近年来,高校拥有海外学历的教师比例逐步提高。各高校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引智计划,聘请世界著名学者、外国专家到学校教学,举办讲座等。通过提高教师的国际化能力,培养国际化的学生,是高校正在努力的方向。
其次,为培养国际化的人才,高校大力开展国际合作,举办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如全部引进国外课程体系以及师资力量,按照国外大学的培养方案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并授予国外大学的相应学历。目前在北京,此类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就有近百项。以中外大学互认学分为条件开展的合作办学项目如2+2、3+1等也普遍受到了高校的欢迎。各高校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生海外实习项目,大学生海外冬令营或夏令营项目,与国际合作伙伴开展学生交流项目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提升了国际阅历和国际理解力。
再次,高校加大了对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力度,引进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对26所“985”大学以及“211”大学国际化程度进行了调查,其中一项结果显示,2006年我国“985”高校在专业课程中使用原版教材的比例是9.8%,专业课程中采用外语教学的比例是8.5%,必修课程中涉外课程的比例是20.9%,选修课程中涉外课程的比例是14.5%。以上结果显示,我国的重点高校正在把课程建设的国际化作为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重要环节。
最后,开展多元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不出国门就能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以及沟通能力是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各高校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外学生交流活动。北京大学就是很好的典范,北京大学举办的斯坦福一北大分校项目,北大一耶鲁联合本科生培养项目,国际暑期学校等项目都是中外学生共同上课,共同生活。同时北京大学还创立了国际文化节,通过国际文化节在全校范围内展示世界的多种文化,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够感受到其他文化的魅力,通过多元化的校园氛围,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国际化素养。
国际化能力培养需直面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所开展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措施,为培养适应全球化要求,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的国际化人才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是纵观这些措施的实施,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重视并加以解决。
首先,教师的国际化能力建设仍然是制约高校学生国际化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各大学虽然在努力通过派出去、引进来等措施提高教师的国际化能力,但是由于受到制度、资金等因素的限制,教师的出国比例有待提高。大学为鼓励教师出国进修,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措施,但是对教师出国后的具体学习与工作情况缺乏后续管理,教师回国后,对其在外的学习与工作也未建立起相应的检验机制。在实践中,往往是教师出国比例提高了,但是能够用外语讲授一门课程,并且在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教学手段上与国际接轨的教师比例并没有提高。另外,在高校中长期从事专业教学的外籍教师的比例还很低。
其次,大学生国际能力的培养尚未成为高校国际化建设的核心任务。除少数“985”与“211”高校在国际化建设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制定了学校国际化建设战略之外,大多数高校的国际化建设仍然停留在走出去、请进来等表层上,国际化建设工作主要由学校的外事部门来完成,尚未形成学校统一的意志,国际化建设缺乏明确的目标,没有具体的规划与措施,人才培养还远未成为大学国际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借鉴海外经验,建立“国际校园”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如何培养国际化的人才,是世界各国高校面临的共同课题。欧洲、日本等高等教育发达地区、国家高校建立国际校园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欧洲、日本等一些非英语国家的高校通过建设国际校园,在非英语的環境内,设立一个较为集中的英语教育或生活的区域,提供全英文的学历教育,来培养国际化的人才。如法国著名的EDHEC高等商业学院,分别在法国北部的鲁尔以及南部的尼斯拥有两个校区。其中尼斯校区就以提供全英文的学历教育而闻名。该校区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教师从全球招聘。该校区以培养在全球化时代能够与世界各国合作伙伴共同开发项目的企业领导人为己任。为此,该校园开展了“洲际轨道”教育项目。参加该项目的学生能够在欧、美、亚三大洲学习,接受完全不同的文化熏陶。荷兰的Inholland应用科技大学、日本的一桥大学都建有国际校园,或提供全英文的学历课程或集中为国际教师、学生提供住宿、运动等专门的场所。通过设立国际化的校园,凝聚了学校的国际化办学资源,整合了教师队伍,提升了学校国际化办学的声誉,为这些学校实施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战略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与物质保证。
我国的高校处在大发展时期,开展国际化办学是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目前阶段,建立一个能够用英语提供学历教育的国际校园无疑会凝聚学校的国际化资源,提高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能力,从而带动学校整体的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许多高校都开始建设或已经建成第二校园。许多面临多校园办学的高校,在各校园的功能划分上颇费周折。国际校园无疑是这些高校在校园功能规划时应该考虑的一种选择。在国际校园的选址上,应该关注校园交通的便利性,特别是位于市区的校园,对国际教师与学生更具吸引力,更加便于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因此市内校园应该是建设国际校园的理想选择。
国际校园应该是高校在管理模式上与国际接轨的试验区,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上要有所创新。在管理模式的设计上,既要保证国际校园的灵活性,又要维护其在学校国际化建设中的权威性、辐射力。国际校园的管理应采用委员会管理的模式,组建管理委员会、外部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管理委员会是国际校园最高的行政管理机构,管理委员会的主席最好由大学的校长或主管学校国际化建设的副校长兼任,成员由学校教学、学生管理、财务、后勤等部门的领导构成,负责国际校园建设规划与政策制定等。咨询委员会由来自国内外企业、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等领域的专家构成,对国际校园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建议与咨询。学术委员会由学校的学者专家组成,负责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的开发、教学质量的监控等。
国际校园的最大优势,是将高校在现阶段国际化建设中所培养起来的具备用英语从事教学与科研的教师凝聚起来。高校的引智工作也可以围绕建设国际校园这一主题来进行,使高校的引智工作更有系统性,从而提高引智工作的效益。有了国际校园这一载体,大学可以与其国际合作伙伴更多地开展教师交流,吸引海外大学的教师到中国访学。
作为高校高水平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基地,国际校园要吸引最有潜质的学生,学校可以通过自愿报名,考核录取的方式从本校学生中筛选出优秀的学生进入国际校园学习。要加大国际校园在海外,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广力度,吸引优秀的国际学生到国际校园来学习。要大力开展学生的国际交流项目,通过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等方式,吸引发达国家的学生到国际校园学习。中外学生要在同一个班级里上课,要在多元化的教学与生活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力、沟通力与合作的能力。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脊梁,高等教育中引进国际化培养模式,对大学生进行国际化培养,让大学生在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中推动中国的发展与繁荣,是中国顺应全球化发展的关键。进入二十一世纪,国际化成为我国高校发展的重要主题,如何培养国际化的人才成为高校在国际化办学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多措并举提升大学生国际化能力
目前,我国高校正积极朝这—人才培养目标迈进,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首先,高校非常重视教师的国际化能力建设,许多高校都建立了教师海外进修计划,国家留学基金委也积极采取措施,与高校合作开展青年教师出国计划,大批高校青年教师通过该计划赴海外进修、学习。教师的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对于开阔其视野,提升国际化能力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在派遣教师赴海外进修的同时,各高校也加大了引进海外教师的工作力度。高校通过政策优惠以及制度创新,大力引进海外的高端人才。近年来,高校拥有海外学历的教师比例逐步提高。各高校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引智计划,聘请世界著名学者、外国专家到学校教学,举办讲座等。通过提高教师的国际化能力,培养国际化的学生,是高校正在努力的方向。
其次,为培养国际化的人才,高校大力开展国际合作,举办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如全部引进国外课程体系以及师资力量,按照国外大学的培养方案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并授予国外大学的相应学历。目前在北京,此类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就有近百项。以中外大学互认学分为条件开展的合作办学项目如2+2、3+1等也普遍受到了高校的欢迎。各高校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生海外实习项目,大学生海外冬令营或夏令营项目,与国际合作伙伴开展学生交流项目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提升了国际阅历和国际理解力。
再次,高校加大了对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力度,引进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对26所“985”大学以及“211”大学国际化程度进行了调查,其中一项结果显示,2006年我国“985”高校在专业课程中使用原版教材的比例是9.8%,专业课程中采用外语教学的比例是8.5%,必修课程中涉外课程的比例是20.9%,选修课程中涉外课程的比例是14.5%。以上结果显示,我国的重点高校正在把课程建设的国际化作为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重要环节。
最后,开展多元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不出国门就能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以及沟通能力是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各高校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外学生交流活动。北京大学就是很好的典范,北京大学举办的斯坦福一北大分校项目,北大一耶鲁联合本科生培养项目,国际暑期学校等项目都是中外学生共同上课,共同生活。同时北京大学还创立了国际文化节,通过国际文化节在全校范围内展示世界的多种文化,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够感受到其他文化的魅力,通过多元化的校园氛围,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国际化素养。
国际化能力培养需直面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所开展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措施,为培养适应全球化要求,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的国际化人才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是纵观这些措施的实施,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重视并加以解决。
首先,教师的国际化能力建设仍然是制约高校学生国际化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各大学虽然在努力通过派出去、引进来等措施提高教师的国际化能力,但是由于受到制度、资金等因素的限制,教师的出国比例有待提高。大学为鼓励教师出国进修,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措施,但是对教师出国后的具体学习与工作情况缺乏后续管理,教师回国后,对其在外的学习与工作也未建立起相应的检验机制。在实践中,往往是教师出国比例提高了,但是能够用外语讲授一门课程,并且在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教学手段上与国际接轨的教师比例并没有提高。另外,在高校中长期从事专业教学的外籍教师的比例还很低。
其次,大学生国际能力的培养尚未成为高校国际化建设的核心任务。除少数“985”与“211”高校在国际化建设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制定了学校国际化建设战略之外,大多数高校的国际化建设仍然停留在走出去、请进来等表层上,国际化建设工作主要由学校的外事部门来完成,尚未形成学校统一的意志,国际化建设缺乏明确的目标,没有具体的规划与措施,人才培养还远未成为大学国际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借鉴海外经验,建立“国际校园”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如何培养国际化的人才,是世界各国高校面临的共同课题。欧洲、日本等高等教育发达地区、国家高校建立国际校园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欧洲、日本等一些非英语国家的高校通过建设国际校园,在非英语的環境内,设立一个较为集中的英语教育或生活的区域,提供全英文的学历教育,来培养国际化的人才。如法国著名的EDHEC高等商业学院,分别在法国北部的鲁尔以及南部的尼斯拥有两个校区。其中尼斯校区就以提供全英文的学历教育而闻名。该校区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教师从全球招聘。该校区以培养在全球化时代能够与世界各国合作伙伴共同开发项目的企业领导人为己任。为此,该校园开展了“洲际轨道”教育项目。参加该项目的学生能够在欧、美、亚三大洲学习,接受完全不同的文化熏陶。荷兰的Inholland应用科技大学、日本的一桥大学都建有国际校园,或提供全英文的学历课程或集中为国际教师、学生提供住宿、运动等专门的场所。通过设立国际化的校园,凝聚了学校的国际化办学资源,整合了教师队伍,提升了学校国际化办学的声誉,为这些学校实施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战略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与物质保证。
我国的高校处在大发展时期,开展国际化办学是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目前阶段,建立一个能够用英语提供学历教育的国际校园无疑会凝聚学校的国际化资源,提高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能力,从而带动学校整体的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许多高校都开始建设或已经建成第二校园。许多面临多校园办学的高校,在各校园的功能划分上颇费周折。国际校园无疑是这些高校在校园功能规划时应该考虑的一种选择。在国际校园的选址上,应该关注校园交通的便利性,特别是位于市区的校园,对国际教师与学生更具吸引力,更加便于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因此市内校园应该是建设国际校园的理想选择。
国际校园应该是高校在管理模式上与国际接轨的试验区,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上要有所创新。在管理模式的设计上,既要保证国际校园的灵活性,又要维护其在学校国际化建设中的权威性、辐射力。国际校园的管理应采用委员会管理的模式,组建管理委员会、外部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管理委员会是国际校园最高的行政管理机构,管理委员会的主席最好由大学的校长或主管学校国际化建设的副校长兼任,成员由学校教学、学生管理、财务、后勤等部门的领导构成,负责国际校园建设规划与政策制定等。咨询委员会由来自国内外企业、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等领域的专家构成,对国际校园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建议与咨询。学术委员会由学校的学者专家组成,负责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的开发、教学质量的监控等。
国际校园的最大优势,是将高校在现阶段国际化建设中所培养起来的具备用英语从事教学与科研的教师凝聚起来。高校的引智工作也可以围绕建设国际校园这一主题来进行,使高校的引智工作更有系统性,从而提高引智工作的效益。有了国际校园这一载体,大学可以与其国际合作伙伴更多地开展教师交流,吸引海外大学的教师到中国访学。
作为高校高水平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基地,国际校园要吸引最有潜质的学生,学校可以通过自愿报名,考核录取的方式从本校学生中筛选出优秀的学生进入国际校园学习。要加大国际校园在海外,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广力度,吸引优秀的国际学生到国际校园来学习。要大力开展学生的国际交流项目,通过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等方式,吸引发达国家的学生到国际校园学习。中外学生要在同一个班级里上课,要在多元化的教学与生活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力、沟通力与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