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廖智军(1979-),助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教师,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论与高等教育学。
摘 要: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信息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交流、探讨、协作等方式获取。近年来,自主学习一直是外语教学界的热门话题。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与自主学习特质为依据,并针对现存的问题进行剖析,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新的有效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关键词:自主学习;建构主义;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self- regulated learning)虽是一个新课题,但在教学中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学习者者依靠自身与一定的外界条件,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的过程。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所具有的技术特性,为大学英语教学创设自主学习环境,使英语教学朝着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自主化、个性化的模式发展,从而使教学效果更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创新教学模式,为建构主义指导大学英语学习和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并提出高效自主学习的原则和运用策略,促进教师教学创新,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学习结构、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等主体性活动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学习与自主学习的本质
加涅认为“学习指人的心理倾向和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要能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结于生长过程。”(Gagne,1985)。[1]因此,学习是学习者在开始学习一定知识时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与学习新的知识时所具有的系统环境相结合而产生的,学习者面对特定环境,例如情境刺激、大脑记忆、概念辨别、言语联想、操作技能、解决问题等的一系列思维与行动的反映。学习者的学习复杂多样,有低级的基础性学习,有高级的复杂性学习,但最典型的学习模式是信息加工。学习者在特定环境中接受刺激,刺激转变为神经信息,进入感觉登记,进行短时记忆,再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编码储存。当需要信息时,经过检索提取反应。[2]
Dickinson(1987)认为学习的自主性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负责有关学习的所有决策并负责实施这些决策。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都曾从不同的视域和着重点对自主学习下过定义,他们认为自主学习主要涉及学习者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时间、地点、进度的确定,以及学习者对学习结果的自我监察、评估和测试等诸多方面。自主学习的层次和内涵相当广泛。[3]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指出,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起来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西南大学靳玉乐博士认为自主学习也称自我调节的学习,是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过程、效果等方面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检测、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主动构建过程。
本文涉及的自主学习,实际上是非完全性自主学习。因为在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时间、学习评估都有一定要求,学生不可能在上述诸方面享有完全的自主性。然而,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个人的基础、学习需求、学习手段及学习效果都会因人而异,而这些区别正是与学生能否充分利用课内外的时间和空间,现代教育技术学习手段进行自主学习,拓展个性化学习的关键。
二、建构主义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观
群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又称作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最早由认知发展理论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1960)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皮亚杰在应用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后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后来,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如维果茨基、奥苏贝尔、布鲁纳等又从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人类社会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以及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建构主义理论,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也为其具体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4]
建构主义者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作为辅助性框架的形象比喻,其实质是利用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辅助工具。通过镶嵌式教学(embedding instruction)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主动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并达到目标的全过程。促进学生自身知识的“重组”与“构建”。
现代学习理论家主张把自主学习从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环境、学习社会性等八个维度加以界定。如果学生在这八个维度均能自主并能作出选择和控制就被认为是自主的。Brundage和MacKeracher(1980)将自主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依赖阶段,这时学生的学习需要完全依赖外部。第二阶段,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开始发展自我认识,甚至很反对依赖,想在群体中进行独立活动。第三阶段,学生的独立性比较强,对群体内的合作也有了新的认识。到最后就能够兼顾个人与群体,达到自主发展的第四个阶段。
三、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一)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修订后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把英语教学提高到了学生能使用英语交流信息的程度。这就要求英语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语言使用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传统的教学是以“教”为中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教学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是教师灌输知识的对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约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而且目前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局限:相当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淡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习依赖心理比较严重;因自主学习培养不够,而影响学习效果,导致丧失学习信心;不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本质和过程存在误解,在外语学习中,靠强化、突击等手段来提高成绩,与语言学习的目的背道而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各高校纷纷扩招,学生人数骤增,各校师资严重不足,班级大,课时少,学生不能完全依靠课堂教学来解决所有外语学习的问题;再者一个班的学生不仅在语言天赋和语言基础上存在着差异,个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风格包括情感特征也各不相同。[5]综上所述,我们必须改变教学与学习观念,特别是改变长期以来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只重视老师如何教而忽略学生如何学的教育理念。大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剖析自己的特点,计划和管理好自己的学习,自主规划学习计划、学习需要,选择学习方法和培养学习技能。当今,英语作为国际交际的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往往离不开英语,大学生在学生时代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了自主学习技能,便会终身受益。
(二)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1.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意识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基础,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关键的一步是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和动机的培养。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使他们养成了极强的依赖心理,他们习惯于老师讲,他们听,老师教,他们记,老师要求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如果这种消极、被动、缺乏自主性的学习观念和方法不改变,势必影响大学学习任务的完成。所以,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逐步转变学习观念,使他们意识到英语学习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习者本人,学习中应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学会主动承担学习的责任,成为自主的学习者。另一方面学习者更应意识到英语是一门活生生的语言,它最重要的功能是交际,要熟练地掌握这门语言必须有更多的语言输入。[6]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反应。学习归根结底是通过学生自己的主动积极的认知来获取教育内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者能够自我设计、规划、选择、组织并实施学习计划,能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进行及时有效的自我控制,并能够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2.掌握自主学习技能。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方面要靠内在要求和动力,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另一方面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培养。教师应利用课内外时间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掌握更为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励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进行个性化学习。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提醒学生不仅要善于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更重要的是要把规律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适合自已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能。
3.构建课堂学习自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阐述了学习的过程是意义建构与信息处理的过程,而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要实现课堂学习自主,要尽可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辅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提高学生选择能力、检测能力与监控能力的技巧和方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协作、语言讨论、交流互动等活动而实现的学习过程。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教师是信息加工的帮助者、促进者(knowledge-navigator),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须让位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模式。在进行语言课堂互动活动时,我们贯彻这一基本原则。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服务,不能强迫学生适应教师,而应研究学生的心理,原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参与探究和讨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7]
建构主义的自主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论与认知主义学习论相结合的代表,更加注重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正日益受到教育界重视。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是英语教学实践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建构主义理论为我们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与实践中的有效探索方式。
参考文献:
[1]加涅.皮连生,等译.学习的条件及教学论[M].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2.1.
[2]袁红梅.加涅的学习理论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106-108.
[3]曹刿生.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自主[J].文教资料,2007(1).191.
[4]曹刿生.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自主[J].文教资料,2007(1).192.
[5]李红梅.自主学习的理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8).114.
[6]杨玉芬.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科学教师版)2003(12).105-107.
[7]曹刿生.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自主[J].文教资料,2007(1).193.
摘 要: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信息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交流、探讨、协作等方式获取。近年来,自主学习一直是外语教学界的热门话题。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与自主学习特质为依据,并针对现存的问题进行剖析,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新的有效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关键词:自主学习;建构主义;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self- regulated learning)虽是一个新课题,但在教学中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学习者者依靠自身与一定的外界条件,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的过程。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所具有的技术特性,为大学英语教学创设自主学习环境,使英语教学朝着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自主化、个性化的模式发展,从而使教学效果更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创新教学模式,为建构主义指导大学英语学习和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并提出高效自主学习的原则和运用策略,促进教师教学创新,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学习结构、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等主体性活动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学习与自主学习的本质
加涅认为“学习指人的心理倾向和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要能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结于生长过程。”(Gagne,1985)。[1]因此,学习是学习者在开始学习一定知识时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与学习新的知识时所具有的系统环境相结合而产生的,学习者面对特定环境,例如情境刺激、大脑记忆、概念辨别、言语联想、操作技能、解决问题等的一系列思维与行动的反映。学习者的学习复杂多样,有低级的基础性学习,有高级的复杂性学习,但最典型的学习模式是信息加工。学习者在特定环境中接受刺激,刺激转变为神经信息,进入感觉登记,进行短时记忆,再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编码储存。当需要信息时,经过检索提取反应。[2]
Dickinson(1987)认为学习的自主性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负责有关学习的所有决策并负责实施这些决策。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都曾从不同的视域和着重点对自主学习下过定义,他们认为自主学习主要涉及学习者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时间、地点、进度的确定,以及学习者对学习结果的自我监察、评估和测试等诸多方面。自主学习的层次和内涵相当广泛。[3]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指出,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起来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西南大学靳玉乐博士认为自主学习也称自我调节的学习,是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过程、效果等方面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检测、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主动构建过程。
本文涉及的自主学习,实际上是非完全性自主学习。因为在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时间、学习评估都有一定要求,学生不可能在上述诸方面享有完全的自主性。然而,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个人的基础、学习需求、学习手段及学习效果都会因人而异,而这些区别正是与学生能否充分利用课内外的时间和空间,现代教育技术学习手段进行自主学习,拓展个性化学习的关键。
二、建构主义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观
群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又称作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最早由认知发展理论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1960)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皮亚杰在应用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后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后来,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如维果茨基、奥苏贝尔、布鲁纳等又从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人类社会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以及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建构主义理论,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也为其具体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4]
建构主义者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作为辅助性框架的形象比喻,其实质是利用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辅助工具。通过镶嵌式教学(embedding instruction)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主动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并达到目标的全过程。促进学生自身知识的“重组”与“构建”。
现代学习理论家主张把自主学习从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环境、学习社会性等八个维度加以界定。如果学生在这八个维度均能自主并能作出选择和控制就被认为是自主的。Brundage和MacKeracher(1980)将自主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依赖阶段,这时学生的学习需要完全依赖外部。第二阶段,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开始发展自我认识,甚至很反对依赖,想在群体中进行独立活动。第三阶段,学生的独立性比较强,对群体内的合作也有了新的认识。到最后就能够兼顾个人与群体,达到自主发展的第四个阶段。
三、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一)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修订后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把英语教学提高到了学生能使用英语交流信息的程度。这就要求英语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语言使用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传统的教学是以“教”为中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教学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是教师灌输知识的对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约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而且目前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局限:相当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淡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习依赖心理比较严重;因自主学习培养不够,而影响学习效果,导致丧失学习信心;不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本质和过程存在误解,在外语学习中,靠强化、突击等手段来提高成绩,与语言学习的目的背道而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各高校纷纷扩招,学生人数骤增,各校师资严重不足,班级大,课时少,学生不能完全依靠课堂教学来解决所有外语学习的问题;再者一个班的学生不仅在语言天赋和语言基础上存在着差异,个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风格包括情感特征也各不相同。[5]综上所述,我们必须改变教学与学习观念,特别是改变长期以来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只重视老师如何教而忽略学生如何学的教育理念。大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剖析自己的特点,计划和管理好自己的学习,自主规划学习计划、学习需要,选择学习方法和培养学习技能。当今,英语作为国际交际的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往往离不开英语,大学生在学生时代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了自主学习技能,便会终身受益。
(二)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1.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意识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基础,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关键的一步是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和动机的培养。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使他们养成了极强的依赖心理,他们习惯于老师讲,他们听,老师教,他们记,老师要求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如果这种消极、被动、缺乏自主性的学习观念和方法不改变,势必影响大学学习任务的完成。所以,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逐步转变学习观念,使他们意识到英语学习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习者本人,学习中应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学会主动承担学习的责任,成为自主的学习者。另一方面学习者更应意识到英语是一门活生生的语言,它最重要的功能是交际,要熟练地掌握这门语言必须有更多的语言输入。[6]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反应。学习归根结底是通过学生自己的主动积极的认知来获取教育内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者能够自我设计、规划、选择、组织并实施学习计划,能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进行及时有效的自我控制,并能够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2.掌握自主学习技能。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方面要靠内在要求和动力,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另一方面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培养。教师应利用课内外时间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掌握更为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励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进行个性化学习。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提醒学生不仅要善于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更重要的是要把规律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适合自已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能。
3.构建课堂学习自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阐述了学习的过程是意义建构与信息处理的过程,而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要实现课堂学习自主,要尽可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辅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提高学生选择能力、检测能力与监控能力的技巧和方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协作、语言讨论、交流互动等活动而实现的学习过程。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教师是信息加工的帮助者、促进者(knowledge-navigator),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须让位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模式。在进行语言课堂互动活动时,我们贯彻这一基本原则。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服务,不能强迫学生适应教师,而应研究学生的心理,原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参与探究和讨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7]
建构主义的自主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论与认知主义学习论相结合的代表,更加注重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正日益受到教育界重视。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是英语教学实践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建构主义理论为我们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与实践中的有效探索方式。
参考文献:
[1]加涅.皮连生,等译.学习的条件及教学论[M].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2.1.
[2]袁红梅.加涅的学习理论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106-108.
[3]曹刿生.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自主[J].文教资料,2007(1).191.
[4]曹刿生.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自主[J].文教资料,2007(1).192.
[5]李红梅.自主学习的理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8).114.
[6]杨玉芬.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科学教师版)2003(12).105-107.
[7]曹刿生.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自主[J].文教资料,2007(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