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推着学校跑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YW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和学术共同体,有自身独特的地位分工、价值活动和行为规范。校院两级治理结构改革涉及学校纵向、横向关系,承载着各种权力、义务和责任,是解决当前高校治理中责权不明、活力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的关键所在,亦是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突破口。
  笔者所在的华东交通大学(以下简称“华东交大”)位于南昌市,是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原隶属铁道部,2000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公办普通高校,是江西省重点建设高校。2014年初,学校在江西省高校率先全面推进校院两级治理结构改革,围绕推进学校发展模式由1个办学主体向“1+N”个办学主体转型升级这一总体设计,在校院两级治理结构改革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以权力“三界定”、学校“三考核”和学院“三自主”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一、紧扣简政放权主题,明晰“学校与学院、部门与学院、行政与学术”全面权力的界定
  校院两级治理结构改革的关键在于“简政放权”。降低管理重心,下放管理权力,调整管理幅度,规范管理行为,激发学院办学积极性,建立起学校宏观调控、学院自主办学的高效运行机制。我校从学校与学院,部门与学院、行政与学术三个维度,勾勒出了“简政放权”的总体思路。
  (一)界定学校与学院的权力。诚如人们所说“没有学院,牛津大学只是一个空壳、一排纪念碑而已”。源起英国的学院制,给我们的启发是,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建立在学院成为真正意义办学实体的基础上。因此,放哪些权?放到什么程度?这类“简政放权”之“度”的问题,就根据学院要成为办学主体,在学科建设、教育教学、人事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需要哪些权来界定。
  学校分两步走:先“授权”,以管理层级为边界,将明显应该由学院自主管理,却把握在学校和相关职能部门手中的权力都授予学院。再“责权同时下放”, 让学院根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制订出本学院发展规划后,根据推动工作、实现发展目标的需要,提出学校进一步下放的权力清单,通俗点讲“先当家,再掌权”,解决长期“不动脑、听上面”的问题。
  经过近2年的探索和实践,当前,学校已先将教授等职称的评审權、教师的考核权、科级干部的管理权、办学经费的支配权等115项权力下放到了学院,学校抓宏观、把方向,学院抓落实、主操作,从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确立了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在全省乃至全国走在前列。
  (二)界定部门与学院的权力。关于解决权力从谁手上放,怎么放的问题,学校的具体做法是“三个再造”。一是机构再造,优化学校职能部门的机构设置,推行“大部制”,对职能相近的进行归并,避免“多头管理”。如:教务处与教学评估中心,党委组织部与人事处,学生工作处与团委,发展规划处与高教研究所等都实行合署办公。二是功能再造,减少管理和审批的权力,重新梳理、修订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将业务范围趋同的工作归口管理,加强监督、协调和服务的功能。如: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各类资产统一划归资产管理处管理经营;将后勤集团改建为后勤保障处,弱化经营功能,突出服务和保障。三是流程再造,大幅简化办事环节和程序,是保障权力下放、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防止“这边放,那边收”的关键所在。我校从一些细节入手,如:原则上不允许学校以部门名义向学院发布文件,少数几个需要保留的部门,发布文件前由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审核,避免部门的“手”乱伸。要求全校各职能部门办事流程在网上公示,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提高部门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
  (三)界定行政与学术的权力。事实上,当前影响学术权力运行的关键问题不在学校层面,而在学院层面,在于教授在本学科、本领域的学术权被学院的行政权挤占。学校放权给学院不能是简单将学科、教学、科研的权力下放给学院,而是要切实加强学院一级学术组织的建设。
  学校的做法是,分离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学院领导不得担任学院教授委员会成员,扩大教授委员会在学科建设、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等领域的权限,让事关学术发展的决策权,由位于教学、科研一线的教授来决定。在《华东交通大学章程》中,我校专门将“学院教授委员会是学院学术权力机构”设为了独立的一条,以“宪法”条款的方式固定了下来,努力建立健全符合办学规律的治理结构。
  二、学校层面转变职能,做好“分类考核、目标考核、底线考核”
  学校在简政放权的同时,更要转变职能,从微观管转向宏观管,事前管转向事中事后管,在放的同时加强监管。学校通过实施分类考核、目标考核、底线考核,确立了学校在校院两级治理结构中的宏观决策和监管地位。
  (一)实施分类考核。每个大学的学科体系都像一个“宝塔”,需要“塔尖”,也需要“塔身”和“塔基”。学科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不能拿优势学科的标准去要求一般学科,也不能拿传统学科的标准去评价新兴学科,更不能拿对工科的标准去对待评价文科。
  学校将分类考核作为深化校院两级治理结构改革的“先手棋”,根据各学院在学校发展格局中扮演的角色,将学院分为A、B两类(A类科研任务相对较重,B类教学任务相对较重),并赋予了不同的考核要求和目标,引导各学院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如:土木建筑学院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我校的学科“宝塔”中处在“塔尖”的位置,学校给这两个学院制定的考核目标就是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1/3。而对本身承担着大量基础课程教学工作的外国语学院,则侧重考核其在围绕交通特色办本科教学上的工作业绩。
  (二)实施目标考核。目标考核具有任务明晰、责任明确等特点,是推进目标管理的关键。学校在制定学院目标考核中,第一是“准”,各学院不仅有由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等4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共性考核框架,更结合学科属性和实际情况,突出个性化观测点,将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主要工作列为了考核重点,实施分类管理和重点考核;在考核目标确定方式上,也是由学院先行提出考核目标,经学院教授委员会、教代会审核后,再报学校核准,避免了“外行指导内行”。第二是“重”,考核结果直接与学院党政班子成员的任期考核挂钩,与学院绩效奖励挂钩,甚至与学院在校内的排名挂钩。第三是“长”,为了尊重学术研究规律、尊重人才成长和团队发展规律,学校重点建立了阶段性考核和任期总目标考核的评价体系,主要是任期考核,兼有年度考核,避免揠苗助长,急功近利。   (三)实施底线考核。为了避免发生“一放就乱”的情况,学校对以下几类工作实施底线考核。第一,党纪国法是底线。在党风廉政建设、校园安全稳定等党的建设方面,划定一条统一的“红线”,要求各学院不折不扣抓执行。第二,总体布局是底线。学院须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导向,围绕发展大局,自主改革创新,确保学校发展有重点和学院发展有特色的有机统一,避免有的学院因“不思进取”而“停滞不前”。第三,协同协作是底线。加强宏观调控,防止在办学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学院间各自为政、以邻为壑。
  三、学院层面实体运行,充分享有“学术自主、发展自主、开放自主”
  深化校院两级治理结构改革的落脚点就是要通过管理模式由“金字塔”结构向“扁平化”结构的转变,激发学院层面更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通过赋予学院充分的自主权,保障了学院的学术自主、发展自主、开放自主,实现了学院从事务中心向办学主体的转型。
  (一)学术自主。大学的生命力在于保持学术自由,实现学术繁荣。从本质上讲,学院是一个学术组织,要有学术自主权,使二级学院能够更多地从学术的角度来分配资源、搭建平台,推动学院发展回归“学本位”。为此学校将学科建设的管理权、学术评价的管理权、学生培养的管理权下放,比如:土建学院主动整合内部机构,形成了“院—系—研究所”的管理架构(系主要负责教学,研究所主要负责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及人才引进等,实验中心统筹规划实验室的建设),极大地激发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推动学院实现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院士工作站等重要平台零的突破;学校制定了“岗位按教学科研分类评聘、职称按文理学科分类评聘”的实施意见,并将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评审权全部交给学院,在编制限额内怎么评、聘用谁,悉数由学院决定;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学院可自主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自主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检查和评估。
  (二)發展自主。组织经济学认为,组织内部主要靠权力来实现资源的配置和机构的运转。因此,校院两级管理,实际上是对资源配置决策权力的划分,对学院而言,体现在权与责的协调统一。首先有办学经费的支配权,这是学院实施其他自主权的基础和前提。学校将生均事业拨款、专项资金等条块的大部分资金交给了学院,只要不踩“红线”、不越“雷池”,即可自由支配。其次有绩效工资的分配权,在生产力发展中,人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学校将绩效工资中部分津贴的二次分配权一并交给了学院,鼓励和支持其通过强化激励机制,树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多劳多得的导向,合理分配资源。三是有组织人事的决策权,高效的行政管理和高度的学术自主,是推动学院发展的两大支点。学校把科级干部的聘任、管理权限,教职员工的考核、评价权限等,与学术自主权一同放到了学院这一层面,实现了学院学术自主与管理高效的协调推进。
  (三)开放自主。要给予学院开放办学的主导权和受益权,用制度和政策驱动学院充分发挥主体地位,积极主动地与政府部门对接,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对接,通过共建科技创新平台、人才培养基地,联合举办各种形式的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等方式,立足市场推进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在不断优化学院教育资源的同时,推动学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我校实施校院两级治理结构改革近2年来,各学院围绕产业升级开展科研攻关、围绕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能动性和自觉性显著提高,先后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等45家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了百余项科研成果和项目的落地、生根。
  有人说“一年可能办不成任何事,十年可能办成任何事”,华东交大在校院两级治理结构改革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还需要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不断学习、不断完善,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其他文献
本刊讯(记者 徐光明)如何将井冈山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8月26日,江西省教育厅在南昌举办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集体备课培训班。江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工作者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畅谈了体会和经验。  记者获悉,为更好推动井冈山精神进课堂,江西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高校“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中组织开展“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的教育教学。该门课程安排16个课时,1个学分。  井冈山大学扎实推进井
期刊
连续三年承办江西省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连续三年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一次性就业率由原来的20%提高至90%,学生绝大多数都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就业,初步实现了行业就业、体面就业。  短短6年时间,学院已经培养出1500余名企业争抢的优质人才,学生就业薪资创造了五年平均月工资8329元排全省第二的优异成绩。2016年,毕业生月薪最高达到1.7万元,行业就业率达85 %
期刊
1500余名“红色生”享受优质教育  近日,赣州中学“红色班”第四届高中毕业生李章彧以理科650分的优异成绩被中山大学录取。李章彧初中毕业进入“红色班”后,享受了3年1万元学习经费补助,并免去所有书本费、学费和住宿费。今年,该校共有131名“红色生”参加了高考,其中122人上了二本以上录取线。  2010年7月起,赣州市在全省率先设立“红色班”,专门招收该市革命先烈、战斗英雄、老红军的后代入学,开
期刊
7月21日,艳阳高照。兴国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组织20余名留守儿童赴“共和国的摇篮——瑞金”开展以“圆梦蒲公英,追寻红色记忆”为主题的“红色 绿色 古色文化教育”活动。兴国、瑞金两地40余名农村留守儿童,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分别参观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共同體验多姿多彩的瑞金古民俗文化。两地孩子互相表演才艺、互教山歌、共饮红井水,并互相交换书籍、学习文具等礼物。短暂的时光,兴国、瑞金两地农村留
期刊
本刊讯(记者 雷杰能)为了进一步推动教育信息化又好又快的发展,倾情打造数字化校园,8月12日,由鹰潭市政府主办,鹰潭市教育局、鹰潭联通公司承办的“互联网+教育”高峰论坛在鹰潭市召开。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慧文,鹰潭市政府副市长辜清,省联通公司副总经理温涛出席并致辞。鹰潭市有关部门、大中小学负责人和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论坛。  从2013年开始,鹰潭市启动了教
期刊
近日,上高县教育局在街心花园开展了“两学一做”为民服务教育政策宣传活动,县教育局相关股室及县城各中小学、幼儿园及部分民办幼儿园负责人参加了活动。  此次活动以展板、宣传资料和提供咨询等形式展開,用浅显通俗易懂的语言,主要就小学、初中、高中招生政策,民办幼儿园评估情况,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及补充教师政策,暑期安全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等进行宣传。同时展示了全县的办学特色及办学成果等,让社会各界人士更多地了解
期刊
2016年6月13日至14日,新干县教体局在县进修学校、县体校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全县中小学足球教练员培训班。来自全县各中学、中心小学选派的30名体育骨干教师参与培训。  此次培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训内容既丰富,又切合实际。13日上午,由皮继军老师授课,主講了足球基本知识、足球教学组织、球员身体训练、控球训练、足球比赛规则等。13日下午,在县体校进行实地训练。由皮老师示范足球教学,参训学员现场观摩。
期刊
日前,从教育部网站获悉,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的《家具生产技術》、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的《普通地质》和《电路分析基础》3门课程获评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全球学习者可在“爱课程”网上同步在线学习这些优质课程。  据了解,为推进高等教育开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教育部批准了291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包括教师教育、本科教育、高职教育、网络教育课程)立项建设,建设
期刊
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拓展宣传载体,近日,万载县第三中学建立了“党支部微信群”,学校党员教师纷纷加入,成为了学校党建宣传的新亮点。  党建微信群设立了工作指南、党建要闻等特色栏目,群主定时将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党建知识,以视频、音频和图文的形式,推送到該微信群中,供党员干部阅读学习。  “边听、边看、边学、边用、边分享”,党员教师在微信群里,提问题、说看法、谈心
期刊
为贯彻落实中宣部、國家发改委关于“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部署,在全社会营造厉行节俭、拒绝浪费的浓厚氛围,8月10日,高安市教师进修学校志愿者服务队参加了由高安市文明办、高安市民政局、高安市房管局主办,高安市志愿者服务中心、高安市义工联、江西旧衣不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衣旧不舍”旧衣绿色回收公益活动。  早上8点,高安市教师进修学校的志愿者们冒着炎炎烈日,拖着一袋袋沉重的衣物,来到了公益活动现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