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巴中市恩阳区为破解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问题,探索构建“一核四化”治理体系,努力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百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突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推动基层治理方向不偏、目标不散。调整充实区委基层治理委员会力量,研究制订专项改革方案,项目化制订推进清单,健全评估考核办法,不断夯实基层治理组织保障。开展基层党组织评先定级,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面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居)委会主任。纵向健全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单位、楼栋(院落)的五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责任体系,横向搭建基层党组织、群团组织、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群众携手共建的平台,最大限度凝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合力。
构建区域治理网格化体系,推动基层服务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优化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格设置,配齐“一长五员”(网格长,网格员、督查员、联络员、巡查员、信息员),实现“清单式管理、网格化服务”。编制“雪亮工程”“慧眼工程”全覆盖规划,实现“网络+网格”“两网”融合,建设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形成问题收集、转接、处理、反馈的闭环快速响应机制。落实区级领导联系镇(街道)、镇(街道)领导联系网格机制,健全完善“民情收集台账”,按照信息收集—任务派遣—问题处理—问题销号—任务回访“五步工作法”,推动区域治理由“管理”到“服务”转变。
构建综合治理全能化体系,推动基层执法力量整合、机制融合。推进镇(街道)行政综合执法改革,优化执法组织架构,强化基础保障,逐步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探索建立“1+2+N”社区管理组织网络,每个街道办事处配备1名联系民警、2名协警,与执法、市场监督等部门人员组成联合治理小组,协调解决社区治理具体问题。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联席会议制度、联动协作机制,实现审批服务与执法监管信息开放共享。构建综合治理一体化平台,着力打造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多部门协同为抓手的综合治理指挥平台。
构建乡村治理规范化体系,推动基层“三治”善治善为、共建共享。推广“四议”工作法,健全“一约四会”制度,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推进农村“三务公开”管理平台开发与利用,实现线上线下党务村务见规程、产权交易见过程、工程项目见流程、财务兑付见凭证。建立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开展法律进乡村、进院户普法宣传活动,提高村民法律素养。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为载体,实施“四评”工作法,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推广“乡村道德银行”,开展“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涵养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
构建环境治理一体化体系,推动生态环境山清水秀、天蓝地绿。严格落实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监测工作机制,科学配备先进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提高监测信息化水平和精准度。健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强化相邻区域间信息沟通、协调配合和风险预警研判,实现信息共享、应急联动,提升环境监管质效。探索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工业集中區域和部分镇(街道)、村(社区)进行专业化统一治理,实现污染防治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服务一体化。(作者系中共巴中市恩阳区委书记)(责编/刘艳梅)
突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推动基层治理方向不偏、目标不散。调整充实区委基层治理委员会力量,研究制订专项改革方案,项目化制订推进清单,健全评估考核办法,不断夯实基层治理组织保障。开展基层党组织评先定级,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面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居)委会主任。纵向健全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单位、楼栋(院落)的五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责任体系,横向搭建基层党组织、群团组织、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群众携手共建的平台,最大限度凝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合力。
构建区域治理网格化体系,推动基层服务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优化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格设置,配齐“一长五员”(网格长,网格员、督查员、联络员、巡查员、信息员),实现“清单式管理、网格化服务”。编制“雪亮工程”“慧眼工程”全覆盖规划,实现“网络+网格”“两网”融合,建设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形成问题收集、转接、处理、反馈的闭环快速响应机制。落实区级领导联系镇(街道)、镇(街道)领导联系网格机制,健全完善“民情收集台账”,按照信息收集—任务派遣—问题处理—问题销号—任务回访“五步工作法”,推动区域治理由“管理”到“服务”转变。
构建综合治理全能化体系,推动基层执法力量整合、机制融合。推进镇(街道)行政综合执法改革,优化执法组织架构,强化基础保障,逐步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探索建立“1+2+N”社区管理组织网络,每个街道办事处配备1名联系民警、2名协警,与执法、市场监督等部门人员组成联合治理小组,协调解决社区治理具体问题。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联席会议制度、联动协作机制,实现审批服务与执法监管信息开放共享。构建综合治理一体化平台,着力打造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多部门协同为抓手的综合治理指挥平台。
构建乡村治理规范化体系,推动基层“三治”善治善为、共建共享。推广“四议”工作法,健全“一约四会”制度,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推进农村“三务公开”管理平台开发与利用,实现线上线下党务村务见规程、产权交易见过程、工程项目见流程、财务兑付见凭证。建立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开展法律进乡村、进院户普法宣传活动,提高村民法律素养。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为载体,实施“四评”工作法,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推广“乡村道德银行”,开展“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涵养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
构建环境治理一体化体系,推动生态环境山清水秀、天蓝地绿。严格落实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监测工作机制,科学配备先进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提高监测信息化水平和精准度。健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强化相邻区域间信息沟通、协调配合和风险预警研判,实现信息共享、应急联动,提升环境监管质效。探索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工业集中區域和部分镇(街道)、村(社区)进行专业化统一治理,实现污染防治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服务一体化。(作者系中共巴中市恩阳区委书记)(责编/刘艳梅)