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学习有利于一个孩子逻辑能力的形成,空间三维的构造,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各有自己独特的智能组合,看看哈佛大学多元智能理论,扬长带潜。孩子之间一起讨论,发散式思维进行数学学习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提高 数学水平 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5.012
就小学数学而言,尽量把问题简单化,突出重点,不要让孩子觉得难,及时鼓励也很重要,给他们成就感,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自信心。我认为是教好小学数学最重要的是有趣,越有趣越好,同时也要规范他们的数学思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尽量给学生看实物。下面我对小学数学的认识进行详细阐述。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
(一)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认真审题是正确解题、准确计算的前提。小学生因审题不严而导致错误的现象较重,原因是一方面学生识字量少,理解水平低;另一方面是做题急于求成,不愿审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增强审题意识。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建立解题的基本程序如审题—列式—计算—验算—作答等,把审题摆在解题过程的第一位。
(二)培养认真验算的习惯
在解题过程中,要培养认真验算的习惯,这是保证解题正确性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把验算作为解题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加强训练,严格要求和督促学生去做,要向学生讲清什么叫验算以及验算的方法、意义等。
(三)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较多,一些能力强的学生做得快、算得准,他们做完后便迫不及待地报出解题方法和结果。这使得一部分做题较慢的学生不假思索的照抄他们的结果,时间长了,这部分学生就养成了懒于思考的不良习惯。因此,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
(四)培养质疑问难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中要多动脑筋,勤于思考。对概念、公式、定律等不要满足于会背诵,更要力求理解。质疑问难是一种可贵的学习品质,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刻苦钻研、勤于思考、主动进取。遇到不懂的问题主动请教,不耻下问,和同学展开讨论,不弄清问题绝不罢休,当问题得到解决时,学生就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培养自己发现错误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中,必然会出现差错,对此,老师不能等闲视之。因为学生出现差错的地方,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点,并且可能是典型的、普遍的。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用自己学到的检验方法去找出错误。在对比中把握问题的关键,力求自己发现并改正错误,提高解题技巧。
二、提高学习数学兴趣和自信心
首先,用自己的话把学到的知识讲出来,最好用不同的方式和视角;其次,在介绍每个知识点之前,说清楚这个知识点回答了哪些问题,给出的答案是否能将问题完全解决,这里需要清晰的逻辑,避免答非所问;最后,讓学生学会记一记“粗糙”的笔记。什么叫粗糙的笔记就是想到什么写什么,甚至不用写出一个完整的句子,跳过无用的信息,把目光放在关键点上,然后用一些短句,词语,涂鸦都行,把这个关键点记录下来,联想到什么,写下来。或者给自己提出问题,类似这样:(1)什么是X?(2)X有什么特征?(3)X的好处是?罗列问题以作复习用。怎样算某个学习过程的结束?就是想象有个人坐在你对面,问你这些问题,你能够一一解答了,那么盖上本子,学习结束,伸个懒腰,去放松一下吧。当然,能够记下清楚的笔记更好,最好隔一段时间整理笔记,像写总结报告一样,这样对知识形成体系很有帮助。
三、作好数学课前预习
说起来小学知识不难,所以重在养成预习的习惯。预习方法因人而异,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当然了,普遍来讲,看书预习是最适合的办法。让家长帮忙预习虽然也是可以的,但是家长不知道要学多深,所以一不小心讲多了,从而学生更加晕晕乎乎也是有的。看书预习抓住两个重点,一个是要看到哪,一个是要干什么。要看到哪其实是看个人的学习兴趣,你一预习直接把一整本都看完也没有问题。但是你要保证一整本看完要一学期都记着,否则那和没看区别不大。所以如果不能保证一直记得,那最好的办法是一次只看两三天的内容,在接下来的两三天中记得你预习过的东西。当然这也看个人的学习情况,如果说看一周的也没有问题那我也支持。要干什么,是预习中最大的收获。预习的时候,明确一条线,就是我们要从哪儿走到哪儿。至于路上要怎么走,也许单看教材还不能彻底的了解;不过这暂时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的终点在哪,终点有没有什么标志性建筑。这样的预习之后,一定会留下一些问题。把这些问题记下来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你预习的成果,不要忽视它,发现问题的过程是宝贵的,最终在课堂的学习中得以解决。
四、创新数学思维
美国学生整体的数学水平就不曾赶上过中国。中国是拼命把学生整体的数学水平下限往高拉。美国的话,下限是被放弃了的,所以上限很高,可是平均下来,还是很低的。美国的思路是这样的,咱老百姓生活中需要那么高深的数学么?其实不需要。那对老百姓来说就不用学那么多了。有人戏称中国教来教去,不过是教了些人肉计算器。美国学校教育开始阶段,讲的内容是少的,但是主要在抓学习方法思考方法这些东西。这些是为以后的突飞猛进打基础的。创新应该是将现有进行各种组合,从而得到的新的东西。这个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学校应该培养这种思维习惯。中国的小学数学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意识,让学生重视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我们老师重视的应当是带领学生探索数学的过程,去寻求一个个未知的答案,遨游在数学的海洋中,发现数学的趣味。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注重对孩子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买一些数学方面的有趣书,绘本,一起看,发现数学的乐趣,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不要上那些模仿式教学的数学课外班,老师要热爱孩子,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上课的时候孩子要分组讨论,上台总结,老师也会适当的启发引导,课件教材也应情景化、故事化的,和卡通伙伴一起闯关,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觉得比灌输式的那种教学方法要好。
综上所述,数学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只要孩子的兴趣和学习能力有了,就不怕学不好数学了。做好这些的同时,老师也应当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鼓励小学生热爱数学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 提高 数学水平 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5.012
就小学数学而言,尽量把问题简单化,突出重点,不要让孩子觉得难,及时鼓励也很重要,给他们成就感,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自信心。我认为是教好小学数学最重要的是有趣,越有趣越好,同时也要规范他们的数学思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尽量给学生看实物。下面我对小学数学的认识进行详细阐述。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
(一)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认真审题是正确解题、准确计算的前提。小学生因审题不严而导致错误的现象较重,原因是一方面学生识字量少,理解水平低;另一方面是做题急于求成,不愿审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增强审题意识。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建立解题的基本程序如审题—列式—计算—验算—作答等,把审题摆在解题过程的第一位。
(二)培养认真验算的习惯
在解题过程中,要培养认真验算的习惯,这是保证解题正确性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把验算作为解题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加强训练,严格要求和督促学生去做,要向学生讲清什么叫验算以及验算的方法、意义等。
(三)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较多,一些能力强的学生做得快、算得准,他们做完后便迫不及待地报出解题方法和结果。这使得一部分做题较慢的学生不假思索的照抄他们的结果,时间长了,这部分学生就养成了懒于思考的不良习惯。因此,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
(四)培养质疑问难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中要多动脑筋,勤于思考。对概念、公式、定律等不要满足于会背诵,更要力求理解。质疑问难是一种可贵的学习品质,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刻苦钻研、勤于思考、主动进取。遇到不懂的问题主动请教,不耻下问,和同学展开讨论,不弄清问题绝不罢休,当问题得到解决时,学生就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培养自己发现错误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中,必然会出现差错,对此,老师不能等闲视之。因为学生出现差错的地方,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点,并且可能是典型的、普遍的。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用自己学到的检验方法去找出错误。在对比中把握问题的关键,力求自己发现并改正错误,提高解题技巧。
二、提高学习数学兴趣和自信心
首先,用自己的话把学到的知识讲出来,最好用不同的方式和视角;其次,在介绍每个知识点之前,说清楚这个知识点回答了哪些问题,给出的答案是否能将问题完全解决,这里需要清晰的逻辑,避免答非所问;最后,讓学生学会记一记“粗糙”的笔记。什么叫粗糙的笔记就是想到什么写什么,甚至不用写出一个完整的句子,跳过无用的信息,把目光放在关键点上,然后用一些短句,词语,涂鸦都行,把这个关键点记录下来,联想到什么,写下来。或者给自己提出问题,类似这样:(1)什么是X?(2)X有什么特征?(3)X的好处是?罗列问题以作复习用。怎样算某个学习过程的结束?就是想象有个人坐在你对面,问你这些问题,你能够一一解答了,那么盖上本子,学习结束,伸个懒腰,去放松一下吧。当然,能够记下清楚的笔记更好,最好隔一段时间整理笔记,像写总结报告一样,这样对知识形成体系很有帮助。
三、作好数学课前预习
说起来小学知识不难,所以重在养成预习的习惯。预习方法因人而异,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当然了,普遍来讲,看书预习是最适合的办法。让家长帮忙预习虽然也是可以的,但是家长不知道要学多深,所以一不小心讲多了,从而学生更加晕晕乎乎也是有的。看书预习抓住两个重点,一个是要看到哪,一个是要干什么。要看到哪其实是看个人的学习兴趣,你一预习直接把一整本都看完也没有问题。但是你要保证一整本看完要一学期都记着,否则那和没看区别不大。所以如果不能保证一直记得,那最好的办法是一次只看两三天的内容,在接下来的两三天中记得你预习过的东西。当然这也看个人的学习情况,如果说看一周的也没有问题那我也支持。要干什么,是预习中最大的收获。预习的时候,明确一条线,就是我们要从哪儿走到哪儿。至于路上要怎么走,也许单看教材还不能彻底的了解;不过这暂时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的终点在哪,终点有没有什么标志性建筑。这样的预习之后,一定会留下一些问题。把这些问题记下来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你预习的成果,不要忽视它,发现问题的过程是宝贵的,最终在课堂的学习中得以解决。
四、创新数学思维
美国学生整体的数学水平就不曾赶上过中国。中国是拼命把学生整体的数学水平下限往高拉。美国的话,下限是被放弃了的,所以上限很高,可是平均下来,还是很低的。美国的思路是这样的,咱老百姓生活中需要那么高深的数学么?其实不需要。那对老百姓来说就不用学那么多了。有人戏称中国教来教去,不过是教了些人肉计算器。美国学校教育开始阶段,讲的内容是少的,但是主要在抓学习方法思考方法这些东西。这些是为以后的突飞猛进打基础的。创新应该是将现有进行各种组合,从而得到的新的东西。这个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学校应该培养这种思维习惯。中国的小学数学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意识,让学生重视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我们老师重视的应当是带领学生探索数学的过程,去寻求一个个未知的答案,遨游在数学的海洋中,发现数学的趣味。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注重对孩子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买一些数学方面的有趣书,绘本,一起看,发现数学的乐趣,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不要上那些模仿式教学的数学课外班,老师要热爱孩子,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上课的时候孩子要分组讨论,上台总结,老师也会适当的启发引导,课件教材也应情景化、故事化的,和卡通伙伴一起闯关,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觉得比灌输式的那种教学方法要好。
综上所述,数学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只要孩子的兴趣和学习能力有了,就不怕学不好数学了。做好这些的同时,老师也应当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鼓励小学生热爱数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