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集体教学 注意 问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0450-9889(2013)04A-0095-02
本学期,针对我园年轻教师多的特点,我园开展了为期两周的集体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实践与反思相结合、观念更新与行为跟进相结合等方式,让教师在一次次的反思与实践中,学会更关注教学活动中的主要问题和细节问题,从而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现笔者以此次观摩活动的中班语言教学活动《找微笑》为例,谈一谈集体教学活动应关注的五个问题。
一、集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幼儿生活
教师捕捉幼儿感兴趣的素材,抓住热点事件组织教学活动,能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为幼儿埋下热爱生活的种子。例如,我园的苏老师结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语言教学活动《找微笑》,以吉祥物海宝找微笑为线索,让幼儿知道微笑是最美的表情,从而学会用微笑面对他人,培养幼儿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的情感态度。由于教学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突出趣味性,极大地激发幼儿从小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与爱好,使教学活动富有内涵。
二、主题教学要注重幼儿前期经验的积累
每一个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能为幼儿积累认知、情感方面的经验。在观摩活动中,授课教师确立了上海世博会这个大主题,在班上开展了一系列关于世博会的主题活动。比如,和孩子一起看电视、报纸等,从而认识各国场馆、了解许多关于世博会的新资讯;鼓励到过世博会的幼儿从家里带来照片,和大家一起分享并谈一谈参加世博会后的感受。教师在主题墙上贴上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到的与世博会有关的各种图片,并在每个区域角都加入与世博会有关的内容,让孩子能身临其境般地去了解、关注世博会。有了前期知识与情感的积累后,教师组织幼儿认识海宝和画海宝,再进行语言教学活动《找微笑》,过渡自然。幼儿始终沉浸在浓浓的世博会氛围中,提升了对世博会的喜爱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教具的使用应充分考虑教材特点和幼儿特点
教具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找微笑》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图片和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和掌握儿歌,在图片和图谱的制作、使用上充分考虑到了教材特点和中班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的特点,激发起幼儿的观察兴趣和表达欲望,提升了幼儿仿编儿歌的积极性。
1.背景图的运用。“小海宝,起得早,拿起相机找微笑,看见美丽的花儿在微笑,看见荡秋千的女孩在微笑,看见可爱的小男孩在微笑,赶紧咔嚓把它\她\他\照。”这首儿歌共五句,在仿编过程中第一句和第五句是不变的,幼儿只需对第二、三、四句进行仿编。由于这是第一课时,而且幼儿还处于中班年龄阶段,仿编有一定难度,这时,利用背景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根据儿歌的结构,准备了大自然、游乐场、世博会的三幅背景图,在仿编儿歌前,先引导幼儿依次观察,与海宝一起找微笑,说说这是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谁的微笑,并用完整的话表达。例如,“看到美丽的花儿在微笑”一句就为仿编儿歌奠定了基础。在仿编儿歌时,教师也是利用这三幅背景图让幼儿到图中找自己最喜欢的微笑,然后仿编“?菖?菖?菖在微笑”,并用完整的一句话说出来,最后组成一首完整的儿歌,实现了“尝试根据图画内容仿编儿歌”的目标。
2.图谱的运用。图谱的运用为幼儿理解儿歌的结构、降低仿编的难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又激发了幼儿仿编的浓厚兴趣。在此次仿编过程中,当幼儿编到“?菖?菖?菖在微笑时”,教师就会出示相应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当整首儿歌仿编完成后,幼儿看着图谱朗诵自己编的儿歌,产生了继续仿编儿歌的欲望,接着用此法仿编第二首、第三首……幼儿意犹未尽,不但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还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将幼儿仿编的儿歌图谱放在活动区中展示,为幼儿提供继续仿编的平台。
四、活动设计应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的关系
教学活动设计可以反映出教师教学准备的经验与工作的态度。教学行为指导上的细节则可以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体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水平及其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价值。在这次教学观摩活动中,授课教师是把幼儿作为主体去研究的,非常注重孩子如何去学。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循序渐进,使幼儿从易到难,最后很好地完成仿编任务。
第一环节:教师出示幼儿喜爱的吉祥物海宝,引出活动主题:小闹钟响起,海宝起床从小房子出来。海宝自我介绍后,直接导入主题:今天我要拿起我心爱的相机去找微笑。
第二环节:教师依次出示大自然、游乐场、世博会的背景图,与海宝一起找微笑,学编句子。教师先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谁的微笑?”(例子:我看到花儿在微笑);再学习用好听的形容词说说画面内容,并说出一句完整的话(例子:我看到美丽的花儿在微笑)。
第三环节:教师根据以上三幅背景图中幼儿编的句子示范编成一首儿歌,让幼儿欣赏,激发幼儿仿编的兴趣。
第四环节:三个幼儿为一组与教师一起共同仿编儿歌:教师朗诵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三个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背景图,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微笑后尝试一人编一句,最后编成一首完整的儿歌(此环节练习二三次后,不仅让幼儿了解诗歌的结构,而且由于一人编一句,难度不大,幼儿易于掌握)。
第五环节:五个幼儿为一组独立仿编,根据图片内容共同仿编,教师将幼儿仿编的诗歌做成图谱,让幼儿分享仿编的儿歌。
第六环节:请能力强的1—2位幼儿独立完整仿编一首儿歌。
第七环节:幼儿可五人为一组自由组合,利用背景图、图谱共同仿编儿歌,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编儿歌。
由于教学过程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每一个幼儿都得到了仿编的机会,较好地处理了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的关系。
五、语言教学目标要注重孩子的情感体验
语言教学的发展目标包括认识、情感与态度、能力与技能三个方面的要求,如果在语言教学中只重视能力或技能,而忽视认识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就很难得到真正的发展。儿歌《找微笑》朗朗上口,充满童趣,非常适合中班幼儿学习。教师通过向幼儿生动地揭示我们的周围有那么多美丽的微笑,让幼儿体会到微笑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给自己带来快乐。因此,在《找微笑》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是为了仿编而仿编,而是把重点放在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体验上。
1.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吉祥物海宝与周围事物生命,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海宝是小朋友喜爱的吉祥物,图画上的小花、小草、云彩、小动物等,在幼儿的眼中都是有生命的,是他们的好朋友;“带着相机找微笑”这一事件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与寻找微笑的欲望,因此,在寻找微笑的过程是快乐的,当幼儿找到它们时,感受到了微笑的魅力,同时也觉得自己生活得很幸福,所以都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2.让幼儿始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仿编儿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师幼双方在一定的时空下展开的一种特殊的认识实践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教态亲切自然,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不断地鼓励幼儿去发现,对幼儿的表现做出积极的回应,因此,很好地激发了幼儿的仿编欲望,并且幼儿的仿编积极性很高。在仿编的过程中,幼儿体验到了仿编的快乐。最后的谈话活动“请幼儿说说海宝为什么要找微笑呢”“为什么他们(它们)会微笑呢”,把幼儿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从中幼儿理解了:我们的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微笑,微笑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微笑可以让人觉得生活很幸福。
通过这次集体教学观摩活动,笔者深切体会到:集体教学活动只有既从大的主题方向充分考虑,又关注细节问题,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0450-9889(2013)04A-0095-02
本学期,针对我园年轻教师多的特点,我园开展了为期两周的集体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实践与反思相结合、观念更新与行为跟进相结合等方式,让教师在一次次的反思与实践中,学会更关注教学活动中的主要问题和细节问题,从而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现笔者以此次观摩活动的中班语言教学活动《找微笑》为例,谈一谈集体教学活动应关注的五个问题。
一、集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幼儿生活
教师捕捉幼儿感兴趣的素材,抓住热点事件组织教学活动,能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为幼儿埋下热爱生活的种子。例如,我园的苏老师结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语言教学活动《找微笑》,以吉祥物海宝找微笑为线索,让幼儿知道微笑是最美的表情,从而学会用微笑面对他人,培养幼儿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的情感态度。由于教学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突出趣味性,极大地激发幼儿从小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与爱好,使教学活动富有内涵。
二、主题教学要注重幼儿前期经验的积累
每一个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能为幼儿积累认知、情感方面的经验。在观摩活动中,授课教师确立了上海世博会这个大主题,在班上开展了一系列关于世博会的主题活动。比如,和孩子一起看电视、报纸等,从而认识各国场馆、了解许多关于世博会的新资讯;鼓励到过世博会的幼儿从家里带来照片,和大家一起分享并谈一谈参加世博会后的感受。教师在主题墙上贴上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到的与世博会有关的各种图片,并在每个区域角都加入与世博会有关的内容,让孩子能身临其境般地去了解、关注世博会。有了前期知识与情感的积累后,教师组织幼儿认识海宝和画海宝,再进行语言教学活动《找微笑》,过渡自然。幼儿始终沉浸在浓浓的世博会氛围中,提升了对世博会的喜爱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教具的使用应充分考虑教材特点和幼儿特点
教具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找微笑》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图片和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和掌握儿歌,在图片和图谱的制作、使用上充分考虑到了教材特点和中班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的特点,激发起幼儿的观察兴趣和表达欲望,提升了幼儿仿编儿歌的积极性。
1.背景图的运用。“小海宝,起得早,拿起相机找微笑,看见美丽的花儿在微笑,看见荡秋千的女孩在微笑,看见可爱的小男孩在微笑,赶紧咔嚓把它\她\他\照。”这首儿歌共五句,在仿编过程中第一句和第五句是不变的,幼儿只需对第二、三、四句进行仿编。由于这是第一课时,而且幼儿还处于中班年龄阶段,仿编有一定难度,这时,利用背景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根据儿歌的结构,准备了大自然、游乐场、世博会的三幅背景图,在仿编儿歌前,先引导幼儿依次观察,与海宝一起找微笑,说说这是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谁的微笑,并用完整的话表达。例如,“看到美丽的花儿在微笑”一句就为仿编儿歌奠定了基础。在仿编儿歌时,教师也是利用这三幅背景图让幼儿到图中找自己最喜欢的微笑,然后仿编“?菖?菖?菖在微笑”,并用完整的一句话说出来,最后组成一首完整的儿歌,实现了“尝试根据图画内容仿编儿歌”的目标。
2.图谱的运用。图谱的运用为幼儿理解儿歌的结构、降低仿编的难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又激发了幼儿仿编的浓厚兴趣。在此次仿编过程中,当幼儿编到“?菖?菖?菖在微笑时”,教师就会出示相应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当整首儿歌仿编完成后,幼儿看着图谱朗诵自己编的儿歌,产生了继续仿编儿歌的欲望,接着用此法仿编第二首、第三首……幼儿意犹未尽,不但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还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将幼儿仿编的儿歌图谱放在活动区中展示,为幼儿提供继续仿编的平台。
四、活动设计应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的关系
教学活动设计可以反映出教师教学准备的经验与工作的态度。教学行为指导上的细节则可以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体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水平及其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价值。在这次教学观摩活动中,授课教师是把幼儿作为主体去研究的,非常注重孩子如何去学。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循序渐进,使幼儿从易到难,最后很好地完成仿编任务。
第一环节:教师出示幼儿喜爱的吉祥物海宝,引出活动主题:小闹钟响起,海宝起床从小房子出来。海宝自我介绍后,直接导入主题:今天我要拿起我心爱的相机去找微笑。
第二环节:教师依次出示大自然、游乐场、世博会的背景图,与海宝一起找微笑,学编句子。教师先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谁的微笑?”(例子:我看到花儿在微笑);再学习用好听的形容词说说画面内容,并说出一句完整的话(例子:我看到美丽的花儿在微笑)。
第三环节:教师根据以上三幅背景图中幼儿编的句子示范编成一首儿歌,让幼儿欣赏,激发幼儿仿编的兴趣。
第四环节:三个幼儿为一组与教师一起共同仿编儿歌:教师朗诵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三个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背景图,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微笑后尝试一人编一句,最后编成一首完整的儿歌(此环节练习二三次后,不仅让幼儿了解诗歌的结构,而且由于一人编一句,难度不大,幼儿易于掌握)。
第五环节:五个幼儿为一组独立仿编,根据图片内容共同仿编,教师将幼儿仿编的诗歌做成图谱,让幼儿分享仿编的儿歌。
第六环节:请能力强的1—2位幼儿独立完整仿编一首儿歌。
第七环节:幼儿可五人为一组自由组合,利用背景图、图谱共同仿编儿歌,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编儿歌。
由于教学过程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每一个幼儿都得到了仿编的机会,较好地处理了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的关系。
五、语言教学目标要注重孩子的情感体验
语言教学的发展目标包括认识、情感与态度、能力与技能三个方面的要求,如果在语言教学中只重视能力或技能,而忽视认识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就很难得到真正的发展。儿歌《找微笑》朗朗上口,充满童趣,非常适合中班幼儿学习。教师通过向幼儿生动地揭示我们的周围有那么多美丽的微笑,让幼儿体会到微笑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给自己带来快乐。因此,在《找微笑》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是为了仿编而仿编,而是把重点放在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体验上。
1.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吉祥物海宝与周围事物生命,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海宝是小朋友喜爱的吉祥物,图画上的小花、小草、云彩、小动物等,在幼儿的眼中都是有生命的,是他们的好朋友;“带着相机找微笑”这一事件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与寻找微笑的欲望,因此,在寻找微笑的过程是快乐的,当幼儿找到它们时,感受到了微笑的魅力,同时也觉得自己生活得很幸福,所以都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2.让幼儿始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仿编儿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师幼双方在一定的时空下展开的一种特殊的认识实践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教态亲切自然,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不断地鼓励幼儿去发现,对幼儿的表现做出积极的回应,因此,很好地激发了幼儿的仿编欲望,并且幼儿的仿编积极性很高。在仿编的过程中,幼儿体验到了仿编的快乐。最后的谈话活动“请幼儿说说海宝为什么要找微笑呢”“为什么他们(它们)会微笑呢”,把幼儿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从中幼儿理解了:我们的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微笑,微笑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微笑可以让人觉得生活很幸福。
通过这次集体教学观摩活动,笔者深切体会到:集体教学活动只有既从大的主题方向充分考虑,又关注细节问题,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